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目的:探讨MSCT脑室造影在婴幼儿颅脑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及临床意义.材料和方法:对30例CT平扫发现脑室扩大的患儿进行经脑室造影后CT扫描,并进行多平面重建.结果:9例为单纯性脑积水(其中6例为梗阻性脑积水,3例为交通性脑积水),8例侧脑室局限性扩大(其中4例为侧脑室囊肿,4例为侧脑室单纯性局限性扩大),7例颅后窝囊肿(其中1例为Dandv-Walker综合征,1例为小脑蚓部囊肿,5例为枕大池囊肿),5例鞍上囊肿,1例脑穿通畸形.结论:MSCT脑室造影不仅有助于侧脑事单纯性局限性囊性扩大与脑室囊肿的鉴别,有助于鞍上囊肿与第三脑室囊性扩大的鉴别,有助于颅后窝囊肿的鉴别,而且在婴幼儿脑室扩大的病因诊断中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2.
虽然颅内皮样囊肿并不少见,但发生于小脑实质内极少,本文报道了1例发生于小脑蚓部的皮样囊肿。1 病历简介患儿,男,6岁,因头痛、呕吐12天,发热4天来院检查。查体:体温39℃,神志清楚,项强,四肢肌力大致正常,双腱反射不亢进,病理征未引出,双侧视乳头边界不清,后枕部未见皮下局部性软组织肿胀、隆起。临床以“颅压高待诊”申请进行CT和MRI检查。影像学表现:CT示小脑蚓部巨大类圆形低密度影,大小约45cm×55cm,边界清晰,其内密度大致均匀,未见钙化灶,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变扁,幕上脑室系统明显扩大,脑室周围白质密度减低,未见枕部颅骨缺…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20例先天性四脑室中侧孔闭锁的CT诊断,男性13例,女性7例,年龄45d~8岁.CT表现:第四脑室囊状扩大9例;第四脑室囊状扩大通过小脑溪与后颅窝小囊腔相通4例,或大囊腔相连3例;第四脑室与两侧小脑半球大小不等的两囊腔相连1例;扩大的第四脑室向天幕上延伸7例;枕大池、脑沟、脑裂消失20例;第三脑室及两侧侧脑室对称性重度积水扩大20例.合并右额顶区硬膜下积液1例.本病需与后颅窝蛛网膜囊肿、囊性新生物和变异的巨大枕大池以及重度小脑发育不全鉴别.  相似文献   

4.
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诊断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笔者报告7例Dandy-Walker综合征,均经CT检查后确诊,其中6例手术证实,2例有手术后CT复查,Dandy-Walker综合征主要病理基础是第四脑室顶盖部的发育异常,此征的CT表现有惊人的相似性,它们是:(1)小脑蚓部缺失;(2)第四脑室从缺失的蚓部向后上方扩张,可呈囊袋状、扇形、三角形、(3)小脑半球向前外方分离退缩,两侧可不对称;(4)天幕上抬,窦汇及横窦升高,后颅凹扩大;(5)幕上脑  相似文献   

5.
儿童期颅脑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自血病,居第二位,而颅后窝肿瘤与幕上肿瘤的发病率基本接近。较常见的儿童颅后窝肿瘤是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室管膜瘤等。虽然髓母细胞瘤.室管膜瘤、非典型畸胎样瘤可以表现为脑室内肿瘤,但是它们起源于小脑实质,因此,将它们归类为脑实质内肿瘤。脑实质外肿瘤包括神经鞘瘤、胚胎性肿瘤如皮样囊肿、表皮样囊肿、肠源性囊肿等。儿童天幕下肿瘤按部位又可分为中线区肿瘤和小脑半球、小脑表面区肿瘤二大类。前者自前向后依次起源于脑干,第四脑室、小脑局部及枕大池周围,共同特点为引起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阻碍,第四脑室扩大或缩小,前移或后移,很少或轻度左右移位,幕上脑积水。中线区肿瘤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相似文献   

6.
MR相位对比电影法在蛛网膜囊肿诊断中应用价值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评价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在蛛网膜囊肿与蛛网膜下腔扩大及囊肿与邻近脑池是否相通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运用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和流动分析软件对21例影像学疑为蛛网膜囊肿或蛛网膜下腔扩大患者进行检查,并分析其相位幅度图像形态及博动情况,测定相应病变区在相位速度图上的搏动强度。结果:蛛网膜囊肿在相位幅度图上可不清楚显示囊肿与邻近脑池相分隔:同时可显示囊肿内搏动幅度。囊肿内反向流动信号及喷射信号改变,提示与邻近蛛网膜腔相通。而在四脑室扩大者,相位幅度图未见明显囊腔,可见与导水管相通。结论:磁共振相位对比电影法对显示不同部位颅内蛛网膜囊肿的形态、与邻近蛛网膜下腔结构鉴别及了解囊肿内搏动情况判断与邻近脑池是否交通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Dandy-Walker综合征(DWS)的临床及MRI表现特征。方法:对6例经MRI诊断为DWS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MRI主要表现为小脑蚓部缺如,小脑半球部分发育不全伴分离、移位;第四脑室囊状扩大与后颅窝囊腔相通;后颅窝扩张伴有横窦、窦汇和小脑幕上移;常伴有幕上不同程度梗阻性脑积水及其他颅内畸形。结论:DWS的MRI表现具有特征性,MRI是诊断DWS的最理想的影像学方法。  相似文献   

8.
收集76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后颅凹占位性病变,其中肿瘤73例,囊肿73例,囊肿3例。桥小脑角区好发于听神经瘤、胆脂瘤、脑膜瘤、四则移和后移,小脑蚓部好发髓母细胞瘤,好引起四脑室前移,四室前移,四脑室好发于室管膜瘤及脉络膜乳头状上脑室扩大,小脑半球好发血管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转移瘤,四到多受压侧移、前移。后颅凹各种占位笥病变者有其CT影象学特征,可据与四脑室关系、病史年龄做出定位性诊断。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25岁。因电击伤后神智不清9小时入院。于9小时前,不小心被高压电击伤,随即短暂的意识障碍(时间不清)后由家人送我院,并以电烧伤为临床诊断入院。查体:神智模糊,烦躁,右侧面颈部、枕顶部及四肢及体部多处创面,整个创面表皮坏死、脱落、干燥。头部CT检查示:右枕叶小斑片状高密度影,考虑为脑挫伤;右侧枕部及顶部颅内积气、右侧枕顶部软组织部分缺如,颅板变薄,未见骨折线。  相似文献   

10.
病例资料患者,男,54岁。发现右额颞部包块3年,增大3天。体检:右额颞部可触及4cm×5cm×5cm大小包块,质软,压痛( )。CT表现:右额颞部见一巨大类圆形高密度占位病变,大小约7.2cm×6.0cm×6cm,密度均匀,CT值98HU。内缘光整,与周围脑组织分界清晰,外缘宽基底紧贴颅骨内板,向前侵蚀额骨内板,累及右侧额窦;向外呈膨胀性生长,额骨骨质吸收变薄,部分骨皮质缺损,病变穿破颅骨突向颅外,并见皮下软组织肿块。鞍上池、三脑室、右侧脑室明显受压变窄,左侧脑室枕、颞角扩大,中线结构明显左移。增强扫描:颅内病变无强化,额顶部皮下软组织肿块部分呈明显…  相似文献   

11.
丹-瓦氏综合征的CT诊断(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andy-Walker综合征又称先天性第四脑室中孔侧孔闭锁,属罕见的颅脑先天发育畸形。我院发现5例,均经CT、手术或脑室造影检查确诊,现结合文献讲行分析讨论如下。1材料与结果见附表。附表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诊断2·讨论本病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后颅凹发育畸形。Benda于1954年首次命名为Dandy-Walker综合征。French[1]1982年归纳各家本病病史及病因有4个要点:(1)胎生期第四脑室出孔闭锁;(2)胎生期小脑蚓部融合不良;(3)胚胎期神经管闭合不全;(4)脑脊液动力学异常。病理上表现为四脑室中孔侧孔闭锁、四脑室囊状扩大、小脑…  相似文献   

12.
患者 女,15岁.2003年1月因头痛行CT、MR扫描诊断为脑干小脑占位,并发阻塞性脑积水,行脑室腹腔分流;2005年1月无明显诱因.头部出现持续性钝痛.用力时加重,伴呕吐,无抽搐、昏述、偏瘫,头部CT扫描示右顶部和小脑病变;体检及实验室检查无异常发现。  相似文献   

13.
读片窗     
患者 男 ,5 2岁。主诉 :头痛 1年 ,头晕、颈痛、颈部活动受限半年 ,行走不稳 ,呃逆 3个月。体检 :Ⅴ颅神经浅感觉减退 ,Ⅶ颅神经左侧鼻唇沟浅 ,步态不稳、肌力Ⅴ级 ,Romberg征 (± )。CT :左侧桥小脑角区可见一类圆形等密度肿块影 ,边界清楚 ,周边可见环形钙化 ,小脑和脑干受压(图 1)。MRI :肿块信号不均 ,大部分于T1WI、T2 WI上呈等信号 ,病灶边缘呈环状T1低信号、T2 高信号。肿块与周围脑质界限清楚 ,可见脑脊液信号。桥脑、第四脑室受压、变形 ,左侧小脑半球受压 ,灰白质界面内移位 ,残存左侧桥小脑角池及枕大池增宽 ,幕上脑室系…  相似文献   

14.
患者 男,34岁.突发头痛伴恶心、呕吐7天,以后枕部持续性胀痛为主. CT示:右侧小脑半球见团片状稍高密度影,密度不均,边界不清,小脑中线稍移位,幕上脑室系统有所增宽(图1).CT诊断:右侧小脑占位性病变. MRI检查:右侧小脑见一不规则长T1、稍长T2信号,T2FLAIR呈稍高信号,大小约为4.7 cm ×4.5 cm ×2.8 cm,其内信号不均,边界尚清楚,周围见少许长T1、长T2信号,右侧小脑、桥脑及第四脑室明显受压(图2~4).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经膜髓帆入路切除第四脑室病变的手术方法及优点。方法17例第四脑室及周围占位病变,男7例,女10例,年龄5~49岁,平均26.6岁。其中髓母细胞瘤5例,室管膜瘤5例,表皮样囊肿2例,脑囊虫病2例,脉络丛乳头状瘤3例。手术采用小脑延髓裂膜髓帆入路,显微镜下分离两侧小脑延髓裂,游离小脑扁桃体,根据病变大小切开脉络膜和下髓帆,显露四脑室,将病变切除,严密缝合硬膜,骨瓣复位。结果17例病变均全切除,术后早期恢复良好,无重残及死亡。11例术后随访3~21个月,无重残及死亡,其中8例行CT或MRI检查,无复发。结论经小脑延髓裂膜髓帆入路切除四脑室肿瘤不需切开小脑蚓部,且可扩大四脑室的显露,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后颅窝囊肿的CT—MR影像学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目的:本文目的是对后颅窝囊肿的CT-MR影像学的诊断作用进行评价。材料与方法:12例后颅窝囊肿的CT和MR影像表现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其与临床表现和类型的相关性。结果:本组病例包含Dandy-Walker囊肿(5例)、蛛网膜囊肿(3例)和巨枕大池(4例),CT和MR都可提供无创性检测手段。结论:CT和MR二者对后颅窝囊肿的诊断均有效,但在显示病变的性状、大小和轮廓方面,MR比CT稍胜一筹。  相似文献   

17.
患者 男 ,2 8岁。头部外伤后头痛、头晕 12天 ,以往有癫痫病史 10余年。查体 :颅神经检查未见异常 ,右上肢浅感觉减退 ,四肢肌力正常 ,双侧膝腱反射亢进。实验室检查 :未见异常。MRI扫描 :左侧额、顶、颞部颅板下方见一 11.5cm×5 .0cm× 9.0cm大小梭形异常信号 ,与脑实质比较呈等T1长T2 信号 ,T2 WI高于脑脊液信号 ,其内信号均匀 ,相应部位的脑组织及脑室明显受压右移。左侧额骨增厚 ,尤以板障明显 ,最厚处达 1.5cm。MRI诊断 :皮样囊肿或表皮样囊肿。手术所见 :颅骨与脑组织之间见囊性肿物 ,囊内为黄色液体并掺杂部分固态物。镜检 :…  相似文献   

18.
Dandy-Walker综合征的CT诊断(附七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报告7例Dandy-Walker综合征,均经CT检查后确诊,其中6例手术证实,2例有手术后CT复查。Dandy-Walker综合征主要病理基础是第四脑室顶盖部的发育异常。此征的CT表现有惊人的相似性,它们是:(1)小脑蚓部缺失;(2)第四脑室从缺失的蚓部向后上方扩张,可呈羹袋状、扇形、三角形、(3)小脑半球向前外方分离退缩,两侧可不对称;(4)天幕上抬,窦汇及债窦升高,后颅凹扩大;(5)幕上脑室系统一般呈对称性扩张。笔者还报告了第四脑室从后囱门疝出和脑室内出血极为罕见的CT表现。  相似文献   

19.
颅内肿瘤并非少见,国内统计平均每年发生率为10/10万人口,其中天幕上发生率为70.96%,天幕下为29.04%。天幕下的常见肿瘤依次为听神经瘤、髓母细胞瘤、星形细胞瘤占天幕下肿瘤2/3强,其次为室管膜瘤、脑膜瘤、血管母细胞瘤和表皮样囊肿、皮样囊肿等。天幕下肿瘤按部位又可分为中线区肿瘤和小脑半球、小脑表面区肿瘤二大类。前者自前向后依次起源于脑干、第四脑室、小脑蚓部及枕大池周围,共同特点为引起中脑导水管狭窄或阻碍,第四脑室扩大或缩小、前移或后移,很少或轻度左右移位,幕上脑积水。中线区肿瘤多见于儿童…  相似文献   

20.
刘雪飞  张蕴增 《武警医学》1999,10(6):332-332
自1993年2月~1998年4月我科共收治颅内蛛网膜囊肿20例,采取了不同手术方法,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男16例,女4例。年龄3~55岁,平均219岁,其中20岁以下12例。囊肿发生部位:外侧裂池9例,枕大池7例,小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