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2 毫秒
1.
恶性疟原虫基因文库构建及特异DNA探针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恶性疟原虫Fcc-1/HN株基因组DNA用HindⅢDNA用HindⅢ消化与pBR322重组后导入大肠杆菌HB101,转化效率为1.5×10^6转化子/μg DNA,建成基因库。用P.f基因组DNA原位杂交,证明了该库的有效性,又筛出特异克隆。克隆之一pBF2 DNA用^32P和光敏生物素标记作探针,可分别从间日疟原虫,恶疟原虫,伯氏疟原虫,食蟹猴疟原虫和人白细胞DNA样本中特异地检出P,f  相似文献   

2.
恶性疟原虫DNA探针检测血内恶性疟原虫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培养恶性疟原虫(Fcc-1)中分离纯化基因组DNA,用~(32)P标记,作为探针,按DNA斑点杂交法,检测血样。结果表明:该探针可检出9个恶性疟原虫感染红细胞/10_6红细胞;在现场应用时,与13例恶性疟阳性标本镜检符合率为92%:与1例间日疟原虫病例和正常人血、白细胞之间,未发现非特异性杂交。  相似文献   

3.
4.
恶性疟原虫的甲氟喹抗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综述了影响恶性疟原虫对甲氟喹产生抗性的因素、机制与地理学分布。  相似文献   

5.
聚合酶链反应用于鉴别恶性疟原虫不同分离株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用恶性疟原虫主要裂殖子表面抗原基因序列(MSA-1)为引物的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恶性疟原虫感染。用此方法扩增实验室体外培养的FCC1/HN株恶性疟原虫,显示1条300bp的DNA片断,而对实验室培养的巴布亚新内内亚FCQ-27株则显示1条440bpDNA条带。用此方法检测15份采自云南缅边界的恶性疟血样均能扩增出DNA条带,但不同血样的DNA条带的分子量不同,部分血样还存在1条以上的DN  相似文献   

6.
7.
8.
恶性疟原虫海南株cDNA克隆FMPf01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对我室构建恶性疟原虫海南株(FCC/HN)红内期cDNA表达文库阳性克隆(FMPf01)进行分析研究,确定其性质,方法 通过计算机软件和免疫印迹法分析FMPf01的碱基构成,同源性及编码多肽的免疫反应性。结果 核苷酸序列分析显示其A+T构成比高于G+C为3.14:1,与基因资料库中疟原虫基因的同源性较低,其最高值为63.8%,Westernblot分析证实其编码多肽可被抗疟原虫免疫血清识别,  相似文献   

9.
分枝杆菌基因及抗原的鉴定分析是评估它们在诊断,预防,耐药及致病性等方面的作用关键。为此作者以λgtll为载体构建了结核菌基因文库。结核菌H37Ra染色体DNA经DNaseI部分消化后从凝胶中加收4-8kb片段,两端接以EcoRI接头,并将其连接λgtll臂,用噬菌体包装蛋白“包装”,再进行连续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噬萝体转染宿主菌Y1090。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比较3 种不同的基因组 D N A 提取方法制备恶性疟原虫基因组 D N A 的效果。方法 分别采用酚- 氯仿- 异戊醇抽提法、 Wizard 基因组 D N A 纯化试剂盒和磷酸钠盐溶液, 分离提取恶性疟原虫基因组 D N A, 通过 D N A 含量测定和 P C R 鉴定, 比较它们的提取效果。结果 前两种方法制备恶性疟原虫基因组 D N A 的效果相仿, 纯度较高; 第三种方法最为简便, 所得的 D N A 含量明显高于前两种方法, 但其纯度较低, 蛋白质含量最高。结论 3 种方法各有优缺点, 第3 种方法简便、快捷、经济, 更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一九九一年全国疟疾形势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1年6、7月间,我国有10多个省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灾,并在有些地区疟防经费缩减、基层卫生组织不健全、流动人口继续增多、抗疟药供应困难等不利于疟防工作的情况下,各省卫生行政部门和广大疟防专业人员以及基层卫生人员,在各级政府领导和支持下,克服各种困难,疟防工作仍取得较好成绩,大部分地区疟疾发病率下降,未发生大范围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3.
本文用生物素标记的克隆DNA探针,以斑点杂交法检测蚊体内恶性疟原虫。将一组蚊虫在还原性缓冲液中研磨后集体检测时,在25只蚊中有1只感染蚊即可检出,亦可将单个蚊虫直接压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检测。本技术的高特异性、敏感性以及试剂的稳定性等表明,它可作为一个适用的流行病学调查工具。  相似文献   

14.
PCR-ELISA检测疟原虫DNA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一种诊断疟疾的新方法PCR-ELISA。方法:根据业已报道的疟原虫SSUr-RNA基因保守序列,设计并合成一对通用于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的引物,其中一引物的5’端加以生物素标记。经PCR扩增后,携带有生物素的扩增产物与先期包被于ELISA板上的亲和素结合,再经与恶性疟原虫、间日疟原虫特异、荧光素标记的寡核苷酸探针分别杂交,底物显色等步骤,使PCR产物得以半定量地检出。结果:对于恶性疟原虫和间日疟原虫,本法检出最低原虫密度阈值分别为4和10个原虫/μl血(取血20μl),本法检测两种疟原虫未发现交叉反应。结论:本试验具有较高的敏感度和特异性,可望用于疟疾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5.
本文报道了用光敏生物素标记恶性疟原虫特异克隆 p BF2 DNA片断作探针 ,以斑点杂交试验检测不同疟区疟疾病人血样和蚊体内的疟原虫。探针检测蚊媒时 ,在 2 0只蚊虫中有 1只感染蚊虫即可被检出 ,也可将单个蚊虫直接压在硝酸纤维素膜上进行检测 ;探针检测血样亦取得良好结果 ,与镜检的符合率 ,恶性疟 96 .6 % ,正常人对照 99.7% ,检测的敏感度为 90个原虫 /μl血。表明该探针在疟防后期的监测中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6.
Abstract Cerebral malaria is a major form of complicated malaria consequent upon cerebral damage associated with endothelial cell necrosis. We have used assays of Plasmodium falciparum growth inhibition in vitro to study serum inhibitory factors in patients with cerebral malaria. Serum from children with cerebral malaria inhibited parasite growth in a non-synchronised 72-hour assay to a greater extent than did sera from immune adults or asymptomatic children (p < 0.001). The high level of non-specific inhibition of parasite growth was particularly evident when sera were tested against three P. falciparum isolates, and contrasted with the inhibitory effect of sera from non-malaria febrile controls. In this study, serum from patients with cerebral malaria was more inhibitory than serum from the other groups (p < 0.001) and its between-isolate variation, when tested against a panel of P. falciparum isolates in growth assays, was significantly less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oups tested (p < 0.005). These results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hypothesis of toxin-induced endothelial cell damage, with the sequence of pathogenic events involving host-derived serum factors capable of damaging P. falciparum.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用恶性疟原虫复合抗原基因 HGFSP构建的 DNA疫苗 pc- HGFSP免疫小鼠诱导的细胞及体液免疫应答。 方法 用 pc- HGFSP肌注免疫 C5 7BL/6小鼠并加强免疫 2次 ,取小鼠脾淋巴细胞及血清测定 :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 (MTT法 ) ;NK细胞活性和 CTL活性 (L DH法 ) ;脾脏 CD4 +及 CD8+ T细胞亚群 (免疫荧光法 ) ;血清 pc- HGFSP抗原特异性抗体 (EL ISA法 )及一氧化氮 (NO)含量。  结果 与 pc DNA3对照比较 ,pc- HGFSP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活性增高 2 4 %~ 37% ;NK细胞活性增高 38%~ 90 % ;CTL 活性增高 6 5 %~ 15 3% ;CD8+ T细胞亚群增加。免疫血清产生HGFSP抗原特异性 Ig G抗体 ;NO含量也有所增高。 结论 恶性疟 DNA疫苗 pc- HGFSP有一定的诱导小鼠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应答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苯芴醇与青蒿琥酯伍用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苯芴醇1600mg与青蒿琥酯400mg3d分服治疗抗药性恶性疟56例,退热时间33.3±14.5h,原虫无性体转阴时间34.1±9.7h,28d根治率100%,无明显不良反应,对配子体形成和原虫孢子增殖有一定抑制效果,疗程和剂量均低于单方组,疗效也较单方组为优,是治疗抗药性恶性疟的适宜方案。  相似文献   

19.
为确立一种快速、敏感、特异的疟原虫检测方法,根据红内期疟原虫SSUrRNA基因序列,设计合成引物3条,采用微量全血和滤纸干血滴标本快速制备疟原虫DNA模板的9种方法,进行聚合酶链反应(PCR)并比较。结果显示有5种方法的实验效果最佳,其中,全血PCR仪预热及滤纸干血滴Chelex煮沸两法操作简单、所需试剂较少。采用该两法对深圳地区202份和湖北地区16份镜检阳性的全血和深圳地区129份滤纸干血滴标本进行检测,结果与镜检的符合率分别为98.5%和99.2%。表明本研究筛选出的两种方法制备DNA模板的PCR检测体系,适用于临床快速准确诊断间日疟、恶性疟或两者混合感染,尤其适用于流行病学调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