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右冠状动脉(RCA)病变与左冠状动脉(LCA)病变心肌缺血症状的差异。方法:将408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心绞痛(AP)组。在AMI组中,比较RCA病变与LCA病变在AMI前心肌缺血症状的差异。在AP组中,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两个亚组,统计各亚组RCA与LCA病变检出率的差异。结果:在AMI组中,LCA病变组在AMI前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明显较RCA病变组多(P<0.05)。在AP组中,多支病变亚组中RCA病变检出率和LCA病变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而单支病变亚组中RCA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LCA病变检出率(P<0.001)。结论:RCA病变时心肌缺血症状少,甚至缺乏,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2.
目的:比较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右冠状动脉(RCA)病变与左冠状动脉(LCA)病变心肌缺血症状的差异. 方法:将408例CHD患者分为急性心肌梗死(AMI)组和心绞痛(AP)组.在AMI组中,比较RCA病变与LCA病变在AMI前心肌缺血症状的差异.在AP组中,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单支血管病变和多支血管病变两个亚组,统计各亚组RCA与LCA病变检出率的差异. 结果:在AMI组中,LCA病变组在AMI前有心肌缺血症状的患者明显较RCA病变组多(P<0.05).在AP组中,多支病变亚组中RCA病变检出率和LCA病变检出率差异不明显(P>0.05),而单支病变亚组中RCA病变检出率明显低于LCA病变检出率(P<0.001). 结论:RCA病变时心肌缺血症状少,甚至缺乏,不易被发现.  相似文献   

3.
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冠状动脉病变特点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冠心病伴束支传导阻滞患者 (束支阻滞组 ,39例 )及无束支阻滞的冠心病患者 (对照组 ,35 1例 )心电图束支阻滞有无与冠状动脉病变的对应关系。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 ,束支阻滞组左主干、左回旋支 (LCX)及三支血管 [左前降支 (LAD)、LCX、右冠状动脉 (RCA)同时存在病变 ]发生病变比率增加 (P <0 .0 1,P <0 .0 5 ,P <0 .0 5 )。右束支传导阻滞(RBBB)者LAD及RCA发病率高 ,RBBB并发左前分支阻滞 (LAFB)者三支血管病变发生率增高 ,左束支传导阻滞 (LBBB)者LAD、LCX病变发生率高 ,LAFB者LAD病变发生率高 ,房室传导阻滞伴束支阻滞患者多为三支血管病变。结论 :冠心病伴束支阻滞预示冠状动脉病变广泛而严重 ,LBBB提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以左冠状动脉为主 ,RBBB提示冠状动脉血管病变多累及RCA及LAD ,如存在 2种以上阻滞 ,特别是并发有左前分支或房室阻滞时 ,多提示存在三支血管病变及左主干病变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分析右冠状动脉(RCA)与左回旋支(LCX)闭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电图特征、心功能和预后。方法:90例首次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常规心电图及冠状动脉造影。RCA闭塞组(RCA组)63例,LCX闭塞组(LCX组)27例,所有患者均在发病24 h内行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术。术后2周行99mTc-MI-BI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测定心肌梗死面积,并行心血池显像测定左室射血分数(LVEF)。观察住院期间心律失常、心力衰竭或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及病死率。结果:①RCA组下壁并右室梗死的发生率显著高于LCX组(P<0.01),而并发侧壁梗死的发生率显著低于LCX组(P<0.01)。②RCA组Ⅲst↑>Ⅱst↑及aVL st↓>Ⅰst↓的发生率也显著高于LCX组(P<0.01)。③RCA组肌酸激酶同工酶峰值及心肌梗死面积均大于LCX组(P<0.05)。④RCA组LVEF低于LCX组(P<0.05)。结论:RCA闭塞较LCX闭塞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心肌梗死面积大,心功能和预后差。  相似文献   

5.
江时森  黄浙勇 《心脏杂志》2006,18(5):536-538
目的研究右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对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左室射血分数(LVEF)的影响。方法根据左冠状动脉病变部位不同,将1 000例左冠状动脉狭窄患者分为左前降支(LAD)狭窄,左回旋支(LCX)狭窄,左主干(LM)狭窄,左前降支+左回旋支(LAD+LCX)狭窄4个系列。每个系列再根据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程度不同分为RCA正常组(直径狭窄<50%)、RCA非闭塞组(99%>直径狭窄≥50%)和RCA闭塞组(直径狭窄≥99%),比较分析3组间LVEF的差异。结果在LAD,LCX,LM,LAD+LCX狭窄时,与RCA正常组LVEF相比,RCA非闭塞组LVEF分别下降0.9%,0.3%,3.4%和2.8%;RCA闭塞组LVEF分别下降10.9%,3.7%,6.5%和5.2%。LAD狭窄时,RCA非闭塞组和RCA闭塞组之间LVEF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右冠状动脉病变可在左冠状动脉狭窄的基础上使左室射血分数进一步下降;当左冠状动脉狭窄为闭塞性病变时,影响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右冠状动脉(RCA)和左回旋支(LCX)闭塞导致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的临床特征。方法对连续收治的108例行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梗死相关血管分为两组:RCA闭塞致心肌梗死组85例(RCA组),LCX闭塞致心肌梗死组23例(LCX组),比较两组临床特征。结果 RCA组血清肌酐水平、三支血管病变、心力衰竭和三度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比例均显著高于LCX组[(93±26)μmol/L比(79±15)μmol/L,38.8%比13.0%,34.1%比13.0%,18.8%比0,均为P<0.05],RCA组合并右心室心肌梗死的患者比例也显著高于LCX组(29.4%比0,P<0.01),两组患者右冠脉优势型、住院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7.1%比69.6%,1.2%比0,均为P>0.05)。结论 RCA梗死相关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心力衰竭、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比例高于LCX梗死相关的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64岁,以反复胸痛3年,加重1月于2003年4月3日入院。心电图示V1~V4呈QS型,诊断为冠心病,陈旧前壁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于4月14日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术,示左前降支(LAD)发出第一对角支(D1)后99%闭塞,左回旋支(LCX)及右冠状动脉(RCA)正常,可见RCA和LAD形成侧支循环,血流1级。决定干预LAD。沿7FJL4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先天性冠状动脉瘘(CAF)的临床特点及瘘口起源特点。方法:回顾分析我院自2011年4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冠状动脉造影明确诊断的37例先天性CAF患者的临床及冠脉造影资料。分析患者的主诉症状,并根据瘘口起源的位置分为左前降支(LAD)组(23例)、右冠脉(RCA)组(6例)、LADRCA组(2例)、左回旋支(LCX)组(5例)以及左主干(LM)组(1例),分析瘘口起源与引流位置分布的特点。结果:37例先天性CAF患者中,24例(64.9%)主诉胸闷、气促,6例(16.2%)主诉胸痛症状,5例(13.5%)主诉心悸,2例(5.4%)体检发现心脏杂音。与RCA组、LADRCA组、LCX组和LM组比较,LAD组的瘘口起源比例显著升高(16.2%,5.4%,13.5%,2.7%比62.2%),P均0.01,而其他各组间比较无显著差异(P均0.05)。LAD瘘口起源23例,包括22例肺动脉瘘和1例支气管动脉瘘;RCA瘘口起源6例,包括肺动脉瘘3例,右房瘘2例和左室瘘1例;LCX瘘口起源5例,右房瘘2例、肺动脉瘘、左室瘘、右室瘘各1例。结论:冠状动脉造影是诊断先天性冠状动脉瘘的金标准,先天性冠状动脉瘘起源于左冠脉的比例显著高于右冠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320排动态容积CT冠状动脉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 coronary angiography,CTCA)显示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CT心肌灌注成像(CT 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CT-MPI)显示的心肌灌注缺损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对60例冠状动脉疾病患者行CTCA及CT-MPI检查,将其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并进行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结果 CTCA显示冠状动脉左前降支(left anterior descending,LAD)、左回旋支(left circumflex artery,LCX)、右冠状动脉(right coronary artery,RCA)180支,其中正常冠状动脉56支,狭窄冠状动脉124支。按照LAD、LCX、RCA三支冠状动脉供血范围统计,CT-MPI显示86支冠状动脉灌注正常,94支冠状动脉存在灌注缺损。结论冠状动脉狭窄程度与心肌灌注缺损存在正相关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
多层螺旋CT冠脉造影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 评价心电门控的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MSCTA)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其局限性。 方法 2003-10~2004-12对中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83例患者均行16层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和导管法冠状动脉造影(CAG),前后时间不超过2周,逐支逐段进行分析,以图像质量分为可评估冠脉和不可评估冠脉,以冠脉血管狭窄大于50%为阳性,各分支归入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RCA)。 结果 以CAG结果作为金标准,83例患者332支冠脉血管(LM、LAD、LCX和RCA)中不可评估的为28支(8.4%),在可评估304支冠脉中,CAG有阳性病变59支,MSCTA准确检出48支;无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改变在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的价值.方法: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将78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患者分为右冠状动脉(RCA)组和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组,比较2组患者的心电图改变.结果:①RCA组患者aVL导联ST段压低≥1 mm的发生率明显高于LCX组患者(92%:24%,P<0.01);②RCA组患者aVL导联R/S比值明显低于LCX组[(2.7±0.4),(3.4±0.6),P<0.01],③aVL导联ST段压低≥1 mm和R/S比值≤3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相关动脉为RCA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2%、90%、96%、77%和86%、95%、98%、70%.结论:aVL导联ST段压低和R/S比值缩小是判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病变动脉为RCA的良好指标.  相似文献   

12.
<正>1病例资料患者,女,78岁,因胸闷痛1h入院,既往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病史,血糖和血压控制理想,2009年与2010年分别行前降支(LAD)、左回旋支(LCX)和右冠状动脉(RCA)PCI术。入院时心电图示窦性心律,Ⅱ、Ⅲ、aVF、V3R-V5RST段抬高0.1~0.2mV,肝肾功能、心肌酶正常,肌钙蛋白I(cTnI)28.42ng/ml,诊断:1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下壁+右室),PCI术  相似文献   

13.
左冠状动脉回旋支(LCX)异常起源于右冠状动脉(RCA),1956年首先由 Alexande 等在18950例尸检中发现4例.1974年 Page 等又在2996例动脉造影中发现8例.与冠状动脉正常解剖起源者的左冠状动脉主干(LMCA)狭窄一样,LCX起源处的 RCA 近侧粥样硬化性狭窄可致使大面积  相似文献   

14.
例1男,64岁,冠心病病史5年,1999年因3支弥漫病变及左主干(LM)病变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第3天出现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于2000年6月因频繁心绞痛入院。入院体检心肺无阳性体征,心电图符合前壁陈旧性心肌梗死(OMI)改变,超声心动图示前壁搏动减弱,符合前壁OMI改变,心功能正常。入院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示:左前降支(LAD)近端100%关闭,LAD远端与内乳动脉吻合口处90%狭窄,左回旋支(LCX)中远端70%狭窄,LM开口5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中远端不规则病变,主动脉根部到RCA远端搭桥血管通畅。对前降支与内乳动脉吻合口狭窄处进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并比较冠状动脉内注射前列地尔与硝酸甘油治疗冠状动脉慢血流的即刻效果。 [方法]选取102例冠状动脉造影无明显狭窄的患者,其中冠状动脉慢血流65例,对照组37例。慢血流患者根据冠状动脉内注射药物不同分为硝酸甘油组(32例)和前列地尔组(33例)。比较三组临床基线资料及冠状动脉TIMI血流帧数(TFC值),以及前列地尔组与硝酸甘油组TFC下降值。 [结果]三组临床基线资料除吸烟(P=0.02)外,差异均无显著性。注射药物前,前列地尔组和硝酸甘油组左前降支(LAD)、回旋支(LCX)、右冠状动脉(RCA)三支冠状动脉TFC值均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而前列地尔组与硝酸甘油组三支冠状动脉TFC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注射药物后,前列地尔组和硝酸甘油组LAD、LCX、RCA三支冠状动脉TFC值均较注射药物前显著下降(P<0.05),且前列地尔组LAD、LCX、RCA三支冠状动脉TFC下降值分别为硝酸甘油组TFC下降值的5.51、3.51、2.78倍(P<0.01);前列地尔组注射药物后三支冠状动脉TFC值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冠状动脉内注射前列地尔或硝酸甘油均能即刻显著改善冠状动脉慢血流TFC值,且前列地尔效果优于硝酸甘油。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超声技术评价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左心室心肌总应变,及其与左心室重构的相关性。方法选择心肌梗死患者104例,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左回旋支(LCX)和(或)右冠状动脉(RCA)病变组(LCX/RCA组)31例、单纯左前降支(LAD)病变组(LAD单支组)34例、包含LAD的2支或3支病变组(多支组)39例,另选择性别、年龄相匹配的同期健康体检者40例为对照组。应用二维超声斑点追踪成像测算左心室各节段心肌及整体总应变矢量(ε)及其与左心室短轴平面间的角度(θ),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算左心室重构指数(LVRI)。结果与对照组比较,LCX/RCA组左心室前壁ε,LAD单支组下侧壁、下壁ε未见明显减低(P0.05),LCX/RCA组、LAD单支组、LAD多支组其余不同心肌节段ε明显减低(P0.05),且LCX/RCA组下侧壁、下壁θ,LAD单支组前间隔、前壁θ及多支组各部位θ明显升高(P0.05)。与对照组比较,LCX/RCA组、LAD单支组和LAD多支组整体ε、LVRI均显著降低,整体θ显著升高(P0.05)。LCX/RCA组、LAD单支组和多支组整体ε(r=-0.815,P=0.014;r=-0.747,P=0.031;r=-0.768,P=0.024)、θ(r=-0.719,P=0.043;r=-0.763,P=0.021;r=-0.753,P=0.029)均与LVRI呈显著负相关。结论老年AMI患者左心室心肌ε大小及θ能反映局部及整体的心肌应变能力,整体ε、θ与LVRI均呈负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黄骁  华宁  张卫华  唐发宽 《心脏杂志》2019,31(3):309-311
目的 比较不同部位的冠状动脉病变患者心磁图参数。 方法 采用上海MEDI仪器有限公司生产的心磁图仪对99名单支冠状动脉病变患者进行心磁图检查,以91名非冠心病患者为对照组。选择T峰磁场角度、TT角度最大值、TT角度最小值、TT角度变化值、TT距离变化值、T峰最大最小比值、T峰最大电流角度、TT电流角度最大值、TT电流角度最小值、TT电流角度变化值作为参数进行分析,比较左前降支(LAD)组(n = 44),左回旋支(LCX)组(n = 25),右冠状动脉(RCA)组(n=30)和对照组(n = 91)的心磁图结果。 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LAD组T峰磁场角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LCX组T峰磁场角度、TT电流角度最大值和TT电流角度变化值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RCA组TT角度最小值和TT距离变化值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而TT电流角度最大值和TT电流角度变化值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1)。LCX组T峰磁场角度高于LAD组和RCA组(分别P<0.01;P<0.05)。 RCA组TT距离变化值显著低于LAD组(P<0.01)。 结论 不同部位冠状动脉病变的心磁图部分参数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91例冠心病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及侧支循环分布特点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冠心病患的冠状动脉病变及侧支循环分布的特点。方法:选择91例冠状动脉造影(CAG)阳性的病人,按CAG结果,分析阳性组总体及单支、双支、三支病变组的冠脉病变血管的分布、侧支循环形成的比例及二的关系。结果:(1)冠心病的冠脉病变以累及左前降支(LAD)最多,且常合并其他血管病变;其次为右冠(RCA)、左回旋支(LCX),而对角支(Dig)及左主干(LM)累及最少;(2)侧支循环的建立与病变部位有关,其中RCA病变形成侧支循环比例最高,其次为LCX和LAD。此外,虽然随病变冠脉支数增加侧支循环建立的比例有递增趋势,但三组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1)冠脉病变以左前降支最多见;(2)右冠病变最易形成侧支循环。  相似文献   

19.
对385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心电图定位为前壁心梗的相关血管89%是左前降支动脉(LAD),下壁心梗的相关血管76.4%是右冠状动脉(RCA)。阻塞发生于 LAD、RCA及左迥旋支动脉(LCX)近端的分别占67%、58%与78%。近端病变90%以上为重度或完全阻塞。在下壁心梗早期心电图出现心前导联 ST 段下移,是病变广泛的一项指标。  相似文献   

20.
患女,70岁。2005年6月3日诊断为“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曾行溶栓治疗有效,无梗死后心绞痛。6月7日行冠状动脉造影示左前降支(LAD)弥漫不规则钙化,中段70%局限性狭窄;左旋支(LCX)多处迂曲呈直角弯,中段80%~90%狭窄;右冠状动脉(RCA)近、中段均有40%~50%弥漫病变和钙化、迂曲,远端后降支(PDA)分支处90%狭窄并延续至左室后支(PLV),累及PDA,PLV直径大于PDA。建议患行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但家属要求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故决定治疗RCA远段和LCX病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