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生后早期长期反复母婴分离对子代大鼠成年后海马星形胶质胶质细胞的影响.[方法]新生大鼠分为母婴分离组和对照组,每组分别有雄性和雌性大鼠各10只.母婴分离组大鼠于生后第2 d至生后第14 d每日与母鼠分离3 h,对照组大鼠不受干扰.各组大鼠于生后第60 d处死.采用免疫组化方法分析各组大鼠背侧和腹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标记物(GFAP和S100β)的表达.[结果]双因素方差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母婴分离组雄性大鼠成年后腹侧海马GFAP和S100β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减少(P<0.05);背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和S100β平均光密度明显下降(P<0.001).[结论]母婴分离可使子代雄性大鼠成年后腹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数量减少,背侧海马星形胶质细胞中GFAP和S100β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2.
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的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改进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的体外培养方法,为研究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提供实验模型。方法新生1~3d的大鼠,无菌操作下取双侧大脑皮质,机械吹打使细胞分散成悬液,差速粘附处理以去除成纤维细胞成分,细胞悬液原代培养9~14d,待细胞融合成单层并铺满瓶底后,4次消化传代,GFAP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星形胶质细胞。结果这种改进的星形胶质细胞培养方法,分离培养出星形胶质细胞,纯化率达95%以上。结论采用本实验改进的方法,培养的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生长良好,纯度高,为后续实验对星形胶质细胞的生物学作用研究奠定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3.
目的快速纯化大鼠大脑皮质原代星形胶质细胞并进行传代培养。方法取新生2日龄SD大鼠大脑皮层,每2只为一组,将剥除软脑膜的大脑皮层剪碎,添加0. 25%胰蛋白酶-EDTA溶液500μL,37℃消化15 min,将细胞悬液接种于未用多聚赖氨酸处理过的培养瓶中,37℃、5%CO_2细胞培养箱中孵育15 min后,将细胞以5×10~6个/m L接种于L-多聚赖氨酸包被的T75培养瓶中。待细胞长满瓶底,200 r/min 37℃恒温摇18 h,加入1 m L 0. 25%胰蛋白酶,待大部分细胞悬浮后收集细胞。在倒置相差显微镜下对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胶质纤维酸性蛋白免疫荧光染色法进行星形胶质细胞纯度鉴定,并以MTS法测定传代后细胞增殖活力。结果星形胶质细胞纯度达到(97. 86±0. 91)%,细胞传代后生长情况及增殖活力良好。结论该方法可以高效获取原代及传代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全氟辛酸(perfluorooctanoic acid,PFOA)对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astrocytes,As)内游离钙离子浓度([Ca2+]i)的影响.方法 星形胶质细胞取材于新生24 h内清洁级Wistar大鼠.传代细胞达到80%融合时进行染毒(PFOA终浓度分别为0、50、100、200、500μmol/L).以Fura-2/AM荧光探针法测定PFOA染毒1、2、3h后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结果 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随着PFOA剂量的增加和染毒时间的延长而增加,染毒1h时500μmol/L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为353.57 nmol/L,染毒2h时达到528.37 nmol/L,均高于对照组(161.86、155.03 nmol/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当染毒3h时,50、100、200、500 μmol/L剂量组星形胶质细胞内的[Ca2+]i分别为320.93、396.43、601.26、476.20 nmol/L,均显著高于对照组(164.62 nmol/L)(P<0.01),同时也显著高于相同剂量染毒1h的[Ca2+]i (P<0.01).结论 PFOA可通过增加新生大鼠星形胶质细胞内[Ca2+]i而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钙平衡.  相似文献   

5.
胶质瘢痕抑制轴突再生的观念在过去的100年里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近年来,越来越多分子消除技术的研究表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增生和瘢痕的形成,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损伤恢复中起到重要的保护作用,尤其是在损伤的急性期。本文将从分子水平,信号机理和胶质瘢痕等方面对中枢神经系统(center nervous system,CNS)损伤后,星形胶质细胞的作用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氯化镉对星形胶质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取处于对数生长期的细胞,以终浓度为0(对照)、2.5、5、10、20、40μmol/L氯化镉溶液染毒12、24 h,采用MTT实验测定细胞的存活率;以终浓度为0(对照)、2.5、5、10、20μmol/L氯化镉溶液染毒12 h,采用Annexin V-FITC/PI双染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的凋亡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5~40μmol/L氯化镉染毒12、24 h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均较低,5~20μmol/L氯化镉染毒12 h时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凋亡率均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随着氯化镉染毒浓度的升高,大鼠星形胶质细胞的存活率呈下降趋势,而凋亡率呈上升趋势。结论氯化镉对星形胶质细胞具有明显的毒性作用,可诱导星形胶质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7.
汞染毒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职业性汞中毒疼痛机制及有效治疗方法,笔者对汞染毒大鼠脊髓及脊神经节中胶质纤维酸性蛋白的表达进行了观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时间点低浓度铅暴露对体外原代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中即早基因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出生4~8 d Wistar大鼠脑星型胶质细胞原代培养,1.0μmol/L醋酸铅暴露不同时间后分别收集样品,应用蛋白免疫印迹法测定样品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变化。结果 1.0μmol/L醋酸铅处理后,星型胶质细胞中c-Fos和c-Jun蛋白表达均明显降低,与对照组比较,染铅15 min时蛋白表达降低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别比对照降低33.4%和17.3%;至染铅180 min时c-Fos和c-Jun蛋白表达降至最低,均低于对照的1/2(P0.01)。结论低浓度染铅可使原代培养的星型胶质细胞中c-Fos和c-Jun蛋白表达持续降低,这可能与铅致大鼠学习记忆功能损害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大鼠脊髓损伤后脑和脊髓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变化情况。方法建立大鼠脊髓损伤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对脑和脊髓GFAP阳性细胞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邻位切片尼氏染色对阳性细胞所在的区域或核团进行定位。结果脊髓损伤后1、2、24、72 h组的第一运动皮质区(M1),第一躯体感觉皮质区(S1)、海马区(CA1、CA3)、齿状回(DG)、丘脑腹后核(VP)、延髓和损伤处脊髓的阳性细胞体明显肥大,突起分枝增多,呈现出被激活的增殖状态,细胞数明显增多,与正常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损伤处脊髓星形胶质细胞增殖幅度最大,其形态变化也最明显。海马CA3区和损伤部位在术后24 h和72 h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脊髓损伤后,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在损伤早期就出现增殖,表现为在相应的功能区域出现形态和数量上的变化,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其增殖的幅度会下降,但反应性星形胶质细胞的数目仍高于正常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过量氟暴露对体内外星形胶质细胞及其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 (1)体内实验:选择24只SPF级SD大鼠, 雌雄各半, 按性别、体重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染氟组, 每组12只, 分别饮用自来水配制的< 1 mg/L和50 mg/L氟化钠溶液, 饲养6个月。实验结束后采用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大鼠脑组织GFAP蛋白表达水平。(2)体外实验:分离成年(6月龄)大鼠大脑皮质星形胶质细胞进行原代培养(4 mmol/L氟化钠溶液培养24 h), 采用免疫荧光法鉴定星形胶质细胞, 实时荧光定量PCR法和蛋白质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GFAP mRNA及蛋白表达水平, 流式细胞术检测星形胶质细胞凋亡情况及钙离子含量。结果 (1)体内实验:免疫荧光法、免疫组织化学法、蛋白质免疫印迹法检测结果均显示, 染氟组大鼠脑组织GFAP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对照组(0.440 ± 0.200比0.250 ± 0.120, t =-5.93, P = 0.027;0.270 ± 0.020比0.240 ± 0.050, t =-4.87, P = 0.040;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