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通过血药浓度监测常用抗癫痫药在临床应用中血药浓度与药物疗效及不良反应的关系,以防止或减少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对患者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临床疗效不良反应进行分析评价. 结果 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内癫痫发作控制效果好,不良反应发生少. 结论 癫痫患者应重视血药浓度监测,选择抗癫痫药物类型不当和药物剂量过低是造成疗效不满意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
对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不仅有利于了解病人的治疗现状,也可向临床提供有效的个体化给药方案。我们对卡马西平、苯妥英、丙戊酸等抗癫痫药物的血药浓度进行监测,为安全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提供了参考依据。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门诊癫痫患者53例,其中男27例,女26例,年龄4~65岁。有效浓度参考值:卡马西平4~10μg/ml,苯妥英10~20μg/ml,丙戊酸50~100μg/ml。1.2 方法:对申请治疗药物血药浓度监测的患者,由医生详细填写治疗药物监测申请单中的各项内容并告知有关注意…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儿童抗癫痫药物(AED)丙戊酸钠(VPA)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指导临床合理用药. 方法 采用荧光偏振免疫法(FPIA)对285例癫痫患儿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癫痫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50μg·ml-1的有130例,占45.61%;血药浓度在50~100μg·ml-1之间的有145例,占50.88%;血药浓度>100μg·ml-1的有10例,占3.51%. 结论 患儿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个体差异大,进行血药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作用.临床应用丙戊酸钠应根据血药浓度实施个体化给药方案.  相似文献   

4.
对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血药浓度的监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丙戊酸、卡马西平、苯妥英钠是临床治疗癫痫的常用药物,由于病人对药物治疗的反应具有高度个体化和可变化,只有在血药浓度监测下合理应用,才能保证给药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为此,1999~2003年对364例癫痫病人作了血药浓度检测。  相似文献   

5.
107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监测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癫痫是一种常见的综合征,在普通人群中发病率为5%。大多数病人均需靠长期服用抗癫痫药控制发作。丙戊酸钠是一种新型独特的抗癫痫药,为治疗癫痫小发作、大发作和肌阵挛性发作的首选药物之一。其有效血浓度范围是50-100μg/ml,每位癫痫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有很大个体差异,为做到合理用药不能单纯依靠经验用药,必须进行血浓监测,凭血浓数据提供个体化给药方案。本文作者对服用丙戊酸钠的癫痫患者进行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覃业语  黄春新  林慧 《海南医学》2012,23(21):106-107
目的分析抗癫痫药物(AEDs)临床疗效与血药浓度之间的关系,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个体化用药参考,探讨如何开展抗癫痫类药血药浓度监测后的药学服务。方法采用酶扩增均相免疫分析法(EMIT)监测抗癫痫类药物丙戊酸钠(VPA)、苯妥英钠(PHT)、卡马西平(CBZ)血药浓度,回顾性调查、统计分析2009-2011年945例次VPA、278例次PHT、157例次CBZ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结果其中55.3%的患者VPA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以内,31.7%的患者PHT监测结果在有效血药浓度范围以内,79.0%的患者CBZ监测结果在有效参考血药浓度范围内。结论抗癫痫药物血药浓度监测是临床用药的依据之一,临床药师于血药浓度监测后为患者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对合理用药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儿童癫痫病药物治疗的一般规律及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本院儿童癫痫患者的药物治疗分类进行分析。结果抗癫痫药物的应用剂量个体差异较大,再加上婴幼儿的肝。肾功能发育未完全成熟,对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差,容易蓄积中毒,所以用药时最好监测血药浓度。结论根据血药浓度和癫痫选药原则,结合患儿对药物的反应调整剂量,一旦发现有不良反应,应采取药物减量、停药或选用其他药物。  相似文献   

8.
癫痫是小儿时期较为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其个体化治疗问题一直是困扰临床医师的难题.在开展血药浓度检测之前,临床用药常是经验性、程序化的,无法正确评价药物作用,剂量过高则引起毒性反应.丙戊酸钠(sodium valproate,VAP)是广谱抗癫痫药,对各型癫痫均有疗效.本研究通过对126例癫痫患儿治疗过程中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的检测,探讨不同体质量的癫痫患儿个体化治疗问题.  相似文献   

9.
自 6 0年代建立了可靠、敏感的分析方法后 ,对常用的抗癫痫药物如苯巴比妥、苯妥英建立了临床血药浓度监测 ,其后卡马西平、丙戊酸、乙琥胺等也列入了此项常规检测项目 ,抗癫痫药物的血浓度监测对临床合理用药、有效的控制癫痫发作、减少不良反应起了重要的作用。近 10年来 ,一些新的抗癫痫药物陆续问世 ,对这些新药是否需要血浓度监测 ,仍存在着争论。1 对抗癫痫药物的要求理想的药物治疗是可以明显的辨别出药物的治疗作用和不良反应 ,然而临床上很难做到这一点 ,根本原因是患者体内缺乏二者可区分的生理标记 ,况且使用抗癫痫药物的目的是…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血药浓度监测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对确诊癫痫的病人,于正规服药后用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血液内药物浓度。结果本组病例,根据血药浓度制定用药剂量或调整药物,结果均完全控制癫痫发作。结论小儿癫痫的个体化疗法现在已越来越受到重视,而在血药浓度监测下抗癫痫药物治疗癫痫,能提高疗效和减少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娄萍 《中原医刊》1994,21(1):37-39
癫痫的治疗,现根据大量临床研究和血药浓度监测,药物治疗的双盲对照,认为在成人和青年中使用现行常用抗癫痫药物,如苯妥英钠、苯巴比妥、卡马西平、丙戌酸等,效果无差异,选药主要根据其毒性,目前丙戊酸钠和卡马西平已上升为首选药物。  相似文献   

12.
卡马西平(CBZ)是主要的抗癫痫药.为了探讨CBZ血药浓度和疗效之间的关系,我们于1989~1991年对56例门诊癫痫患者进行单一CBZ治疗,并在治疗中监测血药浓度、观察疗效和毒副反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视频脑电图监测在抗癫痫药物治疗撤药中的意义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服用抗癫痫药物能控制癫痫临床发作 ,但何时停用抗癫痫药物有助于降低癫痫复发率,即根据什么指标指导临床撤药,这是癫痫治疗中的难点。目前抗癫痫药物减量或停药的时间多数仅以临床停止发作为准 ,或同时参考常规脑电图改善情况 ,但复发率仍较高。为探讨视频脑电图监测在指导抗癫痫药物撤药方面的实用价值 ,笔者对24例临床发作停止3年以上 ,常规脑电图正常而考虑撤药的患者 ,撤药前进行了视频脑电图监测 ,并随访观察6月~1.5年 ,报道如下。1.一般资料24例癫痫患者头颅CT或MR检查无颅内器质性病变 ,无产伤 ,无颅内感染病史。…  相似文献   

14.
刘沙  金梅  傅川  刘大瑜 《重庆医学》2016,(27):3805-3807
目的:研究丙戊酸钠血药浓度与抗癫痫疗效及影响因素的关系,为临床个体化用药指导提供依据。方法对重庆医科大学附属永川医院133例服用丙戊酸钠的患者进行血药浓度测定,对血药浓度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并对133例患者抗癫痫疗效进行观察及分析。结果80例患者癫痫得到了控制,占60.15%,有效血药浓度(50~100 m g/L )范围内有51例患者癫痫得到控制,占38.35%。血药浓度小于50 m g/L的44例患者中,26例未得到控制;男性与女性的血药浓度分布相似;丙戊酸钠血药浓度在各年龄组之间存在差异,成年组有52.87%患者血药浓度低于或高于治疗范围,未成年组则有39.13%;随着血药浓度增加,不良反应增加。结论丙戊酸钠的血药浓度与患者抗癫痫疗效之间存在个体差异,临床应用时,应根据患者的丙戊酸钠血药浓度、癫痫控制情况及年龄进行合理的个体化给药。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围手术期应用丙戊酸钠防治神经外科手术后早期癫痫的效果.方法对60例有癫痫病史的幕上病变患者从术前开始应用丙戊酸钠,达到有效血药浓度后手术,手术结束前30min直接静脉滴注丙戊酸钠(15mg/kg)1次,术后持续给药,观察疗效及不良反应.结果58例未再出现癫痫发作,2例术后出现癫痫,与血药浓度偏低有关;1例出现迟发性皮疹,1例出现肝功能异常,未出现嗜睡、认知障碍等中枢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结论术前及术中应用抗癫痫药可使药物在术后早期保持一个平稳有效的浓度,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癫痫的发生;丙戊酸钠是一种神经外科围手术期较为安全、有效的抗癫痫药物.  相似文献   

16.
抗癫痫药被列为必需监测的药物,在发达的国家已是一项常规测定,本院于1986~1987年先后建立了丙戊酸、苯巴比妥、苯妥英、朴痫酮和卡马西平等5种抗癫药的血药浓度测定方法,丙戊酸以气相色谱法,其它均以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方法的线性范围、准确度和精密度均符合临床要求。两年来对364人次作了597次测定,数据作了以下分析:①以各药物的有效治疗浓度范围为标准,分析我院癫痫就诊患者在常规给药时血药浓度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这5种药物达到有效治疗浓度范围的占20%~63%,其中苯妥  相似文献   

17.
药物治疗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的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薛富英  曾祥发 《广西医学》2008,30(12):1887-1889
癫痫持续状态是神经内科常见的急重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有效控制癫痫发作是挽救病人生命,改善预后的关键.系统常规抗癫痫治疗对绝大部分癫痫持续状态病人有效,但对极少数病人效果差,临床将经足量一线、二线抗癫痫药(AEDS)如安定、苯妥英钠、丙戊酸钠、苯巴比妥等治疗不能控制的持续癫痫发作且超过1 h的癫痫状态称为难治性癫痫持续状态(refractory status epilepticus,RSE)[1].本文对近几年来RSE不同药物治疗的作用机制、给药方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目的]让临床医师、药师进一步认识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之间的相互作用,熟悉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相互作用的发生机制、预先处理措施等知识。[方法]介绍并分析1例脑梗死继发癫痫并肺部感染患者抗感染和抗癫痫治疗全过程。[结果]该患者联用美罗培南和丙戊酸钠进行抗感染和抗癫痫治疗时,临床药师建议逐步用卡马西平替换丙戊酸钠,且在换药的3~5 d内暂不更改丙戊酸钠给药方案,注意监测丙戊酸钠血药浓度。最终患者感染症状逐渐好转且未出现癫痫发作。[结论]临床医师、药师应当时刻关注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尽量采取一些预先处理措施来减少联合用药所致的药物不良事件,从而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某院开展的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的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并对患者进行回访,结合血药浓度监测结果及回访结果综合评价两种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临床疗效,为指导新型抗癫痫药物的使用提供个体化给药建议。方法 收集某院2020年1—12月使用新型抗癫痫药物拉莫三嗪、奥卡西平进行血药浓度监测患者的基本信息,对患者进行回访,分析血药浓度达标率与抗癫痫药物治疗有效率。结果 共收集数据52例,排除空号,诊断和症状不符等情况,可用数据共42例。监测对象以中青年(19-60岁)为主,占71.43%,男性多于女性。奥卡西平监测结果在有效浓度的范围内的比例(89.66%)高于拉莫三嗪(15.38%)(P<0.05)。通过电话进行回访,联合用药患者共17例,其中联合拉莫三嗪和奥卡西平治疗有效率为33.33%;联合拉莫三嗪和丙戊酸钠治疗有效率为50%;联合丙戊酸钠和奥卡西平治疗有效率为40%;联合左乙拉西坦和奥卡西平治疗结果有效的例数是1例,有效率为100%。奥卡西平总有效率为51.72%,高于拉莫三嗪的30.77%(P<0.05)。结论 新型抗癫痫血药浓度监测结果的总体达标率不够。对回访...  相似文献   

20.
周世玲 《医学综述》2011,17(15):2321-2325
如何合理应用抗癫痫药物治疗儿童期难治疗癫痫以获得满意的治疗效果,已经引起广大医务工作者的广泛注意。新型抗癫痫药的问世和应用,给儿童癫痫患者的治疗带来了希望和更多的选择。虽然没有证据显示新型抗癫痫药比传统抗癫痫药更有效,但许多研究已经证明它们的抗痫谱广,药物相互作用和不良反应少,耐受性和安全性较传统抗癫痫药好。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剂既有脑保护作用,又有抗癫痫作用。迷走神经刺激术、脑电刺激术、冷却法、放射疗法等物理疗法为难治性癫痫的治疗拓宽新的思路。改良后的生酮饮食疗法的临床实用性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