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观察俯卧手牵足蹬新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将50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成改良俯卧手牵足蹬法组(试验组)与仰卧手牵足蹬法组(对照组),每组25例.试验组采用改良俯卧手牵足蹬法,对照组采用仰卧手牵足蹬法,进行比较观察.结果显示试验组的整复时间较对照组快,一次成功率高.表明俯卧手牵足蹬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优于仰卧手牵足蹬法.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牵腕蹬肩法"与"手牵足蹬法"闭合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疗效。方法将2009年12月—2017年12月骨伤科治疗的266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实施回顾性分析,依据采取的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牵腕蹬肩组(166例)、手牵足蹬组(100例),比较2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疼痛VAS评分、肩关节功能UCLA评分、临床疗效、复位成功率、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2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时间、复位前及复位后VAS评分、肩关节功能恢复UCLA评分状况、临床疗效结果经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牵腕蹬肩组患者1次复位成功率高于手牵足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牵腕蹬肩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低于手牵足蹬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采取"牵腕蹬肩"法闭合复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患者的疗效较"手牵足蹬"法更优,成功率更高,安全性更好,存在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肩关节前脱位手牵足蹬法复位的医源性损伤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结合肩关节前脱位的损伤机制和复位障碍,分析肩关节脱位手牵足蹬法复位时医源性损伤原因。结果:综合分析常见的医源性损伤原因为精神紧张、体位错误、手法用力不当。结论:肩关节前脱位的医源性损伤后果严重,术前要认真分析影像资料,复位手法准确,防止医源性损伤的发生。对于未熟练掌握者不宜首选手牵足蹬法复位。  相似文献   

4.
手牵足蹬法是一种古老的肩关节前脱位复位法,各种专著、文献中介绍的手牵足蹬法操作方法不尽相同,让人莫衷一是,另外不少文献提出该复位法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对于某些病例需要较大力量牵引,例如"对于青壮年上臂肌肉发达或肌肉难以有效松弛者,  相似文献   

5.
手牵足蹬法结合牵抖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敏 《中医正骨》2006,18(6):70-70
自1995年9月~2004年1月,作者采用手牵足蹬法结合牵抖手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32例,均1次整复成功,疗效满意,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并研究回医手牵足蹬正骨疗法在临床上治疗肩关节脱位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8~2012年采用回医手牵足蹬正骨疗法治疗的各类肩关节脱位112例患者的病史资料,总结回医手牵足蹬正骨疗法的治疗要点,分析治疗效果。结果:112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均一次性取得成功复位,术后检查未发现后遗症和并发症,均取得良好疗效。结论:回医手牵足蹬正骨疗法治疗肩关节脱位成功率高,疗效好,优势明显,是临床上治疗各类肩关节脱位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7.
手牵足蹬法整复重迭移位的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重迭移位的外展型肱骨外科颈骨折,用传统的坐位徒手复位法有时较难复位。1988年起我们试用整复肩关节脱位的仰卧位手牵足蹬法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26例,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介绍并浅谈体会如下。整复方法(以左侧为例)令患者仰卧位,助手以左足之外缘斜插其腋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探讨外旋上举法、手牵足蹬法、拔伸托入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3组各40例。分别用外旋上举法、手牵足蹬法、拔伸托入法整复,比较整复时间、一次复位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整复时间、一次复位成功率,外旋上举法组与手牵足蹬法组、拔伸托入法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并发症发生率外旋上举法纽与拔伸托入法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3种复位手法中,外旋上举法具有安全快捷、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韩冬冬  李沛 《河南中医》1996,16(3):171-172
牵引旋转法治疗肩关节脱位韩冬冬郑州市骨科医院(450052)李沛河南中医学院(450003)主题词肩脱位/治疗按摩疗法(中医)肩关节脱位在骨伤科门诊中较为常见,以创伤性前脱位为最多。常规复位术如手牵足蹬法、膝顶推拉法、拔伸托入法等对一般病例疗效尚可,...  相似文献   

10.
郭三忠 《四川中医》2006,24(5):74-74
目的:总结应用侧方足蹬牵引整复肩关节脱位的疗效。方法:对49例各型肩关节脱位患者采用足蹬牵引进行整复。结果:49例均一次整复成功,治疗效果优良,无并发症发生。结论:侧牵足蹬整复肩关节脱位,简单易行,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1.
肩肱关节前脱位两整复法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肩肱关节前脱位两整复法的应用山东中医学院附属医院(济南250011)李金松,王明喜,张世华,邵光湘主题词肩肱关节前脱位,治疗学,中医正骨术手牵足蹬及足踩复位法是治疗肩肱关节前脱位的常用方法。对新鲜脱位者,无论是否给予麻醉,采用上述两法闭合整复一般没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手牵足蹬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0例骶髂关节错缝患者,随机分为手牵足蹬法组和药物加牵引组,各250例,治疗5次,观察疗效。结果:手牵足蹬法组总有效率96.8%;药物加牵引组总有效率30%。手牵足蹬法组疗效优于药物加牵引组(P<0.01)。结论:运用手牵足蹬法治疗骶髂关节错缝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13.
肩关节脱位复位方法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肩关节脱位是骨科常见病、多发病之一,在全身关节脱位中发病率最高,其中以前脱位最常见。目前最常用的复位手法有Kocher法、手牵足蹬法、Stimson法、牵引推拿法等,笔者主要对肩关节脱位的发病机制、各种常用复位手法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手牵足蹬复位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脱位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2007年1月至2017年1月,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脱位患者67例,男39例、女28例;年龄27~73岁,中位数47岁;左侧37例,右侧30例;受伤至就诊时间1~17 h,中位数6 h。均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进行关节复位,复位后中药外敷患肩3个月。分别在治疗前和治疗结束后采用肩关节功能评价量表评价患肩功能,并在治疗结束后,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肩关节脱位疗效评定标准评价疗效。观察治疗期间皮肤过敏等不良反应及肱骨骨折和神经、血管损伤等并发症发生情况,并随访观察肩关节脱位复发情况。结果:67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治疗。患肩功能评分,治疗前(38.96±3.72)分,治疗结束后(89.08±7.19)分。治疗结束后,本组治愈49例、好转18例。治疗期间无皮肤过敏、肱骨骨折及神经、血管损伤等情况发生。67例患者均获1年随访,肩关节脱位复发2例,再次采取手牵足蹬复位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关节复位且功能恢复。结论:手牵足蹬复位法联合中药外敷治疗肩关节脱位,可有效复位肩关节,改善患肩功能,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总结本科应用零度位牵引法治疗经手牵足蹬法复位失败的肩关节前脱位的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5年6月,共接诊32例经手牵足蹬法复位失败的肩关节前脱位患者,改用零度位牵引法进行复位,观察复位成功率和次数,复位操作持续时间,有无新发并发症,并应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评估复位过程中患者的自觉疼痛程度。复位后随访观察肩部功能和脱位复发率。结果:除1例患者加用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外,其余31例患者未予麻醉,复位均1次成功。手法操作时间1~5 min,平均1.5min,复位过程中疼痛明显较初次复位减轻,VAS评分2~5分,平均2.8分,无新发骨折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随访3~16个月,除2例患者失访外,其余30例无复发脱位,肩关节Neer评分优6例、良19例、可4例,差1例。结论:零度位牵引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效果显著,比手牵足蹬法更安全有效,患者痛苦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肩关节脱位,是人体最常见的脱位之一。中医学以手法复位作为最常使用的早期治疗手段,主要以拔伸托入法、椅背复位法、手牵足蹬法为主。文章就近年来医者所使用的复位方法进行综述,得出3种创新的手法,即采用前屈外旋法、牵提复位法及外展外旋法,使其更符合当代患者的特点,以期收到更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外旋法、手牵足蹬法治疗时应用异丙酚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期间符合纳入标准的66例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进行研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外旋法、手牵足蹬法治疗,但不采用任何麻醉。观察组:采用异丙酚麻醉再采用外旋法、手牵足蹬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复位成功率和复位操作持续时间及疼痛程度、并发症、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复位成功率为87.88%(29/33)与对照组72.73%(24/33)比较(P<0.05)。观察组复位操作持续时间和疼痛评分分别为(2.07±0.95)min、(2.28±1.49)分与对照组(3.68±1.19)min、(4.75±2.08)分比较(P<0.05)。观察组UCLA评分为(33.17±1.80)分与对照组(32.96±1.91)分比较(P>0.05)。结论: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采用外旋法、手牵足蹬法治疗时应用异丙酚可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治疗顺利进行,节约治疗时间,提高复位成功率;但两组患者功能恢复效果相当。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外旋复位法联合中药内服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急性肩关节前脱位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外旋复位法治疗,对照组采用手牵足蹬法治疗,2组患者均配合内服桃红四物液。结果:2组VAS评分治疗前后组内比较及治疗中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疼痛消失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外旋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较手牵足蹬法简单,治疗过程中的疼痛较轻,术后并发症少,恢复时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我科采用压肩手牵足蹬法整复肩关节前脱位47例,疗效满意,现介绍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47例,男33例,女14例;年龄最小25岁,最大78岁,平均41岁;盂下脱位7例,喙突下脱位36例,锁骨下脱位4例,伴大结节撕脱性骨折11例、习惯性脱位2例;病程2 h~2 d。上述病例全部经X线片确诊。1·2治疗方法复位床低于术者髋部,患者取仰卧位,头部垫枕,嘱助手双手按在患者的锁骨外侧部位,向下按,避免整复时患肩离开床面,术者双手握住患者的腕部,向外上方牵引,同时以足跟蹬于患肩腋窝部,逐渐用力,轻柔旋转上臂,并内收上臂,此时可感到肱骨头的复位感,复位后疼…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椅背屈肘复位法与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肩关节前脱位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30例。分别采用椅背屈肘复位法和手牵足蹬复位法治疗,复位结束后肩关节均外敷中药截血膏,每日1次,连续外敷1周。比较2组患者的一次复位成功率、复位时间、复位过程中肩部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及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结果:椅背屈肘组30例患者均一次复位成功,手牵足蹬组30例患者中9例未一次复位成功,二次复位时采用了丙泊酚静脉麻醉。椅背屈肘组的一次复位成功率高于手牵足蹬组(χ~2=10. 588,P=0. 001),复位时间短于手牵足蹬组[(1. 80±1. 20) min,(4. 50±2. 10) min,t=-6. 120,P=0. 021],复位过程中肩部疼痛VAS评分低于手牵足蹬组[(3. 13±0. 57)分,(6. 24±1. 11)分,t=-13. 650,P=0. 015]。所有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8个月,中位数5个月。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的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比较,椅背屈肘组的疼痛评分高于手牵足蹬组[(13. 51±2. 10)分,(12. 12±1. 81)分,t=2. 746,P=0. 012],2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肩关节活动度评分、肌力评分、总分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17. 11±2. 20)分,(16. 48±1. 23)分,t=-1. 369,P=0. 280;(35. 21±3. 25)分,(35. 65±3. 12)分,t=0. 726,P=0. 276;(23. 36±1. 13)分,(22. 12±1. 77)分,t=-3. 234,P=0. 721;(90. 34±5. 28)分,(87. 82±3. 60)分,t=-2. 160,P=0. 122]。结论:采用椅背屈肘复位法治疗肩关节前脱位,比采用手牵足蹬复位法复位时间短、一次复位成功率高、患者肩部疼痛程度轻,但两种方法治疗后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无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