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由-20℃~-180℃每隔40℃为1个梯度,冷冻家兔坐骨神经,不同时间取材,HE染色观察。结果是,-20℃冷冻神经形态无明显改变;-60℃神经纤维出现肿胀变性;-100℃半数神经纤维呈退行性变,轴浆外溢,神经内出血,但神经能完全再生修复;-140℃与-180℃神经产生变性坏死,神经修复减慢,再生不完全。上述病理改变表明-140℃以下为冷冻止痛的最佳温度。  相似文献   

2.
张德华  何玉霞 《西部医学》2007,19(4):709-709
目的探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在开胸手术中的应用与护理措施。方法于关胸前用-40--70℃冷冻肋间神经根90秒,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 S)对患者术后疼痛评级,并观察术后镇痛药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切口感觉恢复情况。结果本组298例发生肺部并发症2例,术后止痛有效率97.0%,完全不用镇痛药占88.9%。231例获得随访,切口感觉1-3个月恢复者占82.7%。结论采用肋间神经冷冻止痛可有效地缓解术后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重点是生命体征的观察及胸壁皮肤和引流管的护理,指导患者有效的咳嗽、咳痰方法。  相似文献   

3.
分别用自体骨骼肌和坐骨神经修复34只Wistar大鼠的68根坐骨神经缺损。术后15、30、60天检测腓肠肌、比目鱼肌收缩力、再生轴索通过率及直径,并应用电子显微镜观察神经再生。术后60天,自体神经移植组有良好的功能恢复,自体骨骼肌移植虽有部分功能恢复,但与自体神经移植组的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作者等认为,自体骨骼肌作为移植体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虽可获得一定的神经再生,但能否用于修复周围神经缺损尚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4.
冷冻预处理温度对SD大鼠周围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冷冻预处理温度对周围神经超微结构的影响。方法 以15%二甲基亚砜(DMSO)为低温保护剂,采用两步冷冻步骤对SD大鼠坐骨神经进行-45,-50,-55,-60,-65和-70℃冷冻预处理,-196℃液氮保存1周,复温后光镜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 -50℃冷冻预处理和液氮保存的的大鼠坐骨神经,超微结构保持良好。其余各温度组的神经呈髓鞘增厚、疏松,脱髓鞘、髓鞘断裂,轴索萎缩,局部裸露,雪旺细胞肿胀、坏死等轻重不同的冷冻损伤表现。结论周围神经冷冻预处理温度在-50~-55℃之间,-50℃是其最佳温度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医用人工组织神经移植物与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构建成的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能力。方法:采用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毕格犬5cm缺损的坐骨神经,桥接组n=5,缺损组n=5。术后定期观察术肢运动功能情况。术后6月,进行电生理学检测,并对再生神经和靶肌进行形态学观察。结果:桥接组术后6月,组织工程化神经移植物已完全降解,再生神经组织修复了坐骨神经5cm缺损,动物术肢承重能力恢复较好,行走、奔跑或上下楼梯时两后肢比较协调;而缺损组动物术肢难以承重,两后肢运动极不协调。神经三色染色显示,桥接段再生神经纤维密集,形成大量的再生单位。电生理学检测,桥接组术侧均记录到了复合肌动作电位(CMAPs),而缺损组未记录到CMAPs。桥接组腓肠肌无明显萎缩,肌肉三色染色显示胶原纤维增生不明显。缺损组腓肠肌明显萎缩,胶原纤维增生明显。结论: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织工程化神经桥接5cm坐骨神经缺损术后6月,再生神经修复了缺损,并在形态和生理功能上都得到了明显的恢复,靶肌实现了神经的重支配,动物术肢的运动功能取得了明显恢复。  相似文献   

6.
He-Ne激光照射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修复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He Ne激光照射对大鼠神经损伤生理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采用He Ne激光照射大鼠损伤的坐骨神经 ,观察He Ne激光照射后神经电生理功能变化及神经纤维的再生情况。结果 激光照射可促进神经纤维的再生过程 ,He Ne激光照射组的神经轴索数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结论 He Ne激光照射大鼠损伤的坐骨神经有促进功能恢复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靶肌肉注射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对大鼠坐骨神经损伤后再生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按随机数表分为正常组20只和模型组(用硅胶管桥接坐骨神经6 mm缺损)40只,后者又随机分为bFGF组和对照组,分别于左胫前肌及腓肠肌各注射0.1ml的100 U bFGF和等量生理盐水,每日1次,连续30 d.术后10周,进行足迹分析、电生理、霍乱毒素-辣根过氧化物酶逆行神经标记(CB-HRP)和存活前角神经元计数、肌肉和神经组织学检查及图像分析等.[结果]bFGF组的坐骨神经功能指数恢复率,复合肌肉动作电位的潜伏期、波幅和神经传导速度,再生神经干中的有髓神经纤维密度、髓鞘厚度、轴突直径及许旺细胞数,被CB-HRP标记和存活的脊髓前角运动神经元数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或0.01).[结论]靶肌肉注射bFGF能明显促进损伤后坐骨神经结构的再生、成熟,提高神经功能恢复,是临床应用bFGF的另一给药途径.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冷冻法与免疫抑制剂法对同种异体鼠坐骨神经再生效果的比较。方法:实验分为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供体神经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异体神经移植后应用免疫抑制剂组。于移植后3周各组分别进行电生理学、组织学、电镜、混合淋巴细胞培养(MLC)及迟发性超敏反应(DTH)检查神经移植效果。结果:各组神经移植效果由优至差排序为:新鲜自体神经移植组,供体神经冷冻后异体神经移植组,应用免疫抑制剂组.新鲜异体神经移植组。结论:周围神经的细胞成分可被低温保存,移植后可存活并具有功能,冷冻法优于应用免疫抑制剂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段-20℃川芎嗪玻璃化液保存大鼠异体坐骨神经对异体移植后神经再生的影响.方法:-20℃川芎嗪玻璃化液(200mg/L川芎嗪)(A组)保存成年SD雄性大鼠坐骨神经,时间分别为1,2wk,然后选择成年Wistar雄性大鼠坐骨神经缺损模型作为受体,神经段复温后移植给受体,术后进行大体观察以及移植神经的大体、电生理、荧光逆行示踪、运动终板等检查;并分别与-20℃玻璃化液(不含川芎嗪)(B组)和-196℃川芎嗪玻璃化液(200mg/L川芎嗪)(C组)保存的坐骨神经进行比较.结果:保存1wk时-20℃川芎嗪玻璃化液组与-196℃川芎嗪玻璃化液组再生效果无差异,与-20℃玻璃化液组的差异有显著性(P〈0.01);保存2wk以后3组中以-196℃川芎嗪玻璃化液组再生效果最好,-20℃川芎嗪玻璃化液组其次,-20℃玻璃化液组最差.结论:玻璃化保存液中加入川芎嗪可提高大鼠同种异体神经的保存温度值,-20℃时可保存大鼠周围神经1wk.  相似文献   

10.
1.异种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由江西医学院丁文龙等首次用刀豆球蛋白A灌注和~(60)CO辐射预先处理异种移植神经,用多种技术方法从形态结构到功能,系统地观察到宿主的神经纤维不仅能再生,而且能重新支配靶器官,使骨骼肌运动终板和皮肤感觉神经末梢再形成。神经示踪法动态地观察了再生神经纤维轴浆流的恢复情况,再生神经纤维中运动和感觉纤维兼有之,异种移植神经干的动作电位和功能逐渐恢复。刀豆球蛋白预  相似文献   

11.
将伯氏疟原虫感染小鼠,当其血原虫密度大于30-00 % ,置病鼠于- 20 ℃低温冰箱保存。经不同时间后,迅速解冻,心脏取血,经腹腔内接种健康小鼠,以观察原虫复苏成功率。结果表明:低温保存50 ~100 d 和101~155 d,病鼠复苏成功率分别为33-33 % 和20-00 % 。提示该法仍不适为一种简便可行,行之有效的低温保存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案高温消毒的时间和温度对纸张的硬度、厚度、白度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2月1日-2020年5月31日从新冠确诊病房污染区回收的病案,疑似病房半污染区回收的病案各60份作为研究对象。在消毒时长均为60分钟时设定不同的消毒温度,研究温度对纸质病案的影响;消毒温度均为60℃时设定不同的消毒时长研究消毒时间对纸质病案的影响。用艾普数显千分测(厚规0~10mm)测量仪测量纸张厚度,WSB-1便捷式白度仪(量程0.0~100.0,精确度到0.1)测量纸张的白度,在同一铁球作用下根据纸桌间距判断纸张的硬度。结果在相同的消毒时长下,潮湿病案经75℃恒温消毒60分钟后纸桌间距由原来的0.208mm~0.312mm变为为0.52mm~0.0.624mm。正常病案和潮湿病案经85℃恒温消毒60分钟后纸桌间距均变大为0.624mm~0.728mm。在相同的消毒温度下,潮湿病案经65℃恒温消毒100分钟后,纸桌间距由0.208mm~0.312mm增大为0.52mm~0.624mm。纸张白度和厚度消毒前后均无变化。结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病案高温消毒温度不能低于56℃,消毒时长不能少于40分钟。湿度正常的纸张消毒温度不宜高于85℃,潮湿病案不宜高于75℃,潮湿病案消毒时长不宜长于100分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建立大鼠皮下脂肪微创冷冻减脂实验的动物模型。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低温组(0℃组、-20℃组、-40℃组、-60℃组、-80℃组)以及室温对照组(Control组),利用不同低温干预造成大鼠皮下脂肪局部冷损伤,观察脂肪厚度及病理学改变。结果:超声示各低温组均有不同程度脂肪厚度减少,在无皮肤损伤情况下低温-60℃干预60 s时脂肪厚度减少最为明显(P<0.01)。病理学显示局部冷冻后随着温度的降低,炎症细胞浸润与脂肪细胞破坏愈加明显,在低温-60℃干预60 s 3 d后脂肪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达到峰值(P<0.01)。与Control组比,-60℃组脂肪组织内NF-κB-p65在第2周时表达明显上升,TGF-β1在第4周时阳性表达明显上升(P<0.01)。-20℃组TUNEL染色细胞凋亡逐渐增多,-60℃组干预60 s3 d后细胞凋亡最明显(P<0.01)。结论:采用低温探针技术在低温-60℃干预60 s条件下,可建立稳定的SD大鼠皮下脂肪微创冷冻减脂模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不同条件制备冷冻血小板质量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原因。方法冷冻血小板融化后室内温度下放置于玻璃或瓷砖冷面介质、导热慢的木板或毛巾等介质和(22±2)℃震荡介质中保存,观察冷冻血小板融化复苏后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物析出的情况以及冷冻的温度和不同速冻方式对血小板质量的影响。结果冷冻血小板融化后放置于导热性能良好介质,保存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100%,导热慢的木板或毛巾介质和(22±2)℃震荡保存血小板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率为0%,冻结与解冻温差不同,纤维蛋白及絮状不可逆聚集的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7.69,P〈0.01)。结论冷冻血小板融化后于(22±2)℃震荡保存冷冻血小板质量更好,所有过程均不可放置冷面介质暂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维持温度冷冻预处理超深低温保存对胎兔许旺细胞免疫原性的影响。方法设未冷冻处理细胞为对照组,实验组细胞设计冷冻维持温度为-30℃,-35℃,-40℃,-45℃,-50℃,-55℃,-60℃,-65℃,-70℃,10%二甲基亚砜(DMSO)为低温保护剂,对胎兔许旺细胞进行冷冻预处理,液氮中保存48h,复温,培养48h后培养液中加入IFN-γ(100U/ml)继续培养72h,流式细胞仪检测许旺细胞MHC-Ⅱ分子的表达率。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显示各实验组-30℃至-70℃许旺细胞MHC-Ⅱ分子的表达率依次分别是:7.59±0.91,10.43±0.90,14.35±0.73,16.80±0.73,15.41±0.71,14.50±0.73,10.92±0.89,8.36±0.68和5.26±0.76,对照组为35.98±1.06,统计学显示实验组MHC-Ⅱ表达率和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不同维持温度冷冻预处理超深低温保存能降低胎兔许旺细胞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脱细胞处理的同种异体神经移植物桥接大鼠坐骨神经缺损后,再生神经的形态学变化.方法:光镜、电镜观察移植物内再生神经的超微结构变化,免疫组织化学技术观察再生神经中S-100蛋白表达,并对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等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实验组和自体神经移植对照组的移植段内见有由束膜和外膜包被的大量再生神经纤维,两组比较再生神经的纤维数量、髓鞘厚度、有髓纤维占有的面积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移植段神经中的S-100阳性施万细胞数、形态和排列等方面也无明显差异.结论:脱细胞同种异体神经同自体神经一样,对缺损的坐骨神经再生具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不同射频温度及时间对大鼠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解剖大鼠坐骨神经,使用不同的射频热凝温度及作用时间,观察不同状态下坐骨神经运动传导速度(MCV)潜伏期、峰-峰值、负相波面积作用前后的变化。方法解剖70只成年SD大鼠双侧坐骨神经,分组予以30、50、55、60、70℃不同射频热凝作用时间,另30~50℃每隔5℃一组予以60s射频热凝作用时间,观测处理前后坐骨神经MCV各参数变化情况。结果不同温度射频热凝作用前后MCV各参数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除55℃10s时);50℃以下处理组处理前后MCV与射频作用时间并无相关关系;55℃不同时间组,除55℃处理组15、20、25、30s时处理后潜伏期与时间无相关关系及50s以上无法测出数据外,其余处理后潜伏期与时间呈显著正相关,峰-峰值、负相波面积与时间呈显著负相关;60s不同温度组(50℃以下)与MCV各参数呈正相关;55℃50s以及60℃10s以上处理组无法测出MCV。结论低温射频热凝(50℃以下)对于MCV有明确影响,与时间无相关关系,机制尚不明确;同时予以一定温度的射频热凝,只要予以适当够长的热凝时间,同样可以取得完全阻滞MCV的作用;当予以高温射频时,阻断神经传导的效果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8.
不同固定方法对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结果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寻找一种冰冻切片间接免疫荧光染色以及HE染色过程中最佳的组织固定方法。方法:取健康成年小鼠双侧睾丸冰冻切片,分别采用3种方法进行固定:①丙酮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②95%酒精4℃固定15分钟,-20℃保存24h;③切片-20℃保存24h后,再用4℃丙酮固定15分钟。然后做间接免疫荧光和HE染色,观察组织结构及染色情况。结果:4℃丙酮固定的组织切片HE染色以及间接免疫荧光效果良好。-20℃保存24h后,4℃丙酮固定15分钟的冰冻切片HE染色和间接免疫荧光结果最差。结论:酒精和丙酮都可以固定组织,但是4℃丙酮固定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膈神经在一定冷冻温度下(-65℃)的变化及其特征,并探讨冷冻时间与神经损伤和修复的关系,以确定膈神经冷冻术的安全性。方法:冷冻治疗机温度设定为-65℃。实验动物为山羊,实验中取右侧8肋间切口入右胸,在下腔静脉外侧游离膈神经,分别行30 s、60 s、90 s及120 s膈神经冷冻术。术后60 d再次开右胸,在不同时间再分别行膈神经冷冻术,取材进行病理学检查。结果:冷冻当天镜下可见:冷冻90 s和120 s组出现明显神经变性和神经纤维断裂;30 s和60 s组表现为神经外膜、束膜及髓鞘轻度水肿;术后60 d标本不同冷冻时间肉眼观察与正常膈神经均无明显区别,镜下神经基本恢复正常,但仍有增生性改变。结论:膈神经在-65℃下,随冷冻时间延长,神经损伤逐渐加重。冷冻90 s以上,神经损伤明显。冷冻120 s仍可修复,证明膈神经冷冻术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冰冻冷沉淀解冻融化后,在不同温度、不同时间凝血因子活性的变化,为临床使用冷沉淀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12袋(200 mL/袋)新鲜冰冻血浆,用离心法制备冷沉淀12袋,每袋冷沉淀混匀后立即用保存管分装成多个样本(2 mL/管),速冻后-30℃保存。样本在37℃融化后分成两组,一组置于4℃保存,另一组置于24℃保存,两组分别于0、3、6、12、24、36、48、60 h进行PT、APTT、TT、FIB、FⅡ、FⅤ、FⅦ、FⅧ、FⅨ、FⅪ水平测定。结果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不同温度保存,PT、APTT、TT、FIB、FⅤ、FⅨ、FⅪ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FⅡ、FⅦ和FⅧ变化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融化后的冷沉淀在两组温度保存48 h,APTT水平均有明显变化(P〈0.05),在4℃6 h及24℃36 h,FⅧ水平下降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且在4℃组保存,FⅧ衰减速度更快。除APTT、FⅧ外,其他指标在两种温度下60 h均无明显的改变。结论融化后的冷沉淀在60 h的保存期内,除FⅧ外,其他凝血因子活性没有明显的变化。在临床输注上,除非急需补充FⅧ,融化后保存60 h的冷沉淀仍可输注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