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湖北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的环境调查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了解湖北省嗜人按蚊分布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经济环境。方法 在嗜人按蚊分布区按不同地形随机抽查 5 %的村组进行调查。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为树林、灌木、草皮、农作物等 ,河流、沟渠、池塘密布 ,水 pH为 6 .1~ 7.7。土质为黄、黄棕、灰、黑土 4种 ,土壤有机物 2 .72 %。农业种植单、双季稻。 5种杀虫剂用量0 .82 8kg/亩。年均气温 16 .9℃、年均湿度 76 .9%。嗜人按蚊繁殖期为 6~ 9月份 ,其高峰在单季稻区 1个 ,双季稻区 2个。它栖息人房、牛栏、猪栏内各占场所构成比依次为 80 .9%、12 .2 %和 6 .0 %。结论 嗜人按蚊在低山、丘陵岗地、浅丘平畈区呈点、片、带状分布 ,分布区植被及水源丰富 ,农作水稻以单季稻为主 ,土质为黄土和黄棕壤土。该蚊主要栖息在人房  相似文献   

2.
重庆市位于我国西南长江三峡库区腹地 ,东经 10 5°15′~ 110°10′,北纬 2 8°~ 30°45′,总面积为 8.8万 km2 ;辖 40个区市县 ,人口 3 0 2 0万。东面多为山区 ,与湖北、湖南、贵州接壤 ,西北多为丘陵 ,与四川、陕西相连。境内海拔最高为 1980m,最低为 195 m。有纵横交错的大小溪河经涪江、嘉陵江、乌江等泄入长江。年平均温度为 8℃ ,年降雨量 110 0 m m。主产水稻、玉米、小麦等。自 1977年以来 ,开展了嗜人按蚊的分布调查 ,1998年又对嗜人按蚊的分布区特征进行了初步调查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调查方法1 分布区范围调查以县为单位 ,以…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江苏省嗜人按蚊分布范围和分布区环境特征。方法 在原有嗜人按蚊分布及近年来以乡为单位疟疾发病率超过0.1%的县市,进行嗜人按蚊分布调查;在盱眙,六合2县每县选5个乡,每乡3个村进行嗜人按蚊分布区环境特征调查。结果 20世纪90年代以来嗜人按蚊分布于江浦,六合,2仪征,盱眙,洪泽5县。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为树林,灌木和农作物等;河流,湖泊,池塘,沟渠密布;土壤为黄沙(粘)土,黄棕壤土,黑土,灰土,潮土5种,其中黄沙(粘)土占66.7%,有机物含量1.8%-2.5%;水田面积占可耕地总面积的69.5%,100%种植单季稻,稻田农药年使用量平均为18.8kg/hm^2。结论 江苏省嗜人按蚊分布区范围正在逐渐减小,该蚊的种群比例也正在下降,但这些地区自然环境仍适宜嗜人按蚊孳生,因此在疟疾发病率较高和局部出现暴发点的地区,甩必须加强嗜人按蚊监测。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广西低山丘陵区嗜人按蚊分布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 ,找出该蚊分布的主要地理特征和规律。 方法 选择 1983年以来发现嗜人按蚊密度较高的环江县和罗城县进行调查。由专业人员根据全国嗜人按蚊分布区特征的调查项目表内容 ,调查每个点的总面积、可耕地面积、水田面积、单双季稻面积、水稻主要病虫害、杀虫剂种类及用量。在当地县气象站、乡农业技术部门收集调查点的气象资料和土壤类型以及性质等资料。 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以树林、灌木和农作物为主 ,覆盖良好。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和黄棕壤 3种 ,有机物平均含量 1.88%~ 3 .2 8% ,含磷量0 .4~ 4.0mg/L ,pH值 4.2 5~ 6.2 5。主要水体有河流、池塘、沟渠 3种 ,分布区广种水稻 ,农药使用普遍。  结论 广西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海拔 2 0 0~ 3 80m的低山丘陵区 ,沟渠和山边渗出水灌溉的稻田是该蚊主要的孳生地。农药的广泛使用对嗜人按蚊有明显的杀灭效果。桂北低山丘陵区特有的凉爽气候带 ,清凉的水质以及酸性土壤适合该蚊生长繁殖 ,是广西桂北地区嗜人按蚊明显多于桂南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广西低山丘陵区嗜人按蚊分布区环境因素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了解广西低山丘陵区嗜人按蚊分布区与环境因素的关系,找出该蚊分布的主要地理特征和规律。方法 选择1983年以来发现嗜人按蚊密度较高的环江县和罗城县进行调查。由专业人员根据全国嗜人按蚊分布区特征的调查项目表内容,调查每个点的总面积、可耕地面积、水田面积、单双季稻面积、水稻主要病虫害、杀虫剂种类及用量。在当地县气象站、乡农业技术部门收集调查点的气象资料和土壤类型以及性质等资料。结果 嗜人按蚊分布区植被以树林、灌木和农作物为主,覆盖良好。土壤类型有红壤、黄壤和黄棕壤3种,有机物平均含量1.88%~3.28%,含磷量0.4~4.0mg/L,pH值4.25~6.25。主要水体有河流、池塘、沟渠3种,分布区广种水稻,农药使用普遍。结论 广西嗜人按蚊主要分布于海拔200~380m的低山丘陵区,沟渠和山边渗出水灌溉的稻田是该蚊主要的孳生地。农药的广泛使用对嗜人按蚊有明显的杀灭效果。桂北低山丘陵区特有的凉爽气候带,清凉的水质以及酸性土壤适合该蚊生长繁殖,是广西桂北地区嗜人按蚊明显多于桂南地区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6.
为了摸清我县境内蚊虫种类及分布,为防治蚊媒传染病提供科学依据,于1983年9月至1986年10月对全县有代表性的平坦区、河谷区、半山区、高山区以抽样的方法对各类孳生地进行了幼虫检查,以及牛房、人房、野外的成蚊捕捉和诱捕。共获蚊  相似文献   

7.
1980~1985年,先后在原金华地区的13个市、县进行了蚊种调查和有关生态观察,结果如下: 五年来共捕获成蚊31498只;幼虫4750条,羽化成蚊502只,经鉴定分类为五属24种。 按蚊属:中华按蚊。 库蚊属:致倦库蚊、三带喙库蚊、二带喙库蚊、伪杂麟库蚊、迷走库蚊、中华库蚊、桔尾库蚊、纹腿闸蚊、贪食库蚊、褐尾库蚊、五指库蚊、棕头库  相似文献   

8.
台州地区位于浙江东南部,所辖临海、仙居、黄岩、玉环、天台、三门、温岭、椒江等六县二市,境内山脉纵横,河流交叉,地形比较复杂,积水面积广泛,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我们按山区、平原、丘陵、沿海、岛屿及城镇六种生境类型,选27个调查点和529个孳生地进行调查,共采到8属 16 亚属47种。 一、按蚊属 按蚊亚属:环股按蚊(林氏按蚊),中华按蚊,贵阳按蚊,类中华按蚊:塞蚊亚属:微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核福建省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区的疟疾防治效果。 方法  1988年起对该类区的疟疾与媒介实行监测 ;1998~ 2 0 0 0年按照卫生部 WHO的课题 ,选择建阳市童游镇和邵武市水北乡实施纵向监测。每年在疟疾流行季节 (7~ 10月 ) ,组织专业人员 ,捕捉原嗜人按蚊村人房 (帐内 )按蚊 ,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 ;对发热者采血镜检疟原虫。 结果 对原该蚊分布的 2 63个和 2个村的纵向观察 3年 ,均未再捕到嗜人按蚊。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从 1988年的 13 15例降至 2 0 0 1年的 3例。 结论 福建省抗疟措施有效 ,防治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索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低发病水平的流行病学特征,为制定灭疟后期的管理与监测方案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用人工捕捉或人工诱饵法监测人房、牛房按蚊密度及睡前叮人率;用间接荧光抗体试验进行学生血清学监测;以血检阳性病人计算发病率.结果 人房、牛房嗜人按蚊平均密度分别为2.16只/50床、5.10只/人工小时;睡前嗜人按蚊平均叮人率为1.25只/人*夜,与1982年调查相比均显著下降;间接荧光抗体法监测学生阳性率为0.23%;血检率为1.90%,年平均发病率为0.49/万,呈逐年下降趋势.结论 今后疟疾防治与监测工作重点仍然是嗜人按蚊分布区,三热病人血检率1%以上可及时发现临床病人;正规治疗病人和疫点处理可巩固疟防成果.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云南省1998-2001年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情况。方法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检测(IFA)血清学监测和发热患者监测方法在2个县开展学龄儿童血清学纵向监测和居民发热血检监测。结果通过疟疾感染概率估算,水富县楼坝镇的疟疾感染概率在0~0·14%之间,年带虫发病率在0~0·44/万之间;绥江县的年疟疾感染概率在0~2·70%之间,带虫发病率为0~0·87/万之间,血清学监测估算的疟疾发病比血片镜检确诊的疟疾高。结论提示疟疾年带虫发病率不能发现全部疟疾患者,为了使疟疾疫情逐步接近真实情况,疫情报告除上报试验室确诊病例外,还应上报临床症状诊断及抗疟药试治诊断病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考核福建省以嗜人按蚊为主要传疟媒介区的疟疾防治效果。方法1988年起对该类区的疟疾与媒介实行监测;1998-2000年按照卫生部/WHO的课题,选择建阳市童游镇和邵武市水北乡实施纵向监测。每年在疟疾流行季节(7~10月),组织专业人员,捕捉原嗜人按蚊村人房(帐内)按蚊,鉴定蚊种并计算密度;对发热者采血镜检疟原虫。结果对原该蚊分布的263个和2个村的纵向观察3年,均未再捕到嗜人按蚊。发热病人血检疟原虫阳性者从1988年的1315例降至2001年的3例。结论福建省抗疟措施有效,防治成果巩固。  相似文献   

13.
1986年我们在山东省查见骚扰阿蚊,并观察其生态习性,该蚊在蒙山大洼地区,5月上旬出现成蚊,7月蚊虫数量增多,8、9两月为当地蚊群中的优势种,10月数量明显减少,11月逐渐消失。该蚊在24h内有黎明和黄昏两次吸血高峰,10月下旬气温降到16℃以下,幼虫进入滞育期,-5℃冻入冰内12h,冰溶后存活率为90.5%,冻入冰60h则无一存活。幼虫越冬后,气温升至17℃时,即发育为成蚊,蚊虫在17.5℃以上时,方能活动吸血。  相似文献   

14.
嗜人按蚊是北纬33°以南部分丘陵山区的重要传疟媒介。我区自1986年证实有嗜人按蚊分布后,于1987年组织了全区范围的调查。现将嗜人按蚊在我区的分布及分布区特征报告如下。一、调查方法调查点选择:(1)疟疾高发区;(2)丘陵稻田区。同时具备(1)、(2)条或符合其中之一条者作为调查点。1987年7~9月白天捕捉人房吸血按蚊,单管饲养产卵,以卵型为主要鉴定依据。部分调查点亦捕捉了牛栏内按蚊分别  相似文献   

15.
重庆市嗜人按蚊分布区抗疟试点近远期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以往的防治经验 ,探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 80年代以来抗疟措施落实、资料齐全、效果考核在 2年或 2年以上的试点 ;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果灭蚊后灭蚊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 (P<0 .0 0 1 )。灭蚊前蚊虫夜间叮人率 :江津、铜梁灭蚊组与对照组均无差别 ,灭蚊后分别下降 1 2倍和4倍 ;媒介能量 :江津、铜梁灭蚊组与对照组灭蚊前差别不大 ,灭蚊后分别下降 1 2倍和 5倍。通过成本核算显示 ,灭蚊措施优于预防服药措施 ,前者较后者节省直接或间接经济投入 97996.76元。结论对嗜人按蚊分布区采取防制传疟媒介为主的措施 ,是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省人力、财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6.
目的 研究嗜人按蚊不同防治区的监测方法。方法 在不同疟区建立观察点,开展蚊媒和传染源的监测,并设两个试验组,1组处理疫点,1组不处理疫点观察疟疾传播情况。结果 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地区采用甲乙两种方案监测蚊媒和传染源的变化无差别,发病率在1/万以上地区,甲方案观察点发现1例输入继发病例。结论 发病率在1/万以下的地区仅对疟疾患者用氯、伯喹根治就能有效的控制传播;而发病率在1/万以上的地区除对疟疾患者根治外,还必须用杀虫剂处理蚊帐等灭蚊方法。  相似文献   

17.
重庆市嗜人按蚊分布区抗疟试点近远期防治效果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以往的防治经验,探索合理、有效的防治措施。方法:选择80年代以来抗疟措施落实、资料齐全、效果考核在2年或2年以上的试点;对有关资料进行收集、整理、统计分析。结果:灭蚊后灭蚊组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01)。灭蚊前蚊虫夜间叮人率:江津、铜梁灭蚊组与对照组均无差别,灭蚊后分别下降12倍和4倍;媒介能量:江津、铜梁灭蚊组与对照组灭蚊前差别不大,灭蚊后分别下降12倍和5倍。通过成本核算显示,灭蚊措施优于预防服药措施,前者较后者节省直接或间接经济投入97996.76元。结论:对嗜人按蚊分布区采取防制传疟媒介为主的措施,是经济有效、简便易行、节省人力、财力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8.
疟疾发病率的上升和下降呈曲线关系 ,笔者试用指数曲线分析邛崃、蒲江、大邑 3县 (市 )嗜人按蚊分布区疟疾流行形式。1 基本情况邛崃、蒲江、大邑 3县 (市 )有嗜人按蚊分布的 3 2个乡镇 ,均为水稻种植区 ,以马尾松林覆盖为主 ,覆盖面 3 0 %~5 0 % ,山间小沟纵横 ,堰塘面积占稻田面积的 2 0 %~3 0 %。常年雨量充沛 ,5~ 1 0月平均气温在 2 4℃左右 ,这些自然条件适合嗜人按蚊的孳生和繁殖。3县 (市 )嗜人按蚊分布区是历年疟疾高发区 ,90 %以上的疟疾病人分布在这 3 2个乡镇。1 986年发病 5 2 1 0人 ,发病率为 1 2 2 .78/万 ,1 987年开展以…  相似文献   

19.
广西微小按蚊分布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疟疾监测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7  
  相似文献   

20.
广西微小按蚊分布区基本消灭疟疾后的疟疾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小按蚊为媒介的基本消灭疟疾地区疟疾监测方法及效果。方法 采用寄生虫学、血清学和昆虫学综合方法,在广西10个县的微小按蚊分布区进行疟疾监测,“三热”病人年血检率在2%以上。结果 10个县先后经7年监测,血检率>2%的县7年未查出本地感染的疟疾病例;血检率>3%的县在监测的第1~2年、血检率>4%的第1年和血检率>5%第2年的年带虫发病率分别为0.00052%、0.00059%、0.00114%和0.00015%,其余各年均为0;血检率>7%的县,年带虫发病率从第1年的0.00130%降至第7年的0.00062%。结论 建立健全监测机构,突出监测重点,落实监测措施,加强监测效果考核,提高监测工作质量,可以巩固基本消灭疟疾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