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确定阴茎癌患者进行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放射治疗的靶区、射线质、剂量及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阴茎癌患者48例,行手术治疗后,接受放射治疗。结果:早期(Ⅰ期~Ⅱ期)患者,在手术后不超过6周,接受不少于50Gy的外照射,治疗效果好(CR+PR)。病理类型、术后放射治疗前的腹股沟区淋巴结情况、放射治疗的靶区、射线质则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Ⅰ期和Ⅱ期阴茎癌患者是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超过6周,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不小于50Gy。  相似文献   

2.
全肝条形野放射治疗肝癌10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原发性肝癌和转移性肝癌有时需采用全肝条形野放射治疗,由于传统条形野照射时摆位重复性差,且剂量分布不均匀,为了克服治疗的缺点,我们对此方法进行了改进,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确定阴茎癌患者进行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放射治疗的靶区、射线质、剂量及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方法:回顾性分析经病理证实的阴茎癌患者48例,行手术治疗后,接受放射治疗。结果:早期(Ⅰ期~Ⅱ期)患者,在手术后不超过6周,接受不少于50Gy的外照射,治疗效果好(CR PR)。病理类型、术后放射治疗前的腹股沟区淋巴结情况、放射治疗的靶区、射线质则与疗效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Ⅰ期和Ⅱ期阴茎癌患者是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与手术的时间间隔最好不超过6周,术后放射治疗的剂量不小于50Gy。  相似文献   

4.
自制阴茎固定装置作阴茎癌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阴茎固定装置作阴茎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科使用自制阴茎固定装置进行阴茎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结果:能够方便准确摆位,有效地提高阴茎皮肤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结论:阴茎癌的放射治疗因阴茎固定比较困难,放射治疗摆位的重复性难保证。阴茎体积小,剂量分布不均匀,放射治疗需要用组织补偿,自制阴茎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使用自制阴茎固定装置作阴茎癌放射治疗的临床应用.方法:本科使用自制阴茎固定装置进行阴茎癌模拟定位和放射治疗.结果:能够方便准确摆位,有效地提高阴茎皮肤剂量达到治疗目的.结论:阴茎癌的放射治疗因阴茎固定比较困难,放射治疗摆位的重复性难保证.阴茎体积小,剂量分布不均匀,放射治疗需要用组织补偿,自制阴茎固定装置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6.
食管癌放射治疗照射野大小的预测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对比分析61例食管癌X片和CT图,研究其外侵范围和规律,并对不同照射方法作了等剂量图,探讨以X片预测照射野大小。结果显示以食管为中心定位,前野宽6cm,二后斜野宽5cm,长15cm的照射野,90%等剂量区狭小,近50%患者的肿瘤可因外侵而未完全包括在90%等剂量区。对上,中胸段食管癌,长度<5cm而无外侵时,同中心照射,前野8cm,二后斜野6cm,50°,或前野7cm,二后斜野6cm,非同中心照射,可使100%患者原发灶在90%等剂量区内。长度>5cm或有外侵时,同中心照射前野8cm,二后斜野7cm,或非同中心照射,前野8cm,二后斜野6cm,可使90%患者的原发灶在90%等剂量区内。  相似文献   

7.
鼻咽癌常规放射治疗设野的剂量学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近十余年来,随着对鼻咽癌临床行为、生物学特性认识的加深,放射物理、放射生物学的进展和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鼻咽癌的放射治疗技术也在不断改进,已从常规的二维等中心治疗技术逐步向先进的三维适形放疗技术较变。但是,由于三维适形放疗尚在初步临床应用阶段,且国内许多放疗中心的设备还不够完备,而常规放疗又是较为成熟和疗效  相似文献   

8.
本组收治的15例脊椎血管瘤都具有症状,除患病部位、下肢疼痛及麻木外,伴双下肢瘫痪者7例,多数为中晚期病人。因其解剖部位及病变弥散的关系,仅单纯手术治疗远期效果不佳。我们采用单纯放疗或椎板切除减压合并放疗,使疗效明显提高,经放疗后14例中有13例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即使出现脊髓压迫而发生双下肢瘫痪者,经及时放疗或椎板切除减压后立即放疗,都能收到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9.
鼻咽癌放射治疗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0.
我科1983年1月至1985年12月收治鼻咽原发灶超腔、颅底骨破坏和颅神经损害的患者178例,总的5年生存率28.7%。原发灶侵犯口咽鼻腔者预后较好,颅底骨破坏者次之,而前后组颅神经同时损害和侵犯两项以上者预后最差。5年生存率分别为46.3%、33.3%、18.2%和18.8%。根据鼻咽肿瘤侵犯范围应合理设置照射野,肿瘤量以70Gy左右较好。  相似文献   

11.
自从1895年伦琴发现X射线以来,肿瘤的放射治疗经历一百余年历程。由初期的以X射线为主的低能(KV级)射线阶段进入到50年代以60Co远距离外照射为主的高能(MV级)射线阶段;随着加速器技术的改进和发展,到20世纪70年代进入到能量更高,性能更优的直线加速器时代。剂量单位也由伦琴(R)改进为拉德(rad)以至戈瑞(Gray,Gy);治愈率相应随之提高。目前在恶性肿瘤的治疗中约有70%(头颈部肿瘤约80%)的患者接受放射治疗。放射肿瘤学与肿瘤外科学、肿瘤内科学并列为肿瘤三大主要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106例胃癌术中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 探讨胃癌术中照射范围、剂量和疗效。方法 对106例胃癌进行术中放射治疗。采用6-16MeV电子线,剂量在10-30Gy之间,靶区范围以瘤床及瘤床及周围淋巴引流区为主。与1975年至1989年期间441例单纯手术进行对照。结果 接受治疗的106例患者无近期并发症,照射范围和剂量均适用于临床。Ⅰ、Ⅳ期胃癌术中放射治疗不能提高5年生存率,Ⅱ、Ⅲ期胃癌术中放射治疗提高5年生态率19.4%、15.3%。结论 胃癌术中放射治疗不增加术后并发症,能提高Ⅱ、Ⅲ期胃癌5年生存率。术中放射治疗是治疗胃癌较安全的重要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的验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 dimentionalconformalradiotherapy ,3 DCRT)作为一种精确度很高的治疗技术 ,是提高治疗比的重要物理措施 ,它对于以局部肿瘤未控或复发为主要失败原因的肿瘤患者的治疗有重要意义。有学者将适形放射治疗评价为放射肿瘤学史上的一次变革 ,并认为该技术将成为 2 1世纪肿瘤放射治疗技术的主流。与常规放射治疗相比 ,适形放射治疗的精确度要求更高 ,因此适形放射治疗的质量保证措施就显得更加重要。如何证实适形放射治疗计划得到准确、忠实地执行是其质量保证的重要内容 ,包括 :治疗…  相似文献   

14.
野中野放射治疗Miles术后复发直肠癌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野中野放射治疗Miles术后复发直肠癌韩波邓晓琴孙光绮王瑞芝崔守仁作者分析1988年4月至1993年10月41例Miles术后盆腔复发直肠癌单纯外照射结果,并对野中野照射与常规照射方法作进一步比较。1材料与方法:野中野组19例,男16例,女3例,中位...  相似文献   

15.
调强放射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调强放射治疗 (intensitymodulatedradiationtherapy ,IMRT)是由Bjarngard等[1 ] 、Kijewski等[2 ] 及Chin等[3 ] 于 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的。近 10余年来 ,随着计算机技术及逆向放射治疗计划系统的飞速发展 ,这一技术日臻成熟 ,现结合本院调强放射治疗的应用情况予以综述。一、IMRT的优势IMRT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3D conformalradiationthera py ,3D CRT)相比有许多优势 ,首先它能够优化配置照射野内各线束的权重 ,使剂量分布在三维方…  相似文献   

16.
17.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对术后放射治疗设野的影响   总被引:20,自引:2,他引:20  
目的 探讨乳腺癌淋巴结转移规律和乳腺癌根治术后放射治疗的适应证及照射范围。方法 行选择性胸膜外式乳腺癌扩大根治术78例,分析其中资料完整的61例,探讨内乳淋巴结的转移情况。非选择性乳腺癌根治术 锁骨上淋巴结清扫术46例,术前检查锁骨上淋巴结均为阴性,将锁骨上淋巴结及腑窝淋巴结分别标记为S及L1、L2、L3送检。行乳腺癌根治术412例,标记出L1、L2、L3淋巴结分别送检,用以分析腋窝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的规律。结果 内乳淋巴结总的转移率为24.6%,其中腋窝淋巴结转移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36.7%,而腋窝淋巴结无转移者,内乳淋巴结转移率为12.9%,转移部位仅限于1、2、3肋间。锁骨上淋巴结跳跃式转移率为3.8%;腋窝淋巴结的跳跃式转移率为8.1%。结论 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有其内在规律,乳腺癌根治术后照射野可以依据其区域淋巴结的转移规律进行修改,照射内乳区淋巴结时可以不必常规包括4、5肋间。当腋窝淋巴结仅有L1、L2组转移而无L3组转移时,锁骨上淋巴结区也可以不予照射。  相似文献   

18.
鼻咽癌放射治疗照射野最佳衔接方法的探讨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探讨鼻咽癌患者放射治疗中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的最佳衔接方法。方法:用带独立准直器的直线加速器,以一个等中心、半束整体铅模照射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用于鼻咽癌患者的放射治疗。结果:根据测量,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之间的剂量分布满意、无冷点和热点,与初步临床观察相符。结论:用一个等中心并半束整体铅模放射治疗鼻咽癌患者时,面颈野或耳前野与颈切线野间的剂量衔接满意。  相似文献   

19.
鼻咽癌放射治疗射野衔接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Xia SA  Zhang SF  Tu YQ  Wu GH  Lin Q  Yao Y 《癌症》2006,25(1):119-121
背景与目的:放射治疗鼻咽癌,面颈联合野已作为标准的射野设计,用一个颈部等中心半束照接野解决了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野的衔接问题,但面颈联合野内存在剂量冷点与热点,剂量均匀性差。因此,本研究试图就鼻咽癌放射治疗中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野最合适的射野衔接设计作一些探讨。方法:分别用两种方法设野,一种方法用一个等中心,半束照射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照射,另一种用两个等中心,面颈联合野用鼻咽等中心照射,选用适当的楔形角,床转一定的角度,下颈切线照射再用颈部等中心半束照。比较两种设野衔接的区别。结果:根据治疗计划系统(treatmentplanningsystem,TPS)计算,两种设计的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野之间的剂量衔接处都无冷点热点。用两个等中心设计的面颈联合野与颈部切线野,面颈联合野加角头足方向楔形板和床转一定的角度,其剂量分布比单一中心设野更均匀,更合理。99%的等剂量线包容颅底及鼻咽处大体肿瘤体积(grosstumorvolume,GTV)时,下颈及口咽部最高点剂量为103%,而且高剂量区容积也小,而用单一等中心设野时,如果要使95%的等剂量线包含颅底及鼻咽处GTV时,最高点处剂量达120%以上。结论:用两个等中心设计面颈联合野和颈部切线照,比单一颈部等中心设野时,接野处可以达到与单一等中心相同的结果,即不产生冷点及热点,而且三维TPS显示比单一等中心更合理、更均匀。  相似文献   

20.
23例脑恶性胶质细胞瘤术后残留病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来  胡德胜  宋启斌  谭文勇 《中国肿瘤》2006,15(12):867-869
[目的]探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脑恶性胶质细胞瘤(BMG)疗效.[方法]47例经CT或MRI证实术后病灶残留的BMG随机分为单纯常规放射治疗组(单放组)和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组(三维适形组).单放组24例,模拟机定位2Gy/次,1次/天,大野加缩野总剂量50Gy~54Gy,6周内结束照射;三维适形组23例,先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常规剂量分割,5次/周,1.8Gy/次~2Gy/次,总剂量为40Gy~45Gy后缩野采用共面或非共面多野照射或非共面弧形旋转照射,PTV边缘剂量15Gy~20Gy(85%~90%等剂量曲线),中位平均剂量17.75Gy,4~5次分割.[结果]治疗结束后3个月进行CT或MRI检查,三维适形组的肿瘤消退率为78.2%,明显高于单放组45.8%,三维适形组1年生存率(91.3%)也明显高于单放组(58.3%).单放组治疗结束时达到CR的病人1年肿瘤复发率为50%,明显高于三维适形组的20%.后者恶心呕吐等颅内高压及对地塞米松依赖性的急性放射反应未见高于单放组.[结论]X线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可以提高BMG的局部肿瘤消退率、局部肿瘤控制率和病人的1年生存率,同时没有明显增加病人的急性毒性反应,长期生存率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