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钛板联合钛网植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应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及钛板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28例,术后观察减压、固定、融合及神经功能恢复情况,并行X线或MRI扫描检查。结果对患者行12~48个月随访,平均随访28月,植骨于18周完全骨性融合,术后恢复佳,椎间高度未发生丢失现象,颈椎生理曲度维持良好,无脊髓血管损伤,无钢板螺钉折断等并发症。神经功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JOA评分由术前6~10分(平均8.5分)恢复至术后的12~15分(平均13.2分),优16例,良9例,好转3例,优良率89.3%。结论该术式减压彻底,稳定性好、融合率高及疗效好。 相似文献
3.
4.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同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方法收集2009年3月-2012年6月入住本院骨二科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45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同定术治疗;对其治疗效果及钛网植骨融合情况进行评价,采用JOA评分方法评价脊髓功能。结果45例患者进行6-25个月的随访,平均15个月,无失访者。钛网植骨均在11周左右达到临床愈合,所有病例均在术后3d、12、24、48周行CT扫描,结果湿示JOA脊髓功能评分南术前平均6.8分上升至术后13.5分.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172,P〈0.05);钛网植骨均与上下椎体融合,可见骨小梁通过。结论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融合内同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显著,是有效的治疗手段,且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临床效果。方法对自2006年3月至2011年3月收治的26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采用前路减压、自体骨植骨及颈椎带锁钢板内固定治疗。结果全部患者获得随访,时间3~36个月,平均14个月,定期复查X线片观察损伤节段的稳定性和融合情况,以Frankel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情况。术后颈椎恢复正常序列、曲度及椎体高度,植骨于术后3~6个月融合,无钢板螺钉松动、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前路减压植骨内固定手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减压彻底、恢复颈椎正常排列和重建颈椎即刻稳定,疗效满意,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的一种有效方法,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颈前路减压植骨带锁钛板内固定治疗下颈椎损伤的疗效。方法2001-01~2005-04对65例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手术。Frankel分级:A级8例,B级14例,C级33例,D级10例,所有患者均有椎管侵占现象。结果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10.5个月。59例植骨块于3个月内全部骨性融合,病死3例。生存者脊髓功能均有不同程度改善,Frankel分级平均提高1.15级。结论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是治疗下颈椎骨折脱位并脊髓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颈椎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术钛片内固定术治疗颈椎病和颈椎骨折脱位合并脊髓损伤时,具有明显优越性,这种手术疗法可直接清除来自脊髓椎管前方的致压物,患者创伤小,恢复快,其疗效较为理想。现就颈椎前路减压和植骨融合术钛片内固定的术前、术后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王玉娟 《实用医药杂志(山东)》2003,20(7):531-531
患者男,28岁。因头颈部摔伤、疼痛伴四肢运动、感觉障碍3h,门诊以颈椎骨折伴高位截瘫收入院。入院后即在颈丛麻醉下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取髂骨植骨钢板内固定术,术后第9天伤口未愈合,同时患者伴有发热,体温波动在38.0~39.2℃。查体发现颈部右侧距手术切口2cm处,有一3cm×4cm大小的包块,质软。即在无菌条件下行包块穿刺,抽出约50ml有腥臭味、棕褐色脓性液体,实验室检查无优势菌生长。胃镜检查示食管粘膜充血、糜烂,距门齿17cm处,后壁可见0.5cm×0.5cm大小漏口,食管扩张时开放,漏口周围组织苍白,未见漏口活动性液体及气体移动。经会诊…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22例胸腰椎陈旧性骨折,行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治疗,术后随访手术效果。结果随访时间6~36个月,平均16个月。6例Frankel A级患者4例神经功能无恢复,2例恢复至B级,B级6例恢复至C级,4例恢复至D级;C级4例恢复至D级,2例恢复至E级。椎间植骨均在术后6个月内达到骨性融合。后凸角改变:术前(21°~45°)平均30.7°,术后(3°~15°)平均7.3°。结论一期后路椎体次全切除、钛网植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能有效椎管减压,矫正畸形,缓解胸腰疼痛症状,稳定脊柱,创伤小于前后路联合手术,并达到同样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钛网联合钛钢板内固定用于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1月至2011年10月于我院住院手术应用钛网联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的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患者32例,对所有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手术时间(90~180)min,平均120min,术中出血量(10~100)mL,平均出血量40mL,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并发症,术后无咽痛、吞咽困难,所有伤口均I期愈合,1例出现肺部感染情况。术后Frankel分级评分,A级0例,B级9例,C级14例,D级6例,E级3例。结论钛网联合钛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能有效改善患者颈椎生理弯曲,改善颈椎稳定性,临床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半限制型钛板加钛网在脊髓型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后的疗效。方法对42例确诊为脊髓型颈椎病的患者行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减压融合术,均用半限制型钛板(理贝尔颈前路钢板)钛网植骨,术后2、6、12个月分别摄正侧位动力位X线片,观察钛网、植骨块,锁定钢板系统有无塌陷、松动以及临床症状和体征恢复情况。结果 42例病例中,术后2个月以内有2例出现不稳定情况,主要原因是合并骨质疏松症。结论半限制型钛板加钛网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可明显增强颈椎的稳定性。但术后早期易发生钛网塌陷、松动,随固定节段增加,稳定性下降。 相似文献
12.
13.
14.
目的:分析颈前路钢板系统-Orion钢板结合钛网容纳自体骨在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术中的价值和作用。方法:回顾性调查32例行颈椎前路减压、钛网植骨(自体骨)、Orion钢板内固定术的患者,其中男28例,女4例,平均年龄42、3岁,均为不稳定型下颈椎骨折脱位病例。结果:除1例患者于术后第一周出现钢板及螺钉松动,钛网移位外,其他患者均在围手术期无明显并发症,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改善,颈椎生理曲度部分或全部恢复。结论:术后颈椎即时稳定性好,颈椎生理曲度得到恢复,并能维持有效的椎间高度,促进植骨融合,从而为脊髓功能恢复提供条件。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29例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采用颈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进行治疗,将所有患者的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手术前后的生存质量状态进行评估及比较。结果 29例患者治疗优良率达到93.10%,无不良反应发生,术后3个月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术前,P<0.05,有显著性差异。结论前路椎体次全切植骨加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颈椎病的疗效较佳,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植骨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2月至2009年3月在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接受治疗的胸腰椎结核患者45例,男23例,女22例,年龄21~69岁,平均45.5岁。所有患者均采用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前路内固定术,其间观察围手术期并发症,测定融合节段后突角度、椎间平均高度、钛网沉降率及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全部病例随访20~48个月,平均26个月,除1例出现肋间神经痛,其余44例均无术后并发症。随访期间未发现结核病灶残留或复发,术后融合节段后凸角为(8.0±2.1),°终末随访时矫正角度丢失(3.9±1.3)°,椎间高度丢失(2.3±0.2)mm,所有患者终末随访均达到骨性愈合。结论一期前路病灶清除钛网支撑植骨融合加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结核的临床疗效显著,具有重建可靠,减压彻底和复发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18.
19.
目的探讨前路椎体次全切椎体间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治疗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3例相邻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男15例,女8例。行前路椎体次全切,取体髂骨植骨融合加钢板内固定。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3年,根据JOA评分标准,优良率为95.6%。结论椎体次全切同时植骨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20.
后路椎体次全切除并钛网支撑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路侧前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并钛网植骨支撑、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对深圳市平乐骨伤科医院自2005年12月至2008年10月来采用后路经椎弓根侧前方减压,钛网植骨支撑,椎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术的26例病进行随访分析。结果 26例均获随访10~12个月。手术后Cobb角矫正13°~26°,平均17°。神经功能恢复(Frankel分级):2例神经损伤Frankel A级患者神经功能未恢复;8例B级患者中2例未恢复,6例恢复至C级;10例C级患者中9例恢复至E级,1例恢复至D级;4例D级患者均恢复至E级。在随访期内,所有病例影像学指标:未出现不融合、钛网下沉及内固定松脱移位。结论后路经椎弓根椎体次全切除减压钛网植骨支撑,钉棒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可获得良好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