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生物材料表面血浆蛋白的吸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综述了生物材料和血液接触后,血浆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材料表面的特性对血浆蛋白吸附的影响因素,吸附蛋白对血小板的作用,材料表面改性对血浆蛋白吸附的影响和血液相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2.
生物材料表面血浆蛋白的吸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本综述了生物材料和血液接触后,血浆蛋白在材料表面的吸附行为和吸附机理,材料表面的特性对血浆蛋白吸附的影响因素,吸附蛋白对血小板的作用,材料表面改性对血浆蛋白吸附的影响和血液相容性的改善。  相似文献   

3.
TiO2-x薄膜与热解碳血液相容性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用血小板粘附试验证实了TiO2-x薄膜具有优于热解碳的血液相容性;并通过对材料表面(界面)能参数与血浆蛋白吸附关系的分析,阐述了两种材料表面蛋白质的不同吸附行为是导致其血液相容性差异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氧化钛薄膜的血液相容性机理探讨   总被引:13,自引:3,他引:10  
考究了影响氧化钛薄膜血液相容性的因素,提出了血液相容性机理的看法,认为血液相容性是表面能和功函数共同作用的结果。表面能决定蛋白质吸附,而功能函决定蛋白质的分解,并给出了一个表面能区域,指出一个良好血液相容性材料,不仅要有合 表面能,还要有较小的功函数。  相似文献   

5.
采用等离子体表面接枝改性技术在涤纶 (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 ,PET)材料表面接枝不同分子量的聚乙二醇 (PEG) ,从表面能与界面自由能的角度分析了血浆蛋白 (纤维蛋白原和白蛋白 )在材料表面的竞争吸附关系 ,结果表明接枝了 PEG长链分子的 PET材料具有优先吸附白蛋白的性质 ,其中接枝 PEG6 0 0 0的 PET优先吸附倾向最明显。预接触白蛋白和纤维蛋白原的 PET材料表面的血小板黏附实验表明 :吸附白蛋白的表面能够显著抑制血小板的黏附和聚集 ,表现出好的血液相容性 ,而吸附了纤维蛋白原的材料表面具有降低血液相容性的性质。  相似文献   

6.
本文是研究三种血浆蛋白(γ—球蛋白、纤维蛋白原、白蛋白)在医用硅橡胶材料表面吸附的半体内同位素标记评价方法,同时由扫描电镜观察材料表面血小板粘附的数量和形态变化,从而评价国内外三种医用热硫化甲基乙烯基硅橡胶材料的血液相容性。研究结果表明:CHGB和DCGBE二种材料血液相容性相近,而STGB材料血液相容性较差。  相似文献   

7.
与血液接触的医用材料用白蛋白进行表面处理后,可抑制血小板粘附、激活以及继而产生的血栓形成。尽管已被吸附的白蛋白能够改善材料的血液相容性,但当材料表面的白蛋白层与循环血液接触时,仍能迅速地发生能吸附作用。在本文中,作者将人血清白蛋白固定在聚氨酯(Pu)材料表面上,以研究其血液相容性及血液-材料相互作用方法的延伸效应。先用HMDI处理Pu材料表面,然后将白蛋白与Pu-HMDI接触,以便把白蛋白固定在Pu表面(P-u-Alb)。Pu-Alb材料表面具有富里叶衰减全反射红外光谱、电子能谱、扫描电镜以及动态接触角等方面的特征。通过蛋白质吸附、血小板粘附等体外试验,  相似文献   

8.
一种LDL选择性吸附剂的制备及其血液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制备一种对低密度脂蛋白(LDL)的选择性吸附效率高且血液相容性良好的LDL选择性医用吸附材料.方法以聚阴离子物质肝素为配基,并将之共价固定到载体聚乙烯醇的表面上制得一种低密度脂蛋白LDL选择性医用吸附材料.在体外循环实验中,1份该吸附材料与4份人高脂混合血浆(2份人高脂血浆 2份弱碱性缓冲稀释液相混合而得)动/静态接触半小时以上后,测定其对LDL的吸附率.此外对该吸附材料进行了溶血性能、凝血性能及血小板黏附性能考察.结果在体外循环实验中测得该材料对LDL的选择性吸附效率达到60%左右,具有较高的选择吸附性能,且本吸附材料溶血率<5%,对血小板几乎无粘附,表明本吸附材料具有良好的血液相容性.结论该材料对LDL具有良好的特异性吸附性能且血液相容性良好,可望开发为一种低密度脂蛋白的血液净化医用吸附材料.  相似文献   

9.
本文应用等电聚焦电泳分析技术,对高聚物材料表面吸附血浆蛋白的特征与抗凝血性的关系进行研究,并以材料表面吸附的血小板显微镜定量和扫描电镜的形态学观察以及表面清蛋白化作为佐证,初步建立了高聚物表面血液相容性二级评价的静态法和动态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报道研究医用高分子材料血液相容性的同位素标记半体内评价法。对乳过氧化物酶放射性碘标记配方进行对比研究后确立了本研究采用的配方,~(125)I标记率为70~78%,比活度为0.7~0.8mci/mg。通过对同种材料单一管法和不同材料串联管法对比研究,认为不同材料串联管法具有较大的优越性,可在同一血流情况下评价不同材料的血液相容性,并避免了动物个体差异带来的影响。用本研究确立的方法测定了两种聚氯乙烯材料,三种硅橡胶材料和四种聚氨酯材料表面吸附白蛋白的量,实验结果表明:结论与国内外有关文献报道基本是一致的。同时由扫描电镜观察表明,材料表面吸附白蛋白与血小板粘附有一定的相关性,从而证实了本研究方法可作为材料血液相容性评价的一个较为可靠的方法,并可进行表面血栓形成机理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