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评价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牙周基础治疗后6w行牙周翻瓣术。分别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基础治疗后6w及牙周翻瓣术后3、6个月对患者进行牙周专业检查,记录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水平(CAL)、出血指数(B1)并进行比较。结果牙周翻瓣术后3、6个月PD、BI、CAL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术后3个月与6个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牙周翻瓣术治疗重度慢性牙周炎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重度牙周炎患者接受种植的时机和短期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40例重度牙周炎患者,先给予牙周综合治疗,控制感染后再进行种植治疗,记录数据,评估种植时机和短期疗效。结果:重度牙周炎患者经牙周综合治疗后,探诊深度(PD)和全口探诊出血(BOP)均显著下降(P<0.05),菌斑指数(PLI)低于20%;种植修复1个月和3个月后,与修复时比较,患者的PD、m PLI和m SBI三个指标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重度牙周炎患者的短期临床疗效较好,能够最大程度改善患者病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慢性牙周炎症对牙髓感染的影响及重度牙周炎患牙的牙髓治疗时机和方案。方法 将443例重度牙周炎患牙分为基础治疗观察组及牙髓敏感干预组,牙周基础治疗后,牙髓敏感患者40例共计108颗患牙进行根管治疗,经6个月随访,通过对比分析基础治疗前、后(1、3、6个月)的牙髓活力检查(冷测、电测)及牙周临床检查结果进行疗效评估。结果 患牙牙髓敏感度经牙周基础治疗一个月后较治疗前有所增加,至治疗结束(6个月随访)患牙牙髓敏感度较治疗前无明显下降。根管治疗对于患牙牙周探诊出血指数(bleeding on probing, BOP)、牙周袋深度(probing depth, PD)及临床附着丧失(clinical attachment loss, CAL)指标较非根管治疗组治疗后比较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基础治疗对于牙髓敏感症状的缓解作用并不明显;而根管治疗对于改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牙的牙周基础状况作用亦不明显。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2012年在我院治疗的5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30例,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20例。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比较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3,6个月的牙周探诊深度(PD)、附着水平(CAL)和探诊出血指数BI)。结果: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有显著性改善,有显著性差异。并且,牙周基础治疗时间越长,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和探诊出血指数以及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改善情况越明显。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是一种疗效确切、效果显著的治疗方法,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很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固定式恒久性牙周夹板对中、重度牙周炎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重度牙周炎患者20例, 患牙经牙周基础治疗后行固定式恒久性牙周夹板修复, 于半年、1 a、2 a和3 a随访临床疗效及测量牙周指标.结果 牙周炎松动牙经固定式恒久性牙周夹板修复3 a后成功率为90%.结论 固定式恒久性牙周夹板是中、重度牙周炎治疗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观察。方法:选择2012年9月-2016年5月于我院牙周科就诊的108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局限性侵袭性牙周炎(LAg P)50例,广泛侵袭性牙周炎(GAg P)5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1、3、6个月检测全口牙的探诊深度(PD)、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LAg P和GAg P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的PD、CAL、BI和牙齿松动度较治疗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LAg 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3个月与治疗后1个月比较,GAg P患者的PD、CAL在治疗后6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比较,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所有患者第一恒磨牙治疗后1、3、6个月的CAL较同期中切牙的改善情况更明显。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侵袭性牙周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LAg P和GAg P患者牙周基础治疗后的中期效果有差异。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重度牙周炎基础治疗后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16例诊断为重度慢性牙周炎的患者,对符合研究条件的25颗患牙150个位点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分别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周、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3个月的PLI、BI、PD、AL、牙齿松动度,分析各项指标在基础治疗前后各时间段的变化.结果 治疗后除牙齿松动度外,PLI、BI、PD、AL均有变化;治疗后3个月PD上升的位点比例为29.8%;BI上升的位点比例为34.6%.结论 基础治疗对重度牙周炎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治疗后3个月仍有部分牙位点PD>5mm,考虑进一步的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8.
古丽青 《基层医学论坛》2016,(36):5125-5126
目的 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 选择2014年4月—2015年4月在我院牙科接受治疗的46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其中21例为局限型,25例为广泛型.对所有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患者在治疗前及治疗后1,3,6个月时的全口牙探诊深度(PD)、 临床附着丧失(CAL)、出血指数(BI)和牙齿松动度.结果 经过治疗后,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PD、CAL以及BI指标均明显改善(P<0.05).局限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3个月后其PD和CAL指标与治疗1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6个月后其PD与CAL指标与治疗3个月时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后所有患者的第一恒磨牙CAL指标改善程度更为明显.结论 对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能够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局限型和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在治疗中期的效果会有所差异.  相似文献   

9.
陈坚庆 《吉林医学》2014,(34):7621-7622
目的: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侵袭性牙周炎患者65例,所有患者均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治疗1个月、3个月和6个月后患者附着水平(CAL)、牙周探诊深度(PD)及探诊出血指数(BI)等牙周相关指标变化情况。结果:65例患者治疗6个月后CAL、PD及CI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局限型(41例)治疗3个月后CAL、PD及CI均较治疗1个月后有明显改善,广泛型(24例)治疗6个月后CAL、PD及CI均较治疗3个月后有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行牙周基础治疗可有效改善牙周相关指标,效果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实施牙周基础治疗,分别在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5个月、5个月时观察牙周探诊深度(PD)、探诊出血指数(BI)以及附着水平(AL),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牙周基础治疗后所有患者的PD、BI、AL与治疗前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价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将64名中、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牙周基础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龈上洁治,治疗3个月、6个月后复查各项牙周指数的变化。结果:治疗前与治疗后3个月、6个月实验组PPD、CAL、SBI、PLI牙周指数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1),两组各项牙周指标治疗前与治疗3个月、6个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牙周基础治疗中、重度慢性牙周炎在较短时期内可使大多数位点临床指标保持稳定甚至好转。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侵袭性牙周炎患者采用牙周基础治疗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侵袭性牙周炎患者80例,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观察患者牙周多项指标及TNF-a,IL-4水平变化。结果:治疗后,患者的临床附着丧失(CAL)、牙周探诊深度(PD)、出血指数(BI)较治疗前均有明显降低(P<0.05);其中治疗3个月时,PD、CAL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龈沟液TNF-a较治疗前明显下降,IL-4水平明显上升(P<0.05)。结论: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的近期疗效明确。  相似文献   

13.
韩锋  张君琦 《基层医学论坛》2016,(22):3085-3086
目的:研究重度牙周炎应用基础治疗的短期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重度慢性牙周炎患者20例(31颗牙186个位点)进行牙周基础治疗,观察和评估患者治疗前后相关临床指标变化。结果治疗后1周、3个月,患者的牙菌斑指数(PLI)、牙周探诊深度(PD)、龈沟出血指数(SBI)、临床附着丧失度(AL)及牙齿松动度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周、3个月,患者 PD>5 mm 的比率分别为63.44%,22.04%,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结论对重度牙周炎患者应用基础治疗具有良好疗效,能够有效改善牙龈症状及口腔健康状况。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牙周序列治疗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效果。方法:患者46例,均经牙周序列治疗,观察分析结果。结果:在基线时患者BOP阳性位点占88.1%,序列治疗后12个月阳性位点减少至8.7%,其中轻度、中度、重度位点治疗后PD值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重度广泛型侵袭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序列治疗和定期牙周维护能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5.
对10例患者33颗重度牙周炎患牙采取包括牙体部分切除的综合治疗的近期疗效作了系统观察。在治疗前和治疗后3、6、12、18个月均记录各项临床指数并拍 X 线牙片。结果表明:重度牙周炎患者经过包括牙体部分切除的综合治疗,可有效地保存患牙并能有效地改善口腔的咀嚼功能。综合治疗后6个月齿槽骨修复才基本稳定,在此期间牙周维护最重要,水久性修复或牙周夹板应在术后6个月后进行。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牙周基础治疗对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血脂水平的影响。方法:对20例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的患者进行牙周基础治疗,在牙周基础治疗前及治疗后3个月检查患者的牙周探诊深度、附着水平、出血指数、探诊出血及菌斑指数,并且取静脉血检测血脂水平。结果:(1)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所有20例患者的牙周状况都明显改善,探诊深度、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及探诊出血位点百分比均显著降低(分别由3.98±0.12、1.23±0.10、2.63±0.14、94.26±1.84降至2.39±0.13、0.84±0.08、1.48±0.08、33.57±2.06,P<0.05),并有显著的附着获得(附着丧失由5.17±0.21降至3.92±0.16,P<0.05),说明牙周治疗效果显著,牙周感染的范围减少,炎症程度减轻。(2)牙周基础治疗后3个月,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显著下降(分别下降了0.25 mmol/L和0.20 mmol/L,P<0.05),与此同时,高密度脂蛋白显著升高(升高了0.18 mol/L,P<0.05),其中8例患者的血脂水平降至正常。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可减轻牙周组织炎症,并有利于降低中、重度慢性牙周炎伴高血脂患者的血清总胆固醇和甘油三酯水平,增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水平,因此有助于降低这类患者患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对伴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 type 2,T2DM)中、重度牙周炎患者代谢水平和脂联素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2月-2017年9月因T2DM合并中、重度牙周炎于本院就诊的90例患者纳入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常规采用口腔卫生宣教,观察组联合牙周基础治疗。6个月后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观察组FBG、餐后2 h血糖降低水平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BI、PLI降低水平低于对照组,APN升高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周基础治疗对伴T2DM的中、重度牙周炎患者效果显著,可改善者牙周临床参数及血糖水平,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14):64-69
目的研究慢性牙周炎患者经牙周基础治疗后,全冠修复患牙对牙周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牙周健康者与慢性牙周炎患者为对照组及实验组,牙周炎患者部分经牙周基础治疗,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未完成治疗。对比各组在全冠修复前、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的探诊深度(PD)和临床附着丧失(AL)2项指标。结果统计学分析,经牙周治疗的患者与对照组牙周情况在修复后6个月及12个月探诊深度和临床附着丧失均无显著性意义;未完成牙周治疗患者与经治疗牙周患者和对照组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牙周炎患者冠修复前需经良好的牙周基础治疗与口腔健康维护,全冠修复才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4月至2016年12月收治的73例重度牙周炎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6例实施尼龙丝结扎治疗,观察组37例患者实施固体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1、3、6个月牙周变化、牙齿松动度与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治疗后1、3、6个月牙周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固位纤维牙周夹板配合派丽奥治疗重度牙周病的疗效显著,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0.
目的 通过锥形束CT(cone beam CT,CBCT)测量牙周基础治疗前后慢性牙周炎患者牙槽骨高度和密度的变化情况,探讨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骨量的变化。 方法 选择丽水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2013年1月-2015年12月牙周基础治疗慢性牙周炎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100例患者均给予牙周基础治疗,采用CBCT测量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高度和密度的变化情况。 结果 轻度牙周炎治疗前和治疗后牙槽骨密度高于中度牙周炎和重度牙周炎(P<0.05),中度牙周炎牙槽骨密度高于重度牙周炎(P<0.05)。轻度、中度、重度牙周炎治疗后牙槽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轻度牙周炎治疗前和治疗后牙槽骨吸收低于中度和重度牙周炎(P<0.05),中度牙周炎牙槽骨吸收低于重度牙周炎(P<0.05)。轻度、中度、重度牙周炎治疗后牙槽骨吸收均低于治疗前,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治疗后牙槽骨密度和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磨牙和磨牙治疗后牙槽骨密度均高于治疗前(P<0.05)。前牙、前磨牙、磨牙治疗后牙槽骨吸收和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牙周基础治疗可以改善慢性牙周炎的牙槽骨密度,CBCT可以用于牙周基础治疗前后牙槽骨骨量变化的评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