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轻比重小剂量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在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手术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下肢骨折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30例),连续硬膜外麻醉组(30例),比较2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及麻醉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结果: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局部麻醉药物用量少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1);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麻醉阻滞完善时间快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P<0.05或P<0.01);2组改良Bromage评分、麻醉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患肢与健肢改良Bromage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1例应用麻黄碱,连续硬膜外麻醉组6例,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组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连续硬膜外麻醉组影响轻微。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连续硬膜外麻醉均可用于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采用小剂量轻比重局部麻醉药物配方,管理简单,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更轻微。  相似文献   

2.
腰-硬联合麻醉在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48例ASAⅢ或Ⅳ级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老年患者,年龄70~88岁,分为硬膜外组(EA组)、CSEA组,分别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腰麻加硬膜外麻醉.术中输液按8~10mL/(kg·h)输6%羟乙基淀粉和复方乳酸钠(1:1),出血量大于400mL,酌情输红细胞悬液和血浆.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同时观察两组的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术后恢复、不良反应等.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或P<0.01).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CSEA组优于EA组(P<0.05或P<0.01).CSEA比单纯硬膜外麻醉完全率高,麻醉后低血压发生率低、呼吸系统影响小.结论:CSEA用于高龄高危患者髋关节置换手术,只要应用得当,控制好平面,可达到安全可靠、满意的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3.
背景:目前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中,其用药方式与单独腰麻和硬膜外麻醉用药无太大差别,即先以较大剂量腰麻,而硬膜外用于确保效果和术后镇痛。近年来国内外有学者提出一些新的观点:腰麻先给予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再予硬膜外衔接以小剂量、低浓度的局麻药,真正发挥腰麻与硬膜外的联合作用,可以达到完善麻醉效果,以减少不良反应和并发症。
  目的:分析小剂量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在老年下肢骨折修复手术中的应用效果。
  方法:选取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择期行单侧下肢手术患者68例,按照麻醉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组采用小剂量低密度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对比分析两组患者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及血流动力学变化。
  结果与结论:观察组麻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物用量及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0.05)。两组患者麻醉后5,10 min平均动脉压显著低于麻醉前(P <0.05),其余指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术后生命体征平稳,且无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提示采用小剂量低密度腰麻联合硬膜外麻醉具有起效快、用量少、阻滞完全、镇痛效果好等优点。临床将其应用于老年下肢骨折修复手术,对患者血流动力学影响较小,且可达到较为完善的镇痛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腰-硬联合麻醉(CSEA)和硬膜外麻醉(EA)在老年患者阴式子宫全切术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56例ASA分级为Ⅰ~Ⅲ级择期阴式子宫全切术老年患者,年龄63~78岁,按随机数字表分为CSEA组28例和EA组28例。观察2组患者麻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运动阻滞采用改良Bromage评分;记录患者麻醉前、后血流动力学变化,术中辅助用药情况及不良反应,术后头痛等并发症。结果麻醉效果优良率CSEA组明显优于EA组(P<0.05),阻滞完善时间亦明显快于EA组(P<0.01),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CSEA组优于EA组(P<0.05)。麻醉后血流动力学变化及不良反应的发生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中辅助药的应用CSEA组明显少于EA组(P<0.01),术后无头痛发生。结论 CSEA用于老年患者阴式子宫全切术安全可行,麻醉效果优于EA。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阻滞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60例需行急诊剖宫产手术的足月妊娠妇女,随机分为两组,Ⅰ组应用蛛网膜下腔阻滞-硬膜外联合麻醉,Ⅱ组应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比较两组间的麻醉操作时间、麻醉诱导时间、局麻药用量、血流动力学影响、术后镇痛效果等。结果麻醉操作时间Ⅰ组比Ⅱ组略长,麻醉诱导时间Ⅰ组比Ⅱ组明显减少,局麻药用量Ⅰ组比Ⅱ组少,血流动力学、术后镇痛效果两组间无明显差异。结论蛛网膜下腔-硬膜外联合麻醉应用于急诊剖宫产手术起效快,麻醉效果好,是安全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两种麻醉用于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18例ASA或级的下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硬膜外组(EA组)、腰-硬联合阻滞麻醉组(CSEA组),观察EA组和CSEA组局麻药用量、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平面、阻滞完善时间、痛觉恢复时间及改良Bromage评分。结果:CSEA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明显快于EA组(P〈0.05),下肢改良Bromage评分,CSEA组优于EA组。结论:只要控制好麻醉平面,术中精心管理,腰硬联合阻滞用于超高龄患者下肢手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本研究旨在比较观察剖腹产手术中,腰硬联合麻醉(CSEA)及连续硬膜外麻醉(CEA)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方法:80例ASAⅠ-Ⅱ级剖腹产手术的病人,分为CSEA组和CEA组各40例。均取L2-3间隙行穿刺,CSA组以连续硬膜外穿刺成功后腰麻针刺破蛛网膜下麻醉,并硬膜外置入导管;CEA组硬膜外穿刺成功后置入导管进行硬膜外麻醉。分别记录血液动力学变化、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阻滞平面、达到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给局麻药后30min时运动神经阻滞程度(改良Bromage评分,MBS)及术后并发症等情况。结果:CSEA组的首次局麻药用量(0.75%罗哌卡因)与CEA组比较,以小剂量的罗哌卡因用于CSEA,感觉阻滞起效时间、达最高阻滞平面的时间限制缩短,MBS评分明显升高(P<0.05);首次后胸段平均最高阻滞平面下降一个节段的时间无明显差异;CSEA组给局麻药后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在麻醉后各个时点分别与麻醉前比较无明显差异。两个时点分别与麻醉前比较,均明显降低(P<0.05)。两组病人术后均无麻醉并发症。结论:腰硬联合麻醉较连续硬膜外麻醉有局麻药用量少、起效迅速、阻滞完善、肌肉松弛、血液动力学较平稳等优点。腰硬联合麻醉可以较安全地适用于剖腹产手术的麻醉。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比较国产0.5%左布比卡因与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的麻醉效果。方法:选择ASAⅠ~Ⅱ级行下腹部、下肢或会阴部手术患者80例,年龄19~60岁,分为两组,每组40例,使用国产AS-E/S型腰麻-硬膜外联合阻滞套件于L2~3间隙穿刺,0.5%盐酸左布比卡因或0.5%布比卡因1.5mL腰麻。观察比较两组患者麻醉后感觉阻滞、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感觉和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改良Bromage评分情况及术后患者自主排尿时间等。结果:左布比卡因组患者运动阻滞持续时间、恢复自主排尿时间均短于布比卡因组(P<0.01)。而在感觉阻滞持续时间上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国产0.5%左布比卡因等比重液用于蛛网膜下腔阻滞在术后下肢自主运动恢复和自主排尿恢复方面与布比卡因比较具有明显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罗哌卡因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用于75岁以上老年患者下肢骨科手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随机将50例ASAⅡ~Ⅲ级接受下肢手术的老年患者分为硬膜外(CEA)组(n=25),腰-硬联合(CSEA)组(n=25),观察各组感觉阻滞完善时间、麻醉效果、镇痛效果、血流动力学及不良反应。结果 CSEA组比CEA组起效快,肌肉松弛和平面控制好,阻滞完善(P<0.01)。CSEA组比CEA组循环稳定,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等比重罗哌卡因腰-硬联合麻醉用于高龄患者下肢骨科手术具有起效迅速、麻醉效果满意和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两种重比重液在剖宫产术蛛网膜下腔阻滞应用中的的麻醉效果及其对病人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择期单胎剖宫产术病人100例,ASAⅠ~Ⅱ级,随机分为A组(5%葡萄糖稀释的0.5%布比卡因,比重1.0107),B组(10%葡萄糖稀释的0.5%布比卡因组,比重1.0160),每组50例,用腰硬联合麻醉技术 (CSEA)的针内针法经L2~3实施腰麻,均采用0.5%布比卡因2.5 mL.测定和评价术中麻醉质量和肌松效果,比较两组患者术中血流动力学的变化、麻醉起效时间、感觉阻滞的峰平面、达最高感觉阻滞平面的时间、运动阻滞Bromage评分达3级的时间,阻滞后低血压、心动过缓、呼吸抑制(SpO2<90%)的情况,使用麻黄碱和阿托品的总量和例数.[结果]两组注药后麻醉起效时间、麻醉质量和肌松效果差异、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运动阻滞达改良Bromage评分3级的时间、两组感觉阻滞达峰平面的时间A组迟于B组;感觉阻滞的最多节段数(Dmax)A组少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血压和心动过缓或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发生率和使用麻黄素、阿托品总量和例数,A组显著少于B组(P<0.05); A组给药后平均动脉压(MAP)最低值的出现时间、下降幅度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变化趋于平缓.[结论]比重为1.0107腰麻液对产妇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应用于剖宫产手术更显其优点.  相似文献   

11.
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腰硬联合麻醉在老年患者应用的可行性。方法:40例65岁以上老年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例,分别采用腰硬联合麻醉和连续硬膜外麻醉,观察麻醉中血流动力学变化和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麻醉药用量,低血压发生率和麻黄碱用量。结果:腰硬联合麻醉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和麻醉用药量均小于连续硬膜外麻醉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腰硬联合麻醉组无麻醉不完善患者,明显优于连续硬膜外麻醉(P〈0.01)。连续硬膜外麻醉组术中低血压发生率、个人麻黄碱使用量大于腰硬联合麻醉组(P〈0.01)。结论:腰硬联合麻醉对于老年患者是安全可靠的麻醉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的效果。方法:将74例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7例。对照组产妇未选择镇痛分娩。观察组产妇自愿接受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镇痛分娩。结果:观察组产妇分娩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1),且第一产程比对照组短(P<0.01)。结论:蛛网膜下腔与硬膜外腔联合阻滞麻醉用于分娩镇痛效果确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加强产程中的观察与护理可确保镇痛分娩的安全和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评价0.5%左旋布比卡因在单侧下肢手术中蛛网膜下腔麻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估计手术时间<2 h,择期在蛛网膜下腔麻醉下行单侧下肢手术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应用0.5%左旋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L组)、对照组应用0.5%布比卡因2.5 mL行蛛网膜下腔麻醉(B组);观察感觉阻滞的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运动阻滞维持时间和麻醉质量;观察血压(B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不良事件等.结果:两组患者感觉阻滞起效时间、维持时间、平面上界和运动阻滞分别达Bromage评分1、2和3的起效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L组患者运动阻滞维持时间明显低于B组(P<0.05).两组患者最高感觉阻滞平面均达到T3水平.两组患者麻醉质量和肌松质量、各时间点的BP、HR和SpO2、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0.5%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蛛网膜下腔麻醉可产生良好的感觉和运动阻滞效应,且具有与布比卡因相同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4.
剖宫产手术麻醉方法的选择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选择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方法。方法:对287例ASAⅠ~Ⅱ,妊娠36~40周,分别选择单纯硬膜外麻醉(EA组),单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S-CSEA组),两点法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D-CSEA组)和静脉麻醉(IA组),记录麻醉显效时间、麻醉各时间段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S-CSEA组和D-CSEA组在起效时间、阻滞效果上与EA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在不良反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A组在新生儿Apgar评分与其它3组比较亦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S-CSEA和D-CSEA具有腰麻和硬膜外麻醉双重优点,起效快、效果完善、肌松好,是剖宫产手术的最佳麻醉之选,而小剂量氯胺酮和咪唑安定静脉全身麻醉是椎管内麻醉失败或禁忌情况下的一种较好的补选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15.
目的:比较蛛网膜下腔 -硬膜外联合麻醉 (CSEA)与连续硬膜外麻醉 (EA)在肥胖症患者中应用的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择择期行全子宫切除手术肥胖患者 40 例,随机分为两组,I组采用 CSEA;II 组(对照组)采用传统的连续硬膜外麻醉(EA).观察CSEA组和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及术后头痛、恶心呕吐、尿潴留的发生情况.结果:CSEA组与EA组的麻醉起效时间、阻滞完善时间、硬膜外用药量均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SEA应用于肥胖患者子宫全切除术具有可获得完善麻醉镇痛、良好的肌松效果和局麻药用量少的优点.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不同比重布比卡因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行蛛网膜下腔麻醉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6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B组及C组各20例。三组均采用腰-硬联合阻滞麻醉,蛛网膜下腔用药A组为0.75%布比卡因1ml混合0.5 ml注射用水;B组采用0.75%布比卡因1 ml混合0.5 ml脑脊液,C组采用0.75%布比卡因1 ml混合0.5 ml 10.0%葡萄糖,比较三组感觉起效阻滞、痛觉阻滞持续、心率、平均动脉压水平。结果 A组觉起效阻滞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Bromage评分低于B组和C组(P<0.05);痛觉阻滞持续时间低于C组(P<0.05),但高于B组(P<0.05);平面固定时间高于B组和C组(P<0.05);三组T1、T2时间点HR水平高于T0时间点(P<0.05);MAP水平低于T0时间点(P<0.05);A组T1、T2时间点HR水平低于B组和C组(P<0.05);MAP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结论 不同比重布比卡因蛛网膜下腔麻醉用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均可获得良好的麻醉效果,且轻比重布比卡因阻滞范围小、运动神经阻滞轻,可获得稳定的血流动力学,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的效果及安全性,并与0.75%盐酸布比卡因进行比较。方法:将80例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下腹部或下肢手术的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用0.75%左旋布比卡因(L),对照组用0.75%布比卡因(B),每组各40例。穿刺成功后,蛛网膜下腔分别注射2mL的左旋布比卡因或布比卡因,术中麻醉效应不足时经硬膜外导管追加2%的利多卡因。术中连续监测两组患者呼吸和循环指标的变化,采用盲法评估麻醉效应并观察麻醉过程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感觉阻滞起效时间、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最高感觉阻滞平面时间、感觉阻滞恢复时间、运动阻滞起效时间、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最大运动阻滞程度(Bromage评分)、运动阻滞恢复时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麻醉阻滞效果完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两组病人呼吸及血液动力学指标变化亦无显著性差异。结论:0.75%盐酸左旋布比卡因用于腰-硬联合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头高位等比重腰-硬联合麻醉(CSEA)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的效果。方法将120例重度子痫前期患者随机分为CSEA组和硬膜外阻滞(EA)组各60例。CSEA组采用头高15&#176;左侧卧位,于L2~3穿刺蛛网膜注入等比重布比卡因7.5 mg行蛛网膜下隙阻滞(腰麻);其后置钢丝硬膜外导管于硬膜外腔行EA。EA组只行EA。观察两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后3 min麻醉平面、切皮时麻醉平面、新生儿Apgar评分、麻醉效果、血流动力学变化、不良反应等。结果 CSEA组麻醉起效时间、麻醉平面出现时间均快于EA组(P<0.01),麻醉效果优于EA组(P<0.01)。两组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麻醉后的血压、心电图、血氧饱和度(SPO2)、心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心动过缓、呼吸困难、神经并发症等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头高位等比重CSEA应用于重度子痫前期剖宫产术,麻醉起效快,血流动力学较稳定,母婴安全,比单用EA效果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罗哌卡因和左旋布比卡因在下肢手术蛛网膜下腔阻滞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我院择期下肢手术4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罗哌卡因组,n=24)和对照组(左旋布比卡因组,n=24),选择L2~L3间隙、采用25 G细针蛛网膜下腔穿刺,分别注射0.4%罗哌卡因11 mg(1.2%罗哌卡因1 ml以脑脊液稀释至3 ml,注射2.75 ml)和0.4%左旋布比卡因10 mg(0.5%左旋布比卡因2 ml以脑脊液稀释至2.5 ml,注射2.5 ml)。观察和记录术中运动神经阻滞(Bromage评分)效果及麻醉消退情况、术中循环改变、术后尿潴留发生率等。结果试验组腰麻后Bromage评分达到2分的时间较对照组延长[(11.0±6.96)min vs.(7.71±3.93)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Bromage最高评分低于对照组(2.15 vs.2.6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有15例术中Bromage评分未达3分,较对照组明显增多(62.5%vs.8.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试验组14例(58.33%)术中出现麻醉消退,开始出现麻醉消退的时间在45~65 min。术毕实验组Bromage评分(1.22 vs.2.32)和麻醉阻滞平面(T10.50 vs.T9.24)较对照组消减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试验组术后尿潴留发生率为8.3%,对照组为91.7%。结论 0.40%等比重罗哌卡因11.0 mg行蛛网膜下腔阻滞,术中循环平稳,感觉与运动分离优点突出,术后下肢运动功能恢复迅速,尿潴留发生率低,可选择性应用于出血少、手术时间在100 min以内的下肢手术麻醉。  相似文献   

20.
师中奇 《临床医学》2012,32(5):72-74
目的观察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在下肢单侧麻醉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无腰麻禁忌手术患者200例。年龄17~81岁,ASAⅠ~Ⅲ级。其中单侧下肢创伤患者180例,非创伤患者20例,将其随机分为等比重单侧蛛网膜下腔阻滞麻醉(腰麻)组(Ⅰ组)和重比重传统腰麻组(Ⅱ组),手术时分别向蛛网膜下腔注入0.5%不同比重布比卡因1.5~2.0 ml。结果Ⅰ组与Ⅱ组麻醉效果相同,其运动阻滞起效时间及达最高阻滞平面和最大运动阻滞时间明显短于Ⅱ组(P均<0.05),最大感觉阻滞平面及感觉阻滞起效时间低于Ⅱ组(P<0.01)。其对循环的影响明显小于Ⅱ组。结论等比重布比卡因单侧腰麻用于单侧下肢手术同样达到预期麻醉效果且更为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