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古人焚香熏香.一是为了祈祝神明,二是祛除卑湿、逐虫驱秽、净化环境空气。而据现代药理研究证实.香熏药材中所含有的芳香性挥发物质往往具有抗菌消炎杀虫、抑制灭活病毒、兴奋中枢神经.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呼吸频率等多种作用。可见古人发明香熏仪规是有其科学卫生依据的。  相似文献   

2.
熊文晖 《大众健康》2003,(12):42-42
在几百年前,疟疾这种病相当可怕。有的地方把疟疾称为“打摆子”,有的地方叫“冷热病”、“脾寒”,患了疟疾往往出现体温忽冷忽热的周期性发作,发热时大量出汗、头痛、口渴、全身无力。至于疟疾的病因,古人并不知道,过去一度以为是山川瘴气所引起的,所以在英文里“疟疾”这个词就是恶气。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许多城市,都有立交桥连接着城市的东南西北,被喻为城市的大动脉。来往车辆在立交桥上走,立交桥下就出现了空地,有的被做成停车场或车库,有的空地则被绿化起来了。每天清晨或黄昏,总会看到有不少中老年人在立交桥下的空地上锻炼身体,他们随着音乐声,有的在跳  相似文献   

4.
《健康》2013,(11):57-57
立冬,又叫“交冬”,民间有“入冬日补冬”的食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要适时补充身体营养。近年来,较流行的补冬方式是食人参、鹿茸、狗肉、羊肉、鸡鸭炖八珍等山珍海味,甚至有的饭店还推出了十全大补汤迎合大众的需求。  相似文献   

5.
“十八反”的药对在临床到底能否同用,历代众说不一,古今对此持不同意见者也不乏其人,有的医者则认为反药同用,不仅没有毒副作用,反而可以增强疗效,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对于古人的东西应予批判性地吸收,临床用药应取审慎态度。  相似文献   

6.
古人将头发喻为“三千烦恼丝”,但实际上,每个人头皮上平均约有10万个毛囊。每一根头发都有2-4年的生长期,在此期间头发一个月可长约1cm,之后进入静止期,数星期后会自然脱落,再长出新发。正常人每天脱发量在100根以内,如每天都掉发超过100根,且持续2或3个月以上,就要尽快就医。  相似文献   

7.
酒,对于女人有的时候就像是男人,让人总有那么一种迷茫与期盼。也许,正是因为这样才让女人为之心痛而又心动。温柔王子般的Run、贵族绅士般的BRANDY、逃亡皇室般的COGNAC,还是奶油小生般的Champagne,都让女人难以忘怀。美酒配佳肴曾经是古人所崇尚的生活方式。谈及酒的文化,可谓源远流长。无论是中国古人吟诗作画时添兴的佳品,还是西方人讲究品位的饮酒习俗,都无一不告诉着我们:酒的魅力所在。随着时代改变,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与酒打交道并渐渐领略到酒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玉屏风散,出自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内。由黄芪、防风、白术三味药物组成,功能益气固表,祛邪止汗,适用于表虚自汗,易感风邪等证。古人将该方喻为用屏风将人遮蔽,使免遭风邪侵袭,故名玉屏风散。并告诫虚人易感风邪者,对玉屏风散当“珍如玉,倚如屏”。现代研究表明,玉屏风散能增加免疫球蛋白IgG的数量和提高T细胞的活力,从而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此外,对多种细菌和病毒有较强的杀伤和抑制作用。还有研究认为,玉屏风散能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作用之一,是因为反复呼吸道感染的患儿多有微量元素锌的含量偏低,而玉屏风散…  相似文献   

9.
在《三国演义》、《水浒传》等古典小说中,作者把关羽、张飞、武松、林冲等武士描写成身高八九尺的彪形大汉,甚至还把有的人描写成身高一丈二,这给人以古人身材高大的印象,对照现代人的身高,人们很自然地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今人的身材高还是古人的身材高?  相似文献   

10.
如果将医疗质量喻为医院的生命,那么,技术建设就应喻为医院的生长激素。医院不抓技术建设,不提高医疗工作中的高科技含量,不引进新业务、新技术就跟不上现代医学的发展,医院就会萎缩,就会被医疗市场无情的大潮所淘汰。现就医院如何加强技术建设,谈几点粗浅的认识。供商讨。  相似文献   

11.
下跪,求学     
《家庭医生》2012,(15):4-4
高考,素来被喻为千军万马过独木桥,而现在求学的艰辛已经大大前移。  相似文献   

12.
文章把“人才培养”喻为打造文化名院之“根”,“职业素养”喻为打造文化名院之“茎”,“品牌服务”喻为打造文化名院之“叶”,谈打造区域文化名院的3个着力点.  相似文献   

13.
张殿英 《健康》2014,(1):10-11
老年骨质疏松症及骨质疏松性骨折是一组多见于中老年人的生理退行性疾病。骨质疏松症因其发病的隐蔽性、诊断手段的特殊性,被喻为“静悄悄的疾病”患者的就诊率低,  相似文献   

14.
洪咏 《现代养生》2010,(9):33-33
在长期的养生实践中,中国古人总结出了非常丰富的养生经验。纵观中国古人的养生之道,最重要的、行之有效的,不外乎这样四个字:慈、俭、和、静。  相似文献   

15.
杨邕 《健康大视野》2014,(5):110-113
书法学习是一一种与古人对话和沟通的探索过程。然而,古今悬隔,时代变迁,生活存当代的我们难以洞悉古人书写的原生状态,只能借助对传世书法经典的心追手摹来靠近古人。临孳之功实乃书家终生的必修课程,  相似文献   

16.
月经每月按期来潮,被喻为“月信”。有时它会给妇女带来种种麻烦,最奇怪的要算倒经了。 何谓“倒经”? 有的妇女当月经来潮时,不是正常阴道出血抑或出血量很少,而是发生鼻出血、吐血、便血等。这种异常出血,现代医学称之为“代偿性月经”或“替代性月经”。祖国医学因其倒逆上行,称之为“倒经”。“倒经”最常见的是鼻出血,约占倒经总数的1/3。此外,亦可发生于胃、肠、膀胱、肺、乳腺、皮肤、外耳道、眼睛、牙龈、口唇、肚脐等处出血。有的甚至还可出现血尿、血汗、血泪等。但  相似文献   

17.
有的人认为,老年人要获得健康,只需吃得好,睡得好,玩得好就行了。这话虽然讲得不无道理,却显得有点片面。严格地说,还应该加上:健康在于适度运动。运动对于人们健康的作用,古人早有论述。《易传》中  相似文献   

18.
身体的好坏,离不开一个“养”字。所谓养,就是好好“伺候”,就是认真对待,让身体舒舒服服,让心情愉悦畅快。那么该如何养呢?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曾将中国文化中的儒家、道家、释家分别喻为粮食店、药店、百货店,养生要养得好,吃的粮食要细而精,  相似文献   

19.
曹公辩     
人们往往忽略一个简单的生活常识:出生时间相隔一百年的两个人,几乎没有同时生活在地球上的可能。因为对于一百岁的人,人们基本上不把他当人看待,而是把他当“神”看待,把他们称为寿星。即使有幸与百岁老人生活在一起,那比例也实在是太低。而这种人在众多的今人眼里已经成为古人,因为他们大多已经作古:永远地离开活着的人们。而且是离开时间越长,古人与今人越难相见。但是,今人总是要想方设法地去了解古人。今人了解古人大致有两种方式:第一种:通过一代又一代人的口传介绍古人的情况;第二种:通过阅读古人留下的作品或者与他人的谈话记录了解古人。这三种方式,第一种,在传的过程中容易走样:因为每一个传的人都会根据自己的体验进行加工,使内容不断丰富,让听的人感到生动形象,听起来津津有味。第二种,无论相隔多久,只要有作品流传下来,今人都会从他们的言论中了解到他们的思想、志趣、品德、追求等。曹操就是这样一个多种记录都有差异的人。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认识曹操呢?  相似文献   

20.
只有身体健康,活力充沛的男女,才容易出现强烈的自然、内在的性冲动需求,才容易获得性高潮的享受。所以,古人认为的“面带桃花”的男女,容易沉迷性爱中也是有道理的。古人所谓的“面带桃花”的外表,其实就是身体健康、活力充沛的男女的通常外在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