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邱健主任临床以治疗脾胃病见长,尤善运用半夏泻心汤经方化裁治疗脾胃病。在半夏泻心汤用于治疗脾胃病的辨证思维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并根据患者寒热虚实侧重及兼夹证,以半夏泻心汤为主加减化裁,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常用基础方,使之方证相符,在临床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基于《黄帝内经》“清浊相干”理论,对脾胃病病机及半夏泻心汤对脾胃病的治疗作用进行探讨。认为“清浊相干”是由于清浊二气混杂,所引起的阴阳逆乱、气机失衡的病理状态,可以用于阐释归纳脾胃病发病机制。基于“清浊相干”理论,可将脾胃病病机总结为脾胃气乱、营卫失和及寒热相争。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病的重要方剂,在治法上兼顾辛开苦降、通调营卫、寒热并调,可以通过调节气机升降、兼顾表里阴阳、兼施虚实补泻,从而达到调理脾胃病“清浊相干”病理状态的目的。结合现代研究结果可以发现,半夏泻心汤能够调节胃肠动力、恢复消化系统黏膜免疫屏障功能,并且具有在寒凉药物及温热药物并用的情况下发挥最大治疗效用的特点,与半夏泻心汤在“清浊相干”理论下发所挥的治疗作用相对应。深挖“清浊相干”理论内涵,并基于该理论探讨脾胃病病机及半夏泻心汤的治疗作用,能够进一步挖掘脾胃病与“清浊”理论的内在联系,为脾胃病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提供思路及理论层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3.
曹秋实  张智华  柳琳 《光明中医》2016,(16):2423-2424
目的本文旨在阐明半夏泻心汤的证治机理,治法用方特点以及临床加减运用。方法通过查阅原文古籍以及相关文献,并结合梅国强教授在临床上运用半夏泻心汤加减治疗脾胃病的经验进行简单阐述。结果发现半夏泻心汤的病机多宗于寒热互结于心下,中焦脾胃气机升降失调;治法上采用辛开苦降,平调寒热,攻补兼施之法。结论在明确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用方特点的前提下,抓其主证并结合实际进行酌情加减,可治疗多种脾胃疾病,值得推广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谭达全  邓冰湘 《新中医》2008,40(2):103-104
半夏泻心汤方出自<伤寒杂病论>,是辛开苦降法的代表方,后世广泛用于治疗各种脾胃疾病,现代多用于治疗幽门螺杆菌(Hp)导致的胃炎,在实验及临床研究中都得到了有效验证.笔者拟从半夏泻心汤证的病机及组方机理、Hp相关性胃炎的病因病机、半夏泻心汤治疗Hp相关性胃炎的实验研究3方面,对半夏泻心汤之辛开苦降法治疗Hp相关性胃炎,作一初探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联合运用治疗脾胃病的临床研究进展综述,为两方合理联合运用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查阅近年来的文献,对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的研究进行归纳,分析其联合运用治疗脾胃病的进展。结果: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联合运用治疗脾胃病疗效显著。结论:四逆散与半夏泻心汤合用治疗脾胃病疗效肯定,复方的联合运用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推广。  相似文献   

6.
半夏泻心汤出自《伤寒论》,本为治疗伤寒误下后,中焦寒热错杂之痞证而设.以半夏泻心汤为基础方,从调理脾胃出发,根据肺与脾胃的关系,在中医学“异病同治”理论指导下,辨证加减,应用于治疗慢性咳嗽,并根据半夏泻心汤的组方特点,结合现代药理研究结果,阐述其治疗咳嗽的机理.  相似文献   

7.
半夏泻心汤为辛开苦降、寒热并用、调节脾胃气机的代表方,临床广泛用于寒热互结、虚实夹杂所致的各种疾病。吴文尧教授从医数十年,治疗脾胃病经验丰富。总结半夏泻心汤基本病机,分析其辨证思路及临证经验,以期得到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8.
脾胃病为临床常见多发病,祖国医学对此类病的病因、病机及治法方药论述甚详。梅国强教授善治脾胃病,笔者侍诊梅师多年,耳濡目染梅师治疗脾胃病千余例。现从寒热错杂于胃肠、痰(水)饮阻滞胃肠、瘀血阻滞胃络、太阳少阳同病四个病机及半夏泻心汤证等十一个证候方面,总结梅师治疗脾胃病的经验。  相似文献   

9.
泻心汤类方源自《伤寒杂病论》,包括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半夏泻心汤、甘草泻心汤、生姜泻心汤、黄连汤等,以半夏泻心汤为中心,加减化裁为泻心汤类方,共计8方,14味药。泻心汤类方从其立法来看,温清并用、甘苦兼施,能调中焦阴阳之失衡,寒热之错杂,对胃肠疾病有很好的疗效,契合胃癌虚实寒热错杂之病机,对胃癌的治疗有重要的作用。于临床中研习《伤寒杂病论》,细揣古今医家之治验,略有所悟,文章就泻心汤类方来探讨胃癌之治疗。  相似文献   

10.
本文旨在分享半夏泻心汤治疗脾胃疾病临床经验。从半夏泻心汤方解入手,针对脾胃疾病寒热错杂、虚实夹杂的病机,分享运用半夏泻心汤的临床辨证、药物配伍、药物计量大小以及与经方、时方合用的经验。  相似文献   

11.
理萍 《河南中医》2010,30(11):1052-1053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方,治疗寒热错杂,脾胃气机升降不利。用治妊娠恶阻、妊娠呃逆、妊娠泄泻、子烦等病均取佳效。  相似文献   

12.
运用"中医证素辨证理论",分析半夏泻心汤的方解及其对应的病位证素与病性证素,通过对比半夏泻心汤的证素与脾胃系病的证素,发现半夏泻心汤涉及的证素,与脾胃病中常见的胃脘痛、胃痞、吐酸、泄泻等疾病的证素,均有明显的相似性,临床上可根据具体疾病的证素,灵活运用本方治疗.通过证素辨证分析半夏泻心汤,以冀拓展本方的临床应用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新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半夏泻心汤是治疗脾胃病的名方,出自《伤寒论》,主治脾胃不和,寒热错杂,升降失常所致痞证。半夏泻心汤的创立,为脾胃病的治疗开辟了法门。笔者结合个人临床体会和现代研究成果,对半夏泻心汤治疗慢性胃炎作一探讨,以交流并救正于同道。1 半夏泻心汤辨“证”论治慢性胃炎慢性胃炎属中医脾胃病范畴,是最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以呃逆嗳气,胃脘部胀闷不适纳呆乏力为主要表现,病程较长,病症一般有虚弱征象,正为半夏泻心汤主治证。因为从病证看,半夏泻心汤以心下痞,呕逆,肠鸣下利,苔腻,脉濡为辨证要点,从病机看,凡病程较长疾病,单纯实证、单纯虚证少…  相似文献   

14.
尚云老师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对脾胃病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老师认为胃痞之病辨证以脾胃为主线,病因有气滞、食滞、痰湿、湿热等,病机为中焦脾胃虚弱,气机不利,升降失常,虚实寒热夹杂。以半夏泻心汤方寒热并用、辛开苦降,佐以益气健脾,治疗胃痞临床效果良好。现对尚云老师运用半夏泻心汤辨治胃痞病经验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15.
五、泻心汤类方的运用泻心汤类方包括五个泻心汤和黄连汤、干姜芩连人参汤、朴姜夏草参汤、旋参代赭石汤等,主治脾胃同病,气机阻滞,寒热并存,虚实夹杂之症,临床上多见之于肝胆脾胃(肠)的疾患。赵氏用半夏泻心汤治三例腹泻,其一二例因饮食不洁,尔后下利益频,腹中雷鸣,心下痞满,经服平胃散及两药止利无效,予半夏泻心汤原方,  相似文献   

1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半夏泻心汤及其类方配伍模型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半夏泻心汤为<伤寒论>调和脾胃的代表方.由半夏、干姜、黄芩、黄连、人参、甘草及大枣7味药组成,用于治疗小柴胡汤证误下所致的心下痞证.半夏泻心汤类方生姜泻心汤为该方加生姜,减干姜用量;甘草泻心汤为在此基础上重用甘草.  相似文献   

17.
黄勤 《河南中医》2009,29(7):642-643
半夏泻心汤是辛开苦降、寒温并用、调和脾胃的代表方。运用半夏泻心汤治疗吐涎沫、下痢、心下悸动、嘈杂、眩晕、不寐等证,取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马婷  洒荣桂 《新中医》2007,39(3):92-94
半夏泻心汤是集辛开苦降、寒热补泻于一体的代表方剂。此方源于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曰:“伤寒五六日,呕而发热者,柴胡汤证具,而以他药下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柴胡不中与之,宜半夏泻心汤”;“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半夏泻心汤主之。”方由半夏、黄芩、黄连、炙甘草、干姜、人参、大枣组成,为少阳误下成痞所设,是辛开苦降、调和脾胃阴阳的代表方剂。因其配伍精当,疗效显著,在脾胃病治疗中运用广泛。  相似文献   

19.
王付 《中医药通报》2011,10(4):12-14
半夏泻心汤是《伤寒杂病论》中辨治脾胃病证的重要基础代表方,主治心下“但满而不痛者,此为痞.”以及“呕而肠鸣,心下痞者.”张仲景对此明确指出半夏泻心汤主治病证是心下痞满而不痛,而在临床中运用半夏泻心汤能否辨治心下满痛,能否取得最佳治疗效果,结合多年临床诊治体会,试将学用半夏泻心汤的理论探索与临床实践浅述于次.  相似文献   

20.
郑亮 《江苏中医药》2022,54(5):10-11
最擅长治疗的疾病:脾胃病、癌前病变、肿瘤术后或放化疗后的康复与管理. 最擅长使用的经典方:半夏厚朴汤、半夏泻心汤、附子理中丸、增液汤、柴胡疏肝散、香砂六君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