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对乳酸环丙沙星滴眼的处方组成,制备工艺及药效学进行了探讨和研究。结果表明,所采用处方配制的0.3%(g/ml)环丙沙星滴眼液稳定性较好,通过眼刺激试验观察,对兔眼无刺激性,对常见致病菌的MIC值不超过1μg/ml。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7个不同厂家生产的珍珠明目滴眼液的眼刺激性。方法利用小鼠成纤维细胞BALB/c 3T3作为受试对象,建立3T3-NRU细胞毒性试验来评价受试物的眼刺激毒性,将受试物分级为无/轻刺激性及刺激性/腐蚀性两个级别。结果厂家E和G生产的珍珠明目滴眼液存在刺激性/腐蚀性,其他5个厂家生产的珍珠明目滴眼液无/轻刺激性。结论 3T3-NRU细胞毒性试验能较好的对珍珠明目滴眼液的眼刺激性进行有效评价。  相似文献   

3.
盐酸莫西沙星壳聚糖滴眼液的制备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  苏赞 《中国医药导刊》2008,10(8):1280-1281
目的:制备盐酸莫西沙星壳聚糖滴眼液,并建立其质量控制方法。方法:以盐酸莫西沙星、壳聚糖、氯化钠制备盐酸莫西沙星壳聚糖滴眼液;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盐酸莫西沙星的含量,同时考察制剂的刺激性及稳定性。结果:所制备的滴眼液为微黄色澄明液体;盐酸莫西沙星进样量在0.4-3.0μg范围内与峰面积积分直线形关系良好,平均回收率为100.30%(RSD=0.48%);室温避光条件下放置12月稳定、且无刺激性,眼用安全。结论:本制剂制备工艺简便可行,质量稳定可控制。  相似文献   

4.
吲哚美辛滴眼液对兔眼前房穿刺伤的防治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吲哚美辛滴眼液对兔眼前房穿刺伤的防治作用。方法:将家兔随机分为3组,行前房穿刺术。分别用0.75%吲哚美辛滴眼液、0.5%醛酸可的松滴眼液和生理盐水滴眼治疗。结果:吲哚美辛滴眼液和醋酸可的松滴眼液均能明显减轻炎症反应强度,缩短炎症反应持续时间。吲哚美辛滴眼液对结膜充血和水肿的疗效优于醋酸可的松滴眼液。结论:吲哚美辛滴眼液对兔眼前穿刺伤有显著抗炎作用。  相似文献   

5.
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实验性眼炎的抗炎作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抗炎作用。方法:采用兔眼前房穿刺和花生四烯酸(简称AA)刺激眼前部炎症模型,对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局部抗炎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1.0g/L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对前房穿刺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90.3%,对AA点眼所致的房水蛋白增加的抑制率为76.1%,给药眼与对照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AA点所致的眼压升高有显著的抑制作用(P<0.01)。结论:双氯芬酸胆碱滴眼液可抑制眼局部前列腺素的合成与释放, 从而发挥抗炎作用,发展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金珠滴眼液治疗慢性结膜炎的疗效。方法 将慢性结膜炎患者 36例 6 8眼随机分为2组 ,每组 34眼 ,实验组用 7.8%金珠滴眼液点眼治疗 ,对照组用 0 .2 5 %氯霉素点眼治疗。结果 金珠滴眼液1、2、4周疗效的综合分值判定均与对照组有显著差异 (P <0 .0 5 ) ,且无局部刺激性。结论 金珠滴眼液对慢性结膜炎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可望为临床常见多发的慢性结膜炎患者消除或缓解症状  相似文献   

7.
氯霉素眼液有多种处方,有是否加缓冲液之分,但大多是用硼酸缓冲液配制,所用的硼砂和硼酸比例又各不相同,有人认为加缓冲液配制氯霉素滴眼液,制剂稳定性较高,实践证明按文献记载处方配制的滴眼液,在避光的情况下尚较稳定。但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在曝光后药液很快变成黄色。应用时,刺激性较大,使患者难以接受,这表明氯霉素已部分分解,含量明显下降。基于上述情况,根据对氯霉素稳定性研究的文献报道,我们采用正交设计法综合考察了影响氯霉素滴眼液的各种因素,并优选出稳定性较好、刺激性小的滴眼液处方,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自体结膜瓣转移联合消炎痛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6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建华 《华夏医学》2002,15(3):320-321
目的:探讨根治翼状胬肉的最佳手术方法。方法:在单纯胬肉切除基础上,设计将上方角膜缘结膜瓣带蒂转移术式,联合长期滴用消炎痛滴眼液治疗翼状胬肉62例(68眼),以术后纤维血管组织增生为评价标准,术后随访6-12月。结果:术后1年获得根治性治愈者42眼,占61.76%,潜在复发性19眼,占27.94%,复发性7眼,占10.29%,结论:自体结膜瓣转移利用正常角膜缘干细胞修复创面的角膜上皮,阻止胬肉处结膜上皮移行生长,达到控制胬肉复发,联合使用0.5%消炎痛滴眼液长期滴眼可避免激素导致的眼并发症。  相似文献   

9.
王洪峰  王恩荣  邢玉琴 《吉林医学》2009,30(21):2580-2581
目的:探讨中小学生假性近视眼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对1180例(2315眼)中小学生假性近视眼用0.5%托吡卡胺散瞳后,用电脑验光和束状光检影确诊为假性近视眼者,每晚睡前用0.5%托吡卡胺点眼2~3滴后,用舒眼明目贴贴敷眼部30~60min;白天用眼前以亮洁滴眼液点眼;纠正不良用眼习惯等。结果:经过2周以上治疗,痊愈1729眼占74.69%,进步381眼占16.46%,有效率为91.14%;无效205眼占8.86%。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中小学生假性近视眼有效,对防止真性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眼科应用滴眼液眼膏的使用情况,为眼科临床用药提供合理化的建议。方法:对2007~2009年药库消耗的滴眼液和眼膏用药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眼科用药以抗菌药物的滴眼液或眼膏为主,眼用药消耗数量以国产药居多。结论:应规范滴眼液眼膏药物的使用,进一步加大国产药的使用率。  相似文献   

11.
壳聚糖家兔眼刺激试验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目的:观察家兔眼睛接触壳聚糖液所产生的刺激反应。方法:按照国家颁发的眼刺激试验标准进行。结果:4只家兔给1%壳聚糖液及0.5%醋酸液后6、24、48、72h至7天,观察每只家兔的眼角膜、虹膜、结膜均无异常发现,眼刺激反应评分为0,眼刺激程度评价为无刺激性。结论:1%壳聚糖液对家兔眼无刺激性。  相似文献   

12.
毕建东 《中国乡村医生》2009,11(23):117-118
目的:观察并评价易贝滴眼液联合抗生素滴眼液应用治疗各种角膜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观察角膜病患者84例(104只眼),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46只眼),治疗组42例(58只眼)。对照组用抗生素滴眼液滴眼4—8次/日,治疗组用易贝滴眼液联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4~8次/日。结果:治疗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71.4%和9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和64.3%(P〈0.01),并且观察过程中未见局部刺激和全身不良反应。结论:易贝滴眼液联合抗生素滴眼液应用治疗各种眼角膜损伤疗效确切,应用安全。  相似文献   

13.
辛红霞  刘伟 《医学争鸣》2009,(20):2163-2167
目的:测定加替沙星眼凝胶兔眼单次和多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的角膜及房水中的药物浓度,并与加替沙星滴眼液兔比较眼部相对生物利用度.方法: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每组40只动物,一组为实验组,单次给予加替沙星眼凝胶(GTX—Gel),另外一组为对照组,分别给予加替沙星滴眼液(GTX—ED).分别于给药后不同时间抽取房水,处死动物后剖取角膜组织,每个时间点均为4只动物8眼.多次给药:日本人耳白兔随机分为2组,一组每眼给予GTX—Gel 50mg,作为实验组,另一组每眼给予滴眼液50μL,作为对照组,每4h1次,共给药3次,分别于最后一次给药后2,4,12h后抽取房水,处理方法与每个时间点动物数和单次给药相同.药物测定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数据处理采用prizm和DAS2.1.1药动学软件.结果:GTX—Gel组在5~360min各时间点的角膜药物浓度与GTX—ED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GTX—Gel组角膜中的AUC0-360是GTX—ED组的4.8倍.GTX—Gel组在5~360min各时间点房水药物浓度与GTX—ED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GTX—Gel组房水中的AUC0-360是GTX—ED组的5.5倍.GTX—Gel组多次给药后在2,4,12h时角膜中的药物浓度分别是GTX—ED组对应时间点的5.3,2.2和3.0倍,房水中的药物浓度分别是GTX—ED组对应时间点的7.1,2.7,1.5倍.结论:加替沙星眼凝胶单次给药后同滴眼液比较可以显著提高药物在角膜和房水中的药物浓度,增加药物的眼部生物利用度.眼凝胶组多次给药后不同时间点的角膜和房水中的浓度均高于滴眼液组.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典必殊辅助治疗病毒性角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病毒性角膜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贝复舒滴眼液交替滴眼,1次/2h;治疗组给予0.1%无环鸟苷滴眼液与典必殊滴眼液交替滴眼,1次/2h。结果:对深层型,治疗组有效率(87.5%)明显优于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层型,两组有效率均为100.0%。结论:典必殊辅助治疗HSK,具有明显的协同作用,能提高治愈牢,缩短病程,降低复发,特别对深层型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5.
抗生素药粉结膜囊局部用药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训前 《广州医药》2001,32(1):61-62
目的:探讨抗生素粉剂与滴眼液在眼局部治疗细菌性角膜溃疡的优劣。方法:将60例确诊为细菌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分为二组。分别用抗生素粉剂及滴眼液眼局部用药,记录治疗后溃疡范围、基底部浸润、水肿及前房积脓情况,并分析结果。结果:粉剂组治愈率为92.1%,明显高于滴眼液组的68.2%(P<0.05),且疗程较短。结论:抗生素粉剂撒结膜囊治疗生角膜溃疡临床效果优于眼药水。  相似文献   

16.
目的:考查泰利必妥滴眼液的稳定性。方法:采用初均速法对滴眼液的热稳定性进行了考察,(样品有效成分含量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预测出其室温储存期。结果:本品稳定性较好,室温(25℃)储存期为2.64年。结论:此测定方法可准确测定泰利必妥的室温储存期,方法简单、方便。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干扰素不同给药途径治疗单纯疱疹病毒性角膜炎(berpessimplekeratitis)的效果。方法对21例(23只眼)HSK患者用基因工程干扰素10万单位/ml球结膜下注射0.1~0.2ml/次,隔日1次,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每天4~6次;对32例(39只眼)HSK患者予干扰素滴眼液、无环鸟苷滴眼液交替点眼每天4~6次。结果干扰素球结膜下注射组治愈时间为14&#177;5.6天,治愈率为85.7%,干扰素滴眼液组治愈时间为15&#177;4.9天,治愈率为90.6%,二者无差异显著性(P〉0.05)。结论干扰素联合无环鸟苷滴眼液治疗HSK患者是有效的方法,但不同给药途径尚无差异显著性。  相似文献   

18.
高红 《中国乡村医生》2010,12(18):129-130
目的:探讨那素达滴眼液在眼科手术表面麻醉中的作用,分析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对843例908眼用0.4%倍诺喜眼液+那素达眼液交替点眼麻醉。结果:用于眼科白内障、青光眼、翼状胬肉、泪小管吻合等手术,能避免球后麻醉等并发症,简化麻醉和手术步骤,缩短手术时间。结论:表面麻醉在眼科手术中有效、安全、简便易行。那素达滴眼液能够很好巩固麻醉效果,降低术中出血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纤维连结蛋白滴眼液治疗角膜上皮病变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纤维连结蛋白滴眼液治疗角膜上皮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用纤维加接蛋白滴 眼液治疗眼科门诊由各种原因所致的角膜上皮病变患者50例82眼,观察其治疗效果;结果:经4周的治疗及随诊,有67眼显效,占81.7%,15眼好转,占18.3%,总有效率100.0% ;其中对角膜上皮缺损者疗效最佳,显效率为100.0%,其次是点状角膜炎,显效率为77.1%,对于无特效疗法的眼干燥症也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显效率为71.4%;用药后症状体征多在(1-7)天内改善,观察中未出现与应用药物有关的不良反应。结论:纤维连结蛋白滴眼液治疗角膜上皮病变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20.
麝珠明目散的眼刺激及长期毒性实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麝珠明目散对家兔眼睛的刺激反应及长期滴眼与灌胃给药对大鼠的毒性作用。方法 实验兔眼睛滴6%的麝珠明目散滴眼液每次0.2mL,1/d,连续2周,观察药物对眼有无刺激性。SD大白鼠以6%,12%麝珠明目散(0.2mL,2/d)滴眼,高剂量组加3%麝珠明目散0.2mL/100g灌胃,每周给药6d,连续10周。结束后检测血液学和血清生化指标,测脏体比并作脏器病理检查。结果 该药眼刺激实验平均得分1.25分,属无刺激。对大鼠生长发育无不良影响,测血液学、血清生化指标值均在正常范围内,病理学检查未见特异性病理改变。结论 麝珠明目散滴眼对眼睛无明显的刺激性,长期用药对肾功能有影响,但停药后可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