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48、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24、72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24、72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
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机械通气时应用肺复张策略的疗效与风险。方法:随机将ARDS患者分成两组:A组为对照组,B组为治疗组;两组均用PB840呼吸机采用Bilevel通气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原发病治疗相同;B组在A组的通气治疗基础上增加肺复张策略。记录开始前及24、48、72h的氧合指数(PaO2/Fi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是否出现气压伤并进行比对分析。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氧合指数12、24、72h均有明显改善,PaCO2在12、24、72h均有明显降低,而气压伤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增加。结论:在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结合应用肺复张策略和Bilevel通气模式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4.
鄢永安 《基层医学论坛》2016,(28):3958-3959
目的:分析肺复张通气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2组。对照组患者在临床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小潮气量通气联合一定程度个体化正压通气法,观察组则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和通气方式的基础上采用肺复张通气法。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并记录肺复张前后心率和平均动脉压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患者的PaO2、PaO2/FiO2、PaCO2分别为(115.3±21.65)mm Hg、(192.7±45.25)mm Hg、(40.4±11.25)mm Hg,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在肺复张后的心率和平均动脉压分别为(116.6±13.85)次/min、(82.3±7.41)mm Hg,与复张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采用肺复张通气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确切,能较快地提高血氧分压,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寻找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最佳通气策略,对肺复张手法的安全性进行监测。方法:入选的ARDS病人均行气管插管,有创机械通气(呼吸机型号为PB840)。20例ARDS病人随机分为小潮气量组(对照组)和小潮气量+肺复张通气组(实验组)。每组10例。对照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采取基础通气模式即:小潮气量(6mL/Kg)+个体化PEEP的通气模式。实验组联合肺泡复张治疗,其余同对照组。肺泡复张手法具体操作如下:镇静状态下将FiO2调至100%,持续5min,在非肌肉松弛状态下将呼吸机模式调整为持续气道正压(CPAP),给予30cmH2O的压力,持续30s后,恢复原通气模式及条件。比较两种通气策略下,病人的临床疗效、呼吸力学指标、血流动力学变化及安全性等方面的影响。结果:(1)治疗组氧分压、氧合指数、肺顺应性与对照组比较从开始30Min就有明显改善(P<0.01),24、48h也均维持在较高数值。(2)气道峰压、平台压与对照组相比明显下降(P<0.01)。(3)实施肺复张策略无明显血流动力学影响(P>0.05)。结论:以个体化PEEP为基础,适时采用肺复张通气策略治疗ARDS,与小潮气量通气策略相比更适合病人呼吸力学特征,改善顺应性、改善氧合、减少肺外器官损害,是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重要补充。肺复张策略是ARDS病人机械通气时安全有效的通气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广泛性、小灶性肺不张和肺泡萎陷是急性肺损伤(acute 1ung injury,ALI)/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主要病理改变,也是引起肺容量减少、肺内分流(QS/QT)增加、顺应性下降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的主要原因.机械通气能有效纠正缺氧,减少肺损伤,是治疗ALI/ARDS的重要措施,但也可因正压通气和肺泡反复萎陷/复张产生的剪切力,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损伤(ventilator- induced lung injury,VILI),包括气压伤、容积伤等.近年ARDS的治疗策略也有了很大变化.目前,肺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RM)已成为ARDS现代治疗策略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其目的在于重新开放那些可复张的萎陷肺泡,纠正肺V/Q比例失衡,改善氧合.  相似文献   

8.
目的对比研究叹气法肺复张对肺外源性和内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治疗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择2006年11月至2008年11月河北省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ARDS患者30例,分肺外源性ARDS组(ARD-Sexp组)和肺内源性ARDS组(ARDSp组)。在小潮气量通气及适宜的呼气末正压基础上,行叹气法肺复张。结果与基础期比较,两组患者在叹气期30、60min的氧合状态明显改善,动脉血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之比(PaO2/FiO2)明显升高(P<0.05),ARDSexp组升高更为明显(P<0.05);与基础期比较,两组患者在叹气期60min时静态顺应性明显提高(P<0.05);在整个研究过程中,两组患者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及中心静脉压(CVP)无明显变化(P>0.05);两组患者均未发生胸、纵隔及皮下气肿等并发症。结论持续的叹气能明显改善患者的氧合状态及胸肺顺应性,同时安全、易行,对于肺外源性ARDS治疗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析肺部超声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肺复张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便利选取2015年5月—2020年2月于该院接受肺复张治疗的92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肺部超声组(n=48)和肺部氧合组(n=44),分别比较两组患者肺复张前后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氧合指数(PaO2/FiO...  相似文献   

10.
机械通气是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最主要手段之一。近年来肺复张手法的提出是对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一个补充。本文就为什么在ARDS治疗过程中要考虑使用肺复张手法,肺复张手法是否真的能使肺复张,对ARDS患者实施肺复张手法是否安全,以及如何实施肺复张等问题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自1967年Ashbaugh首次报道以来,一直为大家所重视。经过30多年的基础和临床研究,对ARDS的发生、发展有了深刻的认识。肺泡萎陷所造成的肺内分流增加和肺顺应性下降导致呼吸功耗剧增是急性肺损伤(ALI)/ARDS严重缺氧和呼吸窘迫的病理生理基础,治疗目的是  相似文献   

12.
目的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IPPV时相同。通气时,两种模式下的呼气末正压(PEEP)均按0、5、10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 in。ASV通气模式时,在每一PEEP水平加用LRM(ASV+LRM模式)。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1h后换另一种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 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在同一PEEP水平下,ASV+LRM模式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LRM模式时,同一PEEP水平下气道峰值压(P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EEP为5cmH2O时,肺动态顺应性、动脉氧分压和氧供均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评价适应性支持通气(ASV)模式加肺复张策略(LRM)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中的效果。方法 收集创伤后合并ARDS的患者28例,先采用间歇正压通气(IPPV)模式维持8 h后,随机选择ASV或继续IPPV机械通气。选择ASV通气模式时,其分钟通气量设置应与IPPV时相同。通气时,两种模式下的呼气末正压(PEEP)均按0、5、10 cmH2O依次增加,每一PEEP的通气时间为60 min。ASV通气模式时,在每一PEEP水平加用LRM(ASV+LRM模式)。前一通气模式使用3 h后,将通气模式调为IPPV,PEEP调到0;1 h后换另一种模式。每个PEEP水平通气50 min时,用Swan-Ganz导管、心电监测仪、呼吸机监测记录患者的血流动力学、呼吸力学和氧代谢指标。结果 在同一PEEP水平下,ASV+LRM模式与IPPV模式相比较,血流动力学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ASV+LRM模式时,同一PEEP水平下气道峰值压(PIP)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当PEEP为5 cmH2O时,肺动态顺应性、动脉氧分压和氧供均增加,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SV+LRM模式比IPPV模式更有利于ARDS患者的通气治疗。  相似文献   

14.
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罗婉琳 《医学综述》2011,17(3):423-425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主要治疗手段,肺复张手法应用较高压力开放塌陷肺泡,并使用高呼吸末正压防止肺泡塌陷,期望恢复肺泡的同一性,减少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改善患者预后。但近年的临床试验却得出矛盾的结果,其有效性及安全性及具体实施方法仍无统一意见。现就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在ARDS中的有效性、安全性的操作方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机械通气肺复张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赵小龙  李茂琴  许铁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5):1715-1718
呼吸支持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的基础,近年来运用小潮气量的肺保护性机械通气策略能明显改善ARDS患者的症状和预后,但小潮气量不利于塌陷肺泡的复张,因此有必要在肺保护的基础上联合使用肺复张手法使肺泡保持开放.但肺复张受ARDS病因、病程、复张前通气参数、复张方法 、复张后潮气量及呼气末正压水平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6.
苏学会 《中国医药导报》2007,4(4X):57-57,89
目的:探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在提高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救治成功率方面所起的作用。方法:30例病人随机分成两组,一组采用常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另一组采用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比较两组氧合指数改善情况、插管上机时间、死亡率等。结果:试验组PaCO2和pH值基本正常,对照组为CO2潴留和pH值降低,氧合指数较对照组改善明显。结论:肺泡复张手法联合肺保护性通气策略治疗ARDS可使氧合指数明显改善,减少插管上机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17.
肺复张手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家兔的最佳时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采用肺复张手法治疗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家兔的最佳时间.方法利用肺泡灌洗法建立家兔ARDS模型,以5倍的平均气道压作为复张压力,维持复张时间为5~40s.分别监测肺复张手法前,复张期间及复张后2min、5 min家兔血流动力学、肺力学、肺气体交换和肺损伤指标.以改善氧合和肺容积最显著,不加重肺损伤,同时对血流动力学影响最小的复张时间为最佳时间.结果复张时间达到10 s以上,动脉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随着时间延长,动脉二氧化碳分压显著增加.20s组和30 s组复张前后的PaO2差值(△PaO2)分别为(80±31)mmHg(1 mmHg=0.133 kPa)和(66±8)mmHg,显著高于5 s组的(16±14)mmHg(均P<0.05).20s组复张前后动态肺顺应性增加最明显,达到(2.15±0.21)ml@(cmH2O)-1(1 cmH2O=0.098 kPa),明显高于其他各组(均P<0.05).20s组复张前后肺容积改变最显著,达到(45.0±4.2)ml@kg-1,明显高于5 s组的(25.6±6.7)ml@kg-1(P<0.05).采用肺复张手法后,各组肺损伤均显著低于ARDS模型组.在肺复张过程中,家兔的平均动脉压显著降低,中心静脉压显著上升.结论 ARDS家兔采用肺复张手法的最佳时间是20s.  相似文献   

18.
郑刚 《四川医学》2013,(3):358-360
目的对比研究高PEEP与SI两种不同肺复张策略(recruitment maneuvers,RM)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影响。方法选择29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高PEEP组16例,SI组13例,分别以高PEEP和SI的方式进行一次RM,观察动脉血气、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氧分压在复张后有显著升高,SI组复张1min后二氧化碳分压有显著增加,两组呼吸力学和血流动力学指标复张前后无显著性变化。两组都未发生明显的临床不良反应。结论高PEEP和SI组的效果相当,不良反应都较小,都可作为ARDS治疗手段灵活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两种不同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接诊的60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患者设计试验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A、B两组。A组采用双水平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改良叹气法的肺复张策略对患者实施肺复张,B组采用压力控制法的肺复张策略对患者实施肺复张。分别检测记录两组患者肺复张(RM)前后的各项呼吸指标和血流动力学的变化情况,并记录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RM前,两组患者的PaO2/FiO2及Cstat无显著性差异(P>0.05);RM 30,60min后,患者的PaO2/FiO2及Cstat均较RM前明显升高(P<0.05),但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RM 2h后,A组患者的PaO2/FiO2及Cstat的水平明显高于B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RM前,两组患者的HR、MAP、CVP水平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RM 5min后,两组患者的HR、MAP、CVP水平与RM前有显著性差异(P<0.05);RM 10min后,A组患者的HR、MAP、CVP水平均得到明显改善,与RM前无显著性差异,B组患者的HR、MAP、CVP水平仍与RM前有显著性差异;RM 20min后,两组患者的HR、MAP、CVP水平与RM前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的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B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在肺复张后,床边正位胸片显示均未发生气胸、纵隔气肿,但A组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有2例,B组中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有3例,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双水平正压通气+压力支持通气模式改良叹气法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实施肺复张,效果良好,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诊断、治疗方法,减少并发症,挽救生命为目的。方法 68例ARDS患者在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PEEP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等治疗措施。结果经过积极治疗,68例机械通气治疗的ARDS患者中,脱机成功55例,病情平稳后转出重症医学科,脱机成功率80.88%,11例患者死亡,病死率为16.18%,患者大多死于严重感染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另2例需长期依赖呼吸机治疗。结论 ARDS诊断明确患者应及早插管上呼吸机治疗,及时处理原发病,采用肺保护性通气、适当的PEEP和肺复张相结合的机械通气策略,可降低病死率,在治疗过程中应重视患者病因的治疗和处理,乌司它丁、血必净的使用,CVVH治疗,加强抗感染治疗,保持内环境的稳定,加强液体的管理,营养支持,重要器官功能的维护,预防相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