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冰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246-247
目的探讨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流程和护理措施,为临床急救处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依据本院一年来收治的253例患者院内转运情况,回顾性分析总结转运护理措施,研究转运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并应用于实际临床工作。结果通过对急诊危重症患者实施院内转运护理,工作后及时反馈的情况并不断修改完善,总结出符合本院情况的转运护理模式,患者的成功转运对降低危重患者的病死率有着积极的意义。结论明确院内转运过程中的安全隐患,并实施全面的转运救护计划,对抢救有极大帮助,可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 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无缝隙护理,提高危重患者转运的安全性.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以传统方式院内转运的急诊危重患者1355例,设为对照组;对2011年5月至2012年5月转运的危重患者实施无缝隙护理,共完成转运1420例,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意外发生率.结果 对照组转运意外发生率为14.4%,观察组为1.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采用无缝隙护理进行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可达到严密衔接的护理过程,保持护理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规范了护理流程和提高了转运的安全.  相似文献   

3.
<正>急诊住院患者转运交接是急诊安全中的重要内容,急诊患者病情不稳定,检查项目大多需要跨科室,增加了科室与科室之间的转运交接;产科临产患者变化快,给转运交接带来了风险相对更大。转运交接是指急诊住院患者在挂号检查后,急诊医生开具住院单,办理好住院手续后由急诊护士或者转运大队转运至病区,并根据标准化医护沟通模式(SBAR)交班形式进行交接的一个过程[1,2]。转运交接规范了急诊住院患者转运流程,为进一步探明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安全管理模式的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对急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6月-8月开展安全管理模式的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选取院内转运的56例患者设为观察组,选取2017年3月-5月行常规院内转运流程的56急诊危重患者为对照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发生情况、转运行为规范情况、转运时间。结果:观察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10.71%,显著低于对照组25.00%,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转运行为规范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转运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P0.05)。结论:安全管理模式的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流程对急诊不良事件具有降低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中气道相关的危险因素,采取护理对策降低转运风险。方法分析苏北人民医院219例急诊气管插管患者转运时的意外情况,并作改进。结果转运中发生意外12例,发生率为5.5%。结论加强急诊气管插管患者院内转运前、中、后的气道安全管理,能充分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6.
陈裕蓉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20):3169-3170
保证急危重病人的安全转运,为进一步的救治赢得时间,提高生存质量.为此,加强对院外院内所转运的急危病人的护理,加强急救转运制度管理和急救转运技术培训,严格转运流程交接等,完善转运措施,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使急危病人在急救转运过程中,维持生命体征平稳,病情稳定,安全转运.文献报道院内转运能增加重症患者的并发症,转运患者的死亡率比正常高出9.6%[1],如何安全有效的转运是急诊医护人员值得探讨的问题.现将我科2009年8月~2010年3月的112例危重病人院内转运的注意事项和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潜在风险及防范措施进行探讨。方法分析我院急诊科2011年3月至2011年6月院内转运的108例危重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设为对照组,该组采用常规的转运护理,2012年3月1日至2012年6月1日转运的120例急诊危重患者设为观察组,该组实施安全转运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在院内转运过程中发生意外的情况及不满意程度。结果通过分析比较,观察组的意外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转运过程中的不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转运前对危重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风险及利益,在转运过程中实时进行监护及观察,到达相关科室对患者的初步诊断及相关情况进行详细的交接及记录,包括医师之间和护士之间的交接。在转运过程中进行安全的护理对危重患者的预后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是关键。  相似文献   

8.
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急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危险因素及防范对策。方法:总结分析本院自2008年10月~2010年6月1 526例危重患者的急诊转诊情况。结果:院内转运需要机械通气支持者38例,需2个通路以上静脉输液者77例,24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2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3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搏骤停,5例在入院后1 h内死亡。结论: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程序管理可提高危重患者院内转运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急诊科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风险因素及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急诊科接诊的106例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的临床资料及护理措施。结果106例危重症患者均安全转运至相关科室和病房。结论对危重症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有效的减少了转运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对患者的预后和转归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邵芳  徐焕畅  陈安琪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6):2504-2505
目的 探讨严重创伤患者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住院护理的相关措施,降低伤残率,提高抢救成功率.方法 根据急诊抢救护理记录对该院急诊科2年内发生的86例严重创伤患者的院内转运及途中监护、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调查.对急诊转运的严重创伤患者采取转运前全面体格检查、准备必要的抢救物品、转运途中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到达病房后应与接诊护士认真交接患者的病情及抢救过程等措施,保证患者及时、安全的到达相关科室.结果 86例严重创伤患者经抢救病情相对稳定后安全转送到相关科室76例,途中病情恶化10例,其中6例因病情极其危重,在抢救室经抢救无效死亡.结论 根据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急救措施和优质护理是转运成功的关键;医护人员高度的责任心、敏锐的抢救意识、过硬的操作技术、良好的应变能力是转运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外出行院内检查的安全管理措施。方法护士将在转运及检查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危险因素提前进行预见性评估,并做好充分准备,包括转运前对病情的评估、对陪同护工评估及风险交接,途中、检查中的病情监测,检查前后的交接班以及签名等。结果对住院精神病患者外出检查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提高了住院精神病患者外出检查时的安全性。实施1年,安全转运282例患者,患者未出现并发症及其他意外事件。结论通过预见性的评估、准备并采取相应的安全管理措施,可以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外出检查时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及意外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建玲  罗忠娟 《现代医药卫生》2011,27(10):1563-1564
急诊患者常因诊断和治疗的需要在院内进行转运,转运时间虽然短暂,但因患者病情复杂、不稳定,监测治疗设备限制等原因,在转运过程中护理风险始终存在,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极高.如何应对急诊患者院内转运的护理风险,确保护理安全,减少护理纠纷,成为目前临床急需解决的问题.笔者就急诊患者院内转运中存在的护理风险及其防范措施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临床医药实践》2015,(11):851-853
目的:应用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危重症患者院内转运进行风险管理,旨再造急诊危重症患者的转运流程,以降低转运风险,提高交接工作的满意度。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4年2月20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观察组,实施护理风险干预;2009年1月—2010年1月收治的200例急诊危重患者为对照组,实施传统转运办法。结果:观察组意外事件发生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8%;观察组接受科室满意率为98.0%,高于对照组的92.5%;对照组中发生医疗纠纷4件,占2%,观察组无医疗纠纷事件。两组意外事件发生率、接收科室满意度及医疗纠纷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进行流程再造,可降低意外事件发生率,避免医疗纠纷,提升急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正确使用机械通气院内转运危重患儿的安全护理。方法对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医院30例机械通气危重患儿院内转运时护理工作进行分析。结果患儿完成检查返回监护室,大部分危重患者均达到了转运的目的,转运成功率99.40%。30例患儿在转运过程中无1例发生意外死亡,保证了患者转运安全。结论通过对30例机械通气下危重患儿院内安全转运护理分析讨论,护士提高危重患儿安全转运应急能力,可保证患儿安全。护士具有丰富的护理经验,接受过严格的专业培训,能大大增强患儿的生命概率,确保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护理风险管理措施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的应用。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5月至2009年9月从我院急诊科转送至病房的危重患者653例。其中,2004年5月至2006年12月以传统方式转运患者351例,设为对照组;2007年1月至2009年9月在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措施,转运302例患者,设为观察组。比较2组转运途中的意外发生率和科室满意率。结果:观察组意外发生率8.28%,接收科室满意率93.72%;对照组意外发生率40.74%,接收科室满意率62.11%,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在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风险管理,减少了不良事件发生,保障了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和分析影响全麻患者复苏后安全转运的因素,完善转运制度和流程,降低院内患者转送途中的险情发生率。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手术室全麻术后复苏转送2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研究不同转运方法利弊。结果院内转运患者险情发生率明显降低,抢救成功率上升。结论改良转运法可最大限度地降低院内患者麻醉复苏后转运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对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实施护理干预的效果,探讨临床价值。方法选择急诊科实施院内转运的危重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实施相应护理方法:完善各项规章制度、进行转运风险评估、完善转运前预处理、加强转运中观察及处理、运送后的护理。结果 112例惠者转运观察组发生护理并发症2例(1.75%)、护理纠纷0例(0)、转运时间(10.22±3.56)m迅患者家属满意110例(96.49%)、相关接受科室满意112例(98.25%)。结论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制、正确地进行风险评估、做好转运前的各项准备及转运途中'的各项工作、良好沟通是保证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住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检查的安全管理方法。方法对165例患者采用院内自行制定的住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检查安全管理方案。结果 165例患者均安全完成检查,在转运检查过程中无1例发生意外和医疗纠纷。结论实施住院危重患者院内转运检查安全管理方法,可提高转运检查的安全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究急诊为重症患者院内转运中实施安全转运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19年3月在我院急诊科进行救治的70例危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35例患者,观察组35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采用安全转运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不良事件发生率、转运时间、医疗纠纷发生率以及投诉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4.29%)高于对照组(7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率(2.86%)低于对照组(2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转运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医疗纠纷发生率(0)低于对照组(11.43%),投诉率(2.86%)低于对照组(17.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急诊危重症患者进行院内转运时开展安全转运护理有利于保证患者转运安全性,缩短转运时间,为患者的急救争取时间,减少患者不良事件、医疗纠纷和投诉事件的发生,创建和谐的医患关系,同时还可以提升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服务满意度,因此该种护理模式值得在临床中进行大力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急诊危重患者院内转运存在的风险进行分析并提出防范措施。方法:对所在医院急诊科2015年10月至2016年1月150例危重患者院内转运途中发生的意外情况进行回顾性调查统计。结果:15例在转运过程中病情加重,1例在转运过程中突发呼吸心搏骤停,4例在手术台上呼吸心跳停止,还有1例入院后1小时内死亡。结论:做好院内转运前的风险评估;加强途中病情的观察及护理;与相关科室做好协调及交接工作,以确保危重患者安全转运检查及到达所接收科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