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antirot ation,PFNA)和动力髋螺钉(dynamic hipscrew,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及其应用选择。方法79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PFNA(39例)和DHS(40例)内固定治疗,从临床愈合时间,术后功能恢复程度及术后并发症等方面进行比较。结果本组79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24个月,平均14.8个月。按照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评估,PFNA组优26例,良10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92.3%DHS组优20例,良13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84.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手术创伤较小,骨折临床愈合的时间短,DHS组术后并发症较高。结论EvansI~Ⅱ型及部分未累及股距的Ⅲ型股骨粗隆间骨折,DHS和PFNA均可选择,对Ⅲ~Ⅴ型则优先考虑PFNA。 相似文献
2.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7,(16):1515-15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随机数字法将7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PFNA组给予PFNA治疗,DHS组给予DHS治疗。观察两组围术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股骨头坏死、骨折延迟愈合、内固定切出、钢板断裂)、髋关节Harris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负重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明显低于DHS组(P<0.05)。PFNA组术后并发症率为2.82%,低于DHS组的11.4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两组Harris评分各指标显著升高(P<0.05),且PFNA组Harris评分各指标显著高于DHS组(P<0.05)。末次随访PFNA组总优良率为91.43%,显著高于DHS组的71.43%(P<0.05)。[结论]PFNA和DHS均可用于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治疗,其中PFNA具有手术创伤小、并发症低、预后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3.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9,(24):2223-2227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7月~2018年7月我院收治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PFNA组和DHS组各50例,PFNA组采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内固定治疗,DHS组采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比较2组临床资料。[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术中未发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PFNA组在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透视时间、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均显著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FNA组术后总体并发症发生率为10.0%(5/50),而DHS组为24.0%(12/5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至末次随访时,PFNA组2例,DHS组3例患者骨不连合并内固定物松动,均实施二期翻修手术。术后3、6、9个月时,PFNA组髋关节Harris评分均显著高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影像方面,术后PFNA组50例中,解剖复位35例,功能复位12例,复位不良3例;DHS组50例中,解剖复位28例,功能复位17例,复位不良5例;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9)。除骨不连患者外,其余患者骨折均愈合,PFNA组骨折愈合时间为(12.82±1.46)周,DHS组为(14.23±1.61)周,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 PFNA固定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优于DHS固定,可使股骨粗隆骨折患者早期行康复训练,而DHS仅适合治疗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4.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20,(6):507-511
[目的]对比分析InterTAN髓内钉、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诊治的120例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InterTAN组40例,PFNA组40例,DHS组40例。比较三组围手术期、随访和影像资料。[结果]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长度和住院时间由小到大依次为PFNAPFNA>DH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影像显示骨折复位质量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1.574,P=0.455)。至末次随访时,InterTAN组和PFNA组患者骨折均愈合,而DHS组中,4例骨不愈合。随访过程中,InterTAN组发生1例螺钉退出;PFNA组发生4例螺旋刀片切割或退出、2例髋内翻;DHS组发生6例螺钉退出、3例钢板断裂、4例髋内翻。DHS组晚期并发症率显著高于InterTAN和PFNA组(P<0.05)。[结论] 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不稳定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显著优于DHS内固定,而InterTAN的优势更加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比较PFNA与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效果。方法将5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2组,研究组(31例)行PFNA内固定治疗,对照组(27例)行DHS治疗。随访(15.2±2.2)个月,观察比较2组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Harris评分及优良率。结果 PFNA组手术时间、出血量、负重时间均少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arris评分及优良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可早期负重行走。 相似文献
6.
目的 对DHS和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方法 对76例股骨粗隆间骨折分别接受DHS和PFNA内固定手术,对患者的骨折类型、术后并发症和总体疗效进行比较.结果 本组随访24~36个月.DHS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较PFNA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为减少股骨粗隆间骨折...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femoralnailantirotation,PFNA)与动力髋螺钉(dynamichipscrew,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差异。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MEDLINE数据库、EMBASE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手工检索相关文献的参考文献及4种中文主要骨科杂志。收集PFNA与DHS比较治疗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随机对照研究或半随机对照研究,严格评价纳入研究的方法学质量并提取资料。统计软件采用Cochrane协作网提供的RevMan5.0。结果PFNA与DHS治疗成人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系统评价共纳入了6个随机对照试验,1个半随机对照试验。其中1个研究方法质量学为A级,4个B级,1个c级。研究分析结果显示:与DHS固定比较,PFNA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是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式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股骨骨折发生率、术后切口感染、髋关节Harris评分、髋内翻及内固定的移位、切出或断裂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尚不能判定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结论与DHS固定比较,PFNA固定能减少术中出血,并能缩短住院时间,但尚不能判定PFNA与DHS两种固定方法在平均手术时间方面是否具有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应用防旋型股骨近端髓内钉(proximal femoral nail antirotation,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采用PFNA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32例,观察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骨折愈合及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手术时间50~90min,平均65 min,手术出血量50~100mL,平均75 mL。患者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3~15个月,随访均骨性愈合,愈合时间3~9个月,平均6个月。均可以负重行走。患髋行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9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 PFNA内固定冶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微创、手术操作简单、固定牢靠、并发症少、防旋转、防切割的特点,是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对比DHS、PFNA、LPFP 3种不同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108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采用DHS内固定42例,PFNA内固定28例,LPFP内固定38例,比较3组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Harris评分。结果 PFNA、LPFP组手术时间及出血量均较DHS组少,并发症发生率较低,Harris评分优良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一种内固定并不适用所有类型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医师应该了解各种内固定材料的优缺点和适应证,以减少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比较可膨胀股骨近端髓内钉(EPFN)与动力髋螺钉(DnS)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随机分为两组,比较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X线透视次数、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非负重扶拐下床时间、弃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及并发症.结果 EPFN组在手术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第3天疼痛评分均低于DHS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术后功能恢复上,两组无差异性.结论 与DHS内固定相比,EPFN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是一种更加微创的内固定手段,早期临床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2.
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评价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方法和初步疗效。方法2006年1月至2007年10月,共对63例老年病人(男26例,女37例,平均76.3岁)采用闭合手法牵引复位,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骨折采用Evans-Jensen分型,术后定期随访,根据Harris评分系统进行归档。结果63例老年病人,59例病人获得了6~29个月(平均12.6个月)的随访,手术时间35~80 min,平均54 min。术中出血量为100~300mL,平均140 mL。骨折全部愈合,愈合时间10~17周(平均13.2周)。按Harris评分进行评价,优28例,良23例,可6例,差2例,优良率86.4%。结论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更加符合人体生物力学特征,是一种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非常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14.
目的:探讨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PFN)与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0年1月~2004年1月,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116例,其中应用DHS60例饵组),PFN56例(B组),比较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血红蛋白变化量、术后引流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评分,并行统计学处理。结果:两组病人均获得12—24月的随访,所有骨折均愈合,无不愈合病例及死亡病例。两组患者的术中输血量、住院天数、骨折愈合时间以及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基本相似(P〉0.05),但是PNF组在手术时间、血红蛋白变化量及术后引流量均低于DHS组(P〈0.05)。结论:使用PFN和DHS治疗股骨粗隆间骨的结果相似。但是PFN组有手术时间短、失血量少、切口小等优点。 相似文献
15.
16.
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评价采用股骨近端抗螺旋髓内钉(PFNA)手术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方法 自2008年8月至2009年7月,共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64例,均采用PFNA微创内固定.Hairs评分系统评价骨折复位质量.结果 所有病例术后随访6~18个月(平均12个月).术后X线片示骨折全部愈合.术后颈干角123.2°~132.8°,平均128°.Hairs评分:优34例,良24例,可3例,差3例.结论 采用PFNA治疗老年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肯定,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原因分析及防治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并发症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方法对178 例采用动力髋螺钉治疗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37 例并发症进行总结分析,分析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 37 例出现了不同的并发症,术后感染2 例,深静脉血栓8 例,滑动螺钉穿出股骨头关节面5 例,髋内外翻或下肢旋转畸形10 例,内固定失效8 例,骨延迟愈合2 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2 例.结论造成并发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原因为对骨折类型了解不充分,无菌操作不严,手术操作不规范,骨折复位不佳,术后功能锻炼不当以及过早负重.并提出预防对策:严格无菌操作,掌握手术技巧,规范手术操作,骨折解剖复位,合理处理小粗隆,重视康复训练.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和动力髋螺钉(DHS)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的疗效。方法100例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按完全随机分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50例,分别进行PFNA、DHS治疗,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和疗效。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2~14个月。PFNA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均低于DHS组,关节功能优良率高于DHS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FNA治疗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更适合治疗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 相似文献
19.
动力髁螺钉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动力髁螺钉(dynamic condylar screw,DCS)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的方法,评价其术中、术后情况及临床疗效。方法自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采用闭合复位动力髁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近端骨折37例,其中男15例,女22例;股骨逆粗隆间骨折16例,股骨粗隆下骨折21例。在患者平均年龄、体重指数、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X线投照次数、术中及术后输血量、术后伤口引流量、术后颈干角、骨折愈合时间(患者开始完全负重时间)等方面进行统计,并进行Harris评分。结果 37例中34例得到6~60个月的随访,骨折全部愈合,无断钉、断板、骨不连等并发症。Harris评分为优15例,良12例,中4例,差3例,优良率79.41%。结论 DCS能有效治疗股骨近端不稳定骨折,但对于高龄、肥胖患者是否应用应权衡利弊,如必须选用DCS则需适当延长术后开始负重以及完全负重时间。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比较髋动力带锁钢板(anatomical dynamic hip locking plate,ADHLP)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locking proximal femur plate,LPFP)治疗股骨转子部骨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7月至2012年3月我院收治的63 例股骨转子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8 例,女24 例;年龄35~89 岁,平均68.5 岁.骨折按AO分型,A1型15 例,A2型32 例,A3型16 例,分为髋动力带锁钢板治疗组35 例,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组28 例,比较两种术式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平均下地时间、Harris评分优良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髋动力带锁钢板、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各型股骨转子部骨折疗效满意.髋动力带锁钢板有固定牢靠、负重时间早、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好等优点,是一种更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