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吴舒 《医药论坛杂志》2003,24(12):60-60
近年来 ,我科对腹部切口裂开的患者采取 8字缝合法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1996年元月~ 2 0 0 2年 12月 ,年龄在 2 4~ 35岁之间剖宫产、子宫全切术的患者 12 15例 ,腹部切口裂开 14例 ,其中剖宫产 11例 ,感染 3例 ,脂肪液化 9例 ;子宫全切术 3例 ,其中感染 1例 ,脂肪液化 2例。裂开层除 1例鞘膜、皮下脂肪及皮肤裂开外 ,其余 12例均为皮下脂肪及皮肤裂开。1 2 方法1 2 1 缝合前对感染的腹部切口 ,先清洗创面、换药 ,待伤口无渗出及坏死组织后 ,行二次缝合术 ,脂肪液化的切口无感染时 ,可直接缝…  相似文献   

2.
我院自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将皮内连续缝合术用于手术切口缝合,效果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我院于1998年6月至1999年6月对剖宫产术手术切口采用连续皮内缝合120例为研究组。选择同期常规方法剖宫产120例为对照组,年龄22~35岁,平均26.5岁。1.2手术方法术前准备和麻醉同常规剖宫产。研究组采用耻骨联合上3 cm作5~6 cm弧形切口。采用1号丝线成间断缝合皮下脂肪。用4-0无损伤缝合线行切口皮内连续褥式缝合。对照组全部采用腹壁直切口1号线常规间断外缝皮肤。  相似文献   

3.
霍艳 《河北医药》2002,24(10):843-843
我科 1998年 3月~ 2 0 0 0年 3月采用 2 0Holycon可吸收性合成缝合线 ,用连续缝合筋膜层及脂肪全层并直接连续皮内缝合皮肤的新方法缝合妇产科各类手术切口 153例 ,取得良好效果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患者 153例 ,年龄 2 0~ 59岁 ,平均 3 6岁 ,其中子宫切除术 50例 ,附件切除术 47例 ,剖宫产 56例。原手术疤痕 4例 ,合并贫血 2 0例。横切口 3 0例 ,纵切口 12 3例。1 2 方法 采用 2 0Holycon牌多股编织可吸收缝线 ,长度 90cm ,线端自带弯形圆针、角针各一枚 ,消毒包装。常规手术缝合腹膜后 ,采用…  相似文献   

4.
我科采用间断“8”字缝合腹壁皮肤切口320例,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对1992年2月~1998年10月妇科及产科开腹手术病人,皮下脂肪厚度小于5cm者采取间断“8”字缝合腹壁皮下脂肪及皮肤,其中剖宫产手术254例,子宫切除手术31例,卵巢输卵管肿瘤、宫外孕及其他手术35例。年龄20~72岁,9例为再次手术切口,311例为首次手术切口,均为Ⅰ类切口。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分析改良式剖宫产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耻骨联合上1 cm横切开皮肤稍呈弧形,长13 cm,钝性分离脂肪层及腹直肌,横向撕开腹膜,长度为23 cm,采用高位置子宫横切口,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全肌层6~7针,返回时平行褥式缝合浆肌层,不缝腹膜,丝线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脂肪3针。并于同期腹部横弧切口剖宫产比较。结果改良式手术时间短,术后排气快,切口疼痛轻,术后出血少,病率低,住院时间短,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改良式剖宫产手术时间短,术后并发症少,住院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全层间断缝合皮肤/皮下脂肪在防止妇科肥胖患者腹部切口脂肪液化中的疗效.方法 将2009年至2010年妇产科行腹部切口的120例肥胖患者完全随机分为皮肤/皮下脂肪全层间断缝合组与皮肤/皮下脂肪分层间断缝合组,将其发生切口脂肪液化的比率进行比较.结果 皮肤/皮下脂肪全层间断缝合组脂肪液化发生率少于皮肤/皮下脂肪分层间断缝合组[ 1.7% (1/60)比18.3% (11/60),P<0.01],平均治愈时间明显短于皮肤/皮下脂肪间断分层缝合组[(5.0±1.3)d比(6.0±2.1)d,P<0.01].结论 全层间断缝合皮肤/皮下脂肪能明显降低腹部切口脂肪液化的发生,应广泛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7.
徐华瑞  于合珍 《河北医药》2000,22(3):224-224
剖宫产手术是产科应用最多的手术方式 ,为提高手术质量 ,我们于 1995年 6月~ 1998年 1月 ,对 12 4例剖宫产手术采用改良式缝合法 ,并将 1993年 6月~1995年 6月的 96例传统缝合法作为对照组 ,经过临床及分析 ,明显优于传统缝合方法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改良缝合法剖宫产 (改良组 ) 12 4例 ,年龄 2 1~ 38岁 ,初产妇 114例 ,经产妇 10例 ;传统缝合法 (对照组 ) 96例 ,年龄 2 2~ 38岁 ,初产妇 90例 ,经产妇 6例。两组年龄及手术原因均无明显差异。两组病例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 ,腹部纵切口及子宫下段横切口 ,常规剖…  相似文献   

8.
我院于2004年1月至2006年10月对妇产科腹部手术切口的缝合采用4/0 Dexon线皮内缝合,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306例中,年龄18~55岁,平均28岁。所有病例均为腹部纵切口,剖宫产271例(88.6%),附件切除术24例(7.8%),子宫切除术11例(3.6%),其中合并贫血者49例(16.0%),腹部原有瘢痕者21例(6.9%)。  相似文献   

9.
许广宁  张广意 《河北医药》2007,29(12):1345-1345
2003至2006年我们在非洲贝宁国家的莫诺省中心医院工作,其间对首次手术的妇产科各类手术腹部皮肤切口的缝合进行了传统方式的缝合及用可吸收合成线自筋膜层至脂肪全层连续缝合后反转皮内缝合新方法各104例进行比较,认为新方法明显缩短手术时间,腹部皮肤不留针眼,切口对合良好,无需拆线,患者从心里上到生理上接受较好,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收集2003至2006年首次进行妇产科手术的患者208例,年龄18~60岁,平均39岁。其中剖宫产术130例,妇科手术78例(子宫切除术38例,附件切除术40例)。均为腹部横切口,术前无其他手术史。1.2方法随机将208例患者分为2组,每组104例。一组采用新方法缝合腹部切口,即用美国达吉公司的无菌合成可吸收性合成线,选择W90271-0淡蓝色可吸收合成线,长度1.5m,自带圆针。常规缝合腹膜后用W90271-0缝线从切口一侧的顶端皮下进针贯穿切口两侧腹直肌前鞘至对侧皮下出针,第一针在切口的顶端打结3~4次,随后连续缝合皮下的筋膜脂肪全层,针距1cm左右,拉紧缝线至切口的另一端后换穿三角皮针,将未用完的缝线反转进行皮内缝合,缝线松紧度适中,使皮肤对合平整似一线状,缝线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式周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取耻骨联合上两横指处腹壁横切口 ,切开皮肤 ,钝性撕开皮下脂肪层、筋膜层至皮肤两角外约 4~ 5cm ,形成外小里大的“倒碗形”切口 ,钝性撕开腹膜 ,不分离子宫膀胱反折腹膜 ,在疏松反折腹膜上约 2~ 4cm处横形切开子宫全层 ,依次娩出胎儿、胎盘。采用Ⅰ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子宫切口全层 ,间断加固 ,不缝合腹膜 ,Ⅰ号可吸收线连续缝合筋膜层 ,4号丝线间断褥式缝合皮肤、皮下脂肪 3针 ,对合皮缘后 ,6把组织钳夹持 5min去除。并与同期传统式腹壁横切口剖宫产术进行比较。结果 改良式周氏剖宫产术手术时间短 ,术中出血少 ,术中娩头容易 ,术后病率低 ,疼痛轻。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改良式周氏剖宫产术减少了手术步骤 ,术后并发症少 ,住院时间短 ,保证了母婴安全 ,利于产妇身心健康 ,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我院自1995年12月起采用腹部横切口子宫下段剖宫产术,用可吸收线将筋膜及皮下脂肪一同连续缝合,与同期腹部纵切口子宫下段刮宫产对比,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回顾1995年12月~1996年11月间,行腹部横切口剖宫产术(简称横切口)231例,初产妇213例,经产妇18例;同期行腹部纵切口剖宫产术(简称纵切口)317例,初产妇292例,经产妇20例,再次剖宫产11例。均为持续性硬膜外麻醉。  相似文献   

12.
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在腹部Ⅲ类切口手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运用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对腹部Ⅲ类手术切口感染的预防作用和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对腹部手术Ⅲ类切口的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100例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间断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照组100例,常规间断全层缝合腹膜及腱膜肌层,全层缝合皮肤及皮下组织。对两组患者年龄大于60岁、皮下脂肪>3cm的患者均给予减张缝合。结果实验组切口甲级愈合率95%,乙级愈合率5%,丙级愈合率0%,没有一例切口敞开引流及切口裂开。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率65%,乙级愈合率23%,丙级愈合率12%,实验组甲级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皮下置双腔管负压引流对预防外科腹部手术Ⅲ类切口感染及切口裂开的预防效果肯定,有效减少患者的痛苦,方法简便易行,适于推广。  相似文献   

13.
剖宫产手术历史悠久,但剖宫产的定义尚不统一,剖宫产手术就是经腹部切开子宫而娩出胎儿的手术。剖宫产的手术方式及种类很多,但我院既往以纵形切口为主。现将2006年1月~2008年12月在我院进行剖宫产的234例孕妇按纵形切口及新式切口两种方法手术的情况分析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  相似文献   

14.
腹部切口裂开一直是困绕手术医生的常见问题,处理方法虽多,但疗程长,增加了住院时间及经济负担均不理想。现将我院在1997年1月至1999年5月腹部切口裂开的21例病人有用白糖、红外线照射治疗取得良好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和方法1.1 一般资料:以采用白糖、红外线照射治疗者为实验组,共21例,其中剖宫产切口13例,子宫切除切口8例,均无术前感染征象。术式为下腹部纵切口,术后无高热,术后3天本温均在37.5℃以下,一般表现为拆线时部分或全长自然裂开,深达腹直肌前鞘,或表皮未全裂开,但皮下脂肪组织液化成空腔,创口无脓液,周围无红肿,纯系脂肪液化所致。以近4年我科同类手术同样切口裂开,按传统换药方法或行Ⅱ期缝合治疗20例为对照组,其中剖宫产切口14例,子宫切除切口6例。  相似文献   

15.
会阴切口缝合既往常规采用肠线缝合粘膜肌肉 ,丝线缝合皮下脂肪皮肤 ,时有发生丝线过紧导致组织水肿 ,甚至缝线嵌入组织内给产妇带来痛苦。我院于 1999年始采用可吸收性合成缝合线行皮内连续缝合会阴侧切口 36例 ,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年龄 2 1~ 38岁 ,平均 2 4.6± 8.9岁 ;初产妇2 8例 ,经产妇 8例 ;顺产 2 9例 ,胎吸助产 7例。缝合线采用珠海市太合医疗器械有限公司生产的 0号可吸收合成缝合线。1.2 方法 :阴道内粘膜采用连续缝合法 ,从切口顶端缝至处女膜处 ,外阴部肌肉及皮下组织间断缝合 ,进出针点尽…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 ,生物粘合剂在外科、妇产科手术中得到了较广泛的应用 ,常规的方法是缝合皮下脂肪层后用粘合剂粘合皮肤切口。 2 0 0 2年 1~ 9月 ,我们应用生物粘合剂粘合剖宫产切口 ,不缝合皮下脂肪层 ,粘合剂直接粘合皮下脂肪层、皮肤层 ,取得了较好效果。1 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我院产科共实施剖宫产术 72 5例 ,其中采用WAB生物粘合剂粘合手术切口 72 0例。年龄 2 2~ 3 8岁 ,手术指征为 :臀位 13 5例、胎儿宫内窘迫 10 5例、前置胎盘 2 0例、有剖宫产史 10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 3 0例、头位难产 2 0 3例、引产失败 3 3例、其他因素 184例。1.2 方法  72 0例中有剖宫史 10例按原手术切口方式 ,并切除原手术瘢痕 ,其中 3例为下腹正中切口 ,7例为下腹横切口。用2号可吸收合成缝线连续缝合筋膜层后 ,用干纱布轻压皮下脂肪层数秒钟 ,使其干燥。 717例下腹横切口无需缝合皮下脂肪层 (无论脂肪层厚、薄 ) ,直接将粘合剂 (济南世纪生物粘合剂研究所研制 )B液、A液先后滴入切口皮下脂肪层、皮肤层 (无需分段 ) ,并用镊子混合后每间隔约 2cm用一把组织钳夹合...  相似文献   

17.
新式剖宫产不缝腹膜下腹横切口已广泛应用于各类妇科手术中,该术式具有手术时间短、损伤小、术后疼痛轻、缩短拆线时间和住院时间等优点。我院从1998年12月~2002年12月用此法共行各类妇科手术2480例,取得较好效果,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各类妇科手术2480例,其中子宫切除术1179例,一侧附件切除术714例,卵巢囊肿剥除术200例,宫外孕手术387例。年龄最大68岁,最小19岁。1.2手术方法常规术前准备,硬膜外麻醉。于耻骨联合上3cm 横行切开皮肤,在切口正中切开皮下脂肪和前鞘各2cm ,用直剪刀分别向前鞘切口的两侧推剪开筋膜,分开腹直…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新式剖宫产术的临床价值。方法 于下腹髂前上棘连线下2-3cm处,做一长15cm横切口,钝性分离皮下脂肪及腹直肌,纵向撕开腹膜,肠线单层连续锁边缝合子宫切口,不缝合腹膜,连续缝合筋膜,间断全层缝合皮肤,皮下3针。并与同期腹部弧形切口剖宫产进行比较。结果 新式剖宫产手术开始至胎儿娩出时间,手术总时间,术后排气时间较对照组均缩短,术后患病率低,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  相似文献   

19.
肖琼 《云南医药》2000,21(2):124-125
我院自 1998年 6月至 1999年 6月开展新式剖宫产术 6 30例 ,现将资料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  1997年 5月~ 1998年 5月剖宫产 52 1例为对照组 ,1998年 6月~ 1999年 6月新式剖宫产术 6 30例为观察组。两组年龄孕产次均无明显差异 ,两组均以头盆不称、胎儿宫内窘迫、前置胎盘、臀位、骨盆狭窄等为手术指征。两组构成比无显著性差异。手术方法 :对照组采用妇产科学常规操作方法 ,新式剖宫产术〔1〕选择下腹部两髂前上棘连线为切口 ,以腹白线为中点 ,横形切开皮肤长约 12~16cm ,切口正中切开皮下脂肪 2cm ,切开筋膜层1cm ,用剪刀裁开筋…  相似文献   

20.
我院运用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并在此方法上加以改进,共进行50例,取得了满意效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1999年1~12月我院行剖宫产106例,将入院分娩的孕妇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行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对照组56例,行传统的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孕妇年龄平均28.75岁,孕周36~44周。剖宫产指征;头盆不称48例,胎儿窘迫37例,臀位11例,双胎4例,前置胎盘2例,妊高征2例,珍贵儿2例。1.2 手术方法改良式子宫下段剖宫产术式:切口选择取髂前上刺连线下2cm 横弧开切口,切开皮肤,皮下脂肪钝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