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输卵管黏膜整合素β3的表达及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颖  黄婉 《广州医学院学报》2004,32(2):39-41,47
目的探讨整合素β3在输卵管妊娠发生中起到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方法检测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黏膜上皮、宫内膜及正常输卵管黏膜上皮、正常宫内早孕宫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β3、ER及PR的表达.结果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黏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表达高于正常输卵管黏膜上皮,但低于正常宫内早孕宫蜕膜上的表达,差异性显著(P<0.05),而输卵管妊娠患者宫内膜上皮细胞整合素β3的表达弱于正常输卵管黏膜,更弱于正常子宫蜕膜上的表达,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整合素β3参与胚泡异位着床于榆卵管内,可能在输卵管妊娠发生过程中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整合素β1在输卵管妊娠患者输卵管粘膜及相应子宫内膜的表达及其与输卵管妊娠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法(SP方法)检测正常早孕蜕膜组织、正常输卵管粘膜组织及输卵管妊娠患者子宫蜕膜组织及其输卵管粘膜组织中整合素β1的表达情况.结果 整合素β1在四种组织中均有阳性表达,在输卵管妊娠粘膜组织中上皮中的阳性表达强于正常输卵管粘膜组织中的表达,但弱于正常早孕蜕膜组织中上皮细胞膜的阳性表达,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而整合素β1在输卵管妊娠患者子宫内膜上皮细胞的表达弱于正常早孕子宫蜕膜上的表达.结论 整合素β1可能参与胚泡着床,在输卵管妊娠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检测纤维粘连蛋白(FN)及其受体CD29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探讨与组织分级和临床分期的关系以及在子宫内膜癌转移浸润中的意义。方法 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和图象分析法检测56例子宫内膜癌、8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FN和CD29的表达。结果 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细胞FN弱阳性表达,主要分布于细胞基底部;内膜腺癌组织FN染色增强,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低分化腺癌染色强度低于高分化组(P<0.05),阳性面积比例与细胞分级成反比。CD29在正常子宫内膜腺上皮呈强阳性表达;在不同分化的内膜腺癌组织表达均明显减少(P<0.01);与细胞分化有关;FN和 CD29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子宫内膜腺癌组织的FN和CD29表达与正常明显不同。抑制肿瘤细胞的转移应采用调节这些粘附蛋白和粘附分子表达的策略。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发生,发育,胎盘的形成,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正常人胚早期绒毛膜和蜕膜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层粘连蛋白在正常绒毛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蜕膜细胞及细胞间质内呈阳性表达。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蜕膜细胞及细胞间质内呈阳性表达。结论 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是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粘附子和侵蚀的  相似文献   

5.
层粘连蛋白及纤维粘连蛋白与药流后子宫出血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为探讨层粘连蛋白 (LM)及纤维粘连蛋白 (FN)在米非司酮药物流产 (以下简称药流 )后子宫持续出血时的表达 ,对 2 0例米非司酮 +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后子宫出血 (出血组 )的刮出组织及 1 0例人工流产负压吸宫术吸出的组织 (对照组 ) ,用HE及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染色并观察标本。结果 :出血组的刮出组织中 4 5%可见滋养细胞或绒毛 ,90 %发现蜕膜组织。 2组蜕膜组织的血管及腺上皮基膜、蜕膜细胞周围和一部分蜕膜细胞胞质内都含有较丰富的LM与FN ,并且 2组间比较 ,FN与LM含量表达无明显差异 (P >0 .0 5)。说明残留蜕膜中含有能分泌大量LM与FN的蜕膜细胞和血管 ,致使蜕膜组织与子宫壁牢固地结合而不易脱落 ,影响内膜发育而引起出血。  相似文献   

6.
整合素β_1在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的表达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检测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β1、雌激素受体(ER)和孕激素受体(PR)的表达,探讨整合素β1在输卵管妊娠中的作用及其与ER和PR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染色技术检测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β1、ER和PR的表达,并与正常输卵管粘膜组织及正常宫内早孕子宫蜕膜组织相比较。结果:输卵管妊娠蜕膜组织中整合素β1、ER和PR的阳性表达均强于正常输卵管组,但弱于正常宫内早孕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①输卵管妊娠时,整合素β1的水平低于正常宫内早孕,但高于正常未孕输卵管的表达。推测较高水平的整合素β1是使滞留于输卵管的胚泡着床于输卵管的重要因素。②整合素β1的表达与ER和PR表达的变化趋势相一致,推测血清雌孕激素是通过其受体来调节整合素β1表达水平的。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发生、发育,胎盘的形成、构建过程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在正常人胚早期绒毛膜和蜕膜组织中的分布。结果 层粘连蛋白在正常绒毛上皮基膜、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蜕膜细胞及细胞间质内呈阳性表达。纤维粘连蛋白在绒毛间质、毛细血管内皮基膜、蜕膜细胞及细胞间质内呈阳性表达。结论 层粘连蛋白和纤维粘连蛋白是滋养细胞对子宫内膜粘附和侵蚀的重要生物学因素,在绒毛的发生、发育,胎盘形成和构建过程中均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王晨  张莉  向璐娜 《当代医学》2021,27(3):125-127
目的探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结合水囊及壳聚糖对宫腔粘连(IUA)患者妊娠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98例IUA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9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宫腔镜下TCRA治疗,对照组结合宫内节育器治疗,观察组结合水囊及壳聚糖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凝血水平、月经恢复、妊娠率、再粘连及子宫内膜厚度。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1.84%(45/49),高于对照组的75.51%(37/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纤维原蛋白水平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凝血酶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随访12个月,观察组妊娠率、月经恢复率均高于对照组,再粘连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子宫内内膜厚度均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UA患者采用宫腔镜下粘连分离术结合水囊及壳聚糖治疗的疗效显著,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预防再粘连,提高妊娠率。  相似文献   

9.
PINCH蛋白和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PINCH蛋白和环氧化酶-2(COX-2)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ABC法检测23例正常子宫内膜、18例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50例子宫内膜癌中PINCH蛋白和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临床意义。结果 PINCH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间质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17.4%、38.8%、72.0%,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2蛋白在正常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和子宫内膜癌上皮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26.1%、61.1%、80.0%,呈现逐渐增高的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INCH蛋白及COX-2蛋白阳性表达率与子宫内膜癌的分期、淋巴结转移、组织学类型、肌层浸润深度、病理分级等无明显相关性(P>0.05),PINCH蛋白的表达与雌激素作用时间有关(P<0.05)。PINCH蛋白与COX-2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468,P<0.05)。结论 PINCH、COX-2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相关,在子宫内膜癌中二者表达有明显相关性,为肿瘤基因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10.
叶蔚  车小群 《华夏医学》2005,18(3):327-329
目的:测定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层粘连蛋白(laminin,LN)水平及其变化与肿瘤切除的相互关系。方法:用放射免疫法测定16例子宫内膜癌、66例内膜正常的妇科良性疾病患者血清LN含量。结果:子宫内膜癌患者血清LN明显高于内膜正常各良性疾病组及子宫内膜增殖症组(P<0.05);手术切除肿瘤后,血清LN水平显著下降(P<0.01);内膜癌肌层浸润程度与术前血清LN水平及术后LN下降程度有密切关系。结论:血清LN水平的变化与子宫内膜癌的浸润过程及复发可能相关;血清LN水平及其变化对子宫内膜癌的诊断及预后的监测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及内膜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探讨其与子宫内膜癌变的关系和作为早期癌变生物学标志及评判预后的可能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对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40例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30例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表达进行研究。结果:在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子宫内膜增生症(单纯型增生、复杂型增生、不典型增生)、子宫内膜腺癌组织中PTENP16蛋白的阳性表达率呈递减趋势,子宫内膜腺癌与除不典型增生外的子宫内膜增生症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单纯型增生与不典型增生组织的PTEN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子宫内膜腺癌与正常子宫内膜及单纯型增生子宫内膜P16蛋白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与增生症子宫内膜差异无显著性(P>0.05)增生症子宫内膜各组间P16蛋白表达无显著性差异(P>0.05),PTEN P16蛋白的表达与子宫内膜癌的手术分期、组织学分级,肌层浸润有关(P>0.05)。PTEN、P16蛋白表达存在正相关性(r=0.978,P<0.01)。结论:PTEN、P16蛋白的异常表达与子宫内膜的癌变过程相关,PTEN基因表达异常及细胞周期调控失常致细胞增殖与子宫内膜的早期癌变有关,PTEN基因异常可促使子宫内膜细胞增殖及恶变。两者有可能成为评判预后及子宫内膜组织早期癌变的分子标记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输卵管积水手术治疗对改善子宫内膜白血病抑制因子(LIF) 和整合素αvβ3表达的意义。【方法】选择输卵管积水患者6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30例,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测定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治疗前后及阻塞组患者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情况。【结果】LIF和整合素αvβ3在输卵管积水患者手术前种植窗期子宫内膜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阻塞组(P<0.05),经手术治疗后,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LIF和整合素αvβ3表达水平与阻塞组无明显差异(P>0.05),手术治疗前后子宫内膜种植窗期的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输卵管积水降低了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水平,LIF和整合素αvβ3可能是影响输卵管积水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重要因子,手术治疗可改善种植窗期子宫内膜LIF和整合素αvβ3的表达。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氧化再生纤维素防粘连膜( Interceed )治疗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采用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法构建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动物模型。将48只雌兔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Interceed对照组、模型组、Interceed治疗组。正常对照组:行假手术,不造模。 Interceed对照组:正常兔宫腔内放置Interceed;模型组、Interceed治疗组采用机械和感染双重损伤法构建宫腔粘连动物模型。模型组:建模后不作治疗;Interceed治疗组:建模后1周宫腔内放置Interceed。每组分别于治疗前(建模后1周)、治疗后2周和4周各处死4只,收集双侧子宫组织,HE染色观察子宫内膜形态及腺体计数;Masson染色检测子宫内膜纤维化程度;免疫组化法检测子宫内膜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蛋白表达。结果(1)Interceed对照组各时间点子宫内膜腺体数量、纤维化面积比率、TGF-β1蛋白表达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0.05)。(2)在治疗前,模型组和Interceed治疗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均低于正常对照组( P<0.001),而纤维化面积比率和TGF-β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3)在治疗后2、4周, Interceed治疗组TGF-β1蛋白表达均高于正常对照组(P<0.001),而腺体数量、纤维化面积比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Interceed治疗组子宫内膜腺体数量、纤维化面积比率、TGF -β1蛋白表达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结论 Interceed可以有效治疗新西兰大白兔宫腔粘连,并且对新西兰大白兔子宫内膜无明显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盆腔粘连细化评分在腹腔镜诊治粘连性不孕患者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1年2月~2013年2月东莞市常平医院就诊的粘连性不孕5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比较分析不同黏连程度的患者既往病史及妊娠结局情况。结果 根据盆腔粘连细化评分,本组54例粘连性不孕患者中,轻度盆腔粘连20例(37.0%),中度粘连18例(33.3%),重度粘连16例(29.6%);轻、中度粘连和重度粘连者妊娠率分别为65.0%、50.0%和31.3%;轻、中度粘连者盆腔炎发生率低于重度粘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和中度粘连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轻、中度粘连者自然宫内妊娠率、1年内宫内妊娠率均高于重度粘连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轻度粘连和中度粘连患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盆腔粘连细化评分对盆腔粘连的范围及程度的评价客观、全面,为该类疾病的治疗提供参考,可更为有效地预测术后妊娠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输卵管性和内异症性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 αvβ3表达的差异。方法:收集行手术治疗的9例内异症性不孕患者和进行IVF/ICSI-ET的20例输卵管阻塞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整合素αvβ3的表达。结果:子宫内膜腔上皮细胞中整合素αvβ3表达H-score平均分内异症组较输卵管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腺上皮细胞中整合素αvβ3表达H-score平均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内异症不孕患者和输卵管阻塞不孕患者黄体中期子宫内膜整合素αvβ3表达的差异,可能提示内异症对子宫内膜容受性存在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16.
李建湘  马刚 《右江医学》2005,33(2):146-147
目的 探讨医用生物蛋白胶在输卵管妊娠保守性手术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有生育要求的 60 例壶腹部妊娠未破裂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30例常规镜下开窗术后输卵管管腔内置医用生物蛋白胶止血;对照组30例常规镜下开窗术后予电凝止血;两组术后1个月行输卵管通液术,3个月行子宫输卵管造影术。结果 两组术后患者输卵管通液术的通畅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χ2=1.67,P>0.05),但输卵管造影的完整通畅率有显著性差异(χ2=4.81, P<0.05),观察组的完整通畅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医用生物蛋白胶能有效止血,促进创口愈合,保持输卵管结构、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EC)组织中P27及P73蛋白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采用SP法检测46例EC患者(EC组)和20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中P27、P73蛋白的表达,并分析二者相关性。结果:EC组织中P2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P73蛋白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P<0.01)。不同临床分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组织中P27、P73蛋白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不同组织学分级者P27、P73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低分化患者P27蛋白表达明显低于高分化者(P均<0.05),中、低分化者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高、中分化者P73蛋白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中分化者P73蛋白表达低于低分化者(P均<0.05);P27与P73蛋白表达阳性者在EC组织中的表达无明显相关(P>0.05)。结论:P27、P73蛋白表达可能参与了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8.
蔡瑶瑶  蔡丽君  夏维婷 《重庆医学》2023,(24):3681-3685
目的 探讨超声检查评价大鼠宫腔粘连模型的可行性并分析其优势。方法 取16只成熟未孕雌性SD大鼠,采用机械法损伤单侧大鼠子宫腔内膜建立宫腔粘连模型(模型侧),对侧子宫作为对照侧。所有大鼠术前及建模后2周行常规超声检查,其中8只雌性大鼠建模后2周收集双侧子宫组织标本行苏木素-伊红(HE)染色、Masson染色,并行子宫内膜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另外8只雌性大鼠建模后2周开始与雄性大鼠交配,妊娠第17.5天使用超声检查计数各侧子宫胚胎数目,并开腹分离子宫观察双侧胚胎数目。结果 所有大鼠建模后2周常规超声检查均可见模型侧子宫内膜线模糊,局部内膜线连续性差,回声中断等表现;而对照侧子宫腔内膜线完整、连续、光滑。形态学分析显示:大鼠模型侧较对照侧子宫内膜纤维化半定量评分明显增加(P<0.01),且超声检查宫腔粘连阳性率与子宫内膜纤维化半定量评分呈正相关(r=0.927,P<0.01);功能学评价显示:妊娠第17.5天大鼠模型侧子宫胚胎数目明显少于对照侧(P<0.05),两侧子宫超声与开腹计数胚胎数目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可通过超声检查观察大鼠子宫内膜形态来评价宫腔...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新型雌激素受体G蛋白偶联雌激素受体(G protein-coupled estrogen receptor,GPER)和 Gankyrin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意义,探讨二者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发展中的作用。 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GRER和Gankyrin蛋白在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异位内膜、在位内膜及正常子 宫内膜中的表达情况及定位分布,结合临床资料分析其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的关系,并评估两者之间的相关 性。结果:GPER蛋白在异位、在位及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3.6%,51.5%,21.2%,异位及在位内膜组的 阳性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内膜组(均P<0.0125),而异位与在位内膜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25);Gankyrin蛋白在异 位、在位及正常内膜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7%,36.4%,9.1%,组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25)。 在位内膜中,GPER蛋白表达在增生期高于分泌期(P<0.05),Gankyrin蛋白在增生期与分泌期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GPER和Gankyrin蛋白的表达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有关,二者在III~IV期的阳性表达率高于I~II 期(均P<0.05)。GPER和Gankyrin蛋白在异位内膜中的表达呈正相关(rs=0.640,P<0.01)。结论:GPER和Gankyrin的表达 与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发展及临床分期有关,二者可能通过相互作用促进异位病灶的形成。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子宫腺肌病(A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热休克蛋白27(HSP27)的表达水平及其在AM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A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各40例和正常子宫内膜40例中HSP27表达情况。结果AM患者在位内膜组HSP27的表达低于异位内膜组(P<0.05),两组均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P均<0.01)。A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中,增生期与分泌期相比HSP27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正常子宫内膜增生期与分泌期相比HSP27表达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AM患者在位及异位内膜HSP27的表达高于正常子宫内膜,并且失去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周期性变化。HSP27表达水平升高在AM的发生发展中有重要意义。子宫内膜中HSP27表达水平的检测,对AM的诊断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