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早产儿重症NRDS患儿分为常频机械通气(CMV)治疗组和高频震荡通气(HFOV)治疗组,比较治疗前后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以及呼吸机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组在发绀、呼吸困难、临床症状改善、上机时间以及氧疗时间明显优于CMV组,住院时间、存活率及并发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FOV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能更好地改善氧合,通气效果优于CMV,临床症状改善更快,减少上机时间及氧疗时间,减少肺损伤(VILI)的发生,是治疗早产儿重症NRDS的一种有效的通气模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2年2月~2013年7月本院收治、需机械通气的RDS患儿70例,随机分为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CMV)组,比较两组患儿肺功能、并发症、机械通气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机械通气1 h后,两组患儿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平均气道压(MA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较0 h有不同程度改善,且在1 h及6 h HFOV组较CMV组改善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机械通气24 h后HFOV组的OI、MAP仍较CMV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患儿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短于CMV组(P〈0.05);两组气漏、支气管肺发育不良、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等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HFOV能更好更快的改善RDS患儿的肺氧合功能,缩短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高频振荡通气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将NRDS患儿106例随机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HFOV组)和常频机械通气组(CMV组),比较两组治疗效果、通气后6h和24h患儿血气分析结果以及住院时间等指标。结果HFOV组治愈率显著高于CMV组(P〈0.05);且HFOV组患儿在通气后6h和12h,Pa02高于CMV组,OI、PaC02低于CMV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HFOV组患儿住院时间显著少于CMV组(P〈0.01)。结论高频振荡通气较常频机械通气更能有效改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肺功能情况,提高治愈率,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联合珂立苏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MAS)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本院43例MAS患儿随机分成控制性机械通气(CMV)组23例和HFOV组20例。HFOV组应用高频振荡通气,CMV组常规机械通气,两组均联合应用肺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治疗。监测两组通气治疗0、2、12、24、48h后反映肺氧合功能的指标吸入氧浓度(FiO2)、氧合指数(OI)、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肺泡氧分压(a/ApO2)的变化,比较两组患儿的呼吸机使用情况、住院时间、并发症及临床转归的差异。结果两组患儿联合珂立苏通气治疗后反映肺氧合功能的各参数在不同时间点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但HFOV组在时限和程度上要比CMV组显著;HFOV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比CMV组短,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肺气漏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CMV组(P<0.05),而病死率与Ⅲ度以上颅内出血的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高频振荡通气联合珂立苏治疗重症MAS,肺氧合功能改善快,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和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减少,可作为一种更安全有效的抢救性措施。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西地那非联合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足月新生儿肺动脉高压(PPHN)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4年12月本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收治的PPHN患儿临床资料,根据不同时间段治疗措施不同分为HFOV组、常频机械通气(CMV)+西地那非组、HFOV+西地那非组.分析各组患儿治疗前、治疗3、6、12 h后的P/F比值、氧合指数(OI)、肺动脉压力,以及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转归.结果 治疗3、6、12 h后HFOV+西地那非组P/F、OI、肺动脉压力均优于CMV+西地那非组和HFOV组,CMV+西地那非组优于HF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FOV+西地那非组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CMV+西地那非组和HFOV组,CMV+西地那非组短于HFO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患儿病死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早期西地那非联合HFOV治疗PPHN疗效显著,能迅速改善肺动脉高压患儿的氧合情况,显著缩短患儿的上机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但对患儿病死率没有影响.  相似文献   

6.
《中国医药科学》2016,(5):196-19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叠加常频通气(C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persistent pulmonary hypertension of the newborn,PPHN)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患儿8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HFOV叠加CMV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对照组采用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6、12、24、36h后氧合指数、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结果HFOV叠加CMV组氧合指数(OI)在治疗后6、12、24、36h均低于HFOV组;研究组的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氧暴露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高频振荡叠加常频通气治疗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较单纯高频振荡通气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与同步间歇指令通气(SIM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症(NRDS)的疗效研究。 方法 选取NRDS患儿100例,分为高频振荡通气组(50例,早产儿32例,足月儿18例)和同步间歇指令通气组(50例,早产儿32例,足月儿18例),比较两组之间的上机时间、上机前、上机后血气分析(2 h 、12 h 、24 h)、氧合指数(OI)以及出现气胸等并发症发生率。 结果 HFOV治疗组上机后2、12、24 h的血气分析数值和氧合指数明显优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胸、慢性肺疾病等并发症的发生率HFOV明显低于SIMV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与SIMV比较,HFOV治疗NRDS疗效尤其是早产儿NRDS能更好的改善氧合,更快地下调呼吸机参数,节省上机时间和减少肺部等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在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的区别。方法选择2007年10月至2009年1月我院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患儿44例,其中给予高频机械通气22例(高频组),常频机械通气22例(常频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上机时间、上机后2h吸入氧浓度的变化、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住院时间。结果高频组与常频组上机时间、上机后2h吸入氧浓度的变化、动脉氧分压与吸入氧浓度的比值、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高频振荡通气和常频机械通气用于治疗新生儿重症胎粪吸入综合征时,前者并未显示出优越性。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 HFOV)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NRD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0年12月-2014年6月在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 NICU)住院需机械通气治疗的新生儿呼吸窘迫征患儿45例,按通气模式分为HFOV组25例和SIMV组20例,比较2组患儿上机后1 h、12 h和24h的血气指标、上机时间、住院时间、临床疗效及肺气漏( PAL)、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BPD)、脑室内出血( IVH)等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 HFOV 组治疗1h后动脉血氧分压( PaO2)明显上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 PaCO2)、氧合指数( OI)明显下降,与SIMV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开始时、12 h、24 h的PaO2、PaCO2、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HFOV组上机时间、住院时间短于SIMV组,差异有显著性( P<0.05)。2组PAL、BPD、IVH 发生率、治愈率差异均无显著性( P>0.05)。结论 HFOV用于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能迅速改善肺呼吸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及病程,同时并不增加并发症的发生率,是一种疗效肯定、安全性好的机械通气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机械通气(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临床诊断新生儿呼吸衰竭Ⅱ型患儿32例随机分为2组,2组基本治疗相同,治疗组采用HFOV,对照组采用常频机械通气(CMV)。比较2组患儿上机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及上机时间、并发症、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治愈率。结果治疗组24 h及48 h的血气分析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存活儿使用呼吸机平均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HFOV治疗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能有效地改善新生儿Ⅱ型呼吸衰竭的肺氧合功能,缩短上机时间,减少患儿住院时间及费用,且安全性好,与CMV比较有一定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1.
黄小英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9):1305-1307
目的:探讨有创与无创序贯机械通气策略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衰竭的技术可行性及疗效。方法:对48例COPD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待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随机分为无创序贯治疗组(A组)和有创通气组(B组),每组24例。A组治疗方法:拔出气管插管,改用经鼻面罩压力支持通气+呼气末正压(PSV+PEEP)通气,逐渐减低PSV水平直至脱离呼吸机。B组治疗方法:继续按常规有创机械通气方法治疗,以目前临床常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脱机。观察两组患者有创通气时间、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监护时间、病死率等。结果:两组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例数分别为1例(4.16%)和9例(37.50%)(P〈O.05),总机械通气时间分别为(9.32±1.87)d和(15.36±2.161d(P〈0.05),住院时间分别为(15.85±2.72)d和(25.12±3.121d(P〈0.05)。结论:有创通气及肺部感染明显控制后的无创序贯性通气治疗方法,可以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发生率,缩短重症监护和总住院时间,显著改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频振荡通气(HFOV)治疗重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08年10月∽2013年12月本院新生儿科收治的152例重症新生儿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入院后按照抽签随机取样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76)和观察组(n=76)。两组患儿入院后均给予基础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患儿给予常频机械通气模式治疗,观察组患儿给予HFOV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前后的各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OI)。比较两组患儿的住院时间、治愈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儿的各血气指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H、PaO2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PaCO2、OI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患儿的住院时间为(21.5±4.9)d,观察组为(14.7±3.1)d,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t=7.59,P=0.006)。观察组治愈率为94.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9%(χ2=5.37,P=0.018),并发症发生率为3.9%,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1%(χ2=6.99,P=0.008)。结论 HFOV能明显改善重度新生儿RDS的缺氧状态,改善氧合,缩短住院时间,提高其治愈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无创机械通气(NPPV)治疗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SP-ARF)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重症肺炎合并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在征得患者家属同意的前提下随机分为两组,所有患者均在常规治疗的前提下,观察组应用NPPV治疗,对照组给予鼻导管吸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气分析和临床症状、体征等指标。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气分析指标pH、PaO2、PaCO2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治疗之后,两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之后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因病情恶化改有创机械通气3例(10.00%),对照组改有创机械通气14例(46.67%),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12.57±5.30)d,显著少于对照组(21.48±6.30)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患者出现病情恶化改有创机械通气,观察组抢救无效死亡1例(3.33%),对照组3例(3.33%),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NPPV在临床应用效果满意,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应用鼻导管吸氧的方式,在有条件的医院应推广应用,但在应用过程中,在发现无创正压通气控制病情困难时,应尽早行有创正压机械通气(IPPV)治疗。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无创正压通气治疗COPD并发Ⅱ型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阻塞性肺病合并Ⅱ型呼吸衰竭患者8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持续低流量吸氧,观察给予无创正压通气。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动脉血气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pH值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O2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PaCO2显著低于对照组治疗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呼吸频率和心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能够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病并发Ⅱ型呼吸衰竭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血气指标,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5.
咪达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机械通气镇静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涛  刘映  钱明江  梅鸿 《中国药房》2010,(44):4176-4177
目的:对比观察咪达唑仑与丙泊酚用于机械通气镇静的疗效。方法:将101例重症创伤需机械通气的患者随机分为咪达唑仑组(n=33)、丙泊酚组(n=33)和联合组(n=35),分别给予相应治疗。采用Ramsay分级标准评估镇静效果。结果:联合组在药物起效时间、达到满意深度时间、恢复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上均优于咪达唑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丙泊酚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联合组在治疗费用上明显低于丙泊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于咪达唑仑组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咪达唑仑联合丙泊酚用于机械通气镇静效果明显且治疗费用较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辅助通气(Non invasive ventila-tion,NIV)后的临床疗效,为进一步研究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方法奠定基础。方法对69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在常规治疗仍并发低氧血症时加用无创通气,检测应用前后的呼吸频率(RR)与动脉血氧饱和度(SpO2)、动脉血氧分压(PaO2)、pH、氧合指数(O I)等参数,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51例经加用NIV治疗后RR明显减慢(P〈0.05)、SpO2、PaO2和氧合指数等均明显改善(P〈0.05),pH恢复正常(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急性呼吸衰竭患者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呼吸状态,促进呼吸功能的恢复,是抢救早期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龙薇 《中国当代医药》2013,(35):182-183
目的 总结无创通气应用于早产儿的临床护理措施.方法 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2月本科收治的42例实施无创通气的早产儿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其临床护理资料,总结其临床护理措施.结果 42例早产儿通气时间为21~32 h,平均(26.56±5.21)h;治愈41例,1例撤机失败后给予气管插管通气无创通气,治愈率为97.62%;治疗后患儿PaO2为(68.50±12.20) mmHg,明显高于治疗前的(45.23±10.30)m 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儿PaCO2为(36.30±11.40) mm Hg,明显低于治疗前的(57.50±12.30) 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无创通气能明显改善早产儿的肺功能,应用方便,辅以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可显著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无创通气对老年晚期肺癌合并呼吸衰竭的疗效.方法 将57例晚期肺癌合并呼吸衰竭的老年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8例和对照组29例,均采取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行无创通气,分析探讨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经过1个月的治疗,治疗组的治疗效果以及FACT-L生存质量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2例死亡,治疗组无死亡病例.结论 无创通气对老年晚期肺癌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无创机械通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治疗意义。方法:60例符合诊断标准的患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内科治疗,治疗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同时采用正压无创通气治疗,治疗持续3~10d,平均使用7d。观察两组有创机械通气时间、总通气时间、气管插管复插率、RICU住院时间、VAP发生率情况。结果: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相比,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无创机械通气治疗组的呼吸、心率及其动脉血气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无创通气治疗COPD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疗效是肯定的,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