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正确的防治措施是非常重要的;在输液过程中尽量避免导致外渗的各种因素;针对不同的外渗原因及临床表现,采取对应的治疗措施;从而减轻病人的痛苦,保证患者的医疗安全.  相似文献   

2.
分析静脉输液外渗高危人群出现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对改善护患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总结静脉外渗的发生因素,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安抚患者恐惧的情绪,使损伤降到最低,痛苦降到最小。结果:32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情绪变化,根据不同患者皮肤损伤程度,采取不同处理措施,达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结论:通过分析静脉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选择合理的预防和护理措施,做好解释工作,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金植芬 《基层医学论坛》2010,14(18):516-517
输液外渗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将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引发医疗护理纠纷。现就输液外渗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将笔者在工作中积累的经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寻引起输液外渗的常见原因并采取预防措施。方法:通过加强护士工作责任心,严格无菌技术操作、正确选择血管、熟练穿刺技术、减慢输液速度、加强巡视病房、密切观察等措施有效减少输液外渗发生率。结果:在对护士和患儿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下,降低了患儿输液外渗发生率,减轻了患儿的痛苦。结论:对输液外渗的原因及时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和满意度。  相似文献   

6.
静脉输液是临床治疗和抢救急危病人及供给营养的主要途径。由于老年人各种功能处于退变状态,故输液时更容易出现液体外渗。一旦发生外渗,如果不积极采取正确的措施,轻者给病人增加痛苦,重则将会发生不良后果,甚至产生护理纠纷。因此认真分析发生输液外渗的原因,  相似文献   

7.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儿科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多种.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的可产生严重后果.认真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才能避免和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伤害,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8.
静脉输液是药物摄入的重要途径,也是临床护理常见的难题,若药物外渗于血管周围组织时,轻者造成患者局部肿胀,引起疼痛,重者皮下组织坏死,导致肢体功能障碍.近年来,为研究输液渗漏后护理人员采取什么措施来更快地减轻患者的痛苦,临床护理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临床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本文现将各种护理方法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
本文总结及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和外渗的各种治疗措施,提出了通过加强对患者的健康宣教和护士的专业培训,使护患双方掌握预防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知识,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的机会;一旦发生,护理人员能够迅速采取正确的护理措施,减少外渗化疗药物的危害,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出现输液外渗的护理经验。方法:回顾我科近年来65例老年患者静脉输液外渗护理方法及有效的心理护理情况。结果:65例静脉输液外渗的老年患者均获得满意疗效,外渗局部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出现。结论:积极有效的对老年静脉输液外渗患者给予护理,能延长静脉血管使用、及时抢救危重病人、减轻病人痛苦、避免医患纠纷,促进病人康复,为老年患者治疗提供保障。  相似文献   

11.
静脉输液是临床医生在给患者治疗和诊断时用药的重要途径之一,也是护理人员临床上常用的基础护理技术和治疗抢救患者的重要技术操作.静脉输液外渗则是护理操作中常常遇见的问题[1].在护理操作中,常因药物浓度高,对血管刺激性大;或是患者病情重输液周期长,造成血管硬化脆性大;也有患者神志不清、烦躁、肢体乱动不合作等原因而造成针头滑脱液体外渗,引起局部肿胀、疼痛甚至发生静脉炎.静脉输液外渗不仅增加患者痛苦,影响药物疗效,同时也增加了护理人员静脉穿刺的难度,影响工作效率和治疗的正常进行.我院外科自2010年1月至2012年10月对发生输液外渗患者分别采用新鲜鱼腥草外敷和50%硫酸镁液湿热敷,对比两种方法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2.
老年患者输液外渗原因分析与护理干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薛彩云 《中国医疗前沿》2009,4(16):98-98,115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老年患者输液外渗的影响。方法对患者输液外渗的原因进行分析,并采取干预措施.结果静脉输液外渗现象由以前的51.6%下降至14.6%,无组织坏死等严重并发症。结论通过积极的护理干预可降低老年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提高了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3.
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之一,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常见的护理问题.少量药物外渗导致局部组织疼痛、红、肿胀,重者导致组织溃疡、坏死,甚至造成残疾,引发医疗护理纠纷.因此,要以预防为主,一旦外渗要处理妥当,避免给患者增加更多的痛苦.  相似文献   

14.
张丽君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7):889-889,891
目的:通过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原因,认真细致科学的护理,达到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病率。方法:了解并掌握外渗发病机制,科学选择静脉,必要时特殊药物如长春新碱给予中心静脉置管用药,及时发现静脉炎和输液速度的变化。结果:正确采取护理措施避免皮肤坏死。结论:通过以上对症观察及处理,减少了因外渗给患者造成的创伤与痛苦。  相似文献   

15.
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分析及预防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英 《中国医药导报》2008,5(31):142-143
静脉输液外渗是临床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其发生的常见原因有多种。一旦发生静脉输液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预防和护理措施,有的可产生严重后果。认真分析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并加强预防,采取正确的护理对策,才能避免和减少对患者身心的伤害,从而提高护理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6.
白血病患者静脉化疗是当前治疗白血病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药物的特殊性及其他因素,极易导致化疗药物外渗及肝功能损伤等并发症。而药物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注化疗药物的严重并发症之一。了解化疔药物的特性和对抗机制,通过对病人的宣教、细致的观察和护理以及正确的处理方法,来预防和减少药液外渗,减轻患者痛苦。采取正确的预防及处理措施,对减少静脉输液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静脉输液是临床上最常见的给药方法之一。用于纠正人体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补充营养,恢复内环境稳定状态的重要措施,是临床护理基础操作之一。静脉输液外渗也是临床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尤其是肿瘤科患者涉及病种多,病情复杂,经常需要长期静脉输注化疗药物及高浓度营养物质来治疗,一旦发生外渗,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和及时、正确处理外渗,在护理安全管理方面具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李建 《河北医学》2008,14(10):1243-1244
静脉输液是临床常用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正常情况下人体内水电解质、酸碱度保持在恒定的范围内,保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许多疾病和创伤,可导致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通过静脉输液可以快速补充所丧失的液体,增加血容量,维持血压,还可以输入药物,治疗疾病,因此,作为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有关输液的知识和技能,以保证患者的安全.但是,输液外渗也是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如果不采取积极正确的措施,将会发生严重的后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静脉输液时药物渗漏是护理临床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护理问题,一旦发生,不仅增加了患者痛苦,同时也影响了治疗、抢救工作。所以,认真分析发生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及相应的护理对策,及时观察、早预防、早发现、早处置,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汤翠  卢莉 《当代医学》2016,(15):113-114
目的 探讨静脉输液外渗的原因以及预防性护理方式.方法 选取68例静脉输液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4例.试验组采用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对2组患者输液外渗情况进行调查,同时调查患者输液外渗原因.结果 试验组有1例输液外渗病例,发生率为2.9%;对照组有6例输液外渗病例,发生率为17.6%,试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29例,满意度为85.3%;对照组患者对护理满意的11例,满意度为32.4%,试验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患者自身因素、护理人员专业水平不过硬、护理人员心理素质较差、药物性质不同都是导致输液外渗的原因.结论 有效的预防性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静脉输液外渗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