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徐道彦  林爱伟 《中成药》2011,33(12):2191-2192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在治疗手足口病患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200例收住院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100例,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10 mg/(kg·d)治疗.治疗组100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d)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主要症状、体征的改善情况进行比较.结果 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治疗组总有效率96%,两组疗效有显著差异(P<0.05).热毒宁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患儿,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手足口病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儿童,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手、足、口腔、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可伴有咳嗽、食欲不振等症状[1]。笔者采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患者48例,临床疗效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符合手《足口病诊疗指南(2010年版)》中手足口病相关诊断标准[2],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及体征。1.2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间收治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242例在我院就诊的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126例予热毒宁注射液0.6 mL/(kg.d)静脉滴注,对照组116例予利巴韦林10~15 mg/(kg.d)静滴,疗程5 d。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65%,对照组为72.4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热毒宁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显著,未见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0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50例给予热毒宁治疗,对照组50例给予病毒唑治疗。2组均予维生素C、维生素B族,如合并细菌感染者给予相应抗感染治疗,其他对症治疗相同。结果治疗组退热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皮疹消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效果确切,无明显毒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5.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宜  冯金环 《中医临床研究》2010,2(11):25-25,27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86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给予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结果:治疗组退热及退疹时间均优于对照组。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较利巴韦林有效。  相似文献   

6.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婴幼儿手足口病27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楠 《中国中医急症》2009,18(10):1615-1616
目的 观察热毒宁注射液对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54例婴幼儿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予热毒宁注射液及利巴韦注射液林静滴.结果 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好,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90例用热毒宁注射液,对照组74例用利巴韦林针。结果:治疗组退热及退疹时间及总疗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为临床治疗提供循证参考。方法: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方法,全面检索Cochrane Library,CBM,CNKI,Wanfang等数据库,查找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RCT),采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24项随机对照研究符合纳入标准,其中热毒宁VS利巴韦林17项,合计2 412例患者,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VS利巴韦林7项,合计891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利巴韦林相比,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OR=4.71,95%CI(3.46,6.42),P0.000 01],退热时间[WMD=-1.20,95%CI(-1.44,-0.95),P0.000 01],皮疹消退时间[WMD=-1.51,95%CI(-1.95,-1.07),P0.000 01],口腔疱疹或溃疡消退时间[WMD=-1.36,95%CI(-1.76,-0.97),P0.000 01],平均住院时间[WMD=-2.81,95%CI(-3.79,-1.82),P0.000 01]均短于利巴韦林,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利巴韦林单药治疗相比,热毒宁与利巴韦林联合用药在临床总有效率[OR=5.48,95%CI(3.06,9.80),P0.000 01],退热时间[WMD=-1.70,95%CI(-2.05,-1.35),P0.000 01],皮疹消退时间[WMD=-1.91,95%CI(-2.99,-0.83),P0.000 01],口腔疱疹或溃疡消退时间[WMD=-1.81,95%CI(-2.09,-1.53),P0.000 01],平均住院时间[WMD=-2.32,95%CI(-3.59,-1.05),P=0.000 3]更有优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纳入的24项研究中热毒宁的不良反应较利巴韦林表现轻微,使用更为安全。结论:当前证据表明热毒宁联用利巴韦林与单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优于单用利巴韦林,且安全性良好。但由于纳入的研究质量有限,尚需设计更多大样本、高质量的临床试验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0年9月间在我院就诊的诊断为手足口病的204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96例和治疗组108例,对照组按10~15mg/kg/d剂量将利巴韦林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同时口服维生素B或C、按需要补充水和电解质以防电解质紊乱;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按0.5mL/kg/d剂量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溶于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中对患儿进行静脉滴注,疗程7d,治疗过程中观察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在退热和皮疹消退效果上,治疗组与对照组显效数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明显毒副作用。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0.
《中成药》2014,(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将2011年11月到2012年11月符合卫生部发布的《手足口病预防控制指南》(2009年版)临床诊断标准Ⅰ期和Ⅱ期的2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10例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对照组110例用利巴韦林注射剂治疗,比较两组疗效及临床症状的改善。结果治疗组、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2.1%、73.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改善症状及痊愈时间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没有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可缩短病程,皮疹消退快,治疗效果好,取得了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普通型伴发热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2.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人肠道病毒主要为柯萨奇病毒(coxsackie virus)和肠道EV71病毒引起,以婴幼儿发病为主.病人和隐性感染者均为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呼吸道和密切接触等途径传播.临床表现为发热和手足、口腔、臀等部位斑丘疹.我院对38例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与利巴韦林联合治疗,效果满意,无不良反应,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热毒宁治疗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256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86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mL/(kg·d),每日一次;联合组86例,给予热毒宁注射液0.5mu(kg·d)及利巴韦林10~15mg/(kg·d),每日各一次;对照组84例,给予利巴韦林10~15mg/(kg·d),每日一次,比较三组发热天数,皮疹、口腔疱疹及溃疡消退的时间。结果治疗组、联合组在治疗手足口病中与对照组比较,患儿在平均退热时间、皮疹消退及口腔粘膜疹消退时间均有明显缩短(P〈0.05,0.01),且治疗组和联合组在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而联合组与治疗组比较,其差异无显著性统计学意义。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效果。方法:70例手足口病患儿平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热毒宁联合利巴韦林静脉滴注,对照组静滴利巴韦,观察两组疗效、发热及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7.1%(P〈0.05);治疗组患儿皮疹消退时间及发热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对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效果良好,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手足口病伴发热的临床疗效.方法:45例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细20例,治疗组予热毒宁注射液静滴,对照组予利巴韦林注射液静滴.结果:治疗组退热时间、皮疹消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儿童手足口病伴发热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16.
〔摘 要〕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方法:选取许昌市中心医院 2018 年 12 月至 2019 年 12 月 期间收治的 100 例手足口病患儿,通过双盲随机法分为对照组(50 例:未应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与观察组(50 例:应用 热毒宁注射液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免疫球蛋白 G(IgG)、CD3+、CD4+ 水平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 IgG、CD3+、CD4+ 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观察组患儿治疗治疗总有效率为 98.00 %,高于对照组的 84.00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观察组无患儿发生 不良反应,对照组分别有 4 例出现皮肤瘙痒,有 4 例恶心呕吐。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为 0.00 %,低于对照组的 16.00 %,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手足口病患儿给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可显著提升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摘数据库(CBM)、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有关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检索时间为数据库建立至2015年6月。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由两名研究者独立严格进行,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9个随机对照试验,共1968例小儿手足口病患儿。Meta分析结果显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在有效率、退热时间、口腔溃疡愈合时间、疱疹消退时间、水疱结痂时间、住院时间、总病程等方面与对照组比较,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具有一定的疗效性,但现有研究质量偏低,需要更多设计严谨的高质量、多中心的随机双盲临床研究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18.
热毒宁注射液辅治手足口病重症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热毒宁注射液辅治手足口病重症的疗效。方法:对照组104例用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104例在西医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热毒宁注射液治疗。结果:治疗组退热,止惊时间及疗程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热毒宁注射液辅治手足口病重症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在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效果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采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在我院治疗的54例患儿进行研究,将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治疗组使用热毒宁0.6~0.7mL·kg^-1·d^-1与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持续2~6d。对照组使用利巴韦林8~10mg·kg^-1·d^-1进行治疗,每天一次,持续2~6d。对比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并且观察发热时间、不良反应、皮疹消退时间。结果:治疗组有效率96.3%,对照组有效率81.5%,两组患儿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发热时间与皮疹消退时间小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使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治疗效果显著,可以有效降低不良发展发生几率,提高患儿安全性,适合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将2009年3—8月收治的120例手足口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2组均予在常规治疗,对照组加用利巴韦林10 mg/kg+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治疗组加用利巴韦林10 mg/kg+热毒宁0.5 mL/kg+5%葡萄糖液100~250 mL静脉滴注。比较对2组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67%(P<0.01);且治疗组在口腔溃疡消退时间、退热时间及总病程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均<0.01)。结论利巴韦林联合热毒宁治疗小儿手足口病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