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间歇性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晚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69例晚期前列腺癌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间歇性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组(A组,34例)和持续性雄激素阻断治疗组(B组,35例),分析两组患者疾病进展时间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A组患者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为31个月,B组为28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有骨转移的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24个月和18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和B组无骨转移患者的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39个月和42个月,两组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潮热症发生率为20.6%,骨质疏松发生率为11.8%,腹泻发生率为5.9%,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B组患者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采用间歇性联合雄激素阻断治疗,有可能延迟骨转移前列腺癌患者的疾病进展,能够显著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具有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前列腺癌组织中IGF-Ⅱ的基因印迹状态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Liu ZW  Zhou FJ  Luo YM  Qin ZK  Wang DJ  Luo JH  Han H  Li YH  Wang H 《癌症》2006,25(6):765-770
背景与目的:我国前列腺癌的发病率逐年上升,就诊时多为晚期患者,内分泌治疗后有效期短,继续治疗困难。胰岛素样生长因子Ⅱ(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Ⅱ,IGF-Ⅱ)可促进多种细胞的增殖,抑制细胞凋亡:其表达受到基因印迹的调控.且基因印迹状态的改变与多种肿瘤的发生相关。本研究拟检测晚期前列腺癌组织中IGF-Ⅱ的印迹状态,并探讨印迹基因丢失与疾病进展的关系。方法:应用限制性酶切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法(restrictive fragmentle.gthpo lymorphism,RFLP).检测41例前列腺癌、27例前列腺增生和13例正常前列腺组织中的IGF-Ⅱ基因印迹状态。结果:前列腺癌、前列腺增生和正常前列腺组织中IGF—Ⅱ杂合子基因型分别为70.7%(29/41)、55.5%(15/27)和61.5%(8/13);58.6%(17/29)的前列腺癌组织中发生了IGF-Ⅱ的印迹丢失,高于前列腺增生组织(13.3%,P〈0.05)和正常前列腺组织(12.5%,P〈0.05)中的印迹丢失率。IGF-Ⅱ基因印迹状态与前列腺癌患者年龄无相关性.也与内分泌治疗前患者的血前列腺特异抗原值、伴发骨转移以及癌细胞的分化程度无显著相关。而全雄激素阻断治疗后,有印迹丢失的前列腺癌患者的1年无疾病进展生存率较无印迹丢失的患者低(70.0%vs.100.0%,P=0.039)。结论:晚期前列腺癌组织中IGF-Ⅱ基因印迹丢失发生率明显增高.并且印迹丢失与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的进展恶化相关。  相似文献   

3.
王罡 《实用癌症杂志》2013,(6):599-601,605
目的探讨血清脂联素水平与子宫内膜癌患者胰岛素抵抗指数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135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选择门诊体检的健康妇女135例为对照组,对2组人员的血清脂联素、空腹胰岛素和空腹血糖进行检测。采用稳态模型评估法对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进行计算,对比观察血清脂联素水平与胰岛素抵抗指数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观察组空腹胰岛素水平为(11.3±2.7)μIU/mL,正常组为(6.2±1.6)μIU/mL,观察组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观察组血糖水平为(7.6±2.9)mmol/L,正常组为(4.6±0.7)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脂联素在正常组中的表达为(6.8±1.1)mg/L,显著低于观察组的(15.3±2.3)mg/L,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的HOMA-IR分别为(3.5±1.8)和(1.1±0.7),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脂联素水平越低。HOMA.IR越高,两者呈明显负相关(γ=-0.379,P〈0.05)。结论子宫内膜癌患者脂联素水平降低,导致胰岛素抵抗增强,促进肿瘤细胞增殖,迁移及转化,是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胰岛素抵抗在恶性肿瘤形成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探讨胰岛素抵抗程度在抗癌治疗过程中的动态变化及胰岛素抵抗程度与恶性肿瘤预后的关系。方法:选择乳腺癌27例,食管癌21例,肺癌17例,结肠癌11例,胃癌9例,非霍奇金淋巴瘤6例测定胰岛素抵抗指数(IRI)。结果:(1)恶性肿瘤患者IRI值均明显高于正常人;(2)不同部位恶性肿瘤IRI值相同;(3)晚期较早期IRI值高;(4)在手术切除后IRI值下降;(5)疗效差,复发转移者,IRI值高;(6)IRI与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其OR值为2.9。结论:胰岛素抵抗与恶性肿瘤的发病有关;恶性肿瘤患者的胰岛素抵抗程度与肿瘤分期,治疗疗效,有无复发转移有关,胰岛素抵抗指数有助于恶性肿瘤患者早期诊断,判断抗癌治疗效果。判断预后。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原发生肝癌患者是否存在胰岛素抵抗及胰岛素抵抗与肝癌临床疗效的关系.方法:选择2005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71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7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分别测定肝癌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月及对照组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及胰岛素,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IRI),并比较肝癌患者治疗前后的IRI. 结果:肝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为3.11±0.42,高于对照组1.98±0.70(P<0.05);经过治疗后,肝癌组胰岛素抵抗指数IRI下降;且肝癌切除组IRI下降最多,达1.16;结论:原发性肝癌患者中,存在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与患者的临床疗效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抗病毒治疗对肝癌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的改善作用。方法:110例肝癌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及对照组(50例),检测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血清胰岛素水平(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白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并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emeostasis model asse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观察两组胰岛素抵抗变化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血清IL-6、TNF-α水平均较术前升高,但治疗组升高幅度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存在有不同程度胰岛素抵抗,术后胰岛素抵抗水平较术前加剧,但治疗组患者术后胰岛素抵抗情况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改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抗病毒治疗可改善肝癌切除术患者围手术期胰岛素抵抗。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伊斑膦酸钠对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药物去势治疗后骨密度的影响。方法 晚期前列腺癌患者30例,给予最大雄激素阻断治疗,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5例给予伊斑膦酸钠治疗(4 mg,每月一次,静脉滴注),对照组15例未给予伊斑膦酸钠治疗。两组患者去势治疗前骨密度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去势治疗后3、6和12月时的骨密度变化。结果 治疗3月时,两组患者骨密度指标均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月时,治疗组骨密度增加,对照组骨密度下降,差异仍无统计学意义(P>0.05);12月时,骨密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药物去势治疗后12月时其骨密度较治疗前明显降低,而伊斑膦酸钠可减缓前列腺癌患者接受药物去势治疗后骨密度下降,减少骨丢失。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分析子宫内膜腺癌(endometrial adenocarcinoma,EMA)患者的代谢指标,探讨脂代谢异常与子宫内膜腺癌发生的关系。方法收集68例子宫内膜腺癌患者(内膜癌组)和同期61例正常子宫内膜健康体检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检测两组的血脂代谢指标、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血清胰岛素( fasting serum insulin,FINS)及稳态模型评估的胰岛素抵抗(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for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的差异。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发生子宫内膜腺癌的危险因素,并探讨其与子宫内膜腺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内膜癌组的各项血脂指标、FINS和HOMA-IR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5);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FINS、HOMA-IR与子宫内膜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无明显相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体质指数、腰围、TG、FINS和HOMA-IR与EMA的发生密切相关。FINS、TG升高和存在HOMA-IR可作为子宫内膜腺癌的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9.
王前奔  吴大勇 《中国肿瘤临床》2015,42(20):1002-1006
去势抵抗型前列腺癌(castration-resistant prostate cancer ,CRPC)是指经内分泌治疗产生耐药并继续发展的致命性前列腺癌,雄激素受体(androgen receptor,AR)激活途径仍是这一阶段前列腺癌发展的驱动机制,因此抗雄激素治疗仍然是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虽然许多新型抗雄激素治疗药物在临床治疗中显示了显著的疗效,但同时耐药也频繁出现。本文就近年来几种主要抗雄激素治疗药物的作用及相应的耐药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89锶(89Sr)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的治疗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7例因骨转移导致骨痛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按去势后病情和治疗分为3组:A组11例,切除睾丸后口服抗雄激素药物;B组27例,切除睾丸后口服抗雄激素药物加用89Sr治疗;C组29例,诊断为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用89Sr治疗。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和Karnofsky生活质量评分对3组患者治疗前与治疗后4周的疼痛程度与生活质量进行比较分析。观察治疗后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4周,3组患者的骨痛明显改善,治疗前后VAS评分分别为:A组7.2、2.5,B组7.5、2.3,C组8.14、.7,P〈0.05;生活质量明显提高,治疗前后Karnofsky评分分别为:A组50、75,B组50、80,C组45、65,P〈0.05。2例患者发生不可逆性骨髓抑制,死于DIC。结论 89Sr治疗是缓解晚期前列腺癌骨痛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氯膦酸及唑来膦酸对晚期前列腺癌骨转移患者治疗的镇痛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74例因前列腺癌骨转移导致骨痛的晚期前列腺癌患者资料。维持去势水平后分为两组,A组32例,给予口服抗雄药物加固令(氯瞵酸)口服,B组42例,予口服抗雄药物外加唑来膦酸(天晴泽泰)注射。两组患者均无肝肾功能不全或病理性骨折。分别在用药前后1、3、6月,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法(VAS)对两组患者疼痛缓解效果进行评价分析。结果A组75.0%的患者和B组92.8%的患者能在1月内有效缓解骨痛;治疗6月后,两组患者均能有效降低VAS评分。治疗前后VAS评分:A组5.8/1.9,B组6.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唑来膦酸和氯膦酸均能有效缓解前列腺癌骨转移疼痛,但唑来膦酸敏感性高于氯膦酸,且镇痛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2.
杜宝昌  刘军  王帅兵 《中国肿瘤》2014,23(10):878-881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磷酸盐对晚期前列腺癌进展及骨转移发生时间的影响。[方法]晚期前列腺癌患者48例,将骨密度T-Score≤-2.5作为双磷酸盐应用指征。在确诊骨转移之前即开始应用双磷酸盐定义为早期使用,归入治疗组(24例);在确诊骨转移之前未应用双磷酸盐者归入对照组(24例)。比较两组无进展生存期(PFS)、总生存期(OS)、骨转移发生率及发生时间。[结果]治疗组与照组相比较,中位PFS延长5个月(20个月vs 15个月),有统计学差异(χ2=114.03,P〈0.001);中位OS较比对照组无明显延长(38个月vs 39个月,χ2=2.14,P=0.14)。治疗组骨转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25.0%vs 62.5%,χ2=6.86,P〈0.01)。治疗组平均确诊骨转移时间较对照组延迟4个月(21个月vs 17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3.5个月vs 17±1.5个月,t=3.75,P〈0.01)。[结论]早期应用双磷酸盐治疗晚期前列腺癌,可以明显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推迟骨转移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原位癌动物模型,研究Pim-1基因及蛋白在该动物模型的表达。方法采用原位种植包埋法和外科手术去势技术,分别建立雄激素依赖、去势3d和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原位癌动物模型。分别采用基因芯片技术、酶联免疫法和免疫组织化学等实验方法,研究3组肿瘤组织中pim-1基因和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Affymetrix表达谱芯片技术检测结果显示,雄激素非依赖组Pim-1表达高于雄激素依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差异倍数为2.307 71;去势3d组与雄激素依赖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差异倍数为1.108 67。ELISA检测结果显示,去势3d组血清睾酮浓度为(2.27±0.035)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的(9.02±0.99)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28,P〈0.01;雄激素非依赖组为(0.29±0.068)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7,P〈0.01;空白对照组为(9.23±0.78)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5,P=0.998。去势3d组PSA浓度为(0.17±0.032)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的(0.48±0.025)ng/m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82,P〈0.05;雄激素非依赖组为(0.87±0.023)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53,P〈0.05;空白对照组为0ng/mL,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80,P〈0.01。免疫组织化学结果显示,雄激素非依赖组Pim-1蛋白表达量为0.024±0.001 9,明显高于雄激素依赖组的0.017±0.002 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27,P〈0.05;去势3d组为0.018±0.001 3,与雄激素依赖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17,P=0.252。结论成功建立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原位癌动物模型,Pim-1与雄激素非依赖性前列腺癌有高度相关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早期静脉应用双膦酸盐在晚期恶性肿瘤治疗中的作用。[方法]128例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早期应用双膦酸盐(确诊骨转移之前应用)患者64例为治疗组;未早期应用者64例为对照组。比较双膦酸盐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和Karnofsky评分以及两组骨转移发生率及确诊时间。[结果]双膦酸盐治疗前后VAS疼痛评分为8.10±1.13,3.10±1.27(t=24.96,P〈0.01);Karnofsky评分为57.00±7.80,69.00±8.60(t=8.77,P〈0.05)。治疗组骨转移发生率26.56%(17/64),对照组59.37%(38/6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06,P〈0.01);治疗组中位骨转移发生时间较对照组延迟3个月(7个月vs 4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8)。[结论]早期应用双膦酸盐治疗晚期恶性肿瘤,能够明显改善生活质量、减轻疼痛;可以减少骨转移发生率,并推迟骨转移发生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化疗前后凝血指标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对60例肺癌患者及20例健康人的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和D-二聚体(D—D))水平进行测定,同时计数血小板(PLT)。结果:化疗前肺癌患者凝血指标凝血酶原时间、纤维蛋白原、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D-二聚体、血小板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肺癌患者化疗后与化疗前各项指标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晚期NSCLC患者普遍存在凝血功能异常,化疗可改善患者的凝血功能。  相似文献   

16.
目的:评价参附注射液对DP方案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减毒增效作用。方法:78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9例)和对照组(39例)。治疗组采用参附注射液联合DP方案化疗,对照组单用DP方案化疗。21天为1个周期,2周期后评价疗效。结果:治疗组有效率(CR+PR)51.3%,对照组38.5%,两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临床受益率(CBR)82.1%,对照组66.7%,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主要不良反应为骨髓抑制和胃肠道反应,治疗组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及血红蛋白减少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参附注射液联合DP方案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增加临床疗效,减轻不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中晚期前列腺癌经18^FDGPET/CT定位适形放疗的疗效、副反应及失败原因。方法:对68例中晚期前列腺癌患者随机分为18^FDGPETYCT定位适形放疗组(PET/CT组)和普通CT定位适形放疗组(普通CT组)。PET/CT组用PET/CT扫描定位,将扫描数据输入三维治疗计划系统,将PET图像和CT图像融合后进行靶区(GTV与PrrV)和重要脏器勾画、三维重建,制定计划后常规分割适形放疗40Gy左右,然后缩野放疗至总剂量60Gy~70Gy;普通cT组用普通CT定位设野,三维适形放疗至相同剂量。结果:PET/CT组的平均刚体积、膀胱V40、直肠V40均小于普通cT组(P均〈0.01);两组放疗后PSA均明显下降(P均〈0.01);PET/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12.1个月,普通CT组的中位复发时间9.2个月,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ET/CT组的胃肠道与膀胱放射性副反应低于普通CT组(P均〈0.05);疗前GTV≤50cm^3者预后好。结论:PET/CT定位三维适形放疗中晚期前列腺癌可以优化放疗计划,减少放射副反应,分期早的病变预后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化疗对高龄晚期胃癌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研究我院88例高龄晚期胃癌初治患者,根据是否接受化疗,分为化疗组43例,对照组45例。化疗组分别应用FOLF0x4方案、cF方案、优福定单药方案、卡培他滨单药方案、多西他赛联合卡培他滨方案,至少完成3个周期化疗;对照组予最佳对症支持治疗。结果:化疗组与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44.19%、2.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生活质量改善获益分别为83.72%、5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中位疾病进展时间分别为(5.3±1.09)个月、(3.5±0.22)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10.20±1.442)个月、(7.40±0.80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毒副反应仅有1/43(2.3%)Ⅳ度血液学毒性,经对症治疗后好转。结论:化疗组的有效率、生活质量改善获益率、中位疾病进展时间、中位总生存期均较最佳对症治疗组有显著差异,且毒副反应轻微,患者能耐受治疗,提示对于高龄晚期胃癌患者化疗在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等方面明显优于最佳对症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康莱特注射液联合化疗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疗效、生活质量及不良反应。方法:56例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A组:应用多西他赛化疗的同时加用康莱特注射液200ml,每天1次,连用15天,3周为1周期,治疗两周期。B组:单纯使用多西他赛化疗。结果:A组有效率为57.1%,B组35.7%(P〈0.05)。A组生活质量KPS评分高于B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A组血液不良反应、胃肠道反应明显低于B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康莱特注射液配合多西他赛治疗老年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可提高疗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化疗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不同照射野三维适形放疗在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至2008年6月收治的132例局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均行三维适形放疗,依据照射野的不同,分成3野组与5野组,常规分割进行照射,5次/周,DT60Gy-66Gy/30f-33f。观察两组患者近期疗效、V30、V20、V15、V10、V5等参数以及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并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之间近期疗效(CR+PR)、V20、放射性肺炎的发生均无差异(P〉0.05);3野组V30、V15、V10高,而5野组V5较高,V30、V10、V5具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V15具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采用3野或5野进行照射,效果相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