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目的探讨西妥昔联合阿霉素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活性的影响;碘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染色法测定药物对细胞凋亡率的影响;JC-1染色法测定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 blot测定细胞内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Bcl-2及Caspase-3的表达水平。结果 MTT结果显示,西妥昔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随浓度增加而增强,但作用时间对细胞的抑制作用影响较小。阿霉素对MDA-MB-231细胞的抑制作用具有浓度与时间依赖性。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能明显增强对MDA-MB-231细胞株的抑制作用,合用组12、24、48 h的细胞存活率与西妥昔组、阿霉素组相比,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或P<0.01)。PI结果显示:单用西妥昔、阿霉素均可诱导MDA-MB-231的凋亡。联合用药可明显提高细胞的凋亡率,合用24 h的凋亡率达到了(43.86±3.62)%,与西妥昔组(11.0±2.32)%、阿霉素组(17.1±1.37)%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JC-1染色结果显示西妥昔、阿霉素单用及联合应用均可降低线粒体膜电位,合用组降低更明显。Western blot显示西妥昔可下调Bcl-2、GRP-78的表达,激活Caspase-3。阿霉素对Bcl-2及Caspase-3表达无影响,可增加GRP-78的表达。合用组的GRP-78、Bcl-2表达明显降低,Caspase-3的激活明显增加。结论西妥昔与阿霉素合用可增强对三阴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的抑制作用,增加细胞凋亡,其机制可能是西妥昔通过下调内质网应激水平,去除内质网应激对细胞的保护作用,进而减少Bcl-2表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激活线粒体凋亡通路,促进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
马钱子碱对乳腺癌细胞MDA-MB-231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余志艳  李平 《安徽医药》2008,12(9):779-782
目的本研究旨在观察马钱子碱(Brucine)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并分析Brucine在诱导细胞凋亡过程中对Bcl-2、Bax和Caspase-3蛋白表达的调控作用。方法人乳腺癌细胞株MDA-MB-231(雌激素受体阴性)细胞以L-15培养基体外培养,用MTT法测定Brucine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以碘化丙啶(PI)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Annexin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检测Brucine对MDA-MB-231的诱导凋亡作用;Western蛋白印迹法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和Caspase3的表达。结果Brucine对MDA-MB-231细胞有明显的增殖抑制作用;观察到典型的细胞凋亡形态学特征性改变;流式细胞术PI染色结果显示随着Brucine浓度的增加细胞凋亡率逐渐增高并呈明显的浓度依赖,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5);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先增加后降低,但死亡细胞逐渐增加;且随着Brucine浓度的增加抗凋亡基因Bcl-2表达水平明显降低,而促凋亡基因Bax和Caspase-3表达明显增高。结论Brucine能够诱导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其分子机制可能与激活Bax、Caspase-3和抑制Bcl-2等凋亡调控基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观察不同浓度EGCG(10、20、40、80、160 mg.L-1)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EGCG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d protein 78,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GCG能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且随EGCG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EGCG作用MDA-MB-231细胞12、24、48 h的IC50分别为69.1、40.4、29.4 mg.L-1。EGCG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体积变小、染色质聚集、细胞核边缘化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随EGCG浓度的增加,MDA-MB-231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GCG可抑制GRP78蛋白表达,增强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EGCG能够促进MDA-MB-231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stress,ERS)引起的caspase-3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4.
白藜芦醇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白藜芦醇(resveratrol,Res)对人黑色素瘤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0、20、40、80、160μmol.L-1)Res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株Mel-RM和MM200增殖的抑制作用,溴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进行流式细胞仪分析,检测Res对黑色素瘤细胞凋亡的影响。通过JC-1染色法检测Mel-RM和MM20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mitochondrial membrane potential,△Ψm)。试剂盒检测Caspase-3的活性变化。结果随着Res的浓度的增加,对人黑色素瘤细胞株的增殖产生明显的抑制作用,80、160μmol.L-1的Res可诱导Mel-RM和MM200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JC-1染色结果显示,Res处理后Mel-RM和MM200线粒体膜电位分别降低51.0%和68.8%。Caspase-3活性检测结果显示Res对Caspase-3具有激活作用。结论 Res具有抑制黑色素瘤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及激活Caspase-3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冬凌草甲素与西妥昔单抗联用协同诱导人喉癌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首先采用MTT法考察冬凌草甲素与西妥昔单抗联用对两株人喉癌细胞(HEp-2和Tu212细胞)增殖的影响;建立HEp-2裸鼠移植瘤模型考察冬凌草甲素与西妥昔单抗联用体内抗肿瘤效果;采用高内涵技术和流式细胞术检测冬凌草甲素与西妥昔单抗联用对两株人喉癌细胞凋亡比例、线粒体变化及活性氧(ROS)的水平。进一步采用Western印迹法检测线粒体途径相关蛋白(Bax和Bcl-2)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和CHOP)的变化;同时引入ROS清除剂NAC考察其对联合用药引起的线粒体途径及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变化的影响。结果 MTT结果显示,与两个单药组相比,冬凌草甲素与西妥昔单抗联用可以明显增加细胞生长抑制作用(P<0.01),且协同指数(CI值)<1。在HEp-2裸鼠移植瘤模型中,西妥昔单抗可以明显增强冬凌草甲素单药对移植瘤的生长抑制作用,说明在体内和体外水平二者联用均可以协同抑制人喉癌细胞生长。高内涵技术及流式细胞术均证明,与单独用药组相比,联合用药可以明显降低线粒体膜电位(P<0.05,P<0.01),同时联合用药也可以明显增加线粒体质量和ROS的含量(P<0.01)。西妥昔单抗可以增加冬凌草甲素单药对于Bax蛋白上调及Bcl-2蛋白下调作用(P<0.05),说明内源性途径参与了冬凌草甲素与西妥昔单抗联用诱导的细胞凋亡过程。此外,联合用药显著上调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GRP78及CHOP蛋白表达(P<0.05),提示联合用药可能通过激活内质网应激诱导人喉癌细胞发生凋亡。加入ROS的清除剂NAC可以逆转联合用药诱导的Bax,GRP78和CHOP的上调及Bcl-2的下调。结论冬凌草甲素与西妥昔单抗联用具有协同抗喉癌生长的作用,二者联用可以通过ROS介导线粒体途径及内质网应激诱导人喉癌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4R,5S,6S)-4-苯甲酰氧基-6-[(苯甲酰氧基)甲基]-5,6-二羟基-2-环己烯-1-酮Zeylenone(Zey)对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Zey对PC-3细胞和正常前列腺基质细胞WPMY-1的增殖抑制作用,应用平板克隆形成实验观察Zey对PC-3细胞克隆形成的作用,AO/EB荧光染色观察细胞形态、JC-1染色观察Zey对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影响,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凋亡细胞比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Caspase-9、Caspase-8、Caspase-3、Caspase-7和PARP的激活及Bcl-2、Bax、Bid、Bcl-xL蛋白的表达。结果Zey可以明显抑制人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而对正常前列腺基质细胞WPMY-1的抑制作用显著低于PC-3细胞。Zey抑制PC-3细胞克隆形成并明显诱导其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检测结果显示Zey导致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的明显降低,Western blot检测结果表明Caspase-8、Caspase-9、Caspase-7、Caspase-3被激活,PARP和Bid被剪切活化,Bcl-2、Bcl-xL表达下降,而Bax表达上调。结论 Zey可选择性抑制人非激素依赖性前列腺癌PC-3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作用机制与其对Bcl-2和Caspase家族蛋白的影响,从而诱导PC-3细胞发生内源性和外源性凋亡相关。Zey有望成为治疗前列腺癌的候选药物。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白介素-15(IL-15)对H2O2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探讨其机制。方法体外培养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RLE-6TN),分为:(A)正常对照组;(B)IL-15预处理组;(C)H2O2损伤组;(D)IL-15预处理后H2O2损伤组。采用DAPI荧光染色及Annexin V-FITC/PI检测各组细胞凋亡,JC-1染色观察各组线粒体膜电位;RT-PCR检测各组细胞Bcl-2、Bax、Caspase-3 mRNA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H2O2损伤能明显诱导RLE-6TN凋亡,IL-15预处理可明显降低H2O2诱导的细胞凋亡率,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下降,Bcl-2 mRNA表达增加,Bax、Caspase-3mRNA表达降低(P<0.05)。结论 IL-15能抑制H2O2诱导的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为稳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增强抗凋亡基因Bcl-2,同时,抑制促凋亡基因Bax表达,下调Caspase-3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索神经妥乐平对H2O2诱导的PC12细胞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及其潜在机制.方法 用CCK-8法检测细胞存活率,以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氧化损伤的发生、细胞内活性氧的生成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内活性氧的产生,qRT-PCR测定Caspase-3、Bax和Bcl-2 mRNA的表达.结果 PC12细胞存活率随H2O2浓度的增加而逐渐下降.其中,450μM H2O2处理细胞24 h后细胞存活率、凋亡率、坏死率明显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表达明显升高;线粒体膜电位JC-1红/绿荧光比值下降;Bax和Caspase-3的mRNA表达升高,而Bcl-2的mRNA表达下降,以上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预先给予0.01UN/ml的NTP处理细胞12h可明显提高细胞存活率,降低细胞凋亡率和坏死率,减少细胞内活性氧生成并提高线粒体膜电位,抑制Bax和Caspase-3的mRNA表达,促进Bcl-2 mRNA的表达,以上指标与H2O2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TP能抑制H2O2诱导的PC12细胞损伤,其神经细胞保护作用可能与其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维持线粒体膜电位的高能状态和抑制促凋亡基因表达、促进抗凋亡基因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中国药房》2020,(2):179-183
目的:探讨伪士的宁对人结肠癌HT-29细胞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取人结肠癌HT-29细胞,随机分为空白组和低、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125、250、500μmol/L),加入不含药培养基或含相应浓度伪士的宁的培养基培养48 h。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和线粒体跨膜电位;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细胞中P53、Caspase-3、Caspase-9、兔源DNA修复酶(c-PARP)、Bcl-2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低、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线粒体跨膜电位均显著降低(P<0.01),且均呈现浓度依赖趋势。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细胞中P53、Caspase-3、Caspase-9、c-PARP蛋白表达水平较空白组均显著升高,低、中、高剂量伪士的宁组细胞中Bcl-2蛋白表达水平则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伪士的宁可能通过上调P53蛋白、下调Bcl-2蛋白的表达,改变线粒体膜电位,然后激活Caspase-3、c-PARP、Caspase-9的表达,进而激活内源性线粒体通路,发挥促进HT-29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吉西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迁移、侵袭的影响,并对可能的机制进行初步的探究。方法:将实验分为西妥昔单抗组(150 μg · mL-1)、吉西他滨联合用药组(西妥昔单抗150 μg · mL-1,吉西他滨2.8 μg·mL-1)。通过MTT、Transwell实验检测联合用药对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Western blotting实验检测合用药对MDA-MB-231细胞MMP-9、TIMP-1、p-IkB、NF-kB-p65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吉西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作用MDA-MB-231细胞后,其生长被不同程度的抑制,抑制率随吉西他滨浓度的增加而增高(P<0.05);联合用药组MDA-MB-231细胞迁移、侵袭数目明显减少(P<0.05),同时MMP-9、p-IkB、NF-kB-p65的表达含量降低,TIMP-1表达含量增加。结论:吉西他滨联合西妥昔单抗对三阴乳腺癌细胞增殖、侵袭、迁移具有抑制作用,并明显抑制MMP-9的表达,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NF-kB通路实现。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石榴皮鞣质对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CCK-8法测石榴皮鞣质对膀胱癌T24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计算半数抑制浓度(IC50)并筛选浓度区间,Hoechst染色法观察石榴皮鞣质作用后细胞核形态变化,Annexin V/PI双染法流式细胞术(FCM)检测细胞凋亡率,JC-1染色标记后流式细胞仪测定线粒体膜电位水平的变化,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细胞色素C (Cyt-C)、Bcl-2、Bax、Caspase-3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结果:石榴皮鞣质抑制膀胱癌细胞增殖呈时间浓度依赖关系,24,48,72 h的IC50分别是72.70,62.26,19.64 μg·mL-1。Hoechst染色观察石榴皮鞣质作用24 h后,细胞核出现浓染和荧光碎片为典型凋亡细胞。流式细胞术结果表明石榴皮鞣质具有显著的诱导T24细胞早期凋亡,线粒体膜电位下降。蛋白免疫印迹实验证明石榴皮鞣质上调Cyt-C、Bax蛋白的表达、下调凋亡抑制蛋白Bcl-2的表达,并激活Caspase-3蛋白的表达。结论:石榴皮鞣质显著抑制膀胱癌T24细胞增殖并诱导其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线粒体膜电位下降及调控线粒体凋亡途径相关蛋白的表达相关。  相似文献   

12.
李庆德  彭红梅  朱丽  彭晶  何蓉蓉  郭艳琼   《中国药师》2022,(12):2112-2117
摘要:目的:探究褐藻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不同浓度褐藻素处理MDA-MB-231细胞后,采用CCK-8法测定细胞抑制率、Live/DeadTM细胞成像试剂盒进行活死细胞荧光分析,TUNEL法、Annexin V/PI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Bcl-2、Bax、JAK2、p-JAK2、STAT3、p-STAT3蛋白的表达,采用试剂盒检测Caspase-9和Caspase-3/7活性。结果:褐藻素处理MDA-MB-231细胞24 h时,16μmol·L-1褐藻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IC50为68.79μmol·L-1;处理48 h时,8μmol·L-1褐藻素明显抑制细胞增殖,IC50为38.08μmol·L-1;褐藻素对乳腺癌细胞的细胞活力和增殖的抑制作用表现出一定的时间和剂量依赖性(P<0.05)。与阴性对照组相比,16,32,64μmol·L-1,褐藻素可上调Bax蛋白表达,下调Bcl-2蛋白表达,提高Caspase-9和Caspase-3/7活性,诱导细胞凋亡,且呈现一定的剂量依赖性(P<0.05),还可以抑制JAK2、STAT3蛋白的磷酸化激活(P<0.05)。结论:褐藻素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其凋亡,机制可能和抑制JAK2、STAT3蛋白磷酸化激活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西妥昔单抗对乳腺肿瘤细胞生长的影响。方法MDA—MB-231细胞在2μg/mL西妥昔单抗刺激12h和24h后,收集细胞进行裂解。等量蛋白进行蛋白印迹法检测integrin β5表达。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检测西妥昔单抗对细胞生长的影响。结果西妥昔单抗明显降低integrin β5蛋白表达。MDA-MB-231细胞在西妥昔单抗的作用下降低了克隆形成数量。结论西妥昔单抗能够下调integrin β5表达,抑制乳腺癌细胞锚定非依赖生长,提示西妥昔单抗可能是重要的乳腺癌治疗靶向药物。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三阴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方法 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核凋亡形态学的影响;qRT-PCR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EGFR、Akt、p-Akt蛋白的变化;Akt激活剂胰岛素(insulin)、金雀异黄酮单独及联合胰岛素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后,Western blot检测Akt和p-Akt蛋白表达量的变化。结果 MT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Hoechst 33258染色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细胞核呈现典型凋亡形态学改变;qRTPCR结果显示,经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EGFR的mRNA表达水平明显下降(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与对照组对比,Bcl-2、EGFR、Akt、p-Akt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1),Bax、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1),Akt激活剂胰岛素可以明显激活p-Akt(P<0.01),金雀异黄酮可以明显下调被激活的p-Akt(P<0.01)。结论金雀异黄酮能抑制三阴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并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EGFR/PI3K/Akt信号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5.
绿原酸对过氧化氢诱导内皮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绿原酸对体外过氧化氢诱导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方法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传代后进行实验,分为(A)正常对照组、(B)绿原酸组(30μmol.L-1)、(C)H2O2损伤组、(D)绿原酸+H2O2组。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Hoechst33258荧光染色检测细胞凋亡;RT-PCR检测不同组内皮细胞Caspase-3和Bcl-2基因的表达。结果与正常对照组比较,过氧化氢(400μmol.L-1)能明显的造成内皮细胞的凋亡(P<0.05),绿原酸(30μmol.L-1)可降低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表现为细胞凋亡率减少(P<0.05),线粒体膜电位增加,Bcl-2的表达增强,Caspase-3的表达减弱。结论绿原酸可抑制过氧化氢引起的内皮细胞凋亡,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保护线粒体膜电位,促进凋亡抑制基因Bcl-2的表达及抑制Caspase-3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金雀异黄酮(genistein)诱导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凋亡的可能机制。方法采用MTT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集落形成法观察金雀异黄酮对MDA-MB-231细胞集落形成能力的影响;金雀异黄酮干预MDA-MB-231细胞36 h后,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aspase-3及NF-κB、ERK、p-ERK、JNK、p-JNK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呈时间、浓度依赖性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集落形成实验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能明显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集落形成(P<0.05);Western blot结果显示,金雀异黄酮干预乳腺癌MDA-MB-231细胞36 h后,与对照组相比,Bcl-2、NF-κB、p-ER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下调(P<0.05),Bax、caspase-3、p-JNK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上调(P<0.05)。结论金雀异黄酮能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生长,且能诱导其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NF-κB、ERK,激活JNK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7.
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诱导HL-60细胞凋亡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是从菱角中分离出的抗肿瘤单体化合物。本研究主要探讨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人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细胞株HL-60细胞的抑制作用及诱导其凋亡的分子机制。通过MTT法检测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对HL-60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细胞内活性氧及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 蛋白印迹 技术 ( Western blotting ) 检测胞浆和线粒体细胞色素c水平, 分光光度法测定Caspase-9、Caspase-3蛋白活性。结果发现, 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显著抑制HL-60细胞的增殖, 其作用呈时间和剂量依赖性。与对照组比较, 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可增加HL-60细胞内活性氧水平, 降低HL-60细胞线粒体膜电位, 促进线粒体中细胞色素c释放入胞浆, 激活Caspase-9、Caspase-3蛋白。因此三羟基苯甲酸二聚体可能通过线粒体信号传导途径诱导HL-60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8.
《中南药学》2015,(8):806-810
目的研究异甘草素(ISL)抗肿瘤作用及促凋亡机制。方法建立H22小鼠肝癌实体瘤模型,抑瘤率、脾脏指数及胸腺指数等指标检测ISL抑瘤作用及对免疫器官的影响;TUNEL法检测肿瘤组织细胞凋亡情况。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ISL对肿瘤组织中凋亡相关蛋白Bcl-2、Bax、Cyt-c和Caspase-3表达的影响。以不同浓度ISL处理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倒置显微镜下观察ISL对MDA-MB-231形态学的影响;荧光显微镜和流式细胞术Annexin V-FITC/PI双染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 ISL高、低剂量给药组H22肝癌荷瘤小鼠的瘤重与模型组相比显著降低,ISL高、低剂量给药组小鼠肝癌H22实体瘤组织TUNEL阳性细胞核数量与模型组相比明显增多。与模型组相比,ISL高、低剂量给药组的促凋亡蛋白Bax、Cyt-c和Caspase-3的表达上调,抑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下调。MDA-MB-231细胞经ISL作用后出现细胞回缩、胞体变圆和体积变小等形态学变化。MDA-MB-231细胞早期细胞凋亡率和晚期细胞凋亡率均显著升高,且呈浓度依赖性。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到随着ISL浓度的增加呈绿色荧光或红色荧光的细胞均随之增多,提示早期凋亡或晚期凋亡细胞均显著增加。结论 ISL在小鼠H22肝癌荷瘤模型中具有诱导肝癌细胞凋亡的作用,其机制与上调Bax,下调Bcl-2表达,增加Cyt-c从而导致Caspase-3活化有关;ISL可以诱导人乳腺癌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检测地榆皂苷Ⅱ对多种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作用,研究地榆皂苷Ⅱ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分子机制.方法 采用SRB法检测地榆皂苷Ⅱ对肿瘤细胞的体外增殖抑制,通过Western blot来研究地榆皂苷Ⅱ对三大凋亡通路的影响.结果 地榆皂苷Ⅱ可上调MDA-MB-231细胞中活性氧的水平,上调CHOP的表达,激活内质网应激途径;下调Bcl-2的表达,上调Bax的表达,激活线粒体凋亡途径;上调DR4、DR5的表达,激活TRAIL外源凋亡通路.结论 地榆皂苷Ⅱ通过激活三大细胞凋亡通路来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促进肿瘤细胞的凋亡.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雷酚萜甲醚(TME)在体外对人胃癌AGS细胞的增殖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方法采用MTT法观察TME对人胃癌AGS细胞、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增殖抑制作用;克隆形成实验观察细胞克隆的形成;光镜下及AO/EB染色观察细胞形态;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和细胞周期;JC-1染色和DCFH-DA荧光探针分别检测TME对AGS细胞线粒体膜电位的改变和活性氧产生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凋亡蛋白caspase-3、caspase-8和Bcl-2、Bax表达情况,以及caspase广谱抑制剂z-VAD-fmk对caspase-3、caspase-8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 TME可明显抑制人胃癌AGS细胞的增殖,并诱导其凋亡,作用48 h时IC50为23.85μmol·L-1,而对正常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的抑制作用明显低于AGS。TME能够抑制AGS细胞克隆形成,并使细胞出现明显的凋亡形态改变。Annexin V-FITC/PI双染实验表明,随TME剂量的增加,细胞凋亡百分数也增加。JC-1和DCFH-DA结果显示,TME使细胞内线粒体膜电位降低、细胞内活性氧水平增加。Western blot结果显示,TME增加了Bax/Bcl-2的比例,激活caspase-8和caspase-3,并且加入z-VAD-fmk后,caspase-3、caspase-8蛋白的表达降低。TME可使AGS细胞周期阻滞于G0/G1期。结论 TME能抑制人胃癌AGS细胞增殖和诱导凋亡,抗肿瘤作用机制与激活凋亡通路、影响细胞周期及Bcl-2蛋白家族相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