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方法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结果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和戊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及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居首位,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纯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 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结论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2.
重型病毒性肝炎病原学特点及转归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探讨重型病毒尾肝炎的病原学特点。收集各型重型病毒性肝炎418例,分析其病原学分型及乙型肝炎病毒不同病原学模式与重型肝炎预后的关系。急性重型肝炎以甲型、戊型及乙型病毒性肝炎为主,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治愈后病毒阴转率较高。亚急性有慢性重型肝炎以乙型肝炎病毒毒感染居首,占92.8%。在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病原学模式中,以HBsAgHBeAbHBcAb阳性的重型肝炎发病及死亡率最高。乙型肝炎病毒与其他肝炎病毒重叠感染与单独感染比较,死亡率无显著差异。单纯TTV感染可导致重型肝炎。重型肝炎发病后HBVDNA可自然阴转,阴转率可达53.6%。重型肝炎仍以乙型肝炎病毒病毒感染为主。乙型肝炎病毒前C区发生基因突变可能较易发生重型肝炎。  相似文献   

3.
在我国,重型肝炎多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引起,但HBV与其它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现象常见。为了探讨重叠感染对重型肝炎病情及预后的影响,本文对20例有重叠感染的重型肝炎作一分析。 材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 20例中男17例,女3例,年龄平均47岁,根据1990年上海病毒性肝炎学术会议制订的诊断标准,符合急性重型肝炎2例,亚急性重  相似文献   

4.
重型病毒性肝炎(重肝)起病急骤,病死率较高.预后较差.我国主要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所致。近年发现甲、乙、丙、丁、戊、庚型肝炎病毒及TTV感染,或2种以上病毒重叠感染,与重型肝炎的发生和病情转归存在一定关联。为探讨重型肝炎的不同病毒病因发生率与存活率的关系,我们对本院103例重型肝炎患者的死亡和存活病例进行分析讨论。  相似文献   

5.
重型病毒性肝炎最常见为乙型肝炎病毒( HBV )、丙型肝炎病毒 ( HCV)和丁型肝炎病毒( HDV)感染 ,而且主要是 HBV和 HCV、HDV混合感染所致[1] 。笔者回顾性分析 1 2 1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 HAV、HBV、HCV和 HDV病原血清学标志 ,以分析影响重型病毒性肝炎预后的因素。1 资料与方法1 .1 研究对象 选择 1 995~ 2 0 0 0年来我中心查体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 1 2 1例 ,男 87例 ,女 34例 ,年龄 1 2~ 68岁。其中急性重型 2例 ,亚急性重型 1 5例 ,慢性重型 1 0 4例。均符合 1 990年全国肝炎会议修订方案的诊断标准 ,治疗前采取患者血样…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重型病毒性肝炎住院病例的临床及病原学特点,探讨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回顾性调查方法,对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特点及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349例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发生于急性肝炎的28例,发生于慢性肝炎有明确肝病史和无明确肝病史的分别为245例和76例;引起重型肝炎的病毒中以HBV单一或重叠感染率最高,占82.2%(287/349),6例(1.72%)未能确定病原,未发现单一HAV、HDV和HGV感染者,HBV重叠HEV感染者病死率为65.2%(15/23),HEV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为60%(18/30),均比单一HBV或单一HEV感染者高(P<0.01和P<0.05)。结论重型肝炎仍以HBV感染为主,HBV和HEV重叠感染可以加重病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7.
散发性戊型重型肝炎8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沈阳地区80例重型肝炎患者进行了病原学检测分析。结果;①重型肝炎的成肝病毒感染率为12.5%(10/80);②戊肝病毒与其它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率为7.5%(6/80),其预后极差,病死率为100%(6/6),单纯戊肝病毒感染的重型肝炎预后较好;③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病例临床症状重,均出现Ⅲ度以上肝性脑病,并有明显出血倾向。结果提示;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是影响重型肝炎预后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8.
吴淑坤  杨东亮  吴亮  周建  赵西平  田德英 《肝脏》2006,11(2):107-108
为了探讨慢性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者重叠戊型肝炎病毒(HEV)感染发展为重型肝炎后的临床特征,我们对2005年1-7月住院的慢性乙型肝炎重叠HEV感染的48例重型肝炎患者和单纯慢性HBV重型肝炎50例进行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病毒性肝炎病原学与慢性肝炎重症化及其预后的关系。方法 对43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的病原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引起重肝的肝炎病毒中以HBV单一或重叠感染率最高(414/432,95.8%),未发现单一HAV、HDV和HGV感染引起者。10例(2.31%)未能确定病原。乙型慢性重型肝炎的HBV前C区变异率为59.8%(55/92),显著高于乙型急性或亚急性重型肝炎0%(P<0.05和P<0.01)。HBV重叠HEV感染者病死率为73.4%(69/94),HEV重叠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的病死率为68.6%(72/105),均比单一HBV或单一HEV感染者高(P<0.01和P<0.05)。结论 HBV感染仍是广东地区重型肝炎的主要病因。乙型慢性重型肝炎多由HBV前C区变异所致。HBV与HEV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病死率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庚型肝炎病毒(HGV)在各型病毒性肝炎中的感染率和探讨其对临床可能的影响。方法:以巢式逆转录PCR法检测1997年1月-1999年12月住院的5024例患者血清中HGV 5’NCR和NS5b基因片段,两者均检出判定为HGV感染,同时与临床类型、肝功能、疾病转归进行比较。结果:①5024例肝病患者中550例检出HGV RNA,总的感染率为10.9%,其中慢性肝炎、重型肝炎的感染明显高于急性非甲-戊型、急性甲型和急性乙型肝炎(14.2%和15.8% vs 7.8%、4.6%、8.3%,P<0.05)。②急性戊型肝炎合并HGV感染率高达14.2%,明显高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P<0.05)。③重叠HGV感染与否并不影响各型肝炎的肝功能损害程度,也不影响重型肝炎患者的存活率(61.43% vs 59.85%,P>0.05)。④27例单一感染HGV的惠性肝炎患者。均临床治愈出院,HGV的病毒血症与肝炎的临床表现没有相关性,37%(10/27)患者在6个月随访期中在肝功能恢复正常后仍有HGV病毒血症。结论:①HGV感染可发生于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②急性戊型肝炎合并HGV感染明显高于其他急性病毒性肝炎的原因,值得进一步探讨。③HGV感染对人类没有重要的致病性,HGV感染不是原因不明的非甲-戊型肝炎的主要病因。  相似文献   

11.
笔者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检测186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庚型肝炎病毒核糖核酸(HGV-RNA),以了解广西玉林地区庚型肝炎病毒(HGV)在肝炎患者中的感染状况,结果如下。 1 对象和方法 1.1 检测对象 186例均为1996年5月~1997年2月住我院传染科的病毒性肝炎患者,男150例,女  相似文献   

12.
我们对近三年来在我院住院的21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进行了血清病原学检测和分析,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结果 一、一般资料 212例均系1994年1月~1997年5月在我院住院的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男176例、女36例。年龄7~74岁。其中60岁以上者31例。212例中死亡85例。根据1995年(北京)病毒性肝炎临床诊断标准分型,212型中急性重型肝炎7例、亚急性重型肝炎32例、慢性重型肝炎173例。 二、检测结果 212例重型病毒性肝炎血清标志物有以下十种模式:单纯甲型肝炎病毒  相似文献   

13.
肝硬化患者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岩  王菊英  丁向春 《山东医药》2002,42(11):41-42
研究证实 ,肿瘤坏死因子 - α( TNF- α)与肝炎肝硬化的发生发展及肝功能衰竭有关。为此我们观察了5 0例肝炎肝硬化患者血清 TNF- α水平与肝脏功能的关系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临床资料 观察组为 5 0例病毒性肝炎肝硬化患者 ,男 34例 ,女 1 6例 ;年龄 1 0~ 73岁 ,平均 44±1 4岁。均符合 1 995年全国传染病与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其中乙型肝炎病毒感染 44例 ,丙型肝炎病毒感染 3例 ,乙、丁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2例 ,乙、丙、丁肝炎病毒重叠感染 1例 ;有腹水 2 7例 ,消化道出血 1 1例 ,肝昏迷 5例 ;按 Child- Pu…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胸腺肽α1(Tα1)辅助抗生素在重型病毒性肝炎合并感染的抗感染疗效,我们于1997年10月至1999年10月应用Tα1治疗重型肝炎合并感染者15例,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30例重型肝炎合并感染患者,均为男性,随机  相似文献   

15.
343例老年病毒性肝炎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患者甲~戊型肝炎病毒感染、HBVDNA阳性相应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HBV-M)表现形式和重型肝炎病原学。方法:检测我院2001年1月至2005年12月住院343例老年病毒性肝炎患者血清肝炎病原学指标。结果:甲、乙、丙、丁、戊型肝炎病毒感染分别为3例(0.87%)、115例(33.53%)、35例(10.20%)、1例(O.29%)、91例(26.53%);乙和/或戊丙甲丁重叠感染59例(17.21%),其中乙戊重叠40例(11.67%),未定型41例(11.95%)。HBVDNA阳性但HBeAg(-)占80.48%(33/41)。重型肝炎中以HBV感染为主,占72.41%(21/29)。结论:近5年老年病毒性肝炎住院率7.51%,依次为HBV、HEV、HCV、HAV、HDV感染,HEV感染显著上升,尤其是HBV和HEV重叠感染,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6.
庚型病毒性肝炎17例的临床和病原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对南京地区庚型病毒性肝炎的临床和病原学特点进行分析。方法:用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血清HGV-RNA。从27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检测出17例庚型病毒性肝炎,观察其临床表现及血清病原学标志,并分析庚型肝炎病毒(HGV)部分核酸序列。结果与结论:17例患者男性成年人多见,全年散发,经输血感染为重要传播途径。HGV可以单独感染,也可重叠(混合)其它肝炎病毒感染。少数为急性肝炎,多数为慢性肝炎或肝硬化,尤其在重叠(混合)感染。单纯HGV感染者症状轻,多隐匿发病,肝功能损害较轻。重叠(混合)感染者多有慢性肝炎的症状,与HBV重叠(混合)感染时有形成重型肝炎的趋势。核酸序列分析表明HGV南京株部分核苷酸序列与HGV美国株HGU 44402、HGU 45966、HGU 36380及HGV河北株在对应位置的核苷酸同源性从87.27%~93.94%,可能HGV有不同的基因型。  相似文献   

17.
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庚型肝炎病毒感染状况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目的:了解武汉地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庚型肝炎病毒(HGV)感染的情况。方法: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及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测定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的抗HGV和HGV RNA,并对庚肝病毒感染者进行临床分析。结果:351例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GV阳性者56例,占15.05%;此56例中HGV RNA阳性者21例,占37.50%。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中抗HGV阳性率及庚肝抗体阳性者中HGV RNA阳性率分别为:甲肝14.29%(5/35)及20.00%(1/5);乙肝17.29%(37/214)及35.14%(13/37);丙肝14.52%(9/62)及55.56%(5/9);戊肝4.00%(1/25),0.00%(0/1);非甲~戊肝26.67%(4/15),50.00%(2/4)。56例抗HGV阳性者中43例有输血、使用血制品或静脉药癌史,占76.79%。HGV感染在肝炎各临床类型分布为急性、慢性和重型肝炎患者无明显差异,且无性别和年龄分布的差异。HBV重叠感染HGV患者的SALT及TBil水平明显高于单纯HBV感染者(P<0.05),而HGV和其它肝炎病毒((HAV、HCV、HEV)重叠感染患者与单纯其它肝炎病毒感染者的SALT及TBiL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武汉地区各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均可存在HGV感染。HGV可单独感染或与其它病毒混合感染。血液传播是HGV感染的主要途径。乙型肝炎患者合并庚肝病毒重叠感染可加重病情,而甲、丙、戊型肝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观察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型肝炎病毒对戊型肝炎病程的影响,我们对119例戊型肝炎患者进行统计分析,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一、观察对象 戊型肝炎患者119例,均系1997年3月~1998年3月本院住院病例。依据1995年全国第五次传染病寄生虫病学术会议修订的病毒性肝炎防治方案标准进行病原学诊断和临床诊断。根据患者  相似文献   

19.
本文对419例病毒性肝炎患者进行抗-HEV-IgM/IgG及其它病毒标志物检测。结果:HEV感染者112例(26.2%);其中单纯HEV感染者30例,两种以上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占73.2%;43.75%为HBV和HEV重叠感染,HAV和HEV合并感染占急性肝炎的40.58%。在重型肝炎中HEV感染率占57.89%,均为HBV和HEV重叠感染,病死率达72.73%。16.67%的单纯HEV感染者为慢性肝炎和肝硬变。结果表明,本地区戊型肝炎以散发为主,重叠感染多见。HBV与HEV重叠感染和HAV与HEV重叠感染是较常见的感染模式。在HBV感染的基础上重叠HEV感染是肝炎重症化的重要原因。HEV感染有导致慢性化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重庆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的病原感染状况。方法 采用EIA法对295例各型肝炎患者血清进行了甲~庚型肝炎病毒12种血清标志的检测。结果 甲~庚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阳性共234例(79.32%)。其中抗-HAV IgM阳性71例(24.07%),HBVM58.98%(174例),抗-HCV8.13%(24例),HDVM29.15%(86例),抗-HEV和抗-HGV分别为22.37%(66例)和16.95%(50例)。在234例甲~庚型肝炎病毒感染者中,仅71例(30.34%)检出一种肝炎病毒血清标志,其余均为重叠感染。两种肝炎病毒血清标志阳性者85例(36.32%),三种重叠感染者50例(21.37%),四种阳性的21例(8.97%),还有两例可同时检出五种肝炎病毒标志。结论 重庆地区病毒性肝炎患者中以HBV感染最多,HCV最少,HDV占相当比例。但仍可能存在甲~庚型以外的其他肝炎病毒感染者。几种肝炎病毒重叠感染可能是造成肝炎慢性化和重型化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