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抗痉挛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抗痉挛治疗对偏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4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均采用以促通技术为主的神经肌肉再训练方法进行训练,并对治疗前后状态进行比较。结果瘫侧上下肢运动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改善,显效率上肢达47.5%,下肢达60%;有效率上肢达95%,下肢达97.5%。训练前后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抗痉挛治疗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
李连章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5):5320-5321
目的:评估中风二代回春胶囊结合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偏瘫痉挛状态改善的临床疗效,同时观察患者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改善情况。方法:12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采用针灸、中药与康复训练结合,对照组采用康复训练,进行治疗前后上下肢经挛程度、Fulg-meyer,Barthel指数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上肢为72%,下肢为60%,与对照组50%,38%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lt;0.05)。两组运动功能水平和生活自理能力均有明显改善。结论:中医综合康复方法在改善痉挛状态方面有独特的优势,中风二代回春胶囊对脑卒中肢体痉挛的改善具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3.
巴氯酚并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痉挛性偏瘫的治疗效应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观察巴氯酚(Baclofen)结合康复治疗对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和ADL等方面的影响。方法:对144例脑卒中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84例,服用巴氯酚结合康复治疗;对照组60例,只接受康复治疗。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分别进行Ashworth,FMA和MBI量表评定以观察疗效。结果:治疗后Ashworth评定治疗组显效率为67.86%(上肢),63.60%(下肢),有效率为86.90%(上肢),89.29%(下肢);对照组显效率为41.60%(上肢),45.00%(下肢),有效率为76.67%(上肢),78.33%(下肢)。两组患者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均有明显改善(P&;lt;0.01),但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lt;0.05)。结论:巴氯酚结合康复治疗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肢体的痉挛状态,提高患者的关节活动度、运动功能和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技术对脑卒中后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病人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82例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病人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进行闪罐、中药离子导入、砭石疗法和疏经通络操训练,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治疗前后比较两组病人的临床痉挛指数、日常生活活动情况以及肢体的运动功能。[结果]治疗前后两组病人上肢偏瘫痉挛状态、日常生活能力以及病人的肢体运动功能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第2个月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有助于缓解病人脑卒中后偏瘫痉挛状态。  相似文献   

5.
对26例偏瘫进入后遗症期的病人进行康复干预.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方法进行评测,发现手、上肢、下肢运动功能仍有一定改善,说明康复治疗对偏瘫后遗症患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6.
偏瘫患者运动疗法中肌痉挛的体位控制   总被引:4,自引:4,他引:4  
目的:分析常见功能活动对偏瘫患者肌痉挛的影响,总结一套对抗这些肌痉挛的体位控制方法。方法:观察41例偏瘫患者在接受功能性活动,包括体位转换、移动活动、平衡活动及一些力量性训练过程中发生患侧上肢屈肌痉挛(不自主屈肘或握拳)和下肢伸肌痉挛(不自主膝过伸或踝趾屈)的阳性率,以及采取对抗痉挛体位1个月后,患者步行中患肢肌痉挛被抑制的效应。结果:容易导致上肢屈肌痉挛出现的活动,如仰卧位坐起(73%)、健侧翻身(68%)、上楼,下楼(66%/59%)、步行及坐位站起(59%);容易引起下肢伸肌痉挛的活动,如患侧卧位坐起(54%)、健侧翻身及仰卧坐起(49%)、健侧抗阻屈膝(44%)。短暂体位控制对抗痉挛模式使上肢痉挛控制率达83%,下肢痉挛控制率达62%;长时间体位抑制使上肢痉挛的主动控制率达42%,下肢痉挛控制率达38%。结论:偏瘫康复早期一些功能活动可以诱发痉挛产生,抗痉挛抑制体位对此有一定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onstraint—Iinduced-movent Therpy,CIMT)对偏瘫患儿康复治疗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80例偏瘫患儿均采用CIMT进行训练,限制患儿使用健侧上肢,强制反复使用患肢,严格一对一训练,教会家长家庭康复训练方法,保证每天训练时间至少4h,3个月为1疗程。治疗前后评价患儿上肢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结果80例患儿治疗后上肢功能和下肢运动功能都有明显改善,显效率为85%,总有效率为100%。治疗前后Carroll上肢功能试验(UEFT)评分、Gessell发育量表中大运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CIMT能改善患儿的关节活动范围,抑制肌张力,预防肢体挛缩变形,同时提高手功能和步行质量。CIMT是偏瘫患儿综合康复治疗中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CIMT)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的康复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8月-2007年3月在我院康复医学科治疗并符合人选标准的8例脑卒中偏瘫患者。在基线期采用常规功能训练。上肢采用改良的CIMT,在治疗期间健侧穿戴吊带和夹板限制肢体动作,每天清醒时固定时间不少于90%,同时接受塑型训练。下肢CIMT训练的内容主要包括:运动平板训练、起坐训练,以及上下楼梯训练、平衡训练、单腿负重等。在CIMT治疗前8周的基线期、治疗前和治疗后分别采用简易上肢功能检查(STEF)和10m最大步行速度(MWS)来评价患者的上、下肢运动功能。结果:8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常规康复治疗前后比较:STEF和MWS功平均提高3.0±1.2分和3.1±0.9s,效应值分别为0.11和0.14。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治疗前后比较:STEF和MWS功平均提高27.3±11.1分和10.1±6.7s,效应值分别为1.73和0.51。结论:强制性使用运动疗法是改善脑卒中偏瘫患者上、下肢运动功能一种有效治疗方法,可以显著促进患者上、下肢功能的改善,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疗效明显优于常规训练。  相似文献   

9.
范利  杨坚  张颖  刘功亮 《中国康复》2017,32(1):10-12
目的:研究等速肌力训练结合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恢复期脑卒中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例。对照组接受常规偏瘫肢体综合运动疗法、作业治疗、ADL训练以及传统物理因子治疗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另外配合偏瘫上肢等速肌力训练。干预前后分别使用BIODEX system-3等速肌力测试系统检测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上肢部分,改良Ashworth痉挛量表评分,NRS数字疼痛量表(NRS)评分来评定患侧上肢的运动功能、肌张力及疼痛。结果:经过3周治疗,2组患者肩屈伸生物力学指标、FMA上肢运动功能评分、NRS疼痛评分均较前有显著改善,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肌张力均较前改善,但治疗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等速肌力训练可增强脑卒中偏瘫患者肩关节屈伸肌力,且不会加剧肌肉痉挛和肩关节疼痛,有效促进脑卒中偏瘫患者上肢功能的改善。  相似文献   

10.
手臂三阴经推拿治疗中风后上肢痉挛的疗效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冬梅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2):2052-2053
目的观察手臂三阴经推拿对中风后上肢痉挛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患者按人院日期随机分为观察组(偏瘫痉挛护理常规手臂三阴经推拿)、对照组(偏瘫痉挛护理常规)各50例。测定比较治疗前后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上肢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以及日常生活能力均得到改善,观察组的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手臂三阴经推拿能有效改善中风后上肢痉挛情况,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对26例偏瘫进入后遗症期的病人进行康复干预,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Brunnstrom偏瘫运动功能评价方法进行评测,发现手、上肢、下肢运动功能仍有一定改善,说明康复治疗对偏瘫后遗症患者的肢体运动功能的恢复仍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抗痉挛治疗对截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 例脊髓性截瘫患者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以抗痉挛治疗,配合沿脊髓损伤平面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定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 康复组截瘫肢体运动功能有较大改善和提高, 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 和96.7% ,对照组分别为33.3% 和60% ,有非常显著差异(P< 0.01)。结论:抗痉挛治疗,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抗痉挛治疗对脊髓性截瘫患者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冉春风 《现代康复》1999,3(10):1162-1163
目的:探讨抗痉挛治疗对截瘫肢体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60例脊髓性截瘫患随机分为康复组和对照组。康复组以抗痉挛治疗,配合滑脊髓损伤平面针刺治疗.对照组仅用药物治疗。治疗前后进行康复评定和体感诱发电位检测。结果:康复组截瘫肢体运动功能有较大改善和提高,显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63.3%和96.7%,对照组分别为33.3%和60%,有非常显差异(P<0.01)。结论:抗痉挛治疗,是促进肢体运动功能恢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功能性运动训练在脑卒中偏瘫患者下肢肌力康复中的疗效和对肌力、肌张力的影响。方法:将脑卒中偏瘫患者10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2组基本治疗相同;对照组对偏瘫下肢进行抗痉挛模式训练,治疗组对偏瘫下肢进行功能性运动训练,2组治疗均为40 min/次,1次/天,5.5 d/周,总共治疗4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徒手肌力检查(MMT)、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MAS)、下肢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FMA)和改良Bathel指数(MBI)等评价2组患者下肢的肌力、肌张力、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并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下肢MMT分级、MAS分级、FMA下肢运动积分和MBI评分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治疗组下肢MMT分级、FMA和MBI评分均有明显改善,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肌张力在治疗前后却无明显改变(P>0.05)。结论:功能性运动训练能明显改善脑卒中偏瘫下肢的肌力和日常生活功能,对下肢肌张力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综合康复治疗对偏瘫患儿上肢痉挛的影响。方法:将58例偏瘫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按摩加电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康复训练(包括以上田法和Bobath法为主的运动训练和作业疗法),3个月后采用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评定患儿上肢痉挛程度,采用Brunnstrom分级法评定患儿上肢运动功能。结果:2组患儿经过3个月治疗后,各项指标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以观察组效果更明显。结论:综合康复治疗对小儿偏瘫所致的上肢痉挛有较好疗效。  相似文献   

16.
赵斌  高晶  薛晶晶  何璐娜  王丽娜 《中国康复》2022,37(10):611-613
目的:观察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对痉挛型偏瘫患儿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痉挛型偏瘫患儿6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2组均采用神经发育学疗法等常规康复训练和作业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增加智能反馈训练系统。分别于治疗前后使用脑性瘫痪精细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FM)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进行疗效评定。结果:2组患儿经12周治疗后,FMFM及ADL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智能反馈训练系统联合作业治疗能有效提高痉挛型偏瘫患儿的上肢精细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抗痉挛模式在脑梗死恢复期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痉挛模式,是从治疗的角度出发而设计的一种临时性体位。根据脑卒中偏瘫患者的典型痉挛姿势:上肢屈曲,下肢伸展,足下垂内翻,在偏瘫早期我们对30例脑梗死患者在常规用药和物理治疗的基础上,制定实施抗痉挛模式,使患者的运动功能有了明显的提高,与对照组相比,前者较后者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陈立典  吴强 《中国临床康复》2004,8(31):6990-6991
目的 探讨偏瘫恢复期上肢运动功能继发性障碍的原因及针灸并功能训练的治疗作用。方法 对福建省第二人民医院收治65例伴有上肢肿胀、感觉麻木和迟钝、肩痛症状的偏瘫相对恢复期患者进行中医针灸并上肢等长运动的恢复治疗,观察治疗前后VAS评分、上肢肿胀、麻木评分;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分;Barthel指数和不良反应。同时回顾性调查51例有完整临床资料的患者,探讨致肢体运动功能第2次障碍的主要因素。结果 VAS评分治疗前为(2.77&;#177;0.89)分,治疗后为(1.04&;#177;1.70)分;上肢肿胀评分:治疗前为(6.06&;#177;2.80)分,治疗后为(2.99&;#177;2.41)分;麻木评分:治疗前为(4.54&;#177;2.19)分,治疗后为(2.95&;#177;2.05)分,3项评分治疗前后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lt;0.01)。Fugl—Meyer上肢功能评定未明显提高,肩关节活动度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都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结论 中医针灸并上肢等长运动能明显改善患者上肢肿胀、感觉麻木和迟钝、肩痛症状,偏瘫恢复期患者上肢运动功能的继发性障碍与偏瘫早期患侧肢体的不正确运动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重复性下肢训练对脑梗死患者下肢功能改善的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重复性训练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肌痉挛的作用。方法:51例脑梗死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25例及对照组26例,均采用平衡协调训练,体位转移及步行训练等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同时配合MOTOmed(类似踏车)智能训练系统进行重复性训练。2组治疗前后进行功能性步行量表(FAC)、下肢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ugl-Meyer)及Ashworth痉挛分级法评定。结果:治疗6周后,2组患者的FAC及Fugl-Meyer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Ashworth评分明显下降(P〈0.05、0.01),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表现更明显(P〈0.05)。结论:常规康复治疗配合重复性训练对脑梗死偏瘫患者下肢痉挛的改善和整体功能的恢复有更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20.
林国徽 《现代康复》1999,3(9):1050-1051
目的:观察应用促通技术加作业疗法改善偏瘫患上肢功能的疗效。方法:应用促通技术加作业疗法。对27例由脑卒中所致偏瘫患的患侧上肢进行功能训练,同时训练患侧上肢与健侧上肢的协调活动。治疗前后(治疗60次)分别用卓大宏1967年制定的“上肢运动功能测定表”进行评估,比较。结果:27例患中,有效的为21例,占77.78%,对27例患治疗前后的患侧上肢功能进行评估,所得的分数进行t检验,结果显示P<0.001.患侧上肢功能有非常明显改善。结论:促通技术加作业疗法改善偏瘫患患侧上肢功能是行之有效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