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分析血液病贫血患者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EPO)的水平,指导临床治疗。方法:对39例血液病贫血患者,包括再生障碍性贫血(AA)、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真性红细胞增多症(PV)采用ELASA法测定血清EPO水平,同时检测各组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分析各组血清EPO水平差异及其与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数的相关性。结果:AA、MDS患者血清EPO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P〈0.01;PV患者血清EPO水平正常或降低,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血清EPO水平除与缺氧、贫血有关外,可能还与骨髓功能有关;血清EPO水平与血红蛋白浓度及红细胞数之间均呈明显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血液病患者体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不同血液病患者内源性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水平,为EPO治疗血液病贫血及其适应证选择提供理论基础.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法检测白血病、多发性骨髓瘤(MM)、淋巴瘤及非肿瘤性血液病共108例患者的血清EPO水平.结果 ①血液肿瘤患者的EPO水平[(182.45±256.46)mIU/L]明显高于非肿瘤性血液病患者[(18.56±156.24)mJU/L,P<0.01];②血液肿瘤未缓解组患者的EPO水平[(286.78±88.52)ml-U/L]明显高于缓解组[(55.22±36.20)mIU/L,P<0.01];③再生障碍性贫血(AA)患者血清EPO水平[(226.18±20.48)mlU/L]显著高于其他贫血[(18.25±5.52)mIU/L]和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19.22±8.50)mIU/L,P<0.01].结论 血清EPO水平反映骨髓红系造血功能障碍程度,而与血红蛋白(Hb)水平无明显相关.  相似文献   

3.
恶性血液病血中红细胞生成素水平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医学》1996,17(2):77-78
  相似文献   

4.
<正> 长期以来,慢性肾衰贫血治疗一直是临床医师颇为棘手的难题.1983年.Whitcome 等用基因技术重组合成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eiom binant human crythropoietin,rHuEpo,EPO)获得成功,代表了肾性贫血治疗取得重要进展.1985年 Eschbach 等首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41例恶性肿瘤化疗后贫血的患者分为观察组(21例)和对照组(20例),两组均接受2个周期的化疗.观察组在每1个化疗周期结束48 h后给予EPO 12000 U皮下注射,3次/周,连续3周,共用6周.两组的辅助治疗相同.于第2个周期的EPO治疗结束后评价疗效.结果 EPO治疗6周后,观察组的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上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化疗前后血红蛋白水平、血细胞比容、红细胞计数的变化不明显.结论 EPO能改善化疗相关性贫血,提高肿瘤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7.
早在1900年bathe就推测可能有“体液因子”调节红细胞(RBC)生成,直到1953年Erslev才证实在贫血家兔的血浆中存在RBC生成刺激因子。4年以后Jocobson和Goldwasser等报告了这个因子,即促红细胞生成素(Epo)。1977年Kung等人确立了Epo氨基酸的排列及基因构造,1985年Jocobson等人成功地用基因技术合成人类重组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1989年获准应用于慢性肾功能衰竭的贫血治疗,取得了显著的疗效。现将其治疗尿素症贫血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概述。-Epo的性质Epo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分子量为36.000-70.000,糖占30%,其余70…  相似文献   

8.
红细胞生成素治疗肾性贫血国内临床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常洋 《医学综述》1995,1(5):217-218
<正>现代医学证实,慢性肾功能衰竭导致贫血的主要机理是红细胞生成素(EPO)的减少.EPO 90%产生于肾脏,产生部位可能是近侧曲管细胞或肾皮质和髓质外层的肾小管周围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当双肾严重受损时,EPO减少,从而红细胞生成减少.1985年Jacobson等人利用生物基因工程技术成功地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并应用于临床,对肾脏病贫血的治疗产生了令人鼓舞的疗效.现将国内近几年临床研究进展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继芳 《吉林医学》2005,26(5):549-550
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是一种能刺激红细胞增殖、分化及成熟的糖蛋白造血因子。1983年分离克隆出人体促红细胞生成素基因。随后应用基因工程技术,获得了大量促红细胞生成素纯品称为基因重组人红细胞生成素。EPO治疗肾性贫血已为世人所公认,疗效肯定。随着EPO临床应用的研究深入,其治疗贫血范围在不断扩大,对其他各种贫血的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结合文献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0.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文祥 《中级医刊》1993,28(2):11-12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组织的表达。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38例子宫腺肌病(疾病组)异位内膜及34例正常子宫内膜(对照组)EPO的表达强度,并对比其差异。结果EPO在子宫腺肌病异位内膜的表达为(8.79±2.54),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的(4.26±1.99),差异有高度显著性(P〈0.01);EPO在腺肌病组、正常对照组的增殖期和分泌期表达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EPO在腺肌病患者异位内膜表达显著增强,提示EPO可能促进异位内膜和其周围组织的新生血管形成。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采用“胎鼠肝细胞体外培养法”测定了40例正常人和75例不同原因贫血患者尿促红细胞生成素(EPO)浓度。结果显示:①慢性肾衰(CRF)贫血组尿 EPO 浓度明显低于正常组(P<0.001);②血液病贫血组尿 EPO 浓度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且再生障碍性、溶血性贫血患者与其它原因血液病贫血患者比较有显著意义(P<0.002和 P<0.05);③心肺疾患组尿 EPO 浓度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01)。我们认为尿 EPO 浓度测定在诊断 CRF 贫血和鉴别不同原因疾病贫血方面有一定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3.
本文报告了本实验室检测健康成人血清铁蛋白(SF)值,男性、女性及献血员中位位分别72.5、52.1、20.9μg/L 各位间差异非常显著(P>0.001)。按95%可信限下界16μg/L,作为诊断缺铁的临界值。进一步分析了120例 SF 水平对各种贫血性疾病的诊断意义。SF 是诊断缺铁性贫血的一个具有特异性的指标。对明显贫血的病人,SF 值在正常范围者,提示要进一步查明缺铁以外的病因;SF 值显著增高者,提示应查明是否有其他血液病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患者血液中C反应蛋白(CRP)的动态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40例机械通气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治疗初、机械通气治疗后3d及感染控制后采血,测定CRP、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同时观察患者体温.结果机械通气患者在行机械通气治疗感染期CRP浓度显著高于感染控制后(P<0.01),且CRP的阳性率明显高于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沉、体温.结论动态检测机械通气患者血液中CRP水平有助于判断机械通气患者的病情轻重和估计预后,并可作为判断疗效的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5.
用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rHuEPO)治疗血液透析贫血患者67例。治疗3年后患者的血红蛋白(Hb)及红细胞比积(Ht)均较3年前明显增高;血清铁和血清铁蛋白较3年前降低;收缩压、舒张压及心胸比值则无明显变化。提示长期使用rHuEPO能有效地改善血透患者的贫血状态,但同时也导致缺铁。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 (EPO)治疗肾性贫血时给予不同方法补铁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 4 5例血液透析 (血透 )患者平均分为 3组。各组在应用EPO的基础上 ,第 1组给予静脉补铁 ,第 2组给予口服补铁 ,第 3组未给予补铁 ,治疗 16周 ,观察各组血红蛋白、血清铁蛋白浓度的变化。结果 第 1组患者血红蛋白上升明显 ,高于其他两组 (P <0 .0 5 ,P <0 .0 1)。第 2组和第 3组之间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第 1组患者的血清铁蛋白水平维持稳定 ,另 2组患者血清蛋白水平下降显著 (P <0 .0 1)。结论 给予静脉补铁能更好地维持铁的储备 ,提高血红蛋白对EPO的反应 ,纠正肾性贫血。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内科危重患者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疾病严重程度、预后的关系。方法:对107例内科危重患者在入院3天内检测血清甲状腺激素(TT3、TT4、FT3、FT4、rT3和TSH)作为观察组,以同期住院的非危重患者83例作为对照组,并根据出院情况将观察组分为存活组和死亡组,分别比较两组间TH水平,存活组在出院前复查TH与入院时水平比较。分析TH异常与APACHEⅢ评分及病死率的关系,并比较低T3、低T4和低T3/rT3比值的预后价值。结果:观察组TT3、TT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P<0.05),rT3则显著升高(P<0.01);死亡组TT3、TT4均较存活组降低(P<0.01,P<0.05),而rT3升高(P<0.01);存活组治疗后TT3、TT4升高(P<0.01,P<0.05),而rT3降低(P<0.01),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观察组TT3、TT4、rT3三项指标的异常数与APACHEⅢ积分及病死率相关。低T3/rT3比值较低T3、低T4对预后的预测敏感性更高(95.5%比72.7%、54.5%,P<0.01),阴性预测值也高(97.8%比89.5%、87.0%,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低T3/rT3比值较低T3、低T4对危重患者的死亡危险有更高的独立预测价值[OR22.54,比4.00(P<0.001)、4.47(P<0.01)]。结论:内科危重病患者体内T3、T4水平下降,rT3升高,且与疾病严重程度有相关,低T3、T4与低T3/rT3比值对内科危重患者的死亡危险均有重要预测价值,但低T3/rT3比值可能具有更高的独立预测性。  相似文献   

18.
再生障碍性贫血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FL水平的测定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测定再生障碍性贫血 (AA)患者骨髓 (BM)和外周血 (PB)中酪氨酸激酶受体 3的配体 (FL)的水平 ,并探讨其意义。方法 :用常规 EL ISA法检测 16例再障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 FL、s Fas L和 IL - 2的水平。结果 :再障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 FL 水平显著升高 ,为正常对照的 2 0倍以上 (P<0 .0 1)。再障患者骨髓及外周血中 s Fas L、IL- 2含量也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 (P <0 .0 1)。结论 :再障患者骨髓和外周血中 FL、s Fas L、IL - 2含量与患者疾病的严重程度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促红细胞生成素(EPO)对大鼠脑出血后脑水肿和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表达的影响。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EPO组、对照组和假手术组。EPO组及对照组用注射胶原酶及肝素的方法制作SD大鼠苍白球脑出血模型,EPO组向腹腔内注射EPO,治疗剂量为3000U/(kg.d),对照组不注射药物。采用干湿比重法测定各组脑含水量,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各组脑组织GFAP的表达与变化。结果对照组和EPO组在脑出血后出现脑含水量的增高,至第3天达高峰,随后逐渐减少,对照组含水量高于EPO组(P<0.01或0.05);对照组和EPO组在出血后第1天即可见出血灶周围GFAP的高表达,至第3天达高峰,随后逐渐下降,至第7天时仍高于假手术组,对照组GFAP的表达高于EPO组(P<0.01);血肿周围GFAP的表达水平与水肿体积呈正相关(r=0.861,P<0.01)。结论 EPO可能通过抑制胶质细胞足突上GFAP的表达减轻脑出血后的脑水肿。  相似文献   

20.
肝血虚证病人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水平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高效液相色谱—电化学检测法对辨证属肝血虚证的18例缺铁性贫血和9例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病人分别进行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的测定。结果显示,肝血虚证病人与正常人对照组比较,血浆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含量差异,有极显著性和显著性意义(P<0.01;P<0.05)。表明肝血虚证病人具有外周交感—肾上腺髓质机能减退的病理生化改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