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的肿瘤标志物ATM-1,是可被来自健康人末梢血淋巴细胞的淋巴活性杀伤细胞(LAK)株5B5识别的靶抗原,它存在于多株人癌细胞株,并释入培养的上清液中。ATM-1以三种糖蛋白的形式存在,分子量分别为120万、70万、12万,但一般认为是分子量为12万的分子聚合体。以制备的小鼠ATM-1单克隆抗体的酶联免疫测定法(EIA)已用于各类癌患者的血清预检,并在肝细胞癌(下称肝癌)、乳腺癌、胃癌、肺癌患者的血清中均可查到它的踪迹,但不存在于血液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中。我们测定了肝癌患者及慢性肝病者血清ATM-1值,发现,ATM-1是一种可用于肝癌诊断,且无假阳性,有临床实用价值的指标。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陆士中 《日本医学介绍》1989,10(11):521-522
LAK疗法是一种过继性免疫疗法(adoptiveiummnotherapy)。是将恶性肿瘤患者的淋巴细胞经淋巴因子白细胞介素2(IL-2)诱导,再经体外培养诱导为非特异性杀伤细胞,然后将这种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回输给患者的方法。Rosenberg等(1985年末)首次报道用本法治疗其他疗法无效的晚期癌症25例,肿瘤缩小者11例,消失者1例。自此之后,许多学者进行了大量工作,兹总结如下。首先必须确定LAK疗法是否适用于肝癌病人,于是测定了肝癌病人的LAK细胞活性,结果表明,大多数肝细胞癌(HCC)病例中NK和LAK两类细胞的活性显著低于正常人和肝硬化患者,特别是晚期HCC病例,均显著低下。于是进一步研究了HCC病人LAK活性低下的原因。目前得出下列几点:(1)IL-2不足。HCC病人血清IL-2活性低于健康人,尤其是>5cm的H  相似文献   

3.
小柴胡汤对肝硬化转变为肝癌的预防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春元 《日本医学介绍》1989,10(12):574-574
一般认为即使早期发现的癌症亦已经历过全程的1/4~1/3时间,临床确诊前已经经历过相当长的潜伏期,如在此潜伏期间进行有效治疗,临床上也许可以防止癌症发生。作者在对160例肝硬化(LC)的研究中,发现3年发展为肝细胞癌(HCC)者24例,累计发病率为23%,5年后发生HCC者37例,与普查中胃癌发病率1/1000相比,LC患者为发生HCC的高危人群。本文报道治疗慢性肝病的小柴胡汤对预防LC转变为HCC的结果。对象及方法:受试对象为临床确诊为LC者292例。甲胎蛋白(AFP)及超声波(US)检查疑为HCC及AFP值>200ng/ml者,不列为受试对象。受试者按  相似文献   

4.
患肝细胞癌(HCC)时,癌变部位的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抗原阳性率比一般非癌变部位低,尤其是能够观察到HBcAg的机会非常少。这次作者对血中HBsAg阳性的HCC,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研究了主要存在于癌变部位的HBV相关抗原,并从与HBV—DNA的相关关系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5.
肝细胞癌 (HCC)是易发于以乙肝病毒(HBV)或丙肝病毒 (HCV)持续感染所致慢性肝炎或 /和肝硬化为背景的一种肝脏恶性肿瘤。对此类易发 HCC患者即高危人群进行定期筛检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本文概述高危人群的设定问题。一、肝细胞癌的背景据日本肝癌研究会每二年所作的原发性肝癌追踪调查报告 ,HCC的背景具有时代性的变化。HCC本系男性多发的肿瘤 ,现已出现男女比值缩小的趋势。确诊年龄呈现由 40岁时发病数增加至 60岁时并达巅峰 ,平均年龄有逐渐增高的倾向。在并存肝病成因上 ,表现出 HBs Ag阳性率减低 ,而 HCV相关性 HCC增加…  相似文献   

6.
在肝细胞癌的经门脉肝内转移及远位转移时,癌细胞首先必须破坏血管的基底膜。Ⅳ型胶原分解酶,可特异性地对构成基底膜成分的Ⅳ型胶原进行分解。本酶活性在痴变部位呈高值,对有明显远位转移倾向的病例,在癌部位的活性也颇高。作者等对肝癌患者的该酶在血清中的活性及检测可能性作了探讨。对象:50~70,岁男性24例,其中健康人、(对照组)7例,冈山大学第一内科确诊入院的肝硬化组(LC组)7例,肝硬化并肝细胞癌组(HCC+LC组)10例。方法:为使该酶激活,在60μl血清中加入1mM 的4—氨苯汞醋酸盐(APMA),于37℃置2小时,加入435μg 的胰蛋白酶放置5分钟作预培养,再用大豆胰蛋白酶抑制剂使胰蛋白酶久活,留作酶溶液。以取自人胎盘经精制标识的Ⅳ型胶原作为基质,加入含CaCl_2、NaCl、异丙氟磷.APMA 的50mM Tris-HCl 缓冲溶液(pH7.5)混合培养后,测定分解后的Ⅳ型胶原放射活性。并存各酶溶液中,加入EDTA(依地酸)同  相似文献   

7.
随着影像学的发展,肝细胞癌(HCC)的诊断已有明显提高,AFP也起很大作用。但慢性肝炎(CH)及肝硬化(LC)时AFP可阳性,且有低AFP的HCC患者,从而给鉴别诊断造成困难。日本肝癌研究会报告:HCC患者AFP>400ng/ml仅44.5%。故应寻找特异性高的HCC肿瘤标志。1984年Liebman氏等报告用多克隆抗体由放射免疫法(RIA)测定PIVKA-Ⅱ(维生素K缺乏或拮抗而诱发的蛋白质-Ⅱ)对HCC的阳性率及阳性数值都很高,而成为一个新的很有希望的HCC肿瘤标志。作者对HCC52例、LC68例、CH—活动期33例、非活动期3例、急性肝炎、脂肪肝等及其他癌症患者共188例,采用抗PIVKA-Ⅱ单克隆抗体酶免疫法测定血浆PIVKA-Ⅱ。本法测定值1AU/ml均等于10ng/L的凝血酶原的抗原量。PIVKA-Ⅱ的上限值为0.1  相似文献   

8.
甲胎蛋白(AFP)L3组分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肝细胞癌 (HCC)在日本有急增之势,现在每年因肝癌死亡的人数达 3万以上。其中70%以上病例合并有病毒性肝硬化 (LC),主要是合并C型病毒性肝炎。以这些慢性肝病为发病基础的肝细胞癌的诊断,现正在广泛定期测定肿瘤标志物AFP(α fetoprotein)之中。然而,轻微的AFP上升也常见于病毒性肝硬化等慢性肝疾病。目前以鉴别这种非特异性AFP上升和由HCC引起的AFP上升为目的,正在进行检测AFP的糖链变异的L3组分 (即岩藻聚糖型AFP组成)。一、HCC中AFP阳性率据第 15次日本全国原发性肝癌追踪调查结果(1998~1999年的全国统计 ),在 16636例…  相似文献   

9.
超声引导下的经皮癌内酒精注射疗法(PEIT),近年来在许多医疗单位已广泛开展,目前已成为肝细胞癌(HCC)非手术治疗的重要手段。目前,全日本大约有30万肝硬化患者,对这些病人进行每三个月一次的超声波检查和随访,每年可发现近30%的小肝癌。这就意味着全日本每年至少有2万名以上的小肝癌发生。  相似文献   

10.
现已知道,受转移RNA代谢产物限制的核甙中的假尿甙(PU)在各种恶性肿瘤患者尿中均增加。已有报道,在肝细胞癌患者尿中浓度也增加,可作为肝细胞癌诊断的辅助标志物。因为尿PU微量测定困难、繁琐,故而作者研制了血清PU浓度测定法。最近,为肝细胞癌的诊断,又用此法测定肝细胞癌和肝硬变患者的血清PU浓度,就其生化学肿瘤标志物的意义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1.
作者等在三年间从100例肝细胞癌中选择符合微小肝细胞癌诊断标准(最大直径在5cm以下或几个主癌灶在4cm以下)有18例,根据其不同病史分为三组。(1)HBsAg阳性组7例;(2)饮酒组,饮酒史十年以上4例;(3)其他组7例。观察结果各组均无上腹疼痛、黄疸、腹水及发热等特殊症状,最多主诉为腹胀占44.4%,在肝硬化病程中诊断为癌的占44.4%。所有检测AFP及血清铁蛋白结果显示异常高值,前者  相似文献   

12.
甲胎球蛋白(AFP),是胎儿血清中一种特异性蛋白质,在生后健康人的血清中一般不存在。自1963年Abelev,翌年Tatarinov相继在动物与人的肝细胞癌病例的血清中发现AFP以来,已被临床广泛应用于肝癌的诊断。胎儿出生后产生AFP的基因处于抑制状态,因而不再产生AFP,但在发生肝细胞癌时,该基因呈脱抑制状态,于是又开始产生AFP。不仅在肝细胞癌时出现AFP,在恶性畸胎瘤的卵黄囊瘤及胃癌时也能出现。随着测定方法的改进,精确度的提高,在肝炎,肝硬化病例中也有出现。木文以恶性肿瘤为中心,对AFP的临床意义加以叙述。  相似文献   

13.
对原发性肝癌(PLC)的研究,尤其是在临床病理学方面进行的研究以日本最为活跃,并卓有成效,值得我们借鉴。现将1985年以来的资料综述如下:一、发病率日本 PLC 发病率,特别是男性肝细胞癌(HCC),在过去的25年中有急剧增长的趋势。据日本尸检登记处统计,每年约有4万人死于 PLC。HCC 在全部恶性肿瘤中,从1958年的6%上升到1983年的14%。在大阪府癌症登记中亦显示同样增长的趋势。Okuda 认为其原因,可能与战后医疗条件改善,注射、接种、输血等传播非甲非乙型肝炎的机会增多,以及滥用药物和酗酒有关。二、癌前期病变Mallory 小体(MB)可发生于各种肝病中,近来有些学者通过动物实验认为,MB 可能是癌前期病变。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为研究肝癌的内分泌疗法,测定了肝癌手术患者的肝内非癌变部位和肝癌组织中雌激素受体及黄体酮受体。并对临床上试用肝癌内分泌疗法的效果进行了研究。现报告如下;肝癌病例组织内的激素受体①病例对象:研究对象是近2年来经手术的20例肝癌病例。20例中1例是2岁的肝母细胞癌,其他19例为肝细胞癌。19例肝细胞癌患者的年龄是23~72岁,平均59.4岁男性14例,女性5例。20例中11例的AFP 值超过200mg/ml 以上。HB 抗原20例中2例为阳性,抗体1例阳性。其中16例合并  相似文献   

15.
肿瘤标记方面近年有很大进展,尤其是单克隆抗体的研究。现就肿瘤临床标记作一介绍。胎儿蛋白1.胰癌胎儿蛋白(POA),系胎儿胰腺与胰癌患者共同具有的血清蛋白。岛野氏等从胰癌患者的腹水中又分离出胰癌相关抗原(PCAA)。POA 与PCAA 仅存在于正常的粘液细胞中,而不存在于正常胰腺。放射免疫法(RIA)测定,血清中正常值:POAllunit/ml,PCAA22.3μg/ml。血清中 POA 有随年龄增大而升高之势。胰癌患者 POA 与 PCAA 的阳性率为48~75%,早期胰癌阳性率低,随病情发展而升高。岛野氏报告这  相似文献   

16.
肝细胞癌对血管浸润性强,合并门静脉瘤栓率高。门静脉瘤栓是影响仔细胞癌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诊断和治疗门静脉瘤栓在临床上有很重要意义。作者进行了经皮肝穿注射酒精治疗肝细胞癌门静脉瘤栓的尝试,证明有效,现报告如下。对象:肝细胞癌合并门静脉瘤栓3例。阻塞程度为2例Vp~2(前区枝、左枝脐部),1例Vp~3(左枝及门静脉主干)。2例Vp~2是在作肝动脉栓塞治疗过程中出现的。  相似文献   

17.
白细胞介素-1(IL-1)是巨噬细胞产生的,分子量为12000~18000的糖蛋白,对T细胞的活化起重要作用,可作为内源性致热源引起中枢性发热。IL—1作用于肝细胞,可诱导血清淀粉样蛋白、纤维蛋白、C反应蛋白(CRP)等急性炎症性蛋白的产生,同时,来自骨髓的中性白细胞增高及其活性亢进而加重炎  相似文献   

18.
肝细胞癌(HCC)病人多伴有慢性肝损害。在对其进行包括肝切除术在内的治疗时,评价肝脏耐受侵袭的能力,即掌握肝功状况极为重要,必须根据肝功状况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一、HCC 的治疗方法及其疗效HCC 的治疗方法除肝切除术外,尚有肝动脉栓塞术(TAE)、肝动脉化疗、经皮酒精注射(PEIT)、免疫及放射疗法等。  相似文献   

19.
文田明仙在格林巴利综合征(GBS)的锌代谢异常的研究一文中指出:(1)GBS 急性期尿中锌排泄增加,重症例明显,随着症状的改善而恢复正常。(2)GBS 急性期,尿中锌的分子量为2.000以下,以不同的分子量的化合物而存在。(3)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的豚鼠的尿锌排泄与对照组无差异。(4)将患者血清和正常人血清分别注入豚  相似文献   

20.
按日本现行的原发性肝癌诊断标准 ,将肝细胞癌块径 2 cm以内者划作“小肝细胞癌”。近年来 ,由于影像诊断仪器的长足进步 ,常可发现慢性肝病特别是肝硬化患者的 1 cm左右小结节性病变并可明确其病理学特征。此类小结节性病变固然多为肝细胞癌 (经典的肝细胞癌或普通型肝细胞癌 ) ,同时也发现确有已往几乎不为所认识的高分化肝细胞癌 (初期的高分化肝细胞癌 ) ,乃至属于肝细胞癌前癌病变的交界性病变 (边缘病变 )即发育异常结节。另外 ,肝硬化的大型再生结节也可依影像检查显示 ,而须留意与肿瘤性肝细胞性结节相鉴别 (表 1 )。在日本 ,将交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