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斯娜 《中外医疗》2010,29(3):86-86
目的探讨产程中产妇采取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09年8月在我院住院待产的单胎初产妇,产程进入活跃期后出现产程停滞,经阴道检查确诊为枕后位的10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同侧侧俯卧位法纠正胎方位,观察阴道分娩率、有效转位与胎儿体重的关系。结果(1)有85例有效转位(其中枕前位80例,枕横位5例),阴道分娩数80例,其中阴道助产5例,阴道分娩率80%。(2)胎儿体重〈3500g,转位有效率93%;胎儿体重〉3500g,转位有效率67%。结论产程中指导产妇取同侧侧俯卧位纠正枕后位,是降低难产发生率,提高阴道分娩率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臀位分娩方式对围产儿预后的关系。方法:对我院二年来臀位分娩的产妇就分娩方式、胎方位、及围产儿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结果:本组病例中,剖宫产组新生儿无一例死亡,阴道组90例,新生儿死亡9例,其中7例为体重≤1500g的低体重儿及生长发育迟缓儿。结论:⑴孕周≤37周或估计体重≤2500g,无剖宫产指征,可阴道分娩。⑵孕周≥37周<42周,估计胎儿体重<3500g,无头盆不称,可阴道试产。⑶:孕周≥42周,应行剖宫产。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脐血流测定对胎儿脐带绕颈产时的监护作用。方法 对1298例头位单胎行脐血流测定,动态观察脐带绕颈81例和无脐带绕颈276例产妇产程中脐血流的变化。分析两组顺产率、胎儿宫内窘迫难产(产钳和剖宫产)率及不良儿结局。结果 两组顺产率、胎儿宫内窘迫难产率无显著差异(P〉0.05);不良儿结局无显著差异(P〉0.05)。脐带绕颈组因胎儿宫内窘迫行产钳术和剖宫产术与阴道顺产的脐血流变化比较:S/D及RI显著升高(P〈0.01),有显著差异;而FVR下降(P〈0.05),差异显著,PI变化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 脐带绕颈阴道分娩在产程中发生胎儿宫内窘迫时脐血流S/D、RI及FVR明显变化,顺产脐血流变化无显著性差异。脐带绕颈大多能经阴道顺产,但产程中应动态观察脐血流变化,结合胎心监护更能提高产时对胎儿监护的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妊娠期糖尿病的最佳终止妊娠时机,改善母儿结局,提高阴道分娩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符合中国卫生部颁布的妊娠期糖尿病诊断标准的孕妇286例,在孕期予饮食营养运动指导后血糖控制满意,空腹血糖(FPG)均在3.3~5.1mmol/L,餐后2h在6.7mmol/L以下排除各种妊娠合并症、并发症,在充分知情同意下,随机分组选择终止妊娠时间,观察组(孕39^+1~40周)170例,对照组(孕38^+1~39周)116例,行宫颈评分,予缩宫素、米索前列醇、普贝生三种引产方法引产,比较阴道分娩率、因胎儿窘迫、头盆因素、社会因素、引产失败而行手术的剖宫产率。结果观察组(孕39^+1~40周)比对照组(孕38^1~39周)阴道分娩率有所提高,因引产失败、社会因素而剖宫产的比率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胎儿窘迫、头盆因素而剖宫产方面较无明显差异。结论对于在孕期予饮食营养运动指导后血糖控制满意,无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的无产兆孕妇,孕39^+1~40周是妊娠期糖尿病的最佳终止妊娠时机,可提高阴道分娩率。  相似文献   

5.
李细平 《中外医疗》2011,30(9):72-73
目的分析剖宫产率上升的原因及母儿预后的变化,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对策。方法选择10年间剖宫产病例3425例,分析手术指征变化。结果 (1)剖宫产率逐年上升;(2)2000年至2004年,剖宫产指征以难产占第1位,而2005年至2009年以社会因素、胎儿窘迫占第1、2位。(3)剖宫产的上升,围产儿窒息及死亡率并没有明显下降。结论社会因素、胎儿窘迫是剖宫率增加的主要原因。诊断明确,正确处理难产,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加强孕期宣传保健,促进医患沟通理解,进行心理调控是降低剖宫产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胎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胎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寻求降低剖宫产率的有效对策。方法选择2001年1月至2002年12月在我院分娩的初产足月孕妇697例,其中自然分娩405例,占58.1%,剖宫产292例,占41.9%。分别测量阴道顺产胎儿体重、剖宫产胎儿体重,采用t检验分析胎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的关系。结果胎儿出生体重与分娩方式呈显著正相关(P<0.01)。结论胎儿出生体重控制在一个适当范围,可能有效地降低剖宫产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响胎儿孕中晚期宫内生长的母体和孕期相关因素。方法:收集在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妇产医院产检并分娩的孕妇孕期B超监测数据及母体和孕期健康相关信息。纳入在2016年8月—2019年5月孕满20周并在孕22~24周、孕30~32周和孕34~36周均有B超检查的单胎活产家庭,共计1 457个家庭。本研究通过B超采集的胎儿双顶径(biparietal diameter,BPD)、头围(head circumference,HC)、腹围(abdomen circumference,AC)和股骨长(femur length,FL)数据,计算获得胎儿估计体重(estimated fetal weight,EFW),并采用混合线性模型分析孕中晚期宫内生长的影响因素。结果:在多因素分析中发现,母亲年龄与孕22~24周、孕30~32周和孕34~36周的EFW均呈正相关;与孕前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在正常范围(18.5 kg/m2≤BMI<24 kg/m2)的母亲相比,孕前BMI偏低(BMI<18.5 kg/m2)的母亲孕30~32周和孕34~36周胎儿更小,孕前超重或肥胖的母亲(BMI>24 kg/m2)胎儿更大;女胎EFW在孕22~24周、孕30~32周和孕34~36周始终显著小于男胎。此外,发现孕前痛经与孕期EFW呈显著负相关。结论:母亲年龄、孕前BMI、胎儿性别以及痛经可能影响胎儿估计体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与妊娠结局的关系。方法将2000年1月-2007年12月106 例双胎妊娠产妇按分娩方式分为阴道分娩组及剖宫产组,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 组的孕周、产后出血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剖宫产组新生儿体重显著高于阴道分娩组(P〈001),2 组第 1 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第 2 胎儿分娩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组显著低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确选择双胎妊娠的分娩方式,将有助于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对66例特大胎儿的临床诊断,寻找特大胎儿相关因素及适宜的分娩方式。方法 将66例特大胎儿(出生体重≥4500g)作为观察组,选择同期分娩的66例出生体重〈4000g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身高、体重增长、分娩方式、分娩并发症及新生儿情况。结果 特大胎儿组孕妇身高、体重增长均高于对照组,特大胎儿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剖宫产率71.2%,高于对照组(28.8%)。结论 孕妇身高、体重、宫高、腹围及B超检查是产前诊断特大胎儿的相关因素,特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  相似文献   

10.
剖宫产定义及发展史 江森于1978年定义剖宫产为:28周以上妊娠而行剖腹,切开子宫,娩出胎儿者,为剖宫产术。而德国的Desopo定义剖宫产为:剖腹而切开子宫,取出体重≥500g的胎儿者称为剖宫产,而体重〈500g者为子宫切开术。  相似文献   

11.
邱荣仙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61-361
1病例简介 例1 孕妇,23岁,住院号44182。因孕2产0、宫内孕37W、头位,分娩I期,于2005年7月3日入院。入院查体:一般情况可,心肺未发现异常。入院后因双手、头复合先露,胎儿宫内窘迫而行剖宫产术,以ROT复合双手剖取一活男婴,脐带绕颈,Apgar评分10分,体重2550g,身长48cm。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衡阳地区孕妇选择剖宫产术的影响因素,探讨降低剖宫产率的措施。方法调查无医学剖宫产指征直接选择剖宫产的560例孕妇。结果孕妇夫妻年龄差、产前体重、胎儿体重、对不同分娩方式的认知和态度、心理状态、孕期行为的比较,剖宫产组与阴道分娩组孕妇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孕妇夫妻年龄差大、产前体重大、估计胎儿体重大、选择吉日分娩、无再生育计划、不坚持适宜保健运动和家务劳动、孕期与朋友交往少、认为剖宫产手术时间短、安全、缺乏阴道分娩信心的孕妇多选择剖宫产分娩。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骨盆出口狭窄与分娩方式的预测.方法:骨盆出口狭窄产妇32例.根据其胎儿大小,骨盆狭窄程度与分娩方式进行分析.结果与结论:骨盆评分≤3分孕足月胎儿不能阴道分娩需做剖宫产.骨盆评分≥4分,胎儿体重在3500g以下可行阴道试产.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剖宫产的主要原因,分析剖宫产率升高的因素,为制定降低剖宫产的具体措施提供资料。方法回顾分析1592例剖宫产原因及相关因素。结果剖宫产组年龄、初产妇占比率及新生儿出生体重均大于阴道分娩组。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及术后2小时内出血≥400ml者与同期经阴道分娩者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剖宫产率升高的原因与医患双方有关,来自孕产妇及医生的主观意愿影响着对分娩方式的合理选择,降低剖宫产率应从医患双方着手。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分析产科分娩因素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 方法 选取2017年1—12月在浙江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分娩的489例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分娩方式的不同,将产妇分为阴道分娩组245例和剖宫产组244例,采用χ2检验分析不同分娩方式对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影响,采用χ2检验、logistic回归分析对产科分娩因素(常见的分娩因素有年龄、BMI、产次、孕次、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分娩孕周、胎儿体重等)与产妇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关联性进行分析。 结果 489例产妇有79例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发生率为16.16%,阴道分娩产妇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为22.86%,高于剖宫产的9.43%,阴道分娩组发生阴道前壁脱垂、阴道后壁脱垂、子宫脱垂的例数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经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得出,年龄、新生儿性别、孕期增加体重对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没有影响,BMI≥24 kg/m2、产次>2、怀孕次数>2、分娩孕周≥37周、胎儿体重≥4 kg为影响产妇产后早期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危险因素。 结论 不同分娩方式、产妇BMI、产次、孕次、分娩孕周以及胎儿体重对产妇产后盆腔脏器脱垂的发生率有较大的影响,临床上应该建议产妇重视BMI指标、产次、孕次、分娩孕周和胎儿体重,孕期不要过分摄入营养造成胎儿过大,以降低产妇产后发生盆腔脏器脱垂的概率。   相似文献   

16.
120例持续性枕后位的观察与处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如何处理持续性枕后位,以尽可能减少母婴并发症。方法:总结分析了120例持续性枕后位胎儿的孕周、胎儿体重、产程长短对分娩方式的影响。结果:当孕周≥40w,胎儿体重≥3500g,潜伏期>8h,活跃期>4h,剖宫产率明显增高,持续性枕后位所致的产程延长及手术助产增加了新生儿窒息率和产妇的并发症。结论:对持续性枕后位应正确观察处理各产程,早期诊断,充分估计其阴道分娩的可能性,对不适于阴道分娩者,应果断行剖宫产术,以降低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影响前次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成功的相关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7年12月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产科进行分娩的325例前次剖宫产再次分娩孕妇的资料(妊娠≥28周),比较剖宫产术后阴道试产(trial of labor after cesarean section, TOLAC)成功组和TOLAC失败组年龄、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阴道分娩史、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新生儿Apgar评分等情况。结果 325例孕妇全面评估后进行阴道试产,其中阴道分娩成功210例(TOLAC成功组64.62%),中转剖宫产115例(TOLAC失败组35.38%)。单因素分析两组孕妇孕前BMI、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阴道分娩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的剖宫产次数、距前次剖宫产时间间隔、孕妇年龄、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是前次剖宫产后影响阴道试产成功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 孕妇孕期体质量增长、孕周、新生儿体质量是前次剖宫产后影响阴道试产成功的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鉴定日本妇女孕期适宜的体重增加范围。方法:利用2001-2002年的46659例足月、单胎、阴道活产的产科记录来评估胎儿宫内发育迟缓(IUGR)和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孕母孕期体重的增加根据孕龄分组百分位数分为以下几组:“很低”(〈P25)、“低”(P25-P49)、“中等”(R50-P74)、“高”(P75-P89)、“很高”(〉P90)。结果:大约6%的新生儿为IUGR,0.9%的为巨大儿。发生IUGR的风险因为孕母孕期体重增加少而升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和分娩方式以及与分娩有关的不同产科因素对产后尿失禁发生率的影响.方法采用国际尿失禁咨询委员会尿失禁问卷表,对产后6~8周复查的初产妇400例进行问卷调查,询问产妇孕前、妊娠期及产后42天尿失禁的发病情况和产后下尿路症状.分析不同分娩方式与产后尿失禁的关系,探讨与尿失禁发生率有关的产科因素.结果①368例产妇中有51人(13.86%)在产后42天内至少一次出现尿失禁症状;②剖宫产、阴道顺产、产钳助产的尿失禁发生率分别为4.22%(7/166)、19.34%(35/181)、42.86%(9/21),产钳助产分别与其它两组之间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阴道顺产组的产后尿失禁发生率也明显高于剖宫产组(P<0.05);③阴道分娩组中与产后尿失禁有明显关系的因素有孕期发生尿失禁、孕前体重指数、产钳助产和产后尿急尿频等症状,而与硬膜外镇痛、第一产程时间、第二产程时间、会阴裂伤、会阴侧切术、新生儿体重、产后哺乳均无明显相关性;④剖宫产中影响产后尿失禁的因素只有孕前尿失禁的发生,而与是否临产后剖宫产和新生儿体重无明显相关性.结论①剖宫产与产钳助产和阴道顺产相比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显著降低产后42天内尿失禁的发生率;②产钳助产、孕期发生尿失禁、孕前高体重指数和产后出现下尿路症状可增加自娩后尿失禁发生的机率;③产后尿失禁以轻度为主,加强孕期和产后盆底肌肉训练可以预防和治疗产后尿失禁.  相似文献   

20.
邵彩珠 《当代医学》2007,(13):42-44
目的 探讨舟山海岛巨大胎儿出生的相关因素及不良妊娠结局,为孕期指导提供依据.方法 对我院2004年~2006年479例巨大胎儿(出生体生>4000g)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随机选择同期分娩的480例出生体重>3000g~<4000g的正常足月儿作为对照组,比较孕妇年龄、孕周、孕产次、身高、体重(孕前基础体重及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分娩方式、并发症等有关情况.结果 出生体重>4000g孕妇身高、孕前基础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幅度、孕周、孕产次均高于正常出生体重者,并均有统计学差异(p<0.01).出生体重>4000g男婴多于女婴,出生体重>4000g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主,手术产率明显高于出生体重>3000g~<4000g.结论 产妇的孕前基础体重、孕期体重增长幅度、身高、孕周、宫高、腹围是否合并妊娠期糖尿病是巨大胎儿发生的相关因素,巨大胎儿的分娩方式以剖宫产为相对安全.针对这些相关因素给予孕期保健指导,合理营养,有望降低巨大儿的发生率,改善围产结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