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我院2011年12月至2013年11月上报的666例ADR报告进行统计、分析.结果:666例ADR报告中,大于70岁老年患者发生率最高(96例,占14.41%);引发ADR的给药途径以静脉给药为主(589例,占88.44%);引起ADR的药品种类以抗感染药最多(173例,占25.98%),中药制剂次之(135例,占20.27%);皮肤及其附件的损害最常见(252例,占37.84%).结论:应正确认识和重视ADR监测工作,合理用药,避免或减少ADR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
陈孝虹 《中国药业》2012,21(5):38-39
目的 分析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原因与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对医院2009年1月至少2011年8月上报的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按患者年龄、性剐、给药途径、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药品种类、涉及器官或系统以及l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20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中涉及的药品共有94种,静脉给药较其他给药途径更易发生(占72.27%),抗感染药物引发的比例最高(占44.09%),药品不良反应主要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31.36%).结论 临床必须重视药品不良反应,并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完善相关报告分析制度,确保临床安全、有效、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特点及相关因素,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统计分析从我院门诊药房退药记录中收集的20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结果:202例药品不良反应中,静脉给药引起的153例(75.74%);与抗感染药有关的154例(76.23%),中药制剂22例(10.89%);药品不良反应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伤的96例(47.52%),较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有7例(3.47%)。结论:应重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加强对抗感染药物的使用管理并重点监测,以避免或减少药品不良反应发生。  相似文献   

4.
我院59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以及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我院2009年上报的599例ADR报告,按患者情况、ADR级别、报告人、药品名称、给药途径、临床表现等项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99例ADR报表中,新的严重的ADR报告155例(占25.88%);临床药师上报ADR报告327例(占54.59%);静脉给药引发的ADR为421例(占70.28%);引起ADR最常见的药为抗感染药,共314例(占52.42%);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消化系统损害为主,有207例(占28.55%),其次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156例,占21.52%)、心脑血管系统损害(112例,占15.45%)。结论:新的严重的报告在分析评价中有重要意义;临床药师在ADR监测工作中应发挥主要作用;应加强抗感染药的临床应用管理;ADR监测工作可以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5.
我院162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海霞 《中国药房》2005,16(13):1011-1012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4年收集到的162例ADR报告分别从临床具体表现、患者年龄、药物剂型、给药途径以及涉及药物种类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62例ADR,主要存在给药剂型集中、患者年龄偏大、用药剂量过大、疗程较长以及过敏反应所占比例较大等特点。结论:医疗工作者应协同做好ADR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6.
我院156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丽萌  刘莹珍 《中国药业》2009,18(16):50-51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及规律,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该院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的156例ADR报告,利用Microsoft Excel电子表格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ADR涉及药品10类共59个品种,其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75例(48.08%),中药注射液36例(23.08%);≥60岁的患者有108例(69.23%);静脉滴注引起的ADR109例(69.87%);临床表现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50.00%。结论应合理应用抗感染药及中药注射剂,加强对中药注射剂的质量检测,避免或减少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7.
1387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及临床表现,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我院2010 年1-12 月1387例ADR 报告,分别对患者性别和年龄分布、ADR 因果关系评价、给药途径、引发ADR 的药品种类、ADR 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等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我院药品不良反应报告涉及32 个科室19 类药物,抗感染药有983例,占70.87%.其中,ADR 发生例次排在前3 位的药物依次为左氧氟沙星注射液(220例,占15.86%),加替沙星注射液(158例,占11.39%),氟罗沙星注射液(127例,占9.16%).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药物引发ADR 51例,占3.89%,酶类及其他生化制剂引发ADR 50例,占3.81%.静脉用药引发1221例(88.03%);1387例ADR 主要涉及感觉器官和脉管系统(1071例,占60.85%),其次为消化系统损害(365例,占20.74%).新的、严重的ADR 98例,占7.07%,其中,左氧氟沙星注射液8例,氟罗沙星注射液8例,注射用美洛西林2例,莫西沙星2例等.结论: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与多种因素有关,临床应严格掌握其适应证,充分了解该药物的作用特点,做到有针对性地对症用药.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我院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的规律及产生原因,为临床安全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13年1月~2015年4月上报的40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09例药品引起的不良反应中,男性发生率(57.9%)高于女性(42.1%);抗感染药物居首位(34.5%);静脉给药是引发ADR的主要途径(64.3%)。结论通过多种途径减少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DR/ADE)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方法:收集我院2010年7 - 12月上报的333例ADR/ADE报告,按照国家ADR监测中心制定的标准进行分析,总结ADR/ADE的发生状况.结果:ADR/ADE报告中,抗感染药引起的ADR/ADE最多,其次为抗肿瘤药、中成药、循环系统用药;给药途径以静脉滴注为主;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应加强对抗感染药和静脉给药方式的监测,减少ADR/ADE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的特点和规律,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收集2012年度北京市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接收的181例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资料,按照患者性别、年龄、怀疑抗感染药品种类、给药途径、不良反应累及的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等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181例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报告中,男性患者95例(52.49%),女性患者86例(47.51%),平均年龄(51.74±19.37)岁;涉及抗感染药品12类、52个品种;由静脉给药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共121例次,占上报总数的55.25%;抗感染药品严重不良反应主要累及全身系统(23.65%)、血液系统(14.29%)和消化系统(13.79%)等,临床表现主要为包括过敏性休克在内的过敏反应(44例次)、肝损害(24例次)、血细胞减少(22例次)和肾损害(19例次)等。结论:抗感染药品所致严重不良反应可累及多个系统/器官,应加强用药监护,警惕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了解本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规律和特点。方法抽取本院2012~2013年上报国家ADR监测中心的ADR报告162例,根据ADR表的内容,对患者年龄和性别,涉及ADR的药品种类,涉及ADR给药途径,ADR累及器官或系统及临床表现,转归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岁未成年人发生ADR的比例高达46.91%;静脉注射引起ADR居多,占87.65%;抗菌药物引起的ADR居多,占56.17%;ADR的临床表现多为皮肤及其附件受损,占48.15%。结论加强本院医务人员对ADR用药安全知识认识和宣传,进一步完善ADR报告奖惩制度,降低ADR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医院收集到的162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涉及的药物品种共46个,其中抗感染药物居首位(18种80例,占49.38%),调节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用药排第2位(4种41例,占25.31%);给药途径以静脉用药为主(153例,占94.44%);主要药品不良反应类型为皮肤及其附件损害,占71.60%;属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有121例,新的一般药品不良反应有40例,严重药品不良反应有1例;报告人以护士最多(93.83%),药剂师最少(仅0.62%)。结论应关注和重视药品的不良反应,合理使用药物,做好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促进临床安全合理用药。  相似文献   

13.
139例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我院139例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基本情况及其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我院2008~2009年收集的139例ADR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和分析。结果:抗菌药引发ADR最多(87.05%);静脉给药引起ADR最常见(89.92%);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多(40.29%)、其次是胃肠道反应(17.27%)、中枢及外周神经系统损害(11.51%)等。结论:增强医务人员的ADR报告与监测意识,进一步做好用药监测。以预防和减少ADR的发生,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及引发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参考,提高ADR监测工作质量。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07年1月~2009年8月上报的药品不良反应/事件(AOR/ADE)报告200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例中一般ADR194例(97.00%);性别、年龄与ADR的发生无明显相关;院内门诊ADR39例;抗菌药引发的ADR最多(125例,62.50%),其次为中成药(20例,10.00%);静脉用药引发ADR166例(83.00%);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最常见(95例,47.5%);无死亡及后遗症报告;医师上报169例(84.50%)。结论:加强ADR监测工作,可促进临床合理用药,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高ADR报告和监测工作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总结我院2010年上报的154例ADR报告,按研究对象的一般情况及药品、给药途径、发生时间、损害类型及临床表现等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女性ADR构成比高于男性,50岁以上及10岁以下的患者ADR构成比较高;引起ADR最常见的药物是抗感染药,其次是中药制剂;所累及的器官或系统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为常见。结论:及时准确的上报ADR监测、分析有价值的信息,以减少或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发生特点及相关因素,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上报于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188例ADR报告中相关因素进行统计分析。结果:188例药品ADR报告中61岁以上患者所占比例最大(35.64%),男:女比例为0.79∶l。涉及的药品中,抗微生物药、中药制剂、循环系统药、维生素及营养制剂所占比例较高;ADR表现中,皮肤及附件损害最高(占42.55%)、其次为消化系统反应、循环系统反应、神经系统反应;静脉给药引发ADR的比例最高、其次为口服给药;新的、严重的ADR共计28例,占ADR总数的14.89%;我院ADR报告率偏低,存在漏报现象;新的、严重的ADR报告数较少;8例严重ADR中存在明显不合理用药。结论:加大ADR监测和报告力度,做好ADR知识宣传,加强对特殊人群、静脉给药方式及重点品种的用药监管与监测,加强对国家《药品不良反应信息通报》学习,提高合理用药水平,减少ADR的发生,尤其是严重ADR的重复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某三甲医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促进合理用药。方法:对某三甲医院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集到的615例ADR报告进行回顾性调查。结果:〉60岁人群发生ADR的比例最高,有160例(26.02%);静脉滴注引起的ADR有516例(83.90%);ADR主要累及的器官为皮肤及其附件,有285例(43.91%);严重ADR 23例,其中以发生过敏性休克为主,有13例;引起ADR的药品有16类171种,抗菌药居首位,有346例(44.88%),抗菌药中以喹诺酮类药物居首位,有81例(23.41%)。结论:加强合理用药教育和对ADR的监测,可减少和避免ADR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510例抗感染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骏  王越 《中国药事》2004,18(5):314-315
抗感染药是目前临床应用最广泛的一类药品,对其开展药品不良反应(ADR)调查,是提高医疗质量,规范用药行为,促进合理用药的重要环节.为了解这类药品ADR发生情况,探讨发生因素,现对江苏省2002年1月~12月收集的ADR报告表进行回顾性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的特点,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2011年141份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进行分类统计分析。结果:涉及ADR的药品11大类84种,其中以抗微生物药为主,其次是抗肿瘤药物;严重及新的ADR分别是35例、11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其附件损害最常见。结论:重视新的及严重的ADR监测,充分发挥护士在ADR报告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发生情况,促进临床合理用药。方法:对我院2006年收集到的137例ADR报告分别从患者年龄、给药途径、涉及药物种类以及临床具体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以静脉滴注方式给药引发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91.97%(126例);抗感染药引起的ADR最多,占总例数的75.91% (104例);临床表现以皮肤及附件损害最常见,占总例数的71.53%(98例)。结论:应重视ADR的报告与监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