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比较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改良SGA(MQSGA)和血清白蛋白三种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评估方法,为选择MHD患者营养评估方法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我院血透中心行MHD3个月以上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指标:(1)营养不良指标:MIS、MQSGA和血清白蛋白。(2)人体测量学指标:体重指数(BMI)、肱三头肌皮褶厚度(TSF)、上臂围(MAC)、上臂肌围(MAMC)等。(3)生化指标:血清白蛋白、转铁蛋白、总胆固醇、肌酐、铁蛋白。统计分析MIS、MQSGA和白蛋白与其他营养指标的相关性,并对所有患者追踪1年,分为住院组和未住院组,比较两组中MIS、MQSGA和白蛋白的差异,然后建立COX比例风险模型,分析这3个指标与MHD患者住院风险有无关系。结果:(1)MIS标准:118例MHD患者全部为营养不良占100%;MQSGA标准:营养不良占74.57%;白蛋白标准:营养不良占16.95%。(2)白蛋白、MQSGA和MIS与血液生化和人体测量指标呈现相关性(P〈0.05),但是以MIS与其他营养指标的相关系数最大。(3)118例MHD患者中,住院组MIS和MQSGA均显著高于未住院组(P〈0.05)。(4)Cox风险比例模型显示MIS与患者住院风险有关。结论:MIS对营养不良的检出率最高,与其他营养评价指标的相关性更好,可以预测MHD患者的住院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静脉营养治疗是否可以通过逆转营养不良而改善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微炎症状态。方法采用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IS)法对65例MHD患者进行评分,按照得分分为轻、中、重度营养不良,同时测定与营养不良相关的血生化指标以及血清C反应蛋白(CRP)和白细胞介素6(Ib6)水平,将患者随机分为肠外营养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每周3次在血液透析中给予肠外营养治疗(IDPN),共4周,治疗期结束后再次进行MIS评分及以上指标检测,对照组不接受IDPN治疗。结果治疗期末,治疗组中度和重度营养不良患者比例(17.14%和2.86%)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下降;MIS评分下降[治疗前为(13.92±2.18)分,治疗后为(8.48±1.32)分,P〈0.05)];血白蛋白、前白蛋白升高,铁代谢和贫血指标改善;治疗后CRP和IL-6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CRP治疗前为(6.82±2.71)mg/L,治疗后为(3.05±1.86)m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治疗前为(82.65±22.38)ng/L,治疗后为(33.19±12.50)ng/L,治疗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DPN可改善MHD患者营养状况,减轻患者体内微炎症状态。  相似文献   

3.
目的 通过相关营养指标比较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不同透析龄营养状况的差异.方法 纳入非住院MHD患者186例,使用人体成分分析仪结合人体测量学及相关实验室指标检测MHD患者营养指标,包括体质指数、蛋白质、体脂率、肌肉量、内脏脂肪面积、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上臂肌围、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及CRP.结果 根据透析龄的不同分为三组(< 36个月、36~ 72个月、>72个月),三组之间年龄、白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CRP、蛋白质、肌肉量、内脏脂肪面积均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72个月组患者BMI、AMC明显低于<36个月组患者,<36个月组患者TSF、体脂率明显高于其他组.结论 透析龄越大,BMI、肌肉及脂肪越低,透析龄超过72个月的MHD患者更应加强营养指导和营养监测,对营养不良患者及时采取个体化营养治疗,延长患者存活时间,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减少患者死亡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分析维持性血液透析(maintenance hemodialysis,MHD)患者营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提出相应的防治对策.方法 选取本中心MHD患者103例,采用改良定量主观整体评估表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将患者分为营养正常组(评分≤10分)和营养不良组(评分>10分),分析影响MHD患者营养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 103例MHD患者中,营养正常组59例,营养不良组44例,营养不良发生率为42.72%.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增龄[95%CI(1.004,1.072),P=0.027]、糖尿病[95% CI(1.113,16.143),P=0.034]、肾病营养知识知晓率低[95% CI(1.253,12.531),P=0.019]为MHD患者发生营养不良的危险因素.结论 MHD患者营养不良发生率高,年龄、糖尿病、肾病营养知识知晓率与患者发生营养不良有关.临床工作中应采取有效合理的干预方法加强营养,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营养和炎性反应状态与其住院和死亡情况的关系,并寻找能够反映MHD患者住院和死亡风险的营养及炎性反应指标.方法 随访观察1年我院血透中心MHD患者的营养和炎性反应状况,比较住院和非住院患者的营养及炎性反应状态的差别;并通过Cox比例风险模型寻找能够反映患者1年内首次住院及死亡风险的营养及炎性反应指标.结果 入组患者118例,轻、中、重度营养不良的住院率分别为32.93%、56.67%和83.33%;病死率分别为3.66%、6.67%和80.00%;存在微炎性反应状态和不存在微炎性反应状态患者的住院率分别为56.45%和46.43%,病死率分别为14.29%和1.61%.住院患者营养不良-炎性反应评分(8.36比5.86,P<0.05)和改良主观营养评价得分(14.49比12.88,P< 0.05)均高于未住院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与非住院患者比较,住院患者Scr (886.83 μmol/L比991.76 μmol/L,P< 0.05)、白蛋白(38.57g/L比40.27g/L,P<0.05)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住院患者TNF-α高于非住院患者(65.41 μg/L比59.76 μg/L,P<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ox比例风险模型显示营养不良炎性反应评分(MIS)和TNF-α 与患者首次住院的危险性有关,其值越大,1年内首次住院的危险性越大.结论 MHD患者营养不良与炎性反应状态的程度越重,其住院和死亡的风险越大.营养不良-炎性反应评分和TNF-α水平越高,1年内首次住院的危险性越大.  相似文献   

6.
不同血液透析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肾性贫血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低通量血液透析(LFHD)与高通量血液透析(HFHD)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贫血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5月至2012年11月在新疆自治区人民医院血液净化中心行MHD治疗的慢性肾脏病(CKD)5期患者共50例,随机分为LFHD组和HFHD组各25例,观察两组患者首次透析前和治疗3个月后(透析前)的血红蛋白(Hb)、尿素氮(BUN)、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PTH)、白细胞介素-6(IL-6)、血清C反应蛋白(CRP)及血清β2微球蛋白(β2 MG)的变化并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LFHD组与HFHD组首次透析前各项指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L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iPTH、IL-6、的清除无差异(P>0.05),对CRP、β2 MG清除有差异(P<0.01),对Hb提升有差异(P<0.01);HFHD组治疗前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LFHD组与HFHD组之间治疗后比较对BUN清除无差异(P>0.05),对iPTH、IL-6、CRP、β2 MG的清除有差异(P<0.05),对Hb提升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 HFHD能够有效清除中分子毒素和微炎症细胞因子,改善透析患者的贫血状态.  相似文献   

7.
心血管病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首位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心血管病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首位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心血管病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首位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心血管病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和死亡的首位原因.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体内氧化应激和微炎症状态相互促进、相互影响,在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临床上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维持性血液透析有残余肾功能患者132例,依据血液净化方式分为高通量透析(HFHD)组、低通量透析(LFHD)组、血液透析联合血液灌流(HD+ HP)组,分别于入选时、治疗6个月后采集患者血尿标本,计算残余肾功能.结果 各组血液透析前残余肾功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后HFHD组及HD+ HP组血液透析与LFHD组残余肾功能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HFHD组与HD+ HP组血液透析残余肾功能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液透析过程中残余肾功能均下降,但HFHD组及HD+ HP组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下降率明显低于LF-HD组,提示HFHD组及HD+HP组血液透析可以有效地减缓残余肾功能恶化,最大限度保护残余肾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回顾性总结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secondary hyperparathyroidism,SHPT)行甲状旁腺切除术(parathyroidectomy,PTX)的临床疗效.方法 收集2009年10月~2013年11月的25例血液透析患者(平均透析龄58±18.7个月;平均年龄45.6±8.3岁).监测术后并发症及复发情况.对比分析患者术前及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的临床症状、全段甲状旁腺激素(intact parathyroid hormone,iPTH)、血清钙、血清磷及碱性磷酸酶等变化.结果 25例患者中,甲状旁腺全切术共24例(占96%),甲状旁腺全切加前臂自体移植术1例(占4%).术后围手术期无死亡发生.术后绝大部分患者的骨痛及皮肤瘙痒症状在数天内缓解,但随着随访时间的延长,术前颈部彩色超声示小于4枚甲状旁腺结节性增大的5例患者骨痛症状均有复发(20%),但程度较术前明显减轻.2例患者出现一过性声音嘶哑(发生率8%).术后全部患者均出现低钙血症(发生率100%),经积极补钙治疗后均可有效控制.25例患者术前均表现为明显增高的iPTH、血清钙、血清磷和ALP.术后iPTH(P<0.01)、血清钙(P<0.01)、血清磷(P<0.01)和ALP(P<0.01)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随访6个月,5例复发(20%),且均为术前检查小于4枚甲状旁腺结节性增大的患者.结论 PTX治疗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继发性甲旁亢是一种相对安全和有效的方法,但其长期疗效仍有待于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3.
目的 研究不同透析频率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贫血的影响.方法 选取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血净中心MHD患者,年龄超过18岁,透析龄在1年以上,透析方式均采用Fx60高通量血液透析,每次透析时间均为4h.根据透析方案的不同将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分为3组.A组:每周透析4次;B组:每周透析3次;C组:每周透析2次.所有患者均根据指南常规给予降压、补充促红素、铁剂、维生素、叶酸及活性维生素D3等.分别观察各组患者基线及透析1年后的HGB、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维生素B12、叶酸、ALB、CRP、Scr、BUN、PTH.结果 资料完整的患者共67例,其中男33例,女34例,年龄21~80岁,平均年龄(55±14)岁,其中A组共16例:男9例,女7例;B组共27例:男13例,女14例;C组共24例:男11例,女13例.A、B、C三组患者基本资料对比及基线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透析1年后三组患者的HGB、CRP、ALB、BUN、Scr、PT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血清铁蛋白、转铁饱和度、维生素B12、叶酸、Kt/v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透析1年后三组间两两比较,A组与C组比较HGB、ALB、CRP、Scr、BUN、PTH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与C组比较HGB、ALB、CRP、Scr、PT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与B组比较所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每周透析4次及3次的患贫血状况较每周透析2次的要好,每周透析4次与每周透析3次的患者差异不大.所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保证每周透析3次,在改善营贫血状况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总结127例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的死亡原因及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上海市同济医院2006年6月~ 2014年1月收治的127例死亡MHD患者的临床资料,并随机选取同期规律MHD治疗3个月以上的存活患者127例作为对照.记录死亡患者死亡原因,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结果 127例死亡患者前三位死亡原因分别为心血管并发症40例(31.50%),其次为严重感染31例(24.41%)及脑血管病变30例(23.62%).单因素分析显示,存活组与死亡组患者在收缩压、舒张压、Kt/v、TC、Alb、Hb、hs-CRP及PT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MHD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是心血管疾病,其次为严重感染、脑血管疾病.血压高、脂代谢紊乱、贫血、低蛋白血症、透析不充分、炎症反应及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是引起MHD患者死亡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生活质量(QOL)与蛋白质能量消耗(PEW)和微炎症状态(MIS)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研究,观察2016年5月至2018年6月在桂平市人民医院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脏病5期患者,按照是否合并PEW分为PEW组和非PEW组,按照是否存在MIS分为MIS组与非MIS组;分析患者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