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UTI)对重症脓毒症患者的细胞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及白细胞介素-8(IL-8)表达水平的影响,为完善其抗炎机制提供数据支撑。方法将2013年11月-2015年1月医院诊治的重症脓毒症患者77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7例;对照组患者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静脉滴注乌司他丁30万U每日3次,观察乌司他丁对患者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1、3、5d抽血检测的细胞因子表达水平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5);观察组血清TNF-α、IL-6和IL-8的浓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降低(P<0.05)。结论乌司他丁能够降低重症脓毒症患者细胞因子TNF-α、IL-6和IL-8的表达水平,从而起到缓解炎性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小儿急性重症胰腺炎(SAP)的疗效及对患儿血清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9年6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金华医院收治的70例SAP患儿,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分为两组,每组35例患儿。观察组患儿采用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对照组患儿单用乌司他丁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白细胞介素-6 (IL-6)、白细胞介素-8 (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肠道菌群分布,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大肠杆菌、葡萄球菌、双歧杆菌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儿IL-6、IL-8、TNF-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患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数目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双歧杆菌数目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大肠杆菌、葡萄球菌数目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双歧杆菌数目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谷氨酰胺联合乌司他丁治疗小儿SAP的效果优于单用乌司他丁,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包建颖 《临床医学工程》2019,(10):1363-1364
目的探讨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对其氧合功能和炎性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7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76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采用血液净化治疗,观察组采用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的氧合指数、炎性反应指标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1 d、3 d时的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3 d时的TNF-α、IL-6及IL-8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期间均无明显不良反应发生。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可有效降低重症感染性休克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氧合功能,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65例,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患者给予常规对症疗法+奥曲肽静滴治疗,观察组32例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静滴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治疗7 d的炎性因子(IL-6、TNF-α、CRP)水平,以及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73%(P<0.05)。治疗7 d后,观察组的IL-6、TNF-α、CRP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腹痛消失时间、腹胀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有助于促进患者炎性反应的缓解和临床症状的改善,治疗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医院急诊收治的SAP患者84例,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对照组,2018年7月至2019年6月就诊的患者设为试验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试验组给予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比较两组炎症介质[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免疫功能指标(CD3^+、CD4^+、CD8^+、CD4^+/CD8^+)水平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前,两组炎症介质水平、免疫功能指标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RP、IL-6、IL-8及TNF-α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CD3^+、CD4^+、CD4^+/CD8^+水平均高于对照组,CD8+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大剂量乌司他丁联合奥曲肽治疗SAP患者,可调节患者免疫功能,降低炎症介质水平,且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2017年5月-2020年3月我院重症感染性休克的治疗情况,取80例患者进行分析,采用奇偶数分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采取血液净化治疗及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方案,对比两组的炎性反应、死亡情况及治疗效果的具体情况。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TNF-α、CRP、IL-6、PCT,数据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死亡率是7.5%(3例),低于对照组的25%(10例),组间差异性显著(P<0.05);观察组在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乌司他丁联合血液净化治疗重症感染性休克可以控制感染情况,缓解病情,从而降低患者死亡率,建议临床推广该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首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5例.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后30 min及24 h各时点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素6(IL-6)、白介素8(IL-8)和白介素10(IL-10)血浆水平,于CPB前、CPB结束后10 min、30 min各时点分别测定呼吸指数(RI).结果 CPB结束后3 min及24 h,对照组TNF-α、IL-6、IL-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乌司他丁组的水平(P<0.01); CPB结束后30 min及24 h,两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乌司他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PB结束后10 min以及1 h,对照组RI较基础值以及乌司他丁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乌司他丁具有抗炎以及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细胞因子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9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5例)和乌司他丁组(4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对症支持治疗;乌司他丁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微量泵入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等。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283.61±78.13)、(135.16±58.33)、(103.81±56.13)pg/mL;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TNF-α,IL-6及IL-8指标分别为(159.24±52.47)、(73.49±30.67)、(73.14±48.80)pg/mL;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细胞因子水平和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均显著优于治疗前,且乌司他丁组患者治疗后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老年患者可有效减低机体炎症水平,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心肺转流二尖瓣置换术中乌司他丁的脑保护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心肺转流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脑损伤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30例择期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随机分成两组: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乌司他丁组于麻醉诱导后、心肺转流前将乌司他丁(10000u/kg)溶于50ml等渗盐水中用微泵泵入,心肺转流开始时再将乌司他丁(10000u/kg)预充加入心肺转流机内。对照组用等容量的等渗生理盐水替代。于心肺转流开始即刻(T1)、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T2)、心肺转流结束后4h(T3),心肺转流结束后24h(T4)4个时间点采桡动脉血4ml,分别测定血浆TNF-α、IL-6、IL-8、S100β蛋白的浓度。结果组内比较,两组患者在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24hTNF-α、IL-6、IL-8、及S100β的浓度均明显升高;与对照组比较,乌司他丁组患者S100β、TNF-α、IL-6、IL-8的浓度在心肺转流结束后10min~24h均降低。结论乌司他丁可以减轻视二尖瓣置换手术患者围术期的脑损伤,其可能机制主要是抑制促炎细胞因子的产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乌司他丁对严重烧伤患者肝肾功能和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以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3年1月本院烧伤科住院部收治的严重烧伤患者78例,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42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给予补液抗休克、抗生素抗感染、创面处理、营养支持以及对症治疗等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0.9%Na Cl溶液500 ml静脉滴注,而观察组则给予乌司他丁300 KU治疗,即将乌司他丁300 KU溶于0.9%Na Cl溶液500 ml中,静脉滴注,2次/d,连续用药7 d。检测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 d、7 d后的丙氨酸转移酶(ALT)、尿素氮(BUN)、血肌酐(SCr)以及血清IL-6、IL-8以及IL-10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3 d、7 d后,观察组IL-6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5.51±26.28)vs(179.36±25.98),(43.67±6.76)vs(62.85±7.08),P<0.05];观察组IL-8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12.25±15.75)vs(128.54±20.26),(56.76±8.04)vs(64.48±7.41),P<0.05];而IL-10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8.24±6.12)vs(21.76±5.24),(9.54±2.04)vs(6.56±0.47),P<0.05]。结论乌司他丁抑制严重烧伤患者体内的炎症反应,可能是通过降低血清IL-6和IL-8水平,升高IL-10水平来实现的。乌司他丁亦可减轻严重烧伤患者肝、肾功能的损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用奥曲肽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SAP)合并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患者腹内压及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SAP合并IAH患者5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两组入院后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奥曲肽0.1 mg溶入20 ml生理盐水静脉注射,每8小时1次,3次/d,持续治疗1~2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10万U溶入250 mL葡萄糖溶液静脉滴注,2次/d,治疗2周。分别于入院时及治疗第7、14天监测腹内压,检测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血淀粉酶、血小板活化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对比分析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治疗7、14 d观察组腹内压、IL-6、TNF-α、血淀粉酶、PAF均低于对照组(64.0%)(均P0.05);与治疗7 d比较,治疗14 d两组以上指标变化更明显(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28.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奥曲肽联用能加强对SAP合并IAH患者炎性细胞因子的抑制作用,降低腹内压及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依拉达奉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及其对炎性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IL-1)、白细胞介素-6(IL-6)、白细胞介素-8(IL-8)、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变化的影响。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10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对照组(4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依拉达奉治疗。观察两组的疗效及炎性因子水平。结果治疗第5天和第10天,两组IL-1、IL-6、IL-8、TNF-α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第10天,治疗组IL-1、IL-6、IL-8、TNF-α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规范治疗14天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3%,显著优于对照组60.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拉达奉能够改善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降低炎性细胞因子分泌水平,减少脑血管内炎性反应,降低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刘超 《医疗装备》2020,(5):94-95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症状缓解及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江西省赣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SAP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予以乌司他丁联合醋酸奥曲肽治疗,试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比较两组症状缓解情况、炎症介质水平。结果治疗后,试验组腹痛消失时间、血清淀粉酶恢复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白细胞介素-6(IL-6)、Toll样受体(TLRs)、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ɑ(TNF-ɑ)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连续性血液净化治疗SAP患者疗效显著,能有效促进患者康复,降低患者血清炎症介质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清IL-6、IL-8、TNF-α和肾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异位妊娠导致失血性休克患者40例,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0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予以抗休克治疗,并急诊开腹手术止血.乌司他丁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手术前给予乌司他丁20万U静脉滴注;术后第1~3天,给予乌司他丁10万U静脉滴注,每天3次.对照组则给予同等次数的等量0.9%氯化钠溶液静脉滴注.观察两组患者手术前后IL-6、IL-8、TNF-α和肾功能的变化情况.结果乌司他丁组术后第1、3天IL-6[(18.2±4.1)ng/L和(13.8±4.3)ng/L]、IL-8[(85.4±19.5) ng/L和(82.8±18.1)ng/L]、TNF-α[(37.8±4.6)ng/L和(28.0±5.9)ng/L]的升高幅度均低于对照组[(28.9±5.3)ng/L和(25.1±4.7)ng/L、(138.9±28.3)ng/L和(140.2±20.9)ng/L、(51.6±5.8)ng/L和(50.1±3.1)ng/L](P<0.05).两组术后第1、3、5天尿N-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NAG)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术后第3,5天乌司他丁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术后第1天BUN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乌司他丁组的变化不明显.除乌司他丁组术后第5天外,两组术后SCr均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但乌司他丁组的升高幅度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乌司他丁对IL-6、IL-8、TNF-α的分泌和释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对异位妊娠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肾功能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与低分子肝素对脓毒症患者凝血功能及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收集天津市津南医院2016年5月1日-2018年7月1日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75例,将其随机分为常规组、乌司他丁组和联合组(乌司他丁+低分子肝素)各25例,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乌司他丁组患者在常规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治疗,联合组患者在乌司他丁组基础上,给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各组患者在治疗前与治疗后72h的血清炎性因子及凝血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72h与治疗前比较,各组患者的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及血清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有所改善;与常规组比较,乌司他丁组、联合组得到明显改善,且联合组更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与低分子肝素联合应用,可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起到改善作用,亦能有效降低炎性反应,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的抗炎作用。方法将80例脓毒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两组给予综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外周血降钙素原(PCT)、C-反应蛋白(CRP)和WBC水平变化及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外周血PCT、CRP和WBC水平明显下降,而对照组则变化不大;治疗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乌司他丁对脓毒症患者炎症因子具有拮抗作用,可阻断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的病理反应过程,改善脓毒症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接受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治疗的患者92例,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分别采用接受乌司他丁治疗和接受等容量生理盐水治疗的方法,检测手术过程中两组患者的炎性因子水平及肺换气功能差异。结果:1于体外循环(CPB)开始后1 h、结束后1 h观察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以及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A-a DO2)水平均低于对照组(t=2.948,t=2.537,t=4.382,t=5.281;P〈0.05);2两组患者的A-a DO2水平与TNF-α、IL-6水平呈正相关关系(r2=0.567,r2=0.531;P〈0.05)。结论:乌司他丁可以有效降低体外循环瓣膜置换术患者围手术期的炎性因子水平,减少对肺换气功能的影响,且炎性因子水平与A-a DO2水平呈正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收治消化道出血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为研究组合对照组,每组48例。研究组给予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对照组仅给予乌司他丁,观察两组患者血清中IL-2、IL-6和TNF-α水平。结果:研究组治疗后IL-2、IL-6和TNF-α水平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显示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生长抑素联合乌司他丁治疗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疗效理想,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乌司他丁对体外循环(CPB)所致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 30例择期首次心脏瓣膜置换术患者随机分为乌司他丁组和对照组,各15例。于麻醉诱导前、CPB前、CPB结束后30min及24h各时点分别测定肿瘤坏死因子(TNF-α)、白介京6(IL-6)、白介索8(IL-8)和白介素10(IL-10)血浆水平,于CPB前、CPB结束后10min、30min各时点分别测定呼吸指数(RI)。结果 CPB结束后3min及24h,对照组TNF-α、IL-6、IL-8明显高于诱导前以及相同时点乌司他丁组的水平(P〈O.01);CPB结束后30min及24h,两组IL-10水平均明显增高,但乌司他丁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PB结束后10min以及1h,对照组RI较基础值以及乌司他丁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乌司他丁具有抗炎以及肺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乌司他丁在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 收集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73例,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28例,观察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司他丁)45例.观察两组的疗效、出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等,治疗前后检测血清白细胞介素(IL)-2、IL-6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显效率64.4%( 29/45),总有效率95.6%( 43/45),对照组显效率39.3%(11/28),总有效率75.0%( 21/28),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出血停止时间( 19.2±3.1)h,住院时间(5.3±2.4)d,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8±4.9)h和(8.1±2.5)d,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IL-2、IL-6以及TNF-α含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IL-2均显著升高,但观察组升高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和TNF-α较治疗前均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改变更为显著(P<0.05).结论 乌司他丁可改善肝硬化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血清炎性因子的含量,恢复机体免疫功能,取得更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