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脑室出血 ( PIVH)是指脑室壁、脉络丛及室管膜下 1 .5 cm区域内出血引起的脑室出血。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 3例 PIVH进行回顾 ,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如下。1 临床资料  例 1 :男 ,33岁 ,于 3年前因劳累后出现头痛、恶心、呕吐 5天第一次入院 ,检体发现颈项强直、克氏征 ( + ) ,腰穿为血性脑脊液 ,头颅 CT提示右侧脑室、三脑室、四脑室出血 ,左侧脑室少量出血 ,给于脱水、止血等治疗 1 1天后 ,复查头 CT正常。去年及本次又因类似临床表现二次住院 ,头颅 CT检查发现双侧脑室、三脑室出血 (右侧脑室为主 ) ,经短期内科保守治疗后…  相似文献   

2.
阳泉市第一人民医院神经内科自 1995年 5月至 2 0 0 1年12月共收治经 CT证实的脑出血 42 7例 ,其中继发脑室出血43例 ,占同期脑出血病人的 10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43例 ,男 2 7例 ,女 16例 ,年龄 33~ 74岁 ,平均 5 9岁 ,既往有高血压病 32例 ,糖尿病 3例 ,冠心病 3例。1.2 临床表现 头痛 2 1例 ,呕吐 16例 ,意识障碍 19例 ,失语7例 ,不同程度肢体瘫痪 2 7例 ,脑膜刺激征阳性 39例 ,高热 9例 ,消化道出血 11例 ,呃逆 8例 ,发病时血压增高 40例。1.3 辅助检查 所有病人均行 CT检查 ,在 CT上表现为高密度影。原发出血…  相似文献   

3.
原发性脑室出血(PIVH)是指脑室壁、脉络丛及室管膜下1.5cm区域内出血引起的脑室出血.现就我院近年来收治的3例PIVH进行回顾,并结合有关文献讨论如下.  相似文献   

4.
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局限性脑室扩大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局限性脑室扩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32例局限性脑室扩大患者,分别在CT下行腰穿术非离子型造影剂逆行性脑室造影。结果:27例为脑室囊肿,5例为单纯局限性脑室扩大。结论:CT下腰穿逆行性脑室造影可鉴别脑室囊肿及单纯局限性脑室扩大;对颅内蛛网膜囊肿、脑积水梗阻定位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自 CT应用于临床以来 ,脑室出血得以迅速确诊 ,这给脑室出血的合理治疗及预后判断提供了可靠的根据。现将我科 1 990~ 2 0 0 0年收治的脑室出血 5 2例临床与 CT资料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5 2例中男 33例 ,女 1 9例 ,男 :女为 1 .74 :1。年龄 1 0~ 73岁 ,平均 5 2 .3岁 ,其中以 5 0岁以上者居多 ,共 36例 ,占 6 9.2 %。病因 :高血压 34例 ,动静脉畸形 3例 ,头部外伤 2例 ,原因不明 1 3例。1 .2 主要临床表现 :5 2例中头痛、头晕 32例 (6 1 .5 % ) ,恶心、呕吐 33例 (6 3.4 % ) ,视物模糊 2例 ,失语 3例 ,抽搐 6例 …  相似文献   

6.
原发性脑室出血26例临床与CT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7.
原发性脑室出血26例临床与CT阎玉芬,谢淑萍,刘家祥山西省大同市第三人民医院(037008)脑窒出血可以发生在侧脑室、第三和第四脑室内,分为继发与原发两种。继发性脑室出血为脑室周围脑实质内血管出血被人脑室所致。原发性脑室出血指原发于脑室脉络丛血管和堂...  相似文献   

8.
庄作民  庄颂宜 《浙江医学》1993,15(4):196-198
170例首次缺血性中风患者头颅CT检查提示47.06%有不同程度的白质稀疏。有白质稀疏者年龄及尾状核指数明显大于无白质稀疏者(均P<0.01),50岁以下者均无白质稀疏。未发现梗塞的类型与白质稀疏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9.
董坤  刘欣 《青海医药杂志》2000,30(12):23-24
原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壁、脉络丛、室管膜下1.5cm以内的脑室区出血[1]。既往认为临床上罕见,随着CT、MRI等计算机成像技术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其诊断水平显著提高。现将我院1994年2月—1999年6月期间收治的资料较完整的28例原发性脑室出血进行临床和CT分析,报告如下。临 床 资 料1 一般资料  男17例,女11例。年龄38岁~74岁,平均58.5岁。可明确的病因有高血压病12例,动脉粥样硬化10例,动脉瘤破裂2例,脑室内血管畸形1例,病因不明3例。28例均急性起病,以情绪波动和用力为诱因者16例,12例无明确诱因,20例白天发病,8例夜间睡眠…  相似文献   

10.
田宏 《中级医刊》2009,(10):17-19
心脏扩大即心脏形态的扩大,包括心腔扩张和心肌肥厚两种情况。心腔的扩张是心脏舒张期负荷过度所致,即进人心脏的血容量增加或心脏的某一部分心腔由于血液反流而使其舒张末期容积和容量增加,致心腔扩张。心肌肥厚是心脏长期负荷过度的代偿,可使心脏重量增加和心室壁增厚。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或以某一种形式为主,一旦失代偿临床可出现心力衰竭现象。  相似文献   

11.
心脏扩大即心脏形态的扩大,包括心腔扩张和心肌肥厚两种情况.心腔的扩张是心脏舒张期负荷过度所致,即进入心脏的血容量增加或心脏的某一部分心腔由于血液反流而使其舒张末期容积和容量增加,致心腔扩张.心肌肥厚是心脏长期负荷过度的代偿,可使心脏重量增加和心室壁增厚.这两种情况往往同时存在或以某一种形式为主,一旦失代偿临床可出现心力衰竭现象.  相似文献   

12.
脑室出血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继发性脑室出血是指脑室周围脑实质内的血管破裂出血流至脑室系统。自CT应用以来,对继发性脑室出血有了新的认识,其临床经过与预后均与脑实质出血明显不同,现就1990年以来我们收治的、经CT证实为继发性脑室出血30例CT与临床经过及其预后报告如下:临床资料1.性别与年龄:30例中男性ZI例,女性9例;年龄42-86岁,平均68.2岁。2.诱因与既往史:高血压病史者22例,脑动脉硬化症8例,冠心病7例,糖尿病5例,头痛病史2例;活动中发病21例,情绪激动4例,安静中发病5例。3.临床症状和体征:发病时…  相似文献   

13.
原发生脑室出血(PIVH),系非外伤性(自发性)原发于脑室内脉络丛血管和室管膜下1.5cm区域内的出血。两年来,我院诊治9例,外院2例。本文分析其临床及CT表现,目的在于提高认识,及时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盛华强 《海南医学》2003,14(10):79-79
我院自2001年10月至2003年1月收治自发性脑出血患者152例,其中经CT证实发生早期血肿扩大的有36例。今结合临床与CT回顾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脑出血早期血肿扩大的判定:早期血肿扩大尚无明确定义,标准亦各不相同,我们参照Brott标准,比较48小时内两次CT检查,血肿体积增大超过33%为早期血肿扩大。血肿体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脑室扩大(VD)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对2008-11-2009-11在NICU病房住院的313例于生后3-7d进行头颅B超检查的早产儿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24例诊断VD患儿为病例组,289例脑室正常患儿为对照组,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特点及预后并进行早产儿VD相关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早产儿VD发生率7.67%,其中胎龄<28、28-30及≥30周的早产儿VD发生率分别为33.33%、23.29%和1.73%,出生体重<1500、1500-2000及≥2000g的早产儿VD发生率分别为26.53%、9.00%和2.15%。病例组病死率为4.17%,对照组为2.12%,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单因素分折结果显示,早产儿VD的相关因素包括:胎龄、出生体重、血糖、血pH值、贫血、呼吸机治疗;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折结果显示:胎龄、出生体重、呼吸机治疗是早产儿VD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小胎龄、低出生体重、应用呼吸机治疗是早产儿VD的危险因素,进一步开展相关因素预防措施的研究是降低早产儿VD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的CT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50例脑出血破入脑室患者的CT与临床特征进行分析,发生率占同期脑出血患者的28.0%,病死率为32.0%。生命预后在CT表现方面与血肿量、血肿侵入脑室的范围、脑室扩大密切相关,与出血部位、中线移位无关;在临床表现方面生命预后与头痛呕吐、意识障碍、抽搐、脑膜刺激征及高热密切相关,与性别、年龄、肢体瘫痪、病初高血压、病理征无关。其间还探讨了此病生命预后的影响因素,探索其有效的治疗方法,以提高生存率。  相似文献   

17.
邓志坚 《广东医学》1998,19(4):314-314
我院自1988-1997年采用脑室腹腔分流术式治疗各种类型脑积水115例,现将其术式及疗效结果等有关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股资料:本组115例小儿脑积水,男78例,女37例。年龄14天一5岁。临床表现均有颈软无力,腰部无力,部分有抽搐、呕吐等表现。体格检查:头围明显较同龄人增大,一般都在50cm以上。前因未闭者均较膨胀。叩诊有破壶音。双目落日征阳性。头颅CT示:大脑皮质厚度最少不少于1cm如果少于1cm,一般不予手术)。包括:交通性及阻塞性脑积水。1.2术式介绍:在气管插管全麻下施行手术。取平卧位头侧(一般行右侧脑室…  相似文献   

18.
过去对原发性脑出血破入脑室形成继发性脑室出血的症状和预后估计偏重,1995.1~1998.6观察的病例并不竟然。现将脑出血破入脑室的32例与未破入脑室的30例研究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20.
小儿头颈部CT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关立夫 《中国医刊》2000,35(8):9-12
目前CT在儿科临床的应用日益广泛 ,检查人数约占儿科门诊病人总数的 0 5%~ 1 % ,占X线检查总人数的 4 %~ 8%。头颈部检查占CT检查的 80 %左右。常规检查方法为横轴位平扫 ,部分病例需冠状位扫描、增强扫描。对婴幼儿及不合作小儿常规给水合氯醛镇静。1 头部检查因脑部病变X线平片除钙化外多不能直接显示 ,脑血管造影及脑室造影给患儿带来痛苦和危险 ,因此CT扫描常为颅脑病变的首选检查方法。由于病变发现的阳性率高 ,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临床 ,现分述如下。1 1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HIE)  占CT检查的 7%~ 1 5% ,占围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