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摘要] 目的 探讨院内急救培训护理应急队员在救治批量伤伤员中的作用。方法 组织应急库队员进行急救技能相关培训,成立急救小组,并制订院内应急处置流程,在批量伤伤员救治中启动院内应急处置流程。结果 护理应急队员培训后,应急人员理论、操作技能考核均有显著提高;批量伤员从来院到接受治疗、特殊检查、转手术室的时间显著缩短,病死率显著下降;医生对护理工作、护士自身满意率显著提高(P<0.05)。结论 通过制定院内培训方案对护理应急队员培训后,有效提高了应急人员应急能力,从而有效提高了批量伤员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在颌面外科抢救大批量"7·5"事件伤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收集2009年7月5日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一起严重的打砸抢烧暴力事件伤员资料,分析本次大批量伤员救治时应急预案救护流程实施的方法、特点及效果.结果 急诊抢救脱险成功率100%,急诊处置30人无1例出现护理差错事故.结论 救治工作的及时有效、畅通的急救流程、合理调配护理人员、完善急救物资管理措施、建立完整、准确的伤员信息和进行科学实用的护理组织管理,是保证突发事件中批量伤员救治工作顺利开展的基本保障.  相似文献   

3.
李定丽  吴瑾文  周丹 《护理学报》2017,24(23):13-15
目的 探讨"8·8"九寨沟地震后72 h放射科护理组织管理方法.方法 在震后72 h黄金救援期内,放射科护理人员做好护理应急准备,合理调配人力资源,细化放射检查"一对一"护理流程应急预案,开启地震伤员绿色通道,保证护理安全.结果 通过护理人员和放射科团队的共同努力,地震伤员接诊-登记-静脉穿刺-搬运-检查各环节无缝衔接、省时安全,为临床提供了及时、优质的影像资料及放射诊断.在地震后72 h内,我科共接受地震伤员48例,放射检查(包括复查)130例次.结论 震后72 h放射科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应突出科学性、及时性,为放射科护理团队今后应对各种灾害作好学术和技术上的准备.  相似文献   

4.
总结了大批车祸伤员院内急救的护理管理工作经验。主要包括: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处置应急预案;成立护理管理救护小组,合理安排人力资源;预检分诊、快速分流;重伤救护、有序配合;做好陪检转运,保证物资供应;加强心理疏导等措施。认为有效的护理管理是保证成批伤员院内急救抢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本院地震伤员应急救援和护理管理进行分析,为提高基层综合医院地震应急救援及组织管理效能提供借鉴。方法成立紧急救治护理领导小组,设置地震专用病房,快速调配人力,充足物资准备,弹性实施护理干预,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多学科协作团队合作。结果共救治48例地震伤员,伤员无死亡,无一例并发症及医院内感染。结论医院建立高效快速的应急管理体系,实施集中救治和护理,在灾害医疗救治和护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抗震救灾列车医疗队护理组织管理方法与体会   总被引:8,自引:5,他引:3  
目的探讨抗震救灾列车医疗队在伤员转运中的护理组织管理方法。方法制订转运预案和工作流程,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快速进行检伤分类、安置伤员,转运中加强病情观察、处置,严防并发症的发生,并积极开展心理救助。结果列车医疗队共救治危重伤员185例,转运伤员1048例,无一例死亡。无并发症及其他意外情况发生,也未发生差错事故及纠纷。结论护理人员良好的协作精神及应急能力、有效的转运流程及预案是确保成批伤员安全转运的保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院在应对台风灾害救援护理工作中的组织与管理的成效。方法通过成立应急护理管理小组、及时启动灾害应急预案、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有针对性地开展灾害救援护理培训、注重护理人员的心理指导等完善应急护理管理系统。结果 326例伤员中,184例病情稳定的伤员当日离院; 142例伤员在经过紧急处理及住院治疗后,除2例死亡,其余伤员全部康复出院,未发生严重并发症;救治批量伤员时未发生慌乱现象,参加救援的护理人员未出现心理应激障碍。结论实施规范的应急护理管理,可以提高医院在应对台风灾害时管理效率和灾害救援质量,对灾害救援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标准化伤员(standardized wounded soldier,SWS)在骨科护士应急救援护理技能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选取解放军第117医院骨科中心的二级护士53名,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26名)和观察组(27名),分别进行传统教学培训及采用SWS的应急救援护理技能培训,为期3个月,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的应急处置、知识储备、应急评估能力的得分情况。结果培训后观察组护士的应急处置、知识储备及应急评估能力得分均高于对照组护士,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应用SWS对护理人员进行应急救援护理技能培训,能有效提高专科护士的知识储备及战创伤急救综合能力,有利于促进专科护理团队的建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院内应急处置流程在批量烧伤伤员早期救治中的作用.方法 制订院内应急处置流程,成立应急抢救小组,并组织烧伤知识学习及批量伤员应急救治流程演练,在批量烧伤伤员早期救治中启动院内应急处置流程.结果 有效缩短抢救时间、伤员来院至开展救治的时间(P<0.01),抢救成功率达到100.00%.结论 在批量烧伤伤员早期救治...  相似文献   

10.
总结报道在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8.0级特大地震大量地震伤员救治护理中创造了"4个第一"救治护理的方法和体会.医院迅速启动应对突发事件紧急预案,20 min内将1 629例病人全部转移至院内安全地带;野战医疗队队员10 min集结完毕赶赴灾区,是到达灾区的第一支医疗队;全力接收地震伤员,1 d内接收伤员1 863例.分区安置.分类治疗,确保了所有伤员都能得到及时、正确、有效的治疗.针对重症伤员处置过程中的矛盾,采取专家集体会诊制度,每日2次定时汇报病情,针对救治中的矛盾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确保了危重症伤员的生命安全.院领导重视及应急预案的有效实施是抢救成功的保障;快速准确分类是成功救治的必要前提;完善的急救应急机制及先进的急救设备是抢救成功的必备条件;平时的训练有紊和精湛技术是救治成功的必要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总结综合医院在应对突发重大传染病疫情时的应急护理管理实践经验,为护理管理者科学应对疫情提供参考。方法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期间,该院护理部在医院疫情防控指挥小组的统一部署下,迅速成立防疫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小组并启动应急管理预案,配合实施应急管理工作,持续管理护理质量与患者安全,多措并举有力保障疫情防控工作。 结果 在护理部应急管理小组的统一指导下,该院一线2 800余名支援护士顺利协助并完成发热门急诊、隔离病区、方舱医院及其他一线病区患者的重症抢救、检验检查、诊疗转运等救援工作。 结论 该院护理部通过制订护理组织应急管理方案和构建精准化管理策略,为指导各级护理人员进行科学防控疫情和精细化管理提供了保障。  相似文献   

12.
    
王芳  高连娣  彭飞  王蓓 《上海护理》2020,20(6):30-32
本文总结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发展3个主要阶段的门急诊护理管理实践,包括疫情防控启动阶段的建立新冠肺炎组织管理体系、调整门急诊就诊流程、加大护理人员专项培训,疫情应对阶段的建立"日汇报"制度、制订管理规范和应急预案、合理调配护理人力、护理人员管理、深入专项培训,疫情巩固阶段的就诊患者管理、科学调配护理人力、加强护士心理建设,以期为后续传染病防控临床实践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培训方法与效果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系统化应急培训方法与效果。方法构建护理部-护理质量管理专业组-护理综合应急技能指导小组-科室急救小组4级培训管理模式。采用集中理论培训、模拟训练等方式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应急培训,并将应对突发事件能力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订考核内容及评价标准,对其应急能力进行量化评价。结果护士应急流程执行合格率、急救操作水平及相关理论知识掌握率较培训前明显提高;在急救过程中的各个子过程执行时间均较培训前明显缩短。结论对护士进行系统化应急培训,并将其考核纳入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护士应对突发事件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自然灾害群体伤救护的护理管理策略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灾害救护是护理人员的重要责任和历史任务。文章总结了自然灾害群体伤救护的护理管理策略:在评估灾情、伤情及急诊能力的基础上,制订灾害群体伤应急预案及紧急状态下护理人力资源调配预案;实施统一式应急处理策略;加强护理人员培训与储备,抓好物资储备与管理等。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救治3批20例烧伤患者的护理及管理经验。方法建立应急预案、前瞻性培训护理人员;成立护理应急管理小组,对各级各类护理人员进行统筹调配、合理分工、科学管理;对患者加强液体复苏、气道管理、创面管理、疼痛护理、饮食护理等。结果 18例患者康复出院,治愈率90%,未出现1例护理并发症;护士的应急能力、专科理论与技能得到迅速提高,为医院应对突发事件提供了护理保障。结论完善、有效的护理组织管理是救治成批烧伤患者的有力保障,通过综合性护理措施能提高成批烧伤患者救治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方舱医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中的护理应急管理实践,为政府及医疗机构今后建设与管理方舱医院总结科学方法.方法2020年2月5日至3月9日期间,从护理组织管理、护理人员管理及患者管理等三方面迅速启动方舱医院护理应急管理策略,制订相关护理管理制度和规范,落实方舱各项安全管理及患者管理策略,确保方舱医疗安全有序进行.结果方舱医院护理组织应急管理小组完成了15支援鄂国家医学救援队700余名护理人员的人力调配,累积收治患者1848例,有序实施了患者的筛查、诊疗、护理、转运及出舱等救治工作.结论通过高效的护理应急管理措施,方舱医院实现了科学配置救援护理资源,精准实施各项护理工作,为抗疫时期下正在建设的多所类似医疗机构提供了科学化、精细化、标准化的护理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埃博拉流行期间西非归国发热患者的护理策略及护理管理方法。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用制定的应急预案对收治的西非归国发热患者进行干预,收集患者信息,给予发热患者心理疏导和人性化的护理,对干预措施和结果进行分析。结果2014年8月8日—10月20日,共收治36例发热留观病例,均排除埃博拉病毒感染,其中9例诊断为疟疾,均得到相应的治疗和护理,顺利解除留观。结论科学管理和健全有效的应急体制及较高传染病专业素质的护理队伍,对快速、有效应对突发传染病公共卫生事件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8.
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 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如何通过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进行护理风险管理。方法制订完善的护理应急预案,成立健全的护理风险管理组织,设置科学、灵活的演练场景及方法,坚持质量持续改进。结果护士能够自觉、有效地掌握并执行护理应急预案,提高了风险防范意识,使护理应急预案得到持续改进。结论实施护理应急预案演练能够有效地加强护理风险管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构建一套科学、系统、规范且适用于综合性医院手术室突发急性传染病护理应急管理的指标体系。方法于2020年6月—2021年3月以4R危机管理理论为指导,采用文献研究、专家访谈的科学方法初步拟定指标框架,对16名来自手术室护理、护理管理、医院感染、疾病预防控制及传染病领域的医疗、护理专家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进一步筛选和确定各级指标,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和优序图法确定各级指标的权重值,最终形成综合性医院手术室突发急性传染病护理应急管理体系。结果2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均为100.00%,提出意见的专家分别占68.75%和31.25%,专家权威系数为0.9063,各级指标的变异系数均<0.25,2轮咨询一、二、三级指标的协调系数分别为0.228、0.322、0.288和0.252、0.406、0.326(均P<0.01)。最终形成包括4项一级指标、13项二级指标和64项三级指标的综合性医院手术室突发急性传染病护理应急管理体系,且指标权重分配合理。结论构建的综合性医院手术室突发急性传染病护理应急管理体系具备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能够为手术室护理管理者应对突发急性传染病的护理应急管理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急诊护理安全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调查急诊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以增强急诊护理管理者的管理意识和能力,提高急诊科护理工作质量。方法:应用自行设计的“急诊护理安全问题”调查问卷,对北京市17所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20位护士长进行调查。结果:85%的急诊科护士长认为不安全因素是由于“急诊工作紧张身心疲劳”、“查对不严谨”所致;80%认为是由于“先进仪器使用经验不足”所致;认为由于“工作经验不足”、“急诊环境嘈杂”、“护士数量不够”、“急诊管理监督教育不力”分别是75%、65%、60%、60%。结论:影响急诊护理安全最重要的因素是急诊科护士的质量与数量及急诊科护士长的管理水平;其次是环境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