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动脉硬化、“三高”、肥胖等基础病,
  同时吸烟、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缺少运动的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预防发病,应注意以下三点。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动脉硬化、“三高”、肥胖等基础病,
  同时吸烟、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缺少运动的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预防发病,应注意以下三点。  相似文献   

2.
夏涵 《健康生活》2012,(2):39-39
冬季,是最适宜于滋补的季节,但也是某些疾病,如呼吸道疾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发生意外比例较高的季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城镇社区居民中广泛开展普及心脑血管疾病综合干预和早期预防知识活动。方法开展了北京市东花市社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追踪调查,对91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和177位健康者进行了检测与分析。结果一是经过4年的综合干预工作后,24%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三项指标趋于正常,一项超标、两项超标与三项均超标的患者分别占31%、29%和16%。二是三项指标均为正常的仅占参加检测健康者人数的35%。结论对社区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工作应持之以恒地坚持下去,未采取相应措施的健康人群有可能出现指标异常。  相似文献   

4.
近日,笔者从急救中心及几家大医院了解到,自入冬以来,突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增加.发生“猝死”现象也明显增多。针对此现象.“生命质量控制工程“的医学专家解释说: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最难熬的季节,动脉粥样硬化是埋藏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体内的定时炸弹。  相似文献   

5.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这类疾病的高发季节,而忽视夏季复发的危险性。其实,心脑血管对气温变  相似文献   

6.
冬季不仅是呼吸道疾病的好发季节,还由于气温降低引起血管收缩增强、户外活动减少导致心脏功能减退,以及室内外温差大造成的心脏负担加重等缘故,亦是心脑血管疾病易发、易恶化的季节。那么,在这个特殊季节里我们如何才能保护好血管,远离心脑血管疾病的"偷袭"呢?  相似文献   

7.
酷热夏季即将到来,笔者提醒大家,夏日炎炎,当心心脑血管疾病多发。 夏季皮下血管运动是冬天的3到5倍,心脏负担重 人们经常认为冬季气温低,是引发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其实,夏日人的血压降低,皮下血管运动是冬天的3到5倍,回心血量增加,心脏负担加重,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可能性也很大。  相似文献   

8.
<正>研究发现,冬季的血糖比春秋两季要高。因此,冬季是糖尿病患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糖友"想要安然过冬,必须做好以下"六防"。一防心脑血管疾病突袭寒冷会刺激交感神经,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分泌增加,使得心肌梗死、中风、猝死等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明显升高。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率是正常人的3~5  相似文献   

9.
水清 《现代养生》2015,(2):30-32
天气越来越冷,冬季是很多疾病的高发季节,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那么,冬天心脑血管疾病为什么会高发,又要注意什么呢?寒冷易引发心脑血管病心血管疾病有多种,主要包括冠心病、心律失常、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病在冬季高发主要原因是:寒冷会令人体的血管收缩,而且出汗减少,从而刺激  相似文献   

10.
阿司匹林是一个百年老药,你可能知道头疼发热.关节痛曾经少不了它,但是否知道在心脑血管疾病的药物预防中.阿司匹林具有卓越的作用呢?大量的临床实践证明.它可以降低心肌梗死、脑中风的发病和死亡风险,是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石。据专家介绍.如果全世界100%的高危人群使用阿司匹林,每年能避免100万个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的发生。但遗憾的是.在我国应该服用阿司匹林的人群中.长期坚持服用阿司匹林者只有不到20%,而且许多患者应用的剂量不够。因此,我们有必要对这个老药有更多的了解。  相似文献   

11.
目的定量研究哈尔滨市日均气温对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急性影响,为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3—2014年哈尔滨市心脑血管疾病死亡资料及气象、大气污染物资料,采用广义相加模型研究哈尔滨市四季日均气温与居民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率的关系,同时控制时间趋势、星期几效应、大气污染物等混杂因素的影响。结果 2013—2014年哈尔滨市日均气温为4.77℃,日均心脑血管死亡人数为97例。31岁及以上的心血管疾病人群易受气温影响,女性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风险高于男性。全年平均气温滞后1、5 d时,气温升高1℃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分别上升0.14%和0.18%;春季平均气温滞后3~6 d时,每升高1℃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上升0.21%~0.26%;夏、秋季平均气温每升高1°C时,当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上升1.22%和0.27%,上述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哈尔滨市日均气温与心脑血管疾病日死亡数有关,且存在滞后效应。应建立适合该市的心脑血管疾病人群气象预警模型,提高高危人群在春夏季的疾病防控意识,降低由气温诱发的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  相似文献   

12.
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有动脉硬化、"三高"、肥胖等基础病,同时吸烟、压力大、生活无规律、缺少运动的人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人群。要预防发病,应注意以下三点。首先,清晨是心脑血管意外发病的高峰,起床后3个小时内,即早晨6~9时要避免剧烈运动,即便晨练,动作也要柔和一些。对于平时服药的心脑血管病人来说,药效一定要覆盖清晨这段时间。另外,老人早晨起床时一定不能过猛,最好先在床上活动一下,然后慢慢起身,  相似文献   

13.
南非著名反种族隔离斗士曼德拉因为肺部疾病去世,这一事件引起了大家对肺部护养的关注。很多老年患者平时更关注心脑血管疾病及癌症的防治,却容易忽视对肺部感染的预防与治疗,而冬季恰恰是老年人肺部感染的高发季节。  相似文献   

14.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心脑血管疾病、肿瘤、糖尿病等为代表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我国人民健康的重要疾病,因此,防治慢性病已成为当前预防工作中的重点工作之一。由于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对象不仅有病人和可能患病的高危人群,也有一般人群,其大部分工作都是在社区人群中进行的。它需要社区各部门、各方面  相似文献   

15.
心脑血管疾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和多发病,许多人认为冬季是冠心病、心绞痛等心脏疾病的高发季节,却忽视了夏季心脏病复发的危险性。其实,酷暑盛夏,冠心病、心绞痛乃至心肌梗死发作的病例并不少见。每年夏季,特别是天气闷热,空气中湿度升高时,常可见到心脏病患者猝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6.
冬季天寒地冻,万物蛰伏,是生机潜伏闭藏的季节,自然界阳衰阴盛,寒气袭人,极易损伤人体的阳气。对于中老年人.寒冷的冬季使得生活起居更为不便,宿疾容易复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很多慢性病也容易受冬季剧烈气温变化的影响.出现突发情况,以至于很多老年人常有冬季不好过的担忧。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一股又一股冷空气的到来,昼夜温差日渐增大,也让人们逐渐感觉到了冬天的气息。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高发的季节,也是糖尿病病情加重和发生并发症较多的季节。同时,天气寒冷,出汗减少,各种消化液分泌增加,常常使人感到食欲旺  相似文献   

18.
细胞间粘附分子-1与心脑血管疾病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张刚  程锦泉  彭绩  王峰  彭良斌 《中国公共卫生》2006,22(11):1404-1406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主要疾病,其发病率、死亡率呈增长趋势。基础医学和临床研究均表明炎症参与了动脉粥样硬化和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这将对心脑血管疾病高危人群的诊断鉴别和新的抗炎疗法的研究有重要影响。细胞间粘附分子-1(ICAM-1)作为组织损伤处白细胞外渗的先决条件。介导内皮细胞与白细胞之间的粘附,这种粘附是动脉粥样硬化的早期过程之一。  相似文献   

19.
谢瑾 《健康》2021,(1):10-11
降雪对空气有一定的净化作用,但雪后牛室外气温降低,与室内温差较大,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更要呵护好心脑血管的健康。1冬季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季节天气寒冷会导致血管收缩,血压升高,血流缓慢,血液黏度增高,进而加重心、脑负荷,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容易破裂,冠状动脉易痉挛,从而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相似文献   

20.
<正>北风吹,雪花飘。随着冬季的到来,心脑血管疾病呈现高发状态。冬季被称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魔鬼季节"。为什么冬季心脑血管疾病高发冬季,寒冷的天气作用于人体,会使人体血管内的血液流动不畅,从而为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和加剧提供了条件。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则易于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再加上老年人一般身体的阳气不足,"气为血之帅",阳气不足也容易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