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5,(23)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完善其抗炎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医院诊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万U每日3次,观察乌司他丁对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5d抽血检测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浓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缓解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综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WBC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病理反应过程,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和接受等容量生理盐水治疗的方法,检测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肺换气功能差异。结果:1于体外循环(CPB)开始后1 h、结束后1 h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 D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948,t=2.537,t=4.382,t=5.281;P〈0.05);2两组患者的A-a DO2水平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2=0.567,r2=0.531;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降低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对肺换气功能的影响,且炎性因子水平与A-a DO2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4.
5.
乌司他丁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及肝功能的影响。方法28例肝癌行肝叶切除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W组)和对照组(C组)。乌司他丁组按1万U·kg-1,于麻醉诱导后切皮前加入500ml林格液中静脉滴注。分别于诱导后切皮前(T1),阻断肝门10min(T2),恢复肝血流后20min(T3),恢复肝血流后1h(T4),术后1d(T5),术后3d(T6)抽取静脉血,行血浆谷草转氨酶(ALT)、谷丙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及肿瘤坏死因子-浕(TNF-浕),白细胞介素-6(IL-6)的测定。结果乌司他丁组的ALT、AST在T3、T4、T5均明显低于C组(P<0.05),TBIL在术后第1d显著低于C组(P<0.05),TNF-浕、IL-6在T3、T4、T5均明显低于C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抑制肝叶切除术患者围术期细胞因子的释放,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6.
马张杰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1,(16):93-97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儿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2年4月—2016年7月ICU收治的脓毒症患儿70例,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集束化治疗,包括抗生素、液体复苏、机械通气及营养支持等,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乌司他丁2万U/kg+生理盐水20 mL静脉泵入,2次/d,持续治疗7 d后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血乳酸清除率的影响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1月-2013年1月接待的61例严重脓毒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采用常规干预,研究组31例患者则采用乌司他丁进行干预,对两组患者的干预情况进行观察分析,尤其要对两组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入院后进行治疗,第一天与第三天APACHEⅡ评分相较可知,两组患者在第一天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三天差异性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人院时、入院后6h及入院后24h的血乳酸水平及其清除率比较显示.在入院时与入院后6h血乳酸水平与清除率皆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人院后24h,研究组血乳酸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乳酸清除率则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严重脓毒症患者,若能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进行干预治疗,可以取得比较良好的效果,除了可以明显改善APACHEⅡ评分,缓解症状外,还可以有效降低血乳酸水平,提高患者的血乳酸清除率,值得临床借鉴。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乌司他丁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乌司他丁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283.61±78.13)、(135.16±58.33)、(103.81±56.13)pg/mL;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159.24±52.47)、(73.49±30.67)、(73.14±48.80)pg/m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可有效减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乌司他丁对急性肺损伤兔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 研究乌司他丁在兔急性肺损伤时对炎性细胞因子及氧自由基代谢的影响。方法 将 18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 2组。油酸组 (n =9)静脉注射分析纯油酸 0 12ml/kg ,复制急性肺损伤模型。乌司他丁组 (n =9)静脉注射乌司他丁5 0 0 0 0u/kg后立即静脉注射油酸 0 12ml/kg ,然后 ,再予乌司他丁 5 0 0 0u·kg-1·h-1持续静脉输注。两组皆在操作完成稳定 10min后 (基础值 )及注射油酸完毕后 1h、2h、3h、4h抽静脉血测血浆IL -8、MDA和活性氧含量 ,抽取动脉血作血气分析。结果 两组的IL -8、MDA和活性氧含量以及PaCO2 在注射油酸后逐渐上升 ,PaO2 逐渐下降 ,油酸组各观察指标的值的变化大于乌司他丁组 ,差异具有显著性。结论 乌司他丁能减少急性肺损伤中的IL -8及氧自由基的生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体外循环 (CPB)中应用乌司他丁 (UTI)对机体肾脏的影响。方法 择期CPB下心内直视术 40例 (ASAⅡ~Ⅲ级 )分为 2组 :乌司他丁组 (U组 ,n =2 0 ) ,于麻醉后、CPB开始前将UTI 2 0万U溶于 2 0ml 0 9%生理盐水中静脉注射 (约 10min) ;若CPB时间超过 4h ,可在CPB开始 4h后追加 1次 ,剂量方法同前。对照组 (C组 ,n =2 0 )不用UTI。分别于麻醉前及CPB结束 3h后检测血Bun、Cr及尿NAG、RBP、α1-MG、γ -GTP ,统计尿量并计算排尿量 /输液量。结果 麻醉前 :两组病人间血Bun、Cr和尿NAG、RBP、α1-MG、γ -GTP及排尿量均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CPB结束后 :⑴两组病人其尿γ -GTP、NAG均分别高于麻醉前( P <0 0 5 ) ,但U组二者均分别低于C组 ( P <0 0 5 )。⑵两组病人其尿RBP、α1-MG均分别明显高于麻醉前 ( P <0 0 1) ,但U组二者分别低于C组 (P <0 0 5 )。⑶两组病人其排尿量均明显多于麻醉前 (P <0 0 1) ,但U组高于C组 (P <0 0 5 )。⑷U组病人其排尿量 /输液量高于C组 (P <0 0 5 )。结论 UTI对CPB下心内直视病人的肾脏功能有较强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晚期大鼠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18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脓毒症组和治疗组,每组6只。盲肠结扎穿孔术(CLP)建立脓毒症模型。假手术组切开腹壁后缝合,其余两组行CLP术。治疗组在建模后20 min经尾静脉注射乌司他丁,其余两组于相同时间点注射等容积生理盐水。各组大鼠于CLP后24 h处以安乐死。取心脏血、股动脉血及小肠标本。分别检测小肠病理光镜、空肠组织紧密连接蛋白(ZO-1)、血浆二胺氧化酶(DAO)、小肠微管相关蛋白质轻链3(LC3)和降解底物P62。结果 脓毒症组大鼠小肠绒毛顶端上皮脱落,固有层崩解,毛细血管出血和溃疡形成,乌司他丁治疗组显著减轻了上述病理改变;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ZO-1水平降低(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可提升其水平(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DAO浓度升高(P<0.05),乌司他丁治疗组可降低其浓度(P<0.05);与假手术组相比,脓毒症组P62表达增加,LC3Ⅱ/LC3Ⅰ下降(P<0.05);与脓毒症组比较,乌司他丁治疗组p62表达下降,LC3Ⅱ/LC3Ⅰ上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对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血清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 将62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1例.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血必净,治疗7d.比较两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白细胞计数(WBC)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8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腹胀缓解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WBC恢复正常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与对照组相比均明显缩短[(4.4±1.6)d比(5.8±2.1)d、(4.2±2.1)d比(5.6±2.8)d、(5.4±1.6)d比(6.6±2.4)d、(6.4±2.2)d比(8.8±2.9)d、(23.5±2.8)d比(30.2±3.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IL-6、IL-8及TNF-α治疗3,7d后与治疗1d后相比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必净联合乌司他丁可以减轻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的炎性反应,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UTI)对脓毒症患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的影响及心肝肾的保护作用。方法:将68例脓毒症患者按随机双盲法分为UTI组和常规组。常规组进行常规治疗,包括:早期复苏、监测乳酸指导补液、抗菌药物应用、机械通气、血液净化;UTI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UTI 30万单位,溶于0.9%生理盐水50 mL,静脉滴注,2次/d,每次1 h滴完,共7 d。于治疗前和治疗后第8天测定血浆CRP水平、TNF-α和IL-6水平及心肝肾生化指标。结果:治疗后,两组CRP、TNF-α、IL-6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差异更为明显(P〈0.05);两组血浆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酸转氨酶(AST)、肌酐(Cr)、尿素(BUN)、尿酸(UA)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两组血浆乳酸脱氢酶(LDH)、肌酸激酶(CK)及其同工酶(CK-MB)均较治疗前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UTI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乌司他丁显著降低CRP、TNF-α、IL-6水平,对脓毒症患者的心肝肾功能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成2组,其中43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为对照组,其余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添加乌司他丁注射液为观察组,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检测,观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水平,采用改良患者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记录,记录患者从出现不良反应到不良反应恢复的平均时间,并且记录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共26例占60.47%,较对照组的9例占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效率46.51%较观察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对照组53.49%;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例数对比无较大差异,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41.86%,而对照组为39.53%;此外,患者出现了不良情况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恢复时间为(5.68±1.20)天,住院时间为(12.68±3.21)天,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为(9.35±2.15)天,住院时间为(19.51±3.54)天,则说明患者不良情况恢复较好。结论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有显著效果,且无发现并发症等严重病症,患者出现较少不良反应,且出现不良反应后患者恢复速度较快、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的实际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9月-2016年9月于医院接受治疗的86例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表平均分成2组,其中43例患者接受常规治疗方案为对照组,其余43例患者在常规治疗方案基础上添加乌司他丁注射液为观察组,对患者治疗前后进行血清检测,观察患者肿瘤坏死因子(TNF-α)、C-反应蛋白(CRP)及促炎性细胞因子(IL-18)水平,采用改良患者疗效评价量表对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评价,对两组患者治疗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进行记录,记录患者从出现不良反应到不良反应恢复的平均时间,并且记录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患者显效例数共26例占60.47%,较对照组的9例占2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对照组无效率46.51%较观察组4.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5%,对照组53.49%;两组患者总不良反应例数对比无较大差异,观察组患者总不良反应率为41.86%,而对照组为39.53%;此外,患者出现了不良情况后,观察组患者不良情况恢复时间为(5.68±1.20)天,住院时间为(12.68±3.21)天,对照组患者恢复时间为(9.35±2.15)天,住院时间为(19.51±3.54)天,则说明患者不良情况恢复较好。结论乌司他丁注射液治疗重症肺部感染患者中有显著效果,且无发现并发症等严重病症,患者出现较少不良反应,且出现不良反应后患者恢复速度较快、住院时间较短。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辅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脓毒症疗效。方法选取浙江省永康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140例脓毒症患儿,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儿分为观察组(n=70)和对照组(n=70)。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治疗(抗生素及其他常规辅助治疗和处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联合小剂量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治疗前后体温、心率、白细胞计数、肝肾功能和凝血功能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儿体温(36.71±0.33)℃、心率(108.62±10.04)次/分、白细胞计数(8.50±0.51)×10^9/L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体温(37.43±0.23)℃、心率(127.42±9.79)次/分、白细胞计数(10.23±0.67)×10^9/L(t值分别为16.24、11.29、18.20,均P<0.05),观察组患儿丙氨酸转氨酶(39.12±9.42)U/L、天冬氨酸转氨酶(90.80±11.73)IU/L、肌酐(75.82±10.41)μmol/L、尿素氮(6.90±1.45)mmo/L均低于对照组患儿丙氨酸转氨酶(87.61±11.20)U/L、天冬氨酸转氨酶(129.53±16.94)IU/L、肌酐(107.65±9.31)mol/L、尿素氮(6.93±1.46)μmol/L,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7.75、15.75、19.06、9.16,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血小板(PLT)、纤维蛋白原(FIB)[(152.79±31.62)×10^9/L、(3.69±0.52g/L)]高于对照组[(112.96±38.64)×10^9/L、(2.67±0.75g/L)],而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酶原时间(APTT)[(12.30±1.31)s、(33.05±3.34)s]低于对照组[(16.91±1.73)s、(39.84±8.67)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6.67、9.36、17.80、6.12,均P<0.05)。结论乌司他丁辅助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小儿脓毒症,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和各项指标,具有较高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在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实际效果、对患者脏器的保护作用及改善患者相关指标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2月-2013年12月感染性休克患者124例,根据患者临床治疗方案将其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患者均给予血容量的补充、针对性的抗感染治疗等,研究组患者在给予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同时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连续用药7d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指标变化情况。结果 124例感染性休克患者共检出病原菌144株,以革兰阴性菌为主,共101株占70.14%;治疗后7d,研究组患者ALT、BUN和SCr指标分别为(27.19±10.23)U/L、(3.81±1.11)mmol/L和(48.32±12.73)μmol/L,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乌司他丁治疗感染性休克可以显著改善和提升患者脏器功能,有效控制患者的炎性反应,是临床治疗感染性休克的可靠方案之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NK细胞水平的影响。方法:将40例择期全麻下行腹腔镜手术的不孕症患者随机分成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乌司他丁组静脉滴注乌司他丁10万U+生理盐水100 ml,15 min滴完后静注芬太尼、丙泊酚和顺式阿曲库铵行气管插管控制呼吸,术中以丙泊酚及七氟醚维持麻醉,维持生命体征在正常水平,术毕待患者自主呼吸恢复、清醒后拔管。对照组静脉滴注生理盐水100 ml后麻醉,余同乌司他丁组。采集手术前(T0)、术毕(T1)、术后1天(T2)、术后3天(T3)的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NK细胞(CD16+56)的水平。结果:与T0时比较,对照组NK细胞水平T1时无明显变化,T2、T3时明显下降(P<0.01);乌司他丁组NK细胞水平T1、T2时均无明显变化,T3时下降(P<0.05)。在T2、T3时对照组NK细胞水平明显低于乌司他丁组(P<0.05)。结论:相比乌司他丁组,对照组术后NK细胞水平下降明显,表明乌司他丁在妇科腹腔镜手术的应用对患者免疫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血清白细胞介素-15(IL-15)的影响。方法:6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A组(n=24)、B组(n=38)。A组行综合治疗,B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脉滴注。ELISA检测患者血清入院时(0 d)、7 d、14d时IL-15水平。结果:治疗7 d时A组IL-15检测值与入院时比较无差异,但B组IL-15检测值明显升高,A、B组之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14 d时A、B组IL-15检测值均分别比治疗7d时升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A、B组之间IL-15检测值相互比较差异仍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且,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后,B组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调节炎症介质IL-15的表达,乌司他丁能有效地逆转SAP病情。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C反应蛋白(CRP)的影响。方法收集本院58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30例和非乌司他丁组28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措施,乌司他丁组加用乌司他丁;分别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第5、10天C反应蛋白水平。结果两组患者血清CRP水平治疗前明显升高;与非乌司他丁组相比较,乌司他丁组在治疗后第5、10天时CRP指标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降低重症急性胰腺炎C反应蛋白的水平,有利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恢复。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