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纤维连接蛋白在IgA肾病肾组织内的分布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纤维连接蛋白(Fn)在IgA肾病中的意义,对107例IgA肾病患者肾组织内Fn的变化及其与病理和临床的关系进行了观察,发现Fn分布与系膜增宽程度平行,并在新月体、严重系膜增生及肾小球硬化区明显增多。与单纯系膜区分布者相比,Fn沿毛细血管襻分布者的病理变化程度、新月体形成、IgG、IgA及C3沿肾小球基底膜的沉积,高血压、肾病综合征及非选择性蛋白尿发生率均增高(0.01<P<0.05),同时血肌酐清除率下降(0.01<P<0.05),24小时尿蛋白量明显增加(P<0.01)。对44例的随访表明,B组慢性肾功能不全的发生率显著高于M组。结果显示:Fn在毛细血管襻上的增加反映了系膜增生及毛细血管壁免疫损伤严重程度,并伴有严重的临床表现和不良的预后。  相似文献   

2.
培哚普利对实验性糖尿病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观察培哚普利(perindopril)对链脲霉素诱导的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DM对照组(DC组)每日注射长效胰岛素,DM治疗组(DP组)并每天给予培哚普利1mg/kg。于病程1、3、6个月测24小时尿蛋白。取肾脏作光镜和电镜检查,测定肾小球平均截面积(MGPA)和肾小球平均体积(MGV)。结果显示6个月期间DC、DP组尿蛋白定量明显高于NC组(P<0.01),且DC组高于DP组(P<0.05)。3、6个月时DC、DP组MGPA、MGV均大于NC组,6个月时DP组小于DC组。电镜观察表明,DM大鼠系膜区扩张,足突融合,基底膜增厚等,但DP改变较轻。提示DM大鼠存在肾脏结构和功能异常;培哚普利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3.
间质性肺疾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FN和IgG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同步检测并对比11例正常对照者和25例间质性肺疾病(ILD)病人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外周血中纤维连接素(FN)和IgG水平并探讨其意义。结果表明:(1)正常人BALF和外周血中FN水平相近(P>0.05);ILD病人BALF中FN水平明显增加,并高于其血浆中FN水平(P<0.01),而各组血浆FN水平相近(P>0.05)。(2)ILD病人BALF中IgG水平明显增加,外周血中IgG水平也略有增加。(3)ILD病人BALF中FN、IgG均与细胞总数呈正相关,其中IPF组BALF中FN与中性粒细胞(%)呈正相关(P<0.05),非IPF组BALF中FN、IgG均与淋巴细胞(%)呈正相关(FN:P<0.01;IgG:P<0.05)。(4)ILD病人BALF中FN和IgG之间呈明显的正相关(P<0.01)。以上结果提示:ILD病人BALF中FN水平明显增加,它可作为ILD肺泡炎活动性的一个标志,而BALF中IgG水平增高可能反映ILD体液免疫活动性的一个侧面。  相似文献   

4.
自由基在实验性胃癌及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自由基在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将100只Wistar大鼠分为2组,实验组(70只),给予100mg/L甲基硝基亚硝基胍(MNNG)水溶液自由饮用30wk,对照组(30只)饮用自来水.选5个时相点,动态观察MNNG诱发实验性胃癌及其癌前病变过程中大鼠体内丙二醛(MDA)、脂质过氧化物(LPO)、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等的变化情况.结果在实验组,MDA平均含量在52wk非常显著地大于0wk(P<001),并显著地大于16wk以前(P<005).胃癌组织MDA含量显著高于胃癌癌前病变组织(P<005).癌组织LPO的含量显著高于癌前病变组织(P<005).实验组,总SOD和CuZnSOD活性在52wk明显低于16wk之前(分别为P<005和P<001).癌组织CuZnSOD含量非常显著地小于正常胃粘膜(P<001),亦明显低于胃粘膜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P<005).在30wk和52wkGSHPX活性显著低于16wk以前.结论自由基在实验性胃癌及其癌前病变发生中具有一定作用,自由基清除剂可能对胃癌的综合防治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王春霞 《山东医药》1998,38(2):21-22
观察了地塞米松(Dex)对哮喘患考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合成白介素-4(IL-4)、白介素-5(IL-5)和免疫球蛋白E(IgE)的抑制作用。结果证明,哮喘1组(仅用植物血凝素,简称PHA)PBMC合成IL-4、IL-5、IgE较对照组(仅用PHA)明显增高(P<0.01),哮喘2组(PHA+Dex)PBMC合成IL-4、IL-5、IgE较哮喘1组显著下降(P<0.05)。认为Dex治疗哮喘的机理,部分是通过减少IL-4IL-5、IgE的合成而达到抗炎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导致糖尿病酮症(DK)及酮症酸中毒(DKA)患者肝损害的相关因素.方法DK或DKA患者99例,其中ALT及AST均异常升高11例(A组),单项ALT异常升高13例(B组),肝功能正常75例(C组),对以上各组患者的血二氧化碳结合力(CO2CP)、尿素氮(BUN)、血糖(BG)和血浆渗透压(OSM)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A,B两组患者的CO2CP明显低于C组(P<001,t=633和t=643),而BUN则明显升高(P<001,t=361,AvsC;P<001,t=435,BvsC),A组的BG(P<005,t=284)和血浆OSM(P<005,t=310)水平也显著高于C组,而B组患者的BG及血浆OSM与C组比较无差异;与B组相比,A组患者的CO2CP明显降低(P<002,t=271),BG(P<005,t=289)和血浆OSM(P<005,t=236)明显升高.此外,Ⅰ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转氨酶异常升高的发生率明显高于Ⅱ型糖尿病患者(P<005,χ2=438).结论酸中毒和脱水是导致糖尿病酮症及酮症酸中毒患者肝损害的重要因素,酸中毒及脱水程度与肝损害程度相关.  相似文献   

7.
糖尿病患者血清生长激素与肌酐清除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16例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IDDM)患者,19例非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NIDDM)患者和23例对照者的血清生长激素(GH)水平。在IDDM组,无论是肌酐清除率(Ccr)正常或减低,其GH值均为2.53±1.73μg/L,均高于对照组的0.71±0.53μg/L(P<0.05),GH与Ccr呈负相关(r=0.63,P<0.01),NIDDM组Ccr<50ml/min者GH值为1.83±0.47μg/L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和Ccr>80ml/min组(GH0.83±0.49μg/L,P<0.05)。糖尿病(DM)伴微血管并发症者,GH值为2.92±1.70μg/L,高于无此并发症者GH1.24±0.97μg/L,(P<0.01),认为GH与DM微血管并发症有关。  相似文献   

8.
老年痴呆患者apoE基因型分布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目的观察中国老年痴呆患者apoE基因型的分布,初步探讨apoE在老年痴呆发病中的作用。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对35例健康人、23例多梗塞性痴呆(MID)及17例老年性痴呆(AD)患者进行apoE基因多态性分析,测定血清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载脂蛋白AⅠ(apoAⅠ)、载脂蛋白B(apoB)和载脂蛋白E(apoE)的浓度。结果AD组与健康对照组在apoE基因频率及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上的差异有显著性(χ2=11.5,P<0.05;χ2=16.2,P<0.01);MID组与健康对照组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应用Woolf公式计算,发现apoEε4等位基因与AD之间有显著性关联(χ2=7.7,P<0.01),相关危险度(RR)=3.0。AD组血清apoE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C、LDL-C、apoAⅠ、apoB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结果提示apoEε4等位基因与老年性痴呆有显著性关联,apoEε4可能是AD发病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9.
肝硬化患者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与血小板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检测了41例正常人和39例肝硬化失代偿患者的血小板表面相关抗体(PA-IgG、PA-IgA、PA-IgM)水平和血小板计数,发现肝硬化组PA-IgG、PA-IgA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显著的增高(P<0.01),同时还发现肝硬化组的PA-IgG、PA-IgA水平与血小板计数两者呈负相关(γ分别为-0.4249及-04772、P<0.05)。结果表明肝硬化患者血小板的减少与PA-IgG、PA-IgA增高有密切关系,这可能与肝硬化病程中自身免疫机制参与有关。  相似文献   

10.
老年人不同体质对心脏结构、血流、功能及血压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体重对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方法623例老年人根据体质指数(BMI)分为肥胖、超重、正常及消瘦4组,检测血压、空腹血糖(BS)、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及超声心动图。结果肥胖及超重组较正常体重及消瘦组收缩压(SBP)及舒张压(DBP)均增高(均为P<0.05),主动脉径(AoD)、左房径(LAD)、左室舒张及收缩末径(EDD及ESD)及心肌质量(LVM)增加(均为P<0.05)。SBP、DBP均与体重、BMI、TC、LVM及心房收缩期与舒张早期充盈峰值流速(APFV与EPFV)之比值(A/E)呈明显正相关(P<0.05、0.01或0.001),DBP与年龄呈明显负相关(P<0.001)。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证实LVM、APFV及LAD均与BMI呈正相关(均为P<0.01),EPFV与BMI呈负相关(P<0.05);射血分数(EF)、年龄、BS与SBP呈正相关(P<0.05、0.001及0.01),与DBP呈负相关(P<0.05或0.001)。结论体重是影响心脏结构、血流、功能及血压的重要因素;EF、年龄、BS是分别影响SBP及DBP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对30例外源性哮喘患者及30例正常人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MNC)低亲和力IgE受体(即CD23)表达、白细胞介素-4(IL-4)及血清IgE水平进行测定。结果显示:发作组哮喘患者IgE、IL-4、CD23与缓解组及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1)。且IgE升高与CD23呈正相关(r=0.827;P<0.01)。缓解组IgE抗体、IL-4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CD23与正常对照组之间有显著性差异(P<0.0l)。以上结果表明了这一细胞因子的失衡与外源性哮喘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低,中和高海拔(江苏省南京市市中心区20m,青海省西宁市2261m和青海省天峻县3800m)实验家兔血脂,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丙二醛(MDA)的动态观察表明:HDL-C,HDL3-C和SOD随海拔升高而上升(P<0.05及0.01),TC,TG,HDL2-C和MDA则下降(P<0.05及0.01)。采用光镜扫描和透射电镜观察了不同海拔自然环境对高脂血性生动脉和冠状动脉损伤的影响,结果显  相似文献   

13.
温胃舒冲剂是根据临床实践组成的中药复方制剂.为了探讨其作用机理.用小鼠造成3种模型:去氧胆酸钠(DOCA)造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模型;DOCA+甲疏基咪唑造成 CAG-阳虚模型,DOCA+甲状腺+利血平造成 CAG-阴虚模型。以血浆中环磷酸腺苷(cAMP )、环磷酸鸟苷(cGMP)观察其治疗作用。结果表明,温胃舒能降低CAG模型小鼠的cAMP、cGMP.也能降低CAG-阳虚模型小鼠的cGMP,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均P<0.05~0.01。此外.结果还表明温胃舒冲剂有镇痛、抗炎和抑制胃肠推进运动、并能提高大鼠淋巴细胞转化率、血清IgG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 的:分析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合并糖耐量异常对D-二聚 体(DD)含量 的 影 响。方 法:选 择135例住 院 治 疗 的ACS患者。根据糖代谢情况,患者被分为单纯ACS组(48例),2型糖 尿 病(T2DM)+ACS组(46例)和糖 耐 量 减 低(IGT)+ACS组(41例);同期住院健康体检者35例作为正常对照组。测定 比 较 各 组 的浆DD水平。结 果:与正常对照组和单纯ACS组比 较,T2DM+ACS组和IGT+ACS组的甘油三酯水平[(1.12±0.39)mmol/L,(1.52±0.92)mmol/L比(2.57±1.17)mmol/L,(2.32±0.96)mmol/L]显著 升 高(P均<0.01);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单纯ACS组、T2DM+ACS组和IGT+ACS组患 者 血 浆DD水平[(360.50±74)ng/ml比(795.24±134.10)ng/ml比(663.31±116.06)ng/ml,(702.40±126.64)ng/ml]均显 著 升 高(P均<0.01);而T2DM+ACS组和IGT+ACS组的 血 浆DD水平显著低于单纯ACS组(P均<0.05)。结论:急 性 冠 状动脉综合征合并糖耐量减低患者纤溶系统功能较单纯ACS患者 减 退。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指导风湿热的防治并改善其预后,寻找特异性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以探讨风湿热活动性。方法:采用最具生物活性的A组链球菌壁多糖部分作包被抗原,以ELISA法测定抗链球菌壁多糖抗体(ASP)IgG、IgM。结果:风湿性心脏病活动期ASPIgG、IgM的水平(3652±2195和2619±0748)和阳性率(561%和756%)显著高于正常人、风湿性关节炎和风湿性心脏病静止期(P<005~00001),后二者ASP-IgG、IgM的水平和阳性率明显高于正常人(P<005~001);随治疗ASP-IgM下降较快(P<0001),ASP-IgM与反映风湿热活动的传统指标(血沉、C-反应蛋白等)之间具有正相关性,ASP在风湿热活动中的阳性率(854%)明显高于ESR、CRP和ACL。结论:ASP在判断风湿热活动性方面具有较高的敏感性  相似文献   

16.
目的:为探讨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无症状性心肌缺血(Silent myocardial ischemia,SMI)与心率变异性的关系。方法:根据连续2天(即48小时)动脉心电图(DCG)分析,将(EH)患者2天ST段均无SMI发作组30例60份DCG资料与2天ST段均无SMI发作组55例110份DCG资料进行对比分析;再将同一患者1天有SMI发作另1天没有SMI发作的28例SMI发作日与非SMI发作日心电图进行对比分析。结果:SMI发作组(P〈0.01)、SDANN(P〈0.01)、SDNNi(P〈0.05)以及rMSSD(P〈0.05)均低于无SMI组。同一患者SMI发作日SDNN(P〈0.01)、SDANN(P〈0.01)、SDNNi(P〈0.01)以及rMSSD(〈0.05)均低于非SMI发作日。结论:  相似文献   

17.
将98例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蛤士膜油与玉屏风颗粒治疗,临床观察1年,结果显示治疗组有效率94.5%,对照组有效率62.8%,两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血清IgA、IgG用药后明显提高,IgE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5或0.01).IgM无显著性变化。用药后年感冒次及年哮喘次明显降低,且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纳差及多汗改善情况较对照组明显(P<0.05),说明蛤士膜油有较好的防治小儿哮喘,改善体液免疫,增强机体抗病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颈动脉粥样硬化与冠脉和周围动脉病变的关系。方法采用连续波配合脉冲多普勒对比检测261例心肌梗死(MI)、脑血管病(CD)和周围动脉病变(PAD)患者的颈动脉粥样硬化程度及其关系。结果与对照组比较,MI、CD、PAD3组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明显增加(P<0.05),斑块指数以CD组最明显(P<0.05),颈总动脉内径增大(P<0.05),搏动指数和阻力指数均增高(P<0.05),CD组的阻力指数差异尤为显著。结论颈动脉超声检测可作为预测冠脉和周围动脉粥样硬化有价值的指标。  相似文献   

19.
川芎嗪对冠心病患者脂质过氧化作用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对42例冠心病患者应用川芎嗪治疗前后的血清脂蛋白代谢、过氧化脂质、抗氧化酶活性及血液流变学进行了对照观察。结果表明:①血清TG、TC、(LDL+VLDL)-C值及TC/HDL-C比值均明显降低(P〈0.01,P〈0.05),而HDL-C则显著升高(P〈0.05);②MDA水平显著降低(P〈0.01),SOD及GAT活性明显提高(P〈0.05,P〈0.01);③血浆粘度、红细胞压积和纤维蛋白原均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苯那普利延缓肾脏疾病进展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采用实验性肾小球硬化模型,治疗组给苯那普利(4mg·kg-1·d-1)。用比色法和放免法分别测定肾内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活性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和细胞外基质(ECM),原位杂交观察TGFβ1mRNA表达。结果治疗组肾内ACE活性和AngⅡ与非治疗组比较,受到明显抑制(P<0.01)。治疗组肾小球和肾小管区TGFβ1mRNA表达量显著低于非治疗组(P<001)。同时,ECM在肾小球内沉积也较非治疗组显著减少(P<0.01)。结论苯那普利通过阻断肾内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在下调TGFβ1表达和ECM积聚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