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优选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虎杖中有效成分白藜芦醇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采用均匀设计法安排试验,探索压力、温度、夹带剂等工艺参数对有效成分得率的影响,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虎杖萃取产物中白藜芦醇的含量,计算收率,数据处理采用SAS 8.0统计软件处理。结果最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60℃,夹带剂用量为100%,萃取时间120 min。结论超临界CO2流体萃取较常规的有机溶剂提取方法可获得更高的收率,为改进虎杖中白藜芦醇的提取方法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超临界CO_2萃取药桑黄酮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优选出药桑黄酮的超临界CO2较佳萃取工艺。方法以黄酮提取率为指标,依次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设计法考察了压力、温度、CO2流量以及夹带剂用量对超临界萃取的综合影响,并与超声波提取法进行了比较。结果影响超临界萃取的主要因素依次是压力、夹带剂用量、CO2流量和萃取温度,较优的萃取条件(以300g样品计)为压力35MPa、夹带剂用量200mL、CO2流量10kg.h-1及温度45℃;超临界萃取物黄酮含量为超声波提取物的67倍。结论超临界流体萃取的效率远优于传统提取方法,适于药桑黄酮的大规模提取。  相似文献   

3.
目的:考察提取大葱油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无水乙醇做夹带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并设计L9(33)正交实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物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对萃取率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0℃、物料与夹带剂的料液比1:1.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的大葱油品质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4.
研究超临界CO2萃取沙苑子黄酮的影响因素,并对提取工艺进行优化,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得到超临界萃取工艺的最优化条件:以用量为1∶1(V∶m)的75%乙醇浸润1h,夹带剂体积与原料质量比1.5∶1,CO2流量21L/h、萃取压力30MPa、萃取温度45℃,萃取时间150min。该工艺条件下,黄酮的提取率可达到0.78%。  相似文献   

5.
目的优化超临界CO2萃取人参须根中人参炔醇的工艺。方法以人参炔醇萃取率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进行优化。结果人参炔醇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5℃,萃取压力30MPa,萃取时间80 min,夹带剂为95%乙醇。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CO2可循环利用,且该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广东紫珠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方法 采用正交试验,考察提取压力、温度、时间以及夹带剂用量对广东紫珠中总黄酮化合物提取率的影响。结果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广东紫珠总黄酮化合物最佳工艺条件为:压力40 MPa、温度40 ℃、时间1 h、夹带剂用量为4.5 mL·g^-1,最佳条件下总黄酮提取率为6.27%,含量为65.21%。结论 超临界CO2流体提取广东紫珠总黄酮工艺简单、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 优化超临界CO2萃取法萃取南方红豆杉中挥发油和10-DABⅢ的工艺条件。方法 以萃取时间、萃取温度、萃取压力、分离温度、物料与夹带剂的比例和夹带剂浸泡时间等为考察因素,以红豆杉中挥发油的得率和10-DABⅢ的含量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 最佳工艺条件为以无水乙醇为夹带剂,物料与夹带剂比例为1:3,萃取压力270 bar、萃取温度35℃、分离温度40℃,萃取时间2.5 h。红豆杉挥发油的得率为23.422%,10-DABⅢ的含量0.546‰。结论 所用工艺稳定、可行,可用于红豆杉中挥发油和10-DABⅢ的提取。  相似文献   

8.
超临界CO2萃取三七中挥发油及皂苷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研究超临界CO2萃取三七中挥发油和皂苷的工艺。方法通过考察萃取压力、温度、萃取时间、CO2流量、夹带剂对萃取率的影响,确定三七中挥发油和皂苷的较佳萃取条件,采用薄层色谱法(TLC)鉴别挥发油和皂苷成分。结果萃取三七中挥发油较佳条件为:萃取压力30MPa,温度45℃;解析釜I压力为9MPa,温度40℃;解析釜II压力为6MPa,温度35℃;萃取时间2.5h;CO2流量为25kg·h^-1。皂苷的较佳萃取条件为:萃取压力35MPa,温度55℃;解析釜I压力为8MPa,温度45℃;解析釜II压力为5MPa,温度40℃;萃取时间4h;95%乙醇作夹带剂;CO2流量为25kg·h^-1。挥发油中含有人参炔醇,皂苷中含有总皂苷成分。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挥发油收率高,时间短。加入95%乙醇作夹带剂,升高压力和温度,能萃取出皂苷类成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确定超临界CO2萃取麦冬中高异黄酮类物质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通过单因素试验及正交试验考察最佳萃取工艺条件,并测定萃取物中总高异黄酮含量。结果最佳工艺条件是萃取温度55℃,萃取压力20MPa,萃取时间120min,夹带剂用量2.0mL/mg。结论超临界CO2萃取麦冬中高异黄酮类物质萃取率高、工艺简单、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对红车轴草异黄酮成分进行萃取.通过单因素试验对影响异黄酮提取率的工艺因素进行了探讨,得出最佳的超临界萃取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40目,无水乙醇做夹带剂,相对于原料用量为1 mL·g-1,萃取温度40 ℃,压力25 MPa, CO2流量6 mL·min-1,静态萃取60 min,动态萃取15 min.  相似文献   

11.
榻雪梅 《现代医药卫生》2013,(21):3225-3226
目的优选火麻仁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火麻仁总萃取得率为考察指标,选取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I温度及分离釜Ⅱ温度作为考察指标,采用L9(3^4)正交设计表优选火麻仁超临界CO2萃取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分离釜I温度及分离釜Ⅱ温度4种因素对火麻仁总萃取得率有极显著性影响(P〈0.001),而分离釜I压力无显著性影响(P〉0.05),优选的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50℃,萃取压力30MPa,分离釜I温度45℃,分离釜Ⅱ温度55℃。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操作简单、稳定、提取率高。  相似文献   

12.
超临界二氧化碳萃取咳喘穴位贴片药材的工艺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超临界二氧化碳(CO2)萃取咳喘穴位贴片药材的最优工艺。方法:采用单因素实验设计,以超临界萃取物总重量、萃取物中丁香酚得率、药渣盐酸麻黄碱的残留率为评价指标,优选最佳工艺条件。结果:初步实验得出优化工艺条件为:萃取压力为24MPa,萃取温度为45℃,解析压力Ⅰ为6Mpa,解析温度Ⅰ为55℃,夹带剂为75%乙醇,用量为25%,药粉粒度为40目,萃取时间为2h,流量20~25L.h-1。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技术提取咳喘穴位贴片药材,时间短,有效成分收率高,工艺合理可行,符合经皮给药系统的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3.
超临界CO2萃取三七脂溶性成分及其GC-MS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用超临界CO2萃取三七的脂溶性化学成分,分析并测定提取物的主要成分及其含量。方法:使用均匀设计对影响超临界CO2萃取的各因素进行考察优化;萃取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进行分析鉴定,使用面积归一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并与乙醚溶剂直接提取法进行对比。结果:萃取最佳条件为:萃取釜压力30MPa,萃取温度48℃,分离釜Ⅰ压力8MPa、分离温度30℃,分离釜Ⅱ压力5MPa、分离温度30℃,萃取时间2.0h,CO2流量35kg.h-1,三七颗粒度60目;经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分析,超临界CO2萃取物与乙醚溶剂直接提取物的组成有显著不同,检出多种炔醇类成分,包括人参炔醇(5.95%)。结论:用超临界CO2萃取三七,可以较好的获得其脂溶性成分,提取物可以供进一步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4.
目的:建立洛伐他汀原料药的萃取、纯化工艺。方法:采用超临界CO2流体萃取,以萃取压力(A)、萃取温度(B)、夹带剂用量(C)、萃取时间(D)为考察因素,洛伐他汀萃取率为评价指标,设计L9(34)正交试验优化萃取工艺;采用超声洗涤法进行纯化,设计单因素试验考察洗涤溶剂、洗涤次数、洗涤剂用量对洛伐他汀纯度的影响,优化纯化工艺并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优化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25MPa、萃取温度55℃、夹带剂用量2.0mL·g-1、萃取时间100min;优化纯化工艺为95%乙醇为洗涤溶剂,洗涤4次,每次用量2mL·g-1,所得洛伐他汀纯度>98%。结论:该萃取、纯化工艺稳定、简便、可行。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优化超临界CO2萃取川东獐牙菜总(口山)酮的工艺.方法 以去甲基雏菊叶龙胆酮和总(口山)酮含量为指标,用正交试验法优选.结果 川东獐牙菜总山酮萃取的最佳工艺条件为:萃取温度40 ℃,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时间80 min,夹带剂为95%乙醇.结论 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脂溶性成分具有速度快、效率高和无污染的特点,工艺简便易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夹带剂在超临界CO2萃取中药有效成分的规律。方法就夹带剂对SC-CO2溶解性的影响;夹带剂提高SC-CO2萃取率的原理、计算方法;夹带剂在SC-CO2萃取、精制中药有效成分、除中药中重金属的应用论文进行了综述。结果夹带剂能改变超临界CO2的溶解性,选择合适的夹带剂及用量能够大幅度提高萃取效率。结论夹带剂的加入扩大了超临界CO2的萃取范围,值得更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7.
陈斌  贾晓斌  童丽 《中国药房》2010,(3):224-226
目的:优选藏木香与干姜中挥发性成分的最佳超临界CO2萃取工艺。方法以土木香内酯含量、挥发油得率为指标,以萃取压力、萃取温度、萃取时间及夹带剂用量为考察因素,采用正交试验优选最佳萃取工艺。结果:最佳萃取工艺为夹带剂量225mL,在萃取压力35Mpa下,于40℃萃取1h。结论:该工艺合理、操作可行、质量可控,可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18.
超临界CO2萃取樱桃叶中总黄酮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考察提取樱桃叶中总黄酮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以无水乙醇做夹带剂,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法.通过设计Lg(3^3)正交实验,考察萃取压力、萃取温度和萃取时间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优化后的提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45℃,萃取压力为20MPa,萃取时间3h。结论:采用超临界CO2萃取樱桃叶中总黄酮的方法可行,产品质量好,收率高。  相似文献   

19.
川芎中川芎嗪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王芳  朱克  尤卫民 《中国药业》2008,17(24):42-43
目的考察超临界CO2萃取川芎中川芎嗪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正交试验法,以超临界萃取为提取奈件,以提取液中川芎嗪含量为考察指标,对影响川芎嗪提取工艺的因素进行研究。结果优选出川芎中川芎嗪的最佳超临界萃取条件是粒度中(24目)、夹带剂乙醇浓度80%、萃取压力24MPa、萃取温度70℃-55℃-45℃。结论超临界CO2萃取法优于传统溶剂提取法。  相似文献   

20.
采用超临界CO2偶联乙醇做溶胀剂从甘草中萃取甘草黄酮类物质。以单因素实验为基础,分别对原料粒度、萃取压力、温度、CO2流量、萃取时间、以及溶胀剂选择、溶胀剂浓度、溶胀剂用量等因素进行考察,并绘制影响因素曲线。采用薄层层析和柱层析的方法,对所得萃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得到超临界CO2萃取物7个组分,主要成分为甘草黄酮类物质、香豆精类物质及甘草次酸,无分子质量相对较大、极性较强的甘草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