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单纯脑白质疏松症与宾斯旺格病的脑血流变化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单纯脑白质疏松症(1eukoaraiosis,LA)与宾斯旺格病(Binswanger disease.BD)脑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血流的变化,探讨LA和BD是否存在经颅多普勒(TCD)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异常改变程度上的不同和异常部位的不同。方法:对49例LA和18例BD和30例正常老年人均行。TCD检查,观察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并对其中10例LA和9例BD患者行SPECT检查,观察局部脑血流灌注(regional cerebral blood flow,rCBF)情况。结果:①单纯LA组与BD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2.98~5.64,P&;lt;0.01),BD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又显著低于单纯LA组(t=2.67~5.40,P&;lt;0.01),BD组椎基底动脉系统平均血液速度显著低于单纯LA组及正常对照组(t=2.69~4.80,P&;lt;O.01)。②SPECT检查发现所有BD患者均存在白质rCBF减少,而单纯LA组患者只有5例存在rCBF减少,其减少程度亦较BD轻。结论:①BD患者的脑血流低灌注程度较单纯LA重。②单纯LA患者脑血流低灌注主要表现在颈内动脉系统,而BD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均存在严重的脑血流低灌注。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水平。方法选取BD患者72例(BD组)、单相情感障碍患者65例(单相组)及健康体检者65例(健康体检组)作为研究对象,根据BD患者病情,将BD组分为BD缓解组和BD发作组,采用ELISA法检测各组IL-1β、BDNF水平,并对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BD缓解组、BD发作组、单相组、健康体检组的IL-1β水平分别为(45.85±1.65)、(36.52±1.26)、(38.74±1.48)、(55.25±2.87)ng/mL;BDNF水平分别为(41.52±2.54)、(29.87±1.62)、(32.14±1.46)、(44.85±2.49)ng/mL。BD发作组、单相组的IL-1β和BDNF均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D发作组和单相组之间IL-1β、BDNF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D缓解组IL-1β和BDNF与健康体检组比较,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D疾病发作与IL-1β、BDNF间存在紧密关系,提示可将IL-1β、BDNF作为治疗效果评估指标。  相似文献   

3.
Bins wanger病又称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简称BD病,其临床特点为伴有高血压的老年人进行性痴呆,可有多次卒中发作史,神经系统症状表现多样,容易与脑白质疏松症(AL)和ALzheimer病(AD)混淆。笔者2001年3月~2003年5月收集我院确诊的26例BD病,将其诊断及治疗后的体会报告如下,以供临床神经科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病人碱缺失(BD)水平及其变化与预后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6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人院后BD值的变化,比较存活者和死亡者BD值与患者预后之间的关系.结果:创伤性休克患者在入院后经液体复苏等治疗后BD值逐渐升高,存活组复苏后6~12 h BD显著提高(P<0.05),死亡组与存活组间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BD可作为创伤性休克预后判断的指标之一,亦可作为指导创伤性休克液体复苏治疗的监测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5.
CT及MRI特征对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患者的评估价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BD)的危险因素、临床特征及影像学改变。方法:回顾性分析26例BD住院患的临床资料和脑CT,MRI的影像变化。结果:①24例(92.3%)患有5—35年不等的原发性高血压病史,8例(30.8%)有糖尿病史,长期高血压伴有糖尿病或伴有多年饮酒史、吸烟史病情较重。②BD临床特征:进行性加重的智能衰退,定向力障碍及人格改变,假性延髓麻痹征,锥体系及锥体外系损害的表现。③脑CT及MRI特点:白质疏松和深部白质的小梗死,表现为双侧侧脑室周围包括半卵圆中心对称性慢性缺血病灶,从侧脑室后角及前角向外方延伸,呈毛糙状边缘不清,侧脑室对称性扩大,同时可伴有基底核-内囊区、脑干的腔隙梗死。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是BD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对有长期高血压和进展性痴呆,伴有多发性腔隙性梗死,结合脑CT及MRI改变可诊断为BD,及时合理的治疗可延缓病程。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与健康人群之间肠道菌群分布的差异.方法 选择首次接受治疗的BD患者37例为BD组,其中BD-Ⅰ型(21例)和BD-Ⅱ型(16例),选择同时期、同年龄段的35例健康体检人群为对照组.收集两组患者的粪便进行16SrRNA基因测序,比较菌群多样性指数和菌群丰度,以及肠道菌群的分布情况.结果 ...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丙戊酸镁联合佐匹克隆治疗女性双相情感障碍(BD)躁狂发作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本院收治的BD躁狂发作女性患者82例,根据治疗方法分为两组,研究组41例,接受丙戊酸镁与佐匹克隆联合用药治疗,对照组41例,接受单纯丙戊酸镁用药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Bingswanger病(Bingswanger’s disease,BD)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s,BAEP)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对33例BD患者行BAEP检查,并与27例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和30例健康自愿者作对照,比较两组的差异。结果:BD组和单纯LA组BAEP异常率分别为55.6%和87.9%。各波潜伏期及间期BD组分别为Ⅰ(1.754-0.16)ms,Ⅲ(4.30&;#177;0.28)ms,Ⅴ(6.484-0.31)ms,Ⅰ~Ⅲ(2.554-0.24)ms,Ⅲ~Ⅴ(2.184-0.23)ins.Ⅰ~Ⅴ(4.734-0.26)ms;单纯LA组为Ⅰ(1.724-0.18)ms,Ⅲ(4.054-0.24)ms,Ⅴ(6.024-0.28)ms.Ⅰ-Ⅲ(2.334-0.22)ms,Ⅲ~Ⅴ(1.974-0.20)ms.Ⅰ~Ⅴ(4.304-0.23)ms;正常对照组为Ⅰ(1.704-0.16)ms,Ⅲ(3.87&;#177;0.20)ms.Ⅴ(5.694-0.22)ms,Ⅰ~Ⅲ(2.164-0.16)ms,Ⅲ~Ⅴ(1.82&;#177;0.16)ms,Ⅰ~Ⅴ(3.984-0.18)ms。Ⅲ、Ⅴ波潜伏期及各波间期BD组和LA组较正常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q=5.57~26.2,P&;lt;0.01),BD组较单纯LA组差异亦有显著性意义(q=7.81~14.6,P&;lt;0.01);三组间Ⅰ波潜伏期差异无显著性意义(q=0.9~2.38,P&;gt;0.05)。结论:BAEP的异常反映了BD患者脑干功能损害,并可作为BD患者脑干功能损害检查的敏感指标及与单纯LA鉴别诊断的一个辅助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情景交往康复模式配合药物治疗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60例BD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2组均根据患者病情予以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在药物治疗基础上实施精神科常规康复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情景交往康复模式,比较2组患者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躁狂...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中血清β-防御素2(h BD2)、β-防御素3(h BD3)与维生素D(VD)的关系及其预测CAP的预后价值。方法前瞻性研究,纳入2017年4月至2018年4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呼吸内科收治的CAP患者,记录基线临床信息,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h BD2和h BD3,采用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VD水平,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评价血清h BD2、h BD3与血清VD[25(OH) D_3]之间的相关性。入院后30 d随访,按临床结局将CAP患者分为不良预后组和无不良预后组,分析不同变量对CAP不良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 (1)本研究共入组395例CAP患者,386例进入最终统计学分析。血清h BD2、h BD3和25(OH) D3水平[中位数(四分位间距)]分别为122. 18 (55. 79,365. 23) pg/ml、66. 89(46. 05,110. 46) pg/ml、14. 81(10. 0,19. 81) ng/ml,VD缺乏在CAP患者中占75. 4%。(2)血清h BD2(rho=-0. 222,P 0. 001)和h BD3(rho=-0. 103,P=0. 043)水平与血清25(OH) D3水平呈弱负相关,血清h BD3与h BD2呈中度正相关(rho=0. 411,P 0. 001)。(3)40例患者预后不良,不良预后组和无不良预后组相比,两组患者在年龄、Charlson合并症指数、就诊前应用抗生素、肺炎严重指数(PSI) 90、白细胞计数(WBC)、中性粒细胞比率(N%)、C反应蛋白(CRP) 8 mg/L、血沉(ESR) 20 mm/h、D-二聚体(D-dimer)、白蛋白(Alb)、动脉血氧分压(PaO_2)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血清h BD2、h BD3和25(OH) D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 55、0. 21、0. 72。(4)就诊前应用抗生素,以及D-dimer、Alb和PaO_2水平对是否发生不良预后有预测价值。结论在CAP患者中,血清25(OH) D3水平与h BD2和h BD3水平呈负相关。h BD2、h BD3和VD水平均不能预测CAP的预后。未早期使用抗生素、D-dimer升高、低白蛋白血症、Pa O2下降仍是CAP预后不良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观察硼替佐米和地塞米松(BD方案)联合环磷酰胺和吡柔比星对复发/难治性多发性骨髓瘤(multiple myeloma)的治疗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8例采用P-CAD方案治疗的复发/难治性MM患者设为观察组,将采用BD方案治疗的36例复发/难治性MM患者作为对照组并比较两种方案治疗效果及副反应。结果:P-CAD组总反应率[完全缓解(CR)+接近完全缓解(NCR)+部分缓解(PR)+轻微反应(MR)]为85.7%(24/28),治疗有效率(CR+PR)为75.0%(21/28)。中位PFS为16.1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30.6个月;BD组总反应率[完全缓解(CR)+接近完全缓解(NCR)+部分缓解(PR)+轻微反应(MR)]为63.9%(23/36),治疗有效率(CR+PR)为55.6%(20/36)。中位PFS为13.7个月,平均生存时间为26.7个月。两组主要不良反应有胃肠道症状、周围神经病变、白细胞减少和血小板减少、乏力、皮疹等,经过对症治疗以及调整剂量后均能改善。结论:BD方案联合环磷酰胺、吡柔比星联合化疗组能明显提高复发/难治性MM患者的缓解率,并有延缓病情进展及延长生存时间趋势,患者耐受性好,是一种新的治疗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infliximab, IFX)治疗重症/难治性肠型白塞病(Behcet's disease, BD)的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8年11月, 北京协和医院风湿免疫科收治的因前期治疗无效而联合应用IFX的重症/难治性肠型BD患者临床资料, 包括临床表现、内镜下表现及病理、影像学检查、IFX联合治疗前后用药、治疗反应及预后。分析并比较联合用药前后症状改善及内镜下溃疡愈合情况, 采用配对t检验比较治疗前后红细胞沉降率、C反应蛋白、肠型BD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 for intestinal BD, DAIBD)及糖皮质激素剂量的变化。  结果  12例BD患者纳入本研究, 其中男性10例, 女性2例, 平均年龄(29.5±10.5)岁, 均为活动性肠道受累BD, 确诊BD到开始IFX联合治疗的中位时间为27.0(4.3, 109.5)个月。12例患者均存在腹痛、消化道溃疡, 其中8例腹泻, 11例并发消化道出血, 4例肠梗阻, 3例肠穿孔。联合应用IFX后, 12例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 溃疡渐愈合, 消化道出血好转, 1例穿孔患者同时行手术治疗, 1例患者缓解后出现结肠狭窄择期行梗阻肠段切除术。IFX联合治疗后, 红细胞沉降率[4.0(2.0, 6.8)mm/h比28.5(10.3, 52.3)mm/h, P<0.01]、C反应蛋白[0.6(0.5, 1.7)mg/dl比26.8(9.1, 47.1)mg/dl, P<0.01]、DAIBD(37.5±27.3比126.7±49.0, P<0.01)和糖皮质激素剂量[13.8(1.9, 16.9)mg/d比40.0(16.3, 56.3)mg/d, P<0.01]较治疗前显著下降。免疫抑制剂种类减少或不变。未观察到严重感染或药物不良反应。  结论  IFX联合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对治疗严重/难治性肠BD安全、有效且耐受性良好。  相似文献   

13.
目的应用超声造影及血流检测评价猪脑死亡(BD)后不同时间肝损伤的程度。方法 8只长白猪,制备BD模型前作为对照组,BD后按照不同时间点分确认BD组3、6、9h组。各组分别行肝脏超声造影及血流检测,定量分析并与病理对照。结果 (1)超声造影:肝动脉到达时间(ATHA)、门静脉到达时间(ATPV)及下腔静脉到达时间(ATIVC)随BD时间延长均呈增加趋势(P0.01、0.05、0.01)。(2)血流检测:(1)肝动脉收缩期峰值流速(PSV)3h组较对照组升高,随后减低(P0.05);肝动脉阻力指数(RI)在BD后呈现明显升高趋势(P0.05)。(2)门静脉平均流速(MVPV)随BD时间延长呈下降趋势(P0.05)。(3)病理学:各组、ATPV与病理学变化均呈正相关性(P0.01、0.01)。结论应用超声造影及血流检测可动态观察肝脏灌注并测量血流参数,能有效评价脑死亡供肝损伤程度。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支气管扩张(BD)患者的肺部影像特点和呼吸功能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收治的经CT确诊的94例BD患者临床资料,对患者肺部影像特点和呼吸功能进行分析。结果:94例BD患者累及双侧肺叶占65.96%(62/94),累及单侧肺叶占34.04%(32/94),其中柱状支气管扩张占22.34%(21/94),囊状支气管扩张占20.21%(19/94),曲张型支气管扩张占14.89%(14/94),混合型支气管扩张占42.55%(40/94);94例BD患者中正常肺通气功能占37.23%(35/94),阻塞性通气功能占31.91%(30/94),限制性通气功能障碍占13.83%(13/94),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17.02%(16/94),单侧BD患者肺通气功能优于双侧BD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侧支气管扩张患者PO_2、FEV1/FVC高于双侧支气管扩张患者,PCO_2、mMRC评分低于双侧支气管扩张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BD患者中混合型支气管扩张最常见,其次为柱状支气管扩张,累及双肺的BD患者与单侧BD患者相比,肺通气功能受损更严重,呼吸功能更差,临床应给予对症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双相情感障碍(BD)患者血清S100B、白细胞介素水平的变化及意义。方法 选取2020年5月至2022年5月新乡市精神病医院收治的52例BD患者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健康体检者52例作为对照组。52例BD患者中,躁狂发作24例、抑郁发作18例、混合发作10例。所有入选者均采血检测血清S100B、白细胞介素-1β(IL-1β)、白细胞介素-4(IL-4)水平。比较对照组与观察组上述指标水平差异,并比较不同类型BD患者血清S100蛋白、IL-1β、IL-4水平差异。结果 观察组S100B、IL-1β、IL-4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混合发作患者S100B、IL-1β、IL-4水平高于躁狂发作、抑郁发作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躁狂发作患者与抑郁发作患者S100B、IL-1β、IL-4水平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清S100B、白细胞介素水平可用于BD病情评估,且操作简单、可重复性强。  相似文献   

16.
李慧  鲁俊 《现代护理》2007,13(14):1344-1346
目的探讨进行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B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他特点,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速查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35例BD患者(BD组)及3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测评。将确诊患有痴呆的BD患者随机分为全程护理干预组和住院护理指导组,前者采用住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干预,后者实施一般住院护理指导。结果BD患者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ADL及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D患者中全程护理干预组干预后MMSE及ADL评分均优于住院护理指导组(P<0.05)。结论B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较差,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单纯脑白质疏松症(leukoaraiosis,LA)与宾斯旺格病(binswangerdisease,BD)脑血流动力学及局部脑血流的变化,探讨LA和BD是否存在经颅多普勒(TCD)与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SPECT)异常改变程度上的不同和异常部位的不同。方法:对49例LA和18例BD和30例正常老年人均行TCD检查,观察脑血流动力学改变情况,并对其中10例LA和9例BD患者行SPECT检查,观察局部脑血流灌注(regionalcerebralbloodflow,rCBF)情况。结果:①单纯LA组与BD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t=2.98~5.64,P<0.01),BD组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平均血流速度又显著低于单纯LA组(t=2.67~5.40,P<0.01),BD组椎基底动脉系统平均血液速度显著低于单纯LA组及正常对照组(t=2.69~4.80,P<0.01)。②SPECT检查发现所有BD患者均存在白质rCBF减少,而单纯LA组患者只有5例存在rCBF减少,其减少程度亦较BD轻。结论:①BD患者的脑血流低灌注程度较单纯LA重。②单纯LA患者脑血流低灌注主要表现在颈内动脉系统,而BD患者颈内动脉系统和椎基底动脉系统均存在严重的脑血流低灌注。  相似文献   

18.
刘媛红 《全科护理》2023,(31):4437-4439
目的:分析双相情感障碍(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82例BD病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评价病人社会支持现状,调查病人一般资料,对比不同资料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差异,重点分析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的相关影响因素。结果:82例BD病人SSRS评分为(28.67±4.63)分,病人社会支持度一般;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无配偶、经济状况一般、自我效能低下、心理弹性低下、消极应对是BD病人社会支持现状的影响因素(P<0.05)。结论:BD病人社会支持度一般,受婚姻状况、经济状况、自我效能、心理弹性、应对方式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9.
李慧  鲁俊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7,13(14):1344-1346
目的 探讨进行性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Binswanger disease,BD)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及其他特点,寻找有效的护理干预模式.方法 采用精神状态简易速查表(MMSE)、临床记忆量表(CM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及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对35例BD患者(BD组)及32例健康老年人(对照组)进行测评.将确诊患有痴呆的BD患者随机分为全程护理干预组和住院护理指导组,前者采用住院-社区-家庭全程护理干预,后者实施一般住院护理指导.结果 BD患者的MMSE及CMS评分均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1),ADL及HAMD评分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BD患者中全程护理干预组干预后MMSE及ADL评分均优于住院护理指导组(P<0.05).结论 BD患者认知功能损害严重,日常生活能力较差,且伴有不同程度的抑郁症状,全程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智能和日常生活能力,延缓病情进展.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宏基因组学分析贝赫切特综合征(BD)患者肠道菌群微生物特征。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的BD患者18例,另选取性别、年龄、BMI相匹配的健康人群24例作为对照,收集BD患者与健康人群新鲜粪便提取DNA,进行宏基因组测序及生物信息学分析。结果BD患者与正常人优势菌群主要是硬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变形菌门(Proteobacteria)。BD患者中Bacteroidetes占4.21%,远低于正常人,BD患者中Proteobacteria占42.80%,远高于正常人;BD患者与正常人胃肠道微生物在属水平上有194个菌属存在差异,在种水平上有887个菌种存在差异;BD患者优势菌包括Collinsella Spp.、Bilophila spp.及Bacteroides spp.等,正常人优势菌包括Clostridium spp.Roseburia spp.Methanogens等。结论BD患者肠道菌群微生物群发生改变,产乳酸菌Collinsella Spp.和硫酸盐还原菌Bilophila spp.增多,产丁酸菌Clostridium spp.和Roseburia spp.减少,可能为引起BD发病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