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过去的15年,非类固醇类抗炎药(NSAIDs)的应用量稳步上升,1973年仅有4种NSAIDs被采用,即阿斯匹林、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和消炎痛。而目前在美国已有17种NSAIDs进入市场,零售店的处方中该类药物约占5%。在丹麦,估计约2.2%的人应用此类药。  相似文献   

2.
3.
目前,对一般皮肤病常常外用皮质类固醇及抗菌素进行治疗,类固醇的副作用已为众所周知,而抗菌素则有致敏以及产生耐药菌株等有害作用。作者配制了两种无色、清洁、价廉而且安全的代用制剂Miol洗剂及霜剂,其配方见下表:  相似文献   

4.
作者复查所在医院1972~1982年的31例坏死性筋膜炎患者。严格按照有迅速扩散的皮肤感染史,广泛的皮下坏死和水肿,但其下仍有少量肌肉等条件者定为急性皮肤坏疽。对所选择的病例要去除索因条件,故将手术后坏死性筋膜炎、腿部慢性动脉或静脉溃疡有继发感染、以及影响正常防御机理导致身体衰弱的任何伴发疾病病例均除外。这样,剩下6名过去身体健康而只是自发地或在轻微外伤后出现的严重坏死性筋膜炎患者留作分析。 6例患者中4例最近有轻微外伤史。6例患者始发症状均为非特异性炎症或浅表静脉炎,均服用过治疗剂量的非类固醇抗炎药物。2例患者因持续性炎症给过类固醇激素。4例患者接受1种以上非类固醇抗炎药物,其中2例接受包括阿斯匹林在内  相似文献   

5.
由于皮质类固醇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在肺科及耳鼻喉科已被广泛采用,介不应忽视其皮肤并发症。本文主要介绍与剂量有关的副作用,如:皮肤脆性增加、激素性痤疮、出血性大疱性咽炎;与剂量无关的副作用,如:局部过敏反应、吸入治疗中声音嘶哑;以及其他少见的并发症,如:口周滤泡性念珠菌性脓疱病、疱疹病毒感染、舌肥大以及鼻粘膜的结节性溃疡性损害。  相似文献   

6.
由于皮质类固醇吸入治疗疗效显著、安全性高 ,在肺科及耳鼻喉科已被广泛采用 ,但不应忽视其皮肤并发症。本文主要介绍与剂量有关的副作用 ,如 :皮肤脆性增加、激素性痤疮、出血性大疱性咽炎 ;与剂量无关的副作用 ,如 :局部过敏反应、吸入治疗中声音嘶哑 ;以及其他少见的并发症 ,如 :口周滤泡性念珠菌性脓疱病、疱疹病毒感染、舌肥大以及鼻粘膜的结节性溃疡性损害。  相似文献   

7.
作者对13名继发于注射皮质类固醇悬液的局部皮肤并发症病例进行了分析。最特殊的损害有三种:色素减退斑、皮肤萎缩和皮肤坏死。色素减退斑:本文中4例皮肤色素减退斑发生于关节内或关节周围注射后几天或几周。无疼痛感,伴有毛发脱落,并可合并轻度皮肤萎缩,皮下静脉网明显可见,有时有细小毛细血管扩张。对皮损的组织象了解不多,Cahn 氏等在一病例见到真皮浅层中度血管周围淋巴细胞浸润。不少作者认为预后难测。Cahn 氏等认为色素脱失可永久存在。作者在较长期的随访后发现,经几个月至一年色素可恢复。  相似文献   

8.
作者对10个健康志愿者进行研究.采用(1)白凡士林软膏基质标以"A",(2)0.1%去炎松缩丙酮凡士林,不加防腐剂,标以"B".方法:从前臂皮肤取标本,于不同的培养基分别培养,然后作革兰氏染色及生化试验反应等,将这些微生物分类.前臂药膏不封闭法:用100mg的"A"和"B"药膏涂于前臂屈面,5个受测者的左面用"A",右面用"B",每天一次,共7天,第8天再作微生物计数.前臂药  相似文献   

9.
银屑病的外用非皮质类固醇疗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的外用皮质类固醇疗法虽然很有效 ,但常有系统吸收、皮肤萎缩、快速失效和病情反跳的危险 ,因此应继续寻找有效而安全的外用非皮质类固醇药物 ,目前的治疗选择如下 :①角质溶解剂 :包括水杨酸、尿素、丙二醇和羟基乙醇。这些药物对肥厚的角化过度性斑块更有效。已证实尿素可减轻表皮增生 ,引起银屑病细胞分化。角质溶解剂可以和某些含或不含药的制剂合用 ,借助其清除增厚的鳞屑而使作用药物 (如皮质类固醇 )的通透性增加。常用的Keralyt凝胶含 6 %水杨酸和 4 0 %丙二醇。②煤焦油 :在一项鼠模型的研究中 ,粗制煤焦油可抑制表皮…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告反复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产生的对血管收缩作用的急性耐受性。这种现象称为减弱反应(Tachypbylaxis)。由此可以给予我们一个线索:局部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何以能够引起血管收缩;另外,也可能用来解释经常患病的人对新的皮质类固醇激素何以在开始用药时效果虽较显著,而在以后长期用药时效果就较差。本文通过3个实验证明:(1)反复涂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后,血管收缩作用减弱,经过4天停药后,血管收缩作用又行恢复;(2)对血管收缩和减弱反应起作用的是皮质类固醇激素而非溶媒;(3)对反复应用皮质类固醇激素产生的减弱反应,于停药后可以恢复,而当再次用药时又可发生。根据实验结果,凡皮质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愈强,其开始产生的血管收缩作用亦愈强,但其减弱反应的发生也愈快。  相似文献   

11.
作者在16名健康人背部皮肤上观察3种非激素类抗炎药(NSAIDs),即1%二氯苯胺、10%甲氧萘丙酸和5%水杨酸凝胶对500mM 苯甲酸(BA)、500mM 肉桂醛(CA)、50mM 甲基尼古丁(MN)和14.1M(100%)二甲基氧化硫(DS)凡士林引起的非免疫性即刻接触性皮肤反应(NIICRs)的作用。试验方法,第1天用10μl 的 BA、CA、MN 和 DS 凡士林制剂涂于1×1cm 背部皮肤,每  相似文献   

12.
吡非尼酮是一种新的广谱抗炎及抗纤维化药物,尤其对治疗特发性肺纤维化具有非常好的效果。但同时也存在较大的毒副作用,如光过敏。本文报道1例肺纤维化患者服用吡非尼酮4周后出现严重光毒性反应,停用吡非尼酮并给予糖皮质激素治疗后,皮损逐渐消退。  相似文献   

13.
金葡菌很易寄生于异位性皮炎(AD)患者的皮肤,且常存在于湿疹性皮损上。曾证明,皮疹的严重程度与金葡菌的寄生密切相关,细菌的粘附是寄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外用皮质类固醇疗法常用于治疗AD。一些研究表明,这些治疗对皮肤菌丛有一定影响。作者在初步研究中发现,用丙缩羟强龙(三级皮质类固醇)治疗1周后,金葡菌寄生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4.
作者复习了现有的各种研究皮质类固醇致皮肤萎缩作用的方法后认为均不理想,因为人皮肤有发展完善的乳头层和微血管系统,实验动物的资料不能简单地应用到人体;在人体试验还应是无损伤性的,并能同时试验比较几种制剂,而本文采用的方法可以满足这些要求。Duhring 小室是一种铝制品,容积0.1毫升,直径12毫米,在一侧前臂可以同时安放6个。涂药后用它们外加有孔胶布封包,每周  相似文献   

15.
病例报告:患者男,17岁,因窦性心动过速间断性服心得安(每日量20~40毫克),一年余出现瘙痒性皮疹:上额,面颊,耳,手背部渗出性红斑,左小腿鳞屑性红斑,前胸及四肢伸侧许多小水疱。粘膜、眼、头皮、指甲不受侵犯。血:白细胞9600/立方毫米,中性多核34%,嗜酸性6%,淋巴54%,单核6%。抗核抗体、抗皮肤抗体均为阴性。入院后初用皮质类固醇制剂外用,效果不显,直到停用心得安后皮疹才迅速消退。一月后作药物诱发试验,服心得安36小时后皮疹又复发。在停服心得安5个月后偶因日光曝晒在面颊,耳部出现湿疹样皮疹,部分指甲凹陷。  相似文献   

16.
注射维生素 K(VitK)引起皮肤反应是少见的,通常于注射部位出现红色斑块,部分可发展成硬皮病性斑块而长期存在。本文4例在 VitK 注射部位发生了典型的红色斑块。无一例发生硬皮病性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大多数患皮质类固醇变态反应的患者对数种皮质类固醇制剂发生反应。对从未接触过的物质引起的反应为交叉反应的存在提供了无可辨驳的证据。已提出四组可发生交叉反应的皮质类固醇,即:A组:氢化可的松、特戊酸替可的松(tixocortol Pivalate)和其相关化合物;B:曲安奈德(triamcinolone acetonid)、安西奈德(amcinonide)和相关化合物;C组:倍他米松、地塞米松和相关化合物。D组包括酯类如氢化  相似文献   

19.
目前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治疗受到了较大的挫折和挑战,它虽可用皮质类固醇治疗,但因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可出现骨质疏松、白内障、糖尿病等许多不良反应,所以需要寻找一种有效的皮质类固醇替代药物。本文总结了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皮质类固醇替代治疗方法,旨在给临床医生提供参考。1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的范围可分为大癌性疾病、皮肤血管炎和结缔组织病,在考虑到自身免疫性皮肤病病理学表现时亦包括特应性皮炎、银屑病、环状肉芽肿、阿弗他口腔溃疡、结节病、等麻疹及许多药物反应,还有少见的Sweet综合征、坏疽性脓皮病、肠吻合综合征和糖…  相似文献   

20.
自青霉胺应用于临床治疗以来,已发现引起多种不良反应、少数严重性反应,常因剂量大和疗程长之故。主要反应有消化道功能紊乱、关节痛、胃纳差、肾病综合征、血液系统受损(粒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和神经系统症状。这些可能与维生素B_6缺乏有关,可常规地应用维生素B_6加以避免。在皮肤方面的副作用中,不耐受或过敏现象最为常见,一般在用药后10~15天出现,有时仅几天,并能证明与青霉素有交叉反应性。表现为全身性或局限性红斑,或风团,尽管继续应用该药,这些皮疹可很快消退。Sternlieb等在33例中见到6例有这种皮疹,而Lievre则在22例中见到1例。皮疹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