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妇女妊娠期血清锌铜铁含量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妇女妊娠期血清锌、铜、铁含量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分别检测各类孕妇共567例血清锌铜铁含量,并与53例正常对照组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正常孕妇早期妊娠血清锌、铁元素含量与对照组比较稍有下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中、晚期孕妇、妊娠高血压病、产后出血的孕产妇锌、铁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血清铜随着妊娠月份增加而明显上升(P<0.01).结论 锌、铜、铁是妇女妊娠期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由于临床营养学对临床实践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人体微量元素日益受到重视 [1]。许多学者认为 ,不仅在一些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不能忽视微量元素的变化 ,而且测定微量元素可能为疾病的诊断提供帮助[1 ,2]。本文对80例健康体检者、10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和130例急性加重期肺心病患者血清微量元素 (锌、铜、镁、铁、钙 )的含量进行测定 ,并总结分析。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100例缓解期肺心病患者均为门诊病人 ,年龄50~72岁 (平均60岁 ) ,其中男性61例 ,女性39例 ,无其他系统慢性疾病史及金属职业接触史。130例… 相似文献
4.
测定50例食管癌患者手术前后血清铜、锌、铁含量和铜/锌比值,与31例正常人比较,并对手术前后的测定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发现食管癌血清铜含量和铜/锌比值显著升高,血清锌、铁含量显著下降(r<0.01);术后3周血清铜含量和铜/锌比值明显降低而锌、铁含量明显升高(P<0.01);根治性切除者术后可恢复到正常水平(P<0.05),姑息性切除者恢复困难;术后有癌复发转移时其参数可再度升高或降低。 相似文献
5.
<正> 本文对在我院连续献血5年以上的135名献血者,做了血清铁(Fe~(3+))、铜(Cu~(2+))和锌(Zn~(2+))等3种元素的调查,并对照调查了同地区初次献血者30名,作为该地区人血清铁、铜和锌的正常对照值。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作者应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了急性脑卒中患者血清中的铜锌镁的浓度及铜锌比值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结果表明:急性脑卒中患者无论是脑出血或脑梗塞均表现为血清铜升高,锌镁降低,铜锌比值升高(P<0.001);而脑梗塞与脑出血组相比,脑出血组血清铜升高较脑梗塞组更为明显(P<0.01),因而铜锌比值也有升高(P<0.01),但锌镁均无明显改变,其结果有助于二者的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7.
我们对152例住院的高血压患者与90例经检查无其他疾病的健康人分别进行了血清锌、铜的测定,并加以对比、分析,从中探讨其临床意义,现总结如下: 1 材料及方法 对象:152例均为住院的高血压患者,其中男性79例,女性73例,年龄在33~92岁,小于59岁者62例,双于60岁者90例。其中合并心血管病者55例,脑血管病49例,肺部疾患12例,糖尿病8例,一氧化碳中毒1例,单纯高血压者27例。另有90例查体健康的正常人组成对照组。 方法:试验所用注射器、试管、吸管等均先用硫酸—重铬酸钾清洗浸泡24小时,再用自来水冲洗, 相似文献
8.
9.
10.
11.
目的探讨孕妇血清锌、铜含量的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日立71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50例孕妇血清锌和铜的水平,并与健康对照组50例比较分析。结果孕妇血清锌水平较对照组减低,血清铜水平较对照组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锌和铜是妊娠期妇女所必需的微量元素,对胎儿的生长发育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正异常妇女微量元素锌铜值与致畸值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畸胎,死胎史妇女,习惯性流产妇女各20例,并设对照组健康妇女20例进行血清锌与铜值的比较,有畸胎史妇女较正常健康妇女血清锌为低,铜增高,统计学上有明显差异(P〈0.001)以锌值降低为突出。习惯性注产妇女的血清值正常,铜值却较正常人低(P〈0.01)。 相似文献
13.
14.
糖尿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升高机理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应用代谢平衡法探讨了糖尿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升高的机理。结果提示:导致糖尿病患者血清铜锌比值升高的主要原因是,肠道锌吸收障碍,尿锌排泄增多和肠道铜吸收增加。单相关分析发现锌铜代谢紊乱与血糖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血清锌、铜水平与耳鸣发病的关系。方法与2012年3月至2013年4月,选择病程超过1年的耳鸣患者126例(耳鸣组)、年龄及性别相匹配的健康者143例(对照组),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质谱分析仪检测血清锌、铜水平,采用两独立样本 t检验比较血清锌、铜水平的组间差异。结果对照组血清锌、铜水平分别为(966.36±130.77)、(951.21±136.79)μg/L ,耳鸣组血清锌、铜水平分别为(953.58±105.15)、(1003.30±171.34)μg/L。耳鸣组血清锌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铜水平与铜/锌比值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清锌、铜水平可能与耳鸣的发生具有一定的关系,微量元素水平检测可能有助于耳鸣的生物监测和治疗。 相似文献
16.
目的:测定神经症患者头发中钙、锌、铁、铜、镁的含量,分析其是否异常以及可否用于神经症的辅助诊断。
方法:连续登记2001-06/2003-03在驻马店市精神病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652例。以出院诊断为神经症的337例作为神经症组,以出院诊断除外入院时疑为神经症的其他神经科疾病者315例作为病例对照组。健康对照组选用本实验室成年组常模。剪取患者头发约0.5g,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测定。实测值低(高)于本实验室相应的参考值(常模的数据)下(上)限者占相应总数的百分率为低(高)于正常率;实测值不在参考值范围内者占相应的总数百分率为总异常率;5种元素至少有一种异常的百分率是同组中元素含量不完全正常的人数占相应总数的百分率。实测值超出参考范围者记为异常,异常程度=(实测值-参考值)/相应值的标准差,取其绝对值。
结果:652例患者均完成各项指标的测定,全部进入结果分析。①元素含量与健康对照比较,神经症组男性钙、铁、镁含量降低,锌含量增高,女性钙、锌、铁、铜、镁含量均降低。与病例对照组的比较,男性铁含量降低,女性镁含量降低。②各组异常率:神经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钙、锌、铁、铜、镁总异常率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01)。与病例对照组比较钙的总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3),且以低于正常率为显著(P=0.008)。③各组男性异常率:神经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钙、锌、铁、铜、镁各元素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均高(P=0.000)。与病例对照组相比,铁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高。④各组女性异常率:神经症组与健康对照组比较,锌、钙、铁、铜、镁各元素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高(P=0.000);钙、铁、铜、镁高于正常率高(P〈0.05)。与病例对照组比较,钙低于正常率和总异常率高(P〈0.05)。⑤5种元素至少有一种异常的百分率:健康对照组头发中5种元素含量中至少1种异常的例数为8例,异常率为5%,神经症组异常数326例,异常率96.7%,病例对照组异常数298例,异常率94.6%,各组异常率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卡方分割进行两两比较时表明神经症组与病例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神经症组、病例对照组都与常模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0)。⑥相关性:多元逻辑回归分析显示神经症组和病例对照组与钙是否异常相关(P=0.007),与钙、锌、铁、铜、镁各元素含量和异常程度不相关。
结论:本组测定结果中患者头发中的锌、钙、镁、铜、铁5种元素既有升高也有降低。钙、镁、锌、铜、铁5种元素的改变不是神经症的特异改变。 相似文献
17.
18.
微量元素与心血管疾病及糖尿病的关系,近年来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其在心肌梗塞和糖尿病中测定的临床意义亦有报道。本文通过对11例糖尿病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和20例单纯心肌梗塞微量元素铬、铜、铁、锌、硒、镁的变化的对比研究,探讨其变化与病情关系及糖尿病心肌梗塞患者高死亡率的原因,从而为今后更好地治疗糖尿病并急性心肌梗塞,降低其死亡率提供可靠的临床依据。 相似文献
19.
选取收治的97例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研究组则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进行微量元素锌的补充服用治疗。治疗一定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疗效及血清Zn、IgA、IgG、IgM的含量进行对比分析。研究组各项指标均较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锌元素是确保小儿自身免疫力的重要条件,而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时应适当补充微量元素锌,以进一步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0.
献血多次献血,其血清中的微量元素锌、铜、铁、镁的含量是否有变化,是否影响献血的身体健康.我们就此对60名献血进行检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