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病人的常见问题,DVT一旦形成后果严重.老年髋部骨折术后DVT发生率较高,笔者自2001-2005年间收治老年髋部骨折手术54例,围手术期应用中西医结合方法防治DVT的发生,疗效显著,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25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给予低分子肝素抗凝及机械方法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活血方口服,于用药前及用药后第10d检测血浆PT、APTT、FIB及D-Dimer水平含量,用药后第10d行彩色超声多普勒,检查有无血栓形成,统计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结果: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PT、APTT时间延长,FIB及D-Dimer含量降低;DVT发生率对照组15.00%,治疗组6.98%,2组差异显著,均未发生出血并发症。结论:应用益气活血方预防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正>髋部骨折是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于老年人,其常易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严重者进而出现肺栓塞致生命危险。我院自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髋部骨折并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36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4.
目的 观察伤科黄水早期干预髋部骨科手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nous thrombosis,DVT)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接受髋部骨科手术后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伤科黄水外治,2周后对比两组疼痛、肿胀程度、血管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结果 ,并评价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组治愈7例(23.3%)、显著好转18例(60.0%);对照组治愈4例(13.3%)、显著好转12例(40.0%),治疗组痊愈率、显著好转率高于对照组.结论 伤科黄水对髋部骨科手术后早期深静脉血栓形成有干预作用,疗效优于单纯应用低分子肝素钙.  相似文献   

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骨科大手术的常见,严重并发症之一,特别是接受髋部周围骨折手术的病人其发生率更高,且发生后其致死率、致残率很高。据国外文献报告,接受髋部骨折手术未采取预防措施的患者其发生率高达40%~60%;国内邱贵兴等报告,髋膝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的发生率未预防组为30.8%,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措施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对483例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患者动态进行DVT风险评估,采取针对性中西医结合的预防护理措施。结果:480例患者住院期间未发生深静脉血栓,未出现伤肢下肢疼痛及浅表静脉曲张,32例患者出现下肢肿胀,3例出院后2周~3个月发生深静脉血栓再次入院,经治疗后治愈。结论: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护理措施,强调的是整体观和综合调理,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效果满意,并且方法简便,安全可靠,价格低廉,患者容易接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中西医结合预防髋部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栓塞(DVT)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髋部骨折患者(左侧37例,右侧23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术后采用中医辨证施治,配合低分子右旋糖酐;对照组单纯使用低分子右旋糖酐,2组术后均功能锻炼及穿弹力袜,1周后行下肢深静脉彩超检查。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为3.3%;对照组为13.3%。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对降低髋部骨折术后DVT的形成积极有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低分子肝素结合四肢血液循环泵、血塞通注射液的中西结合方法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将符合标准的102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对照组使用低分子肝素。随访3个月。根据临床表现、多普勒检查、D-二聚体检测等,判断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根据出、凝血及肝肾功能功能情况评价其安全性。结果:102例患者全部完成随访,22例患者发生了DVT,发生率为21.5%,有症状的DVT8例,占7.8%;其中治疗组发生DVT 7例,发生率为14%;对照组发生发生DVT 15,例,发生率为28.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的血浆D-二聚体的水平,治疗组为(2.63±1.16)mg/L,对照组为(3.25±1.65)mg/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所有患者未发现消化道出血及皮肤黏膜出血等发生。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在预防DVT方面具有确切的疗效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黄芪八珍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8例.对照组治疗给予利伐沙班片治疗,治疗组给予黄芪八珍汤治疗.结果:DVT发生率治疗组2.08%、对照组1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凝血指标D-D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P...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疗法对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按入组先后顺序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综合干预措施联合低分子肝素治疗,观察组采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补阳还五汤合五苓散加减治疗。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81.82%、100%,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0.61%、93.94%。组间比较,显效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PI和APTT均延长,Fg降低,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骨折术后DVT的临床疗效安全可靠,优于单纯西医治疗、  相似文献   

11.
陈彦霞  时丽萍 《光明中医》2009,24(5):967-968
目的:探讨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护理.方法:对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加强围手术期的健康宣教,术后早期活动,康复训练,穿弹力袜等预防措施.结果:52例髋部骨折术后患者,仅4例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7.7%.结论:该预防方法能有效降低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黄杰  杜永波  梁平萍  陈福洪 《光明中医》2022,(12):2134-2138
下肢深静脉血栓(DVT)是髋部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有较高的发生率与病死率,故临床上对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十分重要。这与中医“治未病”原则不谋而合。此文概述了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病因病机,并且搜集了近年来有关中西医结合用药对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研究进行了系统综述,希望为今后临床防治此病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杨春梅 《内蒙古中医药》2010,29(10):132-13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预防碗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价值。方法:通过对髋部骨折患者进行高危因素评估,围手术期静脉护理,实施功能锻炼及饮食指导。结果:100例髋部骨折患者只有1例患者发生深静脉血栓。结论:通过对髋部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预防患者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相似文献   

14.
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40例济南市中医院(250012)李安举关键词深静脉血栓形成;中西医结合疗法;疗效观察近年来,笔者应用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深静脉血拴形成,取得了满意疗效,现将资料较完整的40例总结如下。1临床资料40例中,男32例,女8例。年...  相似文献   

15.
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髋部骨折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是指血液非正常地在深静脉内凝结。如何预防DVT、减少病死率是骨科护理关注的问题。笔者对我院骨科2002年1月-2005年6月收治的髋部骨折患者中12例DVT的发生原因进行了回顾性分析,并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9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孝飞 《河北中医》2001,23(10):733-733
深静脉血栓形成多发于下肢 ,中医称为股肿 ,是以患肢胀痛 ,肢体增粗为特征的一种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1998~2 0 0 0年 ,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深静脉血栓形成 90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90例均为下肢发病 ,男 38例 ,女 5 2例 ;年龄 2 1~ 5 9岁 ;病程 2日~ 5年 ;分娩后引发 15例 ,腹部手术后发病 17例 ,外伤引起 10例 ,劳累引起 16例 ,受寒引发 5例 ,原因不明 2 7例 ;急性期 31例 ,慢性期 5 9例。1 2 诊断标准  90例均符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1995 - 0 1- 0 1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股肿 (…  相似文献   

17.
张斌 《吉林中医药》2004,24(6):34-35
笔者自 1998年 6月以来 ,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骨科下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11例 ,取得满意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例中 ,男 8例 ,女 3例 ;年龄 2 8~ 70岁 ,平均 4 5 .8岁 ;其中内固定术 9例 ,人工关节置换术 2例 ,均无血管神经损伤 ;术后发病时间 1~ 9d;左侧 7例 ,右侧 4例 ;临床主要表现 :下肢肿胀明显 ,皮温增高 ,压痛 Homans征 ( ) ,伴疼痛 8例 ,低热 5例 ,无浅静脉扩张 ;11例均行彩色多普勒检查 ,其中周围型 9例 ,混合型 2例。2 治疗方法确诊后患肢抬高、卧床、保持大便通畅。2 .1 自拟中药方内服 金银花 2 0 g,赤芍 10 g…  相似文献   

18.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deep venousthrombosisDVT)是常见的周围血管疾病 ,不仅严重影响患肢功能 ,而且可以并发肺栓塞 ,危及患者的生命。目前 ,对本病疗法虽多 ,但效果常不令人满意。1 995~ 1 999年 ,我们采用中西医综合疗法治疗 39例 ,取得了一定疗效 ,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39例中 ,男 2 4例 ,女 1 5例 ;年龄 2 0~ 78岁 ,平均 49.0 7岁 ,其中 >50岁 2 0例 ,占 51 .2 8%。病程最短 6日 ,最长 2 1年 ,其中 7日以内就诊者 3例 ,1月以内就诊者 2 4例 ,1月以上就诊者 1 2例。1 .2 分型 采用国内外通用分型方法 ,分…  相似文献   

19.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是指血液在下肢深静脉系统不正常的凝结,属静脉回流障碍性疾病。该病属中医“脉痹”、“瘀血”、“肿胀”等范畴。DVT由创伤、手术、妊娠、恶性肿瘤及其他疾病长期卧床等因素,以致久坐久卧伤气,气伤则气行不畅,气滞则血凝,以致瘀血阻于络道,脉络阻塞不通,不通则痛;络道阻塞,营血回流受阻,水津聚而为湿,流经下肢则肿。《医宗金鉴》中曰:“人之气血周流不息,稍有壅滞,  相似文献   

20.
中西医结合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性贵 《光明中医》2010,25(7):1264-1266
目的观察顾步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形成的疗效。方法将所收治全髋关节及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78例,随机为A、B、C三组,围手术期分别给予中药配合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治疗(A组),低分子肝素钠预防性治疗(B组),未使用中药及低分子肝素钠抗凝预防(C组)。结果 A、B、C三组术前各随机因素无差异,A组DVT的发生率为12.9%,B组DVT的发生率为21.9%,C组DVT的发生率为53.3%。三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顾频汤加减配合低分子肝素钠能有效促进下肢静脉回流,消除肿胀,改善患者术后高凝、高黏、状态,可以更有效降低下肢人工关节置换术后DVT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