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最高峰是餐后1小时,但治疗为什么不提倡控制餐后1小时的血糖,反而要注意控制空腹和餐后2小时的血糖呢?  相似文献   

2.
《糖尿病之友》2012,(5):77-77
答:来信您希望了解一天每个时段血糖应控制的水平。空腹血糖4.4~6.1mmol/L为理想水平,4.4~7.0mmol/L为达标水平;餐后小于7.8mmol/L为理想指标,小于10.0mmol/L为达标指标。中晚餐前血糖应接近空腹血糖水平;晚餐后2小时血糖与早餐、中餐后2小时血糖要求一样;  相似文献   

3.
《糖尿病新世界》2006,(3):57-57
63岁,患糖尿病7年,近几个月空腹血糖在8~9毫摩尔/升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8~9毫摩尔/升之间。血糖平稳没有时高时低现象。但在凌晨4点左右有口干口渴症状,我的饮食、运动、药物及血糖监测都基本达到正常范围之内。早饭后服2片二甲双胍,我现在不知怎样调整为好?  相似文献   

4.
我们平时所监测的血糖有空腹血糖、餐前血糖、餐后血糖、随机血糖。空腹血糖是评价治疗糖尿病基础状态的重要指标。中餐和晚餐前所测定的血糖叫餐前血糖,  相似文献   

5.
血糖自我监测可以及时全面地掌握病人血糖的控制情况,为指导病人合理饮食、运动及调整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是糖尿病整体治疗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那么为何要监测不同时点的血糖?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极为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检测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治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3时的血糖,有助于发现有没有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  相似文献   

6.
王阿姨,今58岁,患有2型糖尿病10年,去年开始注射胰岛素,一天两次,住院期间血糖控制很好,回到家后自己买了一个血糖仪,每天监测空腹血糖和中餐后2小时血糖。可就是控制不好血糖,不是血糖低就是血糖高,因此来门诊问我:“我每天监测血糖。而且根据血糖调整我的胰岛素用量,可就是调不好,  相似文献   

7.
血糖值是直接反映糖尿病患者体内胰岛功能受损情况及治疗效果的最为直接和敏感的指标。检测空腹及餐前血糖,有利于发现低血糖;三餐后2小时血糖能较好地反映进食及降糖药是否合适;检测晚上睡觉前血糖有助于指导加餐,防止夜间低血糖,保证睡眠安全;检测凌晨1:00~3:00的血糖,有助于发现夜间低血糖,明确空腹高血糖的真正原因。  相似文献   

8.
《糖尿病新世界》2006,(3):54-54
77岁,体重83千克,身高1.68米。2003年感觉口渴、口干,到2004年抽血化验时空腹血糖7.2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血糖12.3毫摩尔/升。开始时服用二甲双胍,一段时间后,血糖未能达到正常值。听别人说消渴丸好,于是改用消渴丸,每日3次,每次5粒,饭后服用。后又增加2粒,每天3次,每次7粒,血糖仍未达标。2006年3月再次化验,空腹血糖6.5毫摩尔/升,餐后2小时12.3毫摩尔/升,也偏高。  相似文献   

9.
糖病患者去医院抽血查血糖的话,多数是查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实际上,我们建议下面两类患者最好不测空腹血糖,测一下餐后2小时血糖即可。  相似文献   

10.
刘芳 《糖尿病之友》2009,(11):84-84
我的血糖近一段时间以来很不稳定。我前段时间开始打甘舒霖30R,早40单位,晚13单位。开始的前两天,血糖控制正常,但是到了第三天就发现早餐后2小时血糖较高,为10.0~13.0mmol/L,但中晚餐后2小时血糖并不高,一般为3.0~5.0mmol/L。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新世界》2014,(1):20-21
<正>糖尿病患者生活中想要更好的管理病情,最关键的是做好自我血糖的监测工作。一方面,自我监测能够及时掌握血糖的变化,更好的阻止并发症的产生,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出现低血糖的危险。血糖监测是维持良好血糖的必要工具,任何一种治疗计划都必须有监测的指标来获知成效,血糖监测是最直接的指标。经常的血糖监测除了可以避免高血糖带来的问题外,还可以预防低血  相似文献   

12.
13.
李阿姨患糖尿病已有五六年了,平时口服格列齐特等降糖药,总觉得午餐前特别饿,有时还会头晕、出冷汗。她几次到社区医院测空腹血糖都在8.0~9.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却只有6.0mmol/L左右。这让李阿姨百思不得其解:怎么餐后血糖比空腹还低?  相似文献   

14.
为了让血糖的总体水平(A1C)得到理想控制,大量研究告诉我们,不仅需要使用控制空腹血糖的药物,还要联用改善餐后血糖的药物。  相似文献   

15.
我们可以通过检测血糖、尿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糖化血清蛋白等指标,来了解患者血糖控制的真实情况。其中,血糖,反映某一时刻(测定取血当时)的血糖水平,包括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等。尿糖,可反映过去几小时时间(上次排尿到这次排尿这一时间段)中血糖的平均水平。  相似文献   

16.
43岁的郑先生体检时食出空腹血糖6.8mmol/L,经葡萄糖耐昔试验测得其餐后2小时血糖为11.9mmol/L,被诊断为2型糖尿病。患糖尿病不久的李女士测了三次空腹血糖,结果显示均控制在合格范围,美滋滋拿化验单给医生看,医生嘱咐她再去测一次餐后2小时血糖,结果显示14.7mmol/L,令李女士很是想不通。  相似文献   

17.
从亚洲糖尿病治疗现状调查项目的结果来看.A1C平均水平从1998年的8.8%到2001年的7.7%再到2003年的7.5%。呈现了喜人的下降趋势。但是.按照亚太2型糖尿病指导委员会(APDPG)的治疗指南进行评价。仅有小部分(11.5%)的患者血糖控制理想(A1C〈6.5%).而绝大多数(88.5%)患者血糖控制未能达标(A1C≥6.5%)。且A1C〉7.5%的患者占了38.6%,在临床上.有相当大比例的患者A1C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8%.才开始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8.
我由朋友介绍认识了《糖尿病之友》,由于贵刊内容丰富,我从中获得了很多知识,因此从今年开始我也订阅了贵刊。现有问题想请教,希望能得到各位专家的解答。我今年74岁,近期自测空腹血糖在6.0~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血糖在11.0mmol/L左右。  相似文献   

19.
要点聚焦"餐后血糖"往往被人们所忽略,其实就重要性而言,"餐后血糖"丝毫不逊于"空腹血糖",甚至更加重要。无论是血糖监测还是血糖控制,都要求全天候,也就是两者并重,只有这样,才能显著减少高血糖对糖尿病患者的危害,进而降低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糖尿病患者到医院看病时,大都会主动  相似文献   

20.
繁重的门诊工作量,大大地缩短了糖尿病科医生和病人交谈的时间,甚至到了开完药就走的现状。为了病人的利益,请门诊医生确保与病人交谈的时间。请复诊病人.一定在就医的头一天,用血糖仪自己测量早餐前30分钟。三餐后两小时的血糖,带着血糖监测结果,找医生看病。医生就根据血糖结果,调整病人的药物用量。而且也必须让每个病人都知道,只是用了降糖药,并不表示达到了目标。一定让每个病人空腹血糖达到6mmol/L,餐后2小时血糖达到8mmol/L,要让病人尽早、尽速、全方位(空腹及餐后)、全程均达标,又不发生低血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