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傅建南 《重庆医学》2004,33(6):802-802
纽曼的系统模式主要考虑压力源对人的作用及如何帮助人应对压力源.其模式主要包括3个部分,压力源、机体防御和护理预防措施[1].  相似文献   

2.
宫颈癌治疗仍以手术为主.手术和麻醉对患者而言是一种强烈的应激源[1].Koh和Gorgun等[2]指出,选择手术治疗的宫颈癌患者面临着生理丧失和女性特征丧失.根据ROY的适应模式,人在面对压力时会产生适应反应,而且人们的生理调节和心理调节是通过适应方式的应对行为表现出来.  相似文献   

3.
手术作为一种应激源,能使手术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生理应激反应(如多汗、脉搏、心率加快、血压升高、血糖升高、睡眠障碍)和心理应激反应(焦虑、恐惧),严重时可影响神经、内分泌及循环系统、干扰手术麻醉顺利实施[1].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将医学知识、生理学知识和社会学知识结合起来运用于手术患者的护理实践过程,主要是为调节患者的生理、心理、社会状态,让患者以最佳的心理状态接受和配合手术治疗,早日恢复身体健康[2].  相似文献   

4.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乐观[1].压力性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是造成心理应激并进而干扰防御系统,影响心理健康,导致躯体疾病甚至死亡的主要原因[2-4].军校大学生与地方大学的学生有所不同,他们接受军队院校的管理体制的约束,因此面临的压力性生活事件有其特殊性.现今对压力性生活事件的研究都采用现存"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测试个体所面临的紧张性刺激,难免缺乏针对性[5].  相似文献   

5.
人工流产术是避孕失败的补救措施之一,但其作为一种应激源,常使患者产生强烈的生理、心理应激反应,表现为不同程度的焦虑、恐惧,加上手术体位和麻醉药物等原因,在术中常出现宫颈松弛欠佳,子宫收缩不良等,从而影响手术的正常进行[1].我们对无痛人流患者手术前实施护理干预,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护士的职业压力问题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过高的工作压力不仅会影响护士的身心健康、而且还会导致工作效率及护理质量下降[1-2].在压力产生过程中,不同的个体面对相同的工作压力的反应不同,人格因素是重要的中介因素[3].  相似文献   

7.
压力源是指能够引起心理反应、干扰人体恒定状态的所有内外环境的变化[1].压力理论之父Hans Selye认为,生活事件过度或急慢性心理压力可以引发集体应急反应,并出现一系列相应的神经、内分泌功能的改变,持续的压力可损害人的神经、心理防御机制,从而使免疫功能下降,并导致疾病的发生[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独生子女越来越多,人们对儿童健康成长的期望值越来越高,儿科护士的职业风险也随之增大.为了更深入的掌握儿科护士的压力源,并提出有效的应对之策,本研究采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对38名儿科护士进行了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应对是个体面对有压力的情境和事件时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方式[1].应对方式作为应激源与应激结果之间的一种中介变量[2],对于缓解或调节环境压力,保持身心健康具有重要的作用.成功的应对方式可以使人有效而积极地面对心理压力,帮助个体重新恢复到自己生理和心理的平衡,维护个体的心理健康;不成功的应对方式则会使人继续停留在充满压力的应激状态.消耗着个体潜在能量,甚至产生心理疾病.  相似文献   

9.
有研究表明,应激源、环境条件和人格是制约个体应对方式的三种主要因素,其中人格是导致不同的人在相同的应激情境中采用不同应对方式的重要决定性因素[1].  相似文献   

10.
目前,大隐静脉曲张的治疗仍以手术为主,各种手术方式术后均需以弹力绷带加压包扎患肢[1].围手术期后恢复期的支持治疗需应用弹力袜[2].静脉曲张术后采取弹力绷带包扎患肢和穿戴弹力袜等适时的压力治疗对于预防术后并发症的产生及复发起着关键作用,现将二者在静脉曲张术后的应用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目前关于职业压力的研究多集中在两方面,一是通过压力测评量表对有关人群的职业压力程度及其原因进行分析[1];二是从理论上阐述职业压力的应对策略.在各类职业压力源研究中,比较一致的结论是岗位要求、工作强度、专业知识技能要求、人际关系、组织管理、个人期望值与现实的冲突等是产生职业心理压力和生理压力的主要因素.作为个体的内心体验[2],职业压力是个体对职业环境中有关因素所出现的反应,即工作部 门的组织特点[3]、工作环境及条件、工作要求、人际关系等因素是通过个体的认知过程才对个体产生影响.因此,在分析压力源时,不仅要考虑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更要关注个体因素,尤其是认知特点[4].有关个体认知因素在职业压力感受中的作用的研究尚很少.本研究从认知角度,通过对卫生行政人员进行调查分析,探讨认知因素在职业压力中的可能作用.  相似文献   

12.
近些年来,自杀已成为大学生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自杀意念是自杀行为产生的重要前提和危险因素,故监测大学生自杀意念状况,探讨其主要危险因素对预防该人群自杀行为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自杀意念的影响因素随人群特征、时间变化大,迄今为止其主要因素及作用机理仍不太清楚[1].有学者指出,学业压力是大学生自杀意念的重要诱因之一[2].而学业压力的产生既可与学习兴趣的缺失、学习技能不当有关,也可以源自曾有的不良学习经历.不同类型的学习问题给个体带来的压力体验不同,其可能采取的应对方式也可产生差异.到底哪些学习问题与自杀意念有关?为了解以上问题,为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依据,本研究对1060名大学本科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3.
压力源又称应激源或紧张源,是指某种事物对人的心理或生理造成的一系列紧张反应状态[1]。护理工作中的压力源既可来自护士本身也可来自工作环境,护士自身压力的产生是由于个体的性格、家庭矛盾或个体的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4.
时间管理是个体自我管理的核心,在个体的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1].时间管理倾向(TMD)是一种人格倾向,是个体在对待时间的功能和价值,在运用时间的方式时所表现的心理和行为特征,是一种时间维度上的人格特征[2].心理控制源是关于个体的性格、行为与事件结局间关系的泛化期待,是指个体知觉到什么人或事对行为的结果负责[3].时间管理不仅可以提高工作和学习效率,并且“时间管理行为对学业压力的缓冲作用强于休闲娱乐”[4].  相似文献   

15.
蔡巧红 《北京医学》2013,35(2):151-152
手术是一种强烈应激源,常导致患者产生焦虑的心理应激反应.这是因为患者对手术不了解,担心手术能否成功、担心麻醉引起意外等[1].外来民工多数文化水平低,从事劳动强度高、收入少的职业,如患病需要手术治疗,面对陌生环境及昂贵的医药费用,在手术前更容易出现焦虑情绪.焦虑产生的反应过于剧烈时,不仅对内分泌及循环产生影响,而且会直接干扰手术顺利进行及术后身体恢复[2].而有效的护理干预是减轻民工患者术前焦虑的关键环节.我科于2011年7~8月对乙类手术术前焦虑民工患者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满意效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一种重要手段,而任何一种手术对患者的心理都会产生影响,及时对患者的心理变化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可以保证手术的顺利进行和促进其术后康复。
  1外科手术对患者的心理影响
  手术能治愈疾病,但也能产生并发症、后遗症等不良后果[1]。无论是择期还是急诊手术对患者来讲都是一种压力源,会对身心方面产生影响,导致各种各样的心理变化。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  相似文献   

17.
国内外对应激与健康的中介-应付的研究是随着应激的理论模式而兴起的[1]. 在应激与健康的关系中,Edwards 提出了应付的典型位置处于个体对应激的评价与应激有关的健康结果之间[2]. Pelietier and Peper认为,人类疾病一半以上与应激有关[3]. 而这些影响人类健康的应激源主要来自社会及人与人的相互交往.  相似文献   

18.
腹腔镜妇科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疼痛较轻、恢复快的特点,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1~3].但CO2可对患者生理造成一些不良影响,突出的问题是气道压增高和高碳酸血症及由此导致的呼吸循环改变、颅内压和眼内压增高[2~7].本研究探讨妇科不孕症患者在全麻下行腹腔镜输卵管再通手术中不同CO2气腹压力对气道压和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手术室是患者诊断、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其特殊的工作环境,使手术室护士处于多种有害因子当中,工作紧张繁忙,时间随机性大,技术更新快,复杂的人际关系等使手术室护士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长期的工作压力会使护士产生疲溃感,最终影响护理工作的质量[1].为了缓解护士的工作压力,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工作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笔者从手术室护士的主要压力源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ICU护士是护士中较为特殊的群体,环境隔离,患者病情重,工作量大,对护士要求高,导致护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甚至产生某些心理障碍[1].研究表明,不同的职称,不同的学历,不同的婚育情况,ICU护士的心理健康有差异,过大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身心疾病,如身心耗竭综合征、工作疲惫感,焦虑等[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