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郭萍  黎娟  龙超 《中国医药科学》2012,(24):181-182
目的探讨OEC模式在骨科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分析OEC管理模式的内涵本质,细化护理工作的每日检查体系,明确骨科护理工作的目标责任体系,实施无痛目标患者认证制和护理患者沟通责任制,形成一套成效卓著的OEC骨科护理管理方法。结果院里组织质控小组考核检查结果:护理工作满意度超过98%;科室组织自查结果显示临床路径落实率高达100%,护理服务套餐落实率高达100%。结论采取OEC管理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骨科护理质量,该模式可以有效的实现现代护理观念,提升护理工作效果和效率。  相似文献   

2.
OEC管理模式,是海尔集团建立的一套成功的管理体系,O表示全方位,E表示每人、每天、每事,C表示控制和清理,即指全方位对每个人每一天所做的每件事进行控制和清理。其本质就是把企业核心目标量化到人,把每一个细小的目标责任落实到每一个员工身上。我科自2009年将OEC管理模式运用到护理管理中,逐步探索出一套OEC护理管理方法,在提高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和护理人员自身工作满意度等方面都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3.
《临床医药实践》2017,(5):398-400
目的:探讨临床科室实行OEC管理模式后对医院感染管理质量的影响,以提高管理成效。方法:2015年3月—2016年3月在9个科室逐步开展OEC管理模式,于2016年4月进行全面评估和汇总,各临床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及感染管理科均用PPT形式汇报OEC管理模式应用前后科室的变化。结果:OEC管理模式可以使医务人员主动参与医院感染管理的预防和控制,增强临床科室作为质量管理主体的责任意识,提高了管理效果。结论:通过OEC管理模式的应用,医务人员更新了管理理念,使感染控制措施的落实执行力增强,科室之间形成良性竞争,感染控制取得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效果,保证了ICU护理质量。方法使用层级护理管理,将ICU护士按照N0 N1、N2、N3、四个层级进行划分,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完善了管理制度,明确了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利用护士评分平台以及互评《ICU护理床边交接班质量考核表》和《ICU护理质控检查评分结果汇总表》,对实施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后的评价结果与之前进行对比。结果通过使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前后数据对比分析,护理质量比为实施前有了大幅度提高,实施后,护理质量逐年提高,夜班护理抽查抽检的不达标率由原来的两位数降到了2%,降低效果显著。结论分析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在ICU护理管理中应用,提高了护理质量,直接提高了护理的亲情性和安全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探索基层医院ICU病房的护理管理模式,从而把ICU护理风险降至最低,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意识教育,建立预警机制,加强日常的监管,更加规范化护理行为。结果因护理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加强,明显减少了护理差错事故,患者的满意度也有所增加。结论加强ICU的风险管理对于基层医院必不可少。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ICU临床实习、进修护士管理模式,提高护理管理质量及实习、进修护士学习积极性。方法在传统临床实习、进修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实施ICU护理单元全体护士指导实习、进修护士参与临床学习的管理模式。结果通过对20批进修护士及实习生的管理实践,ICU实习、进修护士的管理模式得到了不断地改进与提高,临床管理水平、实习进修护士的学习积极性均得到了较大提高。结论 ICU护理单元全体护士指导实习、进修护士参与临床学习的管理模式,弥补了传统临床实习进修管理模式的缺陷,提高了护理教学质量及实习、进修护士学习积极性,达到了教学目的,完善了ICU的护理教学管理工作。  相似文献   

7.
为探索门诊手术室护理管理的新方法,全面提高门诊手术室的护理管理质量,我院门诊手术室于2009年运用G+OEC管理模式,对人、物、环境等进行全面综合改进,取得了明显成效,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至4月门诊手术患者225例,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在ICU护理中加入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选取从2013-07 ~2014-07收治于我院ICU科室的50例患者作为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层级护理组,另选取2012-07 ~2013-07收治于我院ICU科室采用常规管理模式的50例患者作为常规组,对不同管理模式下的护理服务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对我科护理人员针对不同护理管理模式进行护理质量评分.结果:在ICU护理中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层级护理组护理质量为(95.26±3.48)分,显著高于常规组的(90.82 ±3.84)分,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采用层级护理管理模式的层级护理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率为98.0%明显高于对照组满意率90.0%,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层级护理管理模式应用于ICU护理中,可有效提升护理质量与护理满意度,提升医疗水平,优化医患关系,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PDCA循环管理模式在ICU患者管道安全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方法取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与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实施PDCA循环管理模式前后ICU患者留置管道护理中出现护理缺陷的情况比较。结果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后,ICU患者管道护理中不安全因素及时排除,护理缺陷率明显减少。结论 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管道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0.
王莹 《中国实用医药》2011,6(9):252-253
目的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运用护理风险管理,以提高ICU护理质量。方法建立风险管理制度,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及自身素质,对重危患者提出预见性的护理问题及措施。结果护理风险管理提高了ICU护士的风险意识和业务水平,减少了护理差错和纠纷的发生。结论护理风险管理在ICU的应用降低了护理风险的发生,确保了护理安全。  相似文献   

11.
陈天飞 《北方药学》2013,(4):191-192
目的:通过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高医院护理管理质量,促进患者早日康复。方法:建立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并比较全面质量管理模式建立前后护理质量变化。结果:通过应用全面质量管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学习积极性、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提升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服务质量,提升了患者满意度,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91.7%上升到97.5%,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得到显著改善。结论:全面质量管理模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护理管理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8S管理模式在呼吸重症监护病房(呼吸ICU)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实施8S管理模式前后呼吸ICU器械状态、入库、保养、发放、盘点情况进行比较,以评价8S管理法的应用效果。结果在实施8S管理模式后,呼吸ICU病房器械保管完好率、器械消毒合格率,医务人员满意率等均明显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8S管理模式的应用确保了医疗安全,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和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索护理实践中ICU新入职护士的培养及管理方法,提高ICU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减少专科护理人才的流失,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在重症监护室小组工作模式下由护理组长兼任导师,严格管理,注重带教质量控制,建立激励机制。结果经过实践证明,ICU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呈上升趋势。结论 "导师制"培养模式的应用,提高了ICU新入职护士职业认同感,适用于ICU专科护理人才的早期培养。  相似文献   

14.
分析ICU护理运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的效果。将ICU实施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前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将ICU实施分层分组护理管理模式后收治的15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2组患者在被实施护理过程中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件书写所得分,以及护理中对2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率。观察组患者的基础护理、专科护理、护理文件书写质量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提高(P<0.05);护理中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操作合格率、抢救成功率、患者家属满意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ICU护理运用分层分组管理模式能够提高护理管理效率,最大程度地保障治疗护理安全性,有效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在ICU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方法 以本院ICU常规管理为基础,成立管道管理专科小组、CRRT专科小组和呼吸道管理专科小组,比较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对照组收集通过ICU常规管理2014年1月至12月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实验组收集成立专科护理小组后2015年1月至12月各项专科质量指标.结果 通过ICU常规管理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低于医院专项质量的标准,成立专科小组后各项专科质量的指标均达到了医院专项质量的标准.结论 专科护理小组的成立,使ICU各专项护理的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提高护理质量,并且达到了医院专项质量的标准,有助于ICU护理质量管理.  相似文献   

16.
<正>OEC的管理模式是由海尔公司创立,其核心是对每个员工每天做的每件事进行全方位的控制与管理,从而达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与激励机制并存的人性化管理。临床护理工作如同一家规模宏大的企业,而护理工作是临床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理工作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医院的长远发展,OEC管理模式主要分为三部分,分别是日清体系、目标体系及激励体系[1],即制定目标,完成目标内容,根据日清结果与奖励机制挂钩。我科于2016年8月至2017年6实施,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通过对ICU护理质量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方法强调“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给护理人员提供良好的管理平台,优化护理人才的知识结构,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宗旨。结果经过3年的持续改进,提高了专科护理水平和护理质量。结论对ICU护理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持续的改进,能提高ICU护士的综合素质,使护理质量达到更高标准。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ICU护理工作中细节管理的作用。方法对本院ICU环境、护理技能、护理人员、护理制度以及业务知识实施细节管理。结果对ICU实施细节管理能够显著的提升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以及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结论在ICU实施细节管理能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9.
陶雪江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7):2699-2700
目的探讨细节管理在重症监护室(ICU)护理工作中的作用。方法对ICU环境、护理人员、护理技能和业务知识及护理制度实施细节管理。结果在ICU应用细节管理可有效地提高工作效率及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结论在ICU应用细节管理有利于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护士分层管理模式在综合ICU护理管理中的可行性.方法 对综合ICU护理人员分层,实施护理组长、高级护士、初级护士和助理护士分组使用和管理.改革排班模式,通过护理组长负责制,实现对护理质量的控制和管理.结果 实施分层管理后与分层管理前比较,危重病人基础护理合格率( 96%VS87%),护理文书书写合格率(98%VS90%)、院内感染率(30%VS45%),护士理论考核成绩(90.00±3.40)分VS(79.36±8.37)分]、护士操作考核成绩[(95.52±3.20)分VS(83.12±5.45)分];护士满意度( 92%VS20%)和病人满意度(93%VS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综合ICU实施护士分层管理可保证危重病人的护理质量,调动护士工作积极性,有利于护理专业人才的培养,提高了护患满意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