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的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 (PMN)可损伤内皮细胞 (EC) ,CD11/CD18介导的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 (PMN -EC)粘附 ,在其中起重要作用[1] 。为进一步了解烧伤早期PMN -EC粘附情况 ,本研究采用微管吸吮技术 ,直接定量测量了严重烧伤早期PMN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之间的粘附力 ,并对其分子基础CD11a/CD18和CD11b/CD18的变化规律进行探讨。资 料 与 方 法1.PMN分离 :从 7例健康成人志愿者和 7例烧伤患者( 10 5 0岁 ,Ⅲ度 2 0 % 40 %TBSA)伤后第 1、3、5、7天抽取外周静脉血 ,采用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P…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 ,白细胞与血管内皮细胞相互粘附与炎症的关系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CD62 L、CD11b参与了中性粒细胞沿血管内皮细胞滚动和紧密粘附 ,是中性粒细胞发挥抗感染作用必不可少的。本文探讨了血液透析对尿毒症患者中性粒细胞粘附能力的影响及其与中性粒细胞CD62 L、CD11b表达的关系。资料与方法1 临床资料 选择 10例长期血透患者男 9例 ,女 1例 ;年龄 18岁~ 6 2岁 ,平均 (4 3.0± 14.5 )岁 ;研究前至少连续应用铜仿膜透析 2月 ,每周透析 3次 ,每次 4h ,均为碳酸氢盐透析。慢性肾衰竭的原发病均为慢性肾小球肾炎。 10例正常对… 相似文献
3.
严重烧伤早期大鼠中性粒细胞、巨噬细胞凋亡实验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目的探讨严重烧伤后中性粒细胞(PMN)凋亡及烧伤血清刺激后PMN、巨噬细胞(Mφ)凋亡,以及巨噬细胞吞噬凋亡PMN的变化.方法选用Ⅲ度30%TBSA烧伤大鼠模型,收集伤后0、6、12、24hPMN,分离伤后24h烧伤血清,应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PMN凋亡百分率;同时收集大鼠腹腔巨噬细胞,检测烧伤血清对Mφ凋亡变化的影响及烧伤后24h大鼠腹腔Mφ对凋亡PMN吞噬能力.结果伤后大鼠PMN凋亡百分率明显降低,伤后6、12、24h各时相点无显著差异.烧伤大鼠血清刺激24h后,PMN凋亡百分率为(15.4±1.2)%,较正常大鼠血清刺激后(50.6±3.9)%显著降低;而Mφ凋亡百分率为(23.2±2.1)%,较正常大鼠血清刺激后(¨.5±1.6)%增多;严重烧伤后大鼠腹腔Mφ对凋亡PMN吞噬能力由(35.0±2.6)%降至(21.8±2.1)%.结论严重烧伤后及在烧伤血清刺激下大鼠PMN凋亡延迟,Mφ吞噬凋亡PMN能力降低,可能凋亡的PMN被Mφ吞噬不完全,最终坏死,释放毒性内容物,是引发SIRS的重要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4.
白细胞粘附在烧伤后炎症反应和脏器损害中起重要作用[1,2 ] 。粘附分子L选择素位于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细胞上 ,它通过与分布在内皮细胞上的配体结合 ,介导白细胞-内皮细胞间粘附 ;通过与白细胞上配体结合 ,介导白细胞间粘附 ;并介导淋巴细胞归巢[2 -3 ] 。笔者采用流式细胞仪技术 ,对大鼠烧伤后不同复苏条件下PMN上L选择素的表达进行了动态观察。一、材料和方法1.动物模型及分组 :12只SD大鼠于 10 0℃水中 12s,造成背部 30 %Ⅲ度烧伤。随机分为早期复苏组 (BE组 )和延迟复苏组 (BD组 ) ,每组 6只。BE组在伤后 30、90mi… 相似文献
5.
CD11/CD18在烧伤早期中性粒细胞对内皮细胞粘附中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解烧伤早期病人中性粒细胞(PMN)膜表面CD11a/CD18和CD11b/Cd18变化规律及其在烧伤早期PMN对内皮细胞(EC)粘附及损伤中的作用,为临床抗白细胞粘附治疗提供依据,将烧伤早期PMN与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孵育24小时后,观察烧伤早期PMN与EC粘附百分率和烧伤早期PMN引起内皮细胞单层流出液生成速率(Jv)和滤过系数(kf)变化,CD11/CD18单抗(mAb 相似文献
6.
烧伤皮肤提取物对培养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采用人肺微血管内皮细胞(EC)培养模型,动态观察了人新鲜皮肤提取物和烧伤皮肤提取物对内皮细胞功能与形态结构的影响。通过对人烧伤皮肤提取物四种不同浓度作用于肺内皮细胞后培养液中,以及不同时相点内皮素-1、一氧化氮、肿瘤坏死因子-α体液因子的检测和镜下细胞形态学的观察发现:(1)用两种烧伤皮肤提取物滴定培养的EC后,其三种因子均异常升高,与对照组及正常皮肤提取物组有显著的差异(P<0.05,或0.01)。(2)各培养组的各时相点组间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3)形态学观察,以1000μg及2500μg组其细胞形态及结构出现异常变化明显。作者认为,人烧伤皮肤提取物会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培养液中上述三种因子的异常变化。 相似文献
7.
8.
目的了解胰岛素对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血管内皮细胞的保护效应,并分析相关机制。方法将sD大鼠分成假伤组(7只)、烧伤组(7只)和处理组(7只)。后2组制成30%TBSAⅢ度烧伤(用94℃水浴烫伤)模型,假伤组37℃水浴模拟致伤过程。伤后即刻,各组经腹腔注射等渗盐水(40ml/kg)抗休克,同时处理组皮下注射胰岛素3U/kg、另2组同法注射等体积等渗盐水。伤后24h透射电镜下观察各组大鼠主动脉内皮细胞形态及结构,检测其血糖、血清一氧化氮(NO)及各型一氧化氮合酶(NOS)水平。结果镜下可见,处理组较烧伤组主动脉内皮细胞受损程度明显减轻。伤后24h,假伤组、烧伤组、处理组大鼠血糖分别为(4.9±0.8)、(8.2±1.0)、(7.1±0..7)mmol/L,后2组均显著高于假伤组(P〈0.01),但处理组明显低于烧伤组(P〈0.05)。处理组血清NO、总NOS和结构型NOS(cNOS)水平均明显高于烧伤组(P〈0.01),但2组血清诱导型NOS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胰岛素干预可保护严重烧伤后早期大鼠的血管内皮细胞,其机制可能与促cNOS水平升高从而使生理态NO合成增加有关。 相似文献
9.
内毒素诱导共培养中性粒细胞——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体外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建立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系ECV 30 4体外共培养模型 ,研究内毒素对共培养中性粒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活化的作用。 方法 将ECV 30 4细胞接种培养 ,待细胞接近融合 ,加入 2× 10 6/ml即时分离纯化的人外周血中性粒细胞 ,按不同的分组加入不同浓度的内毒素 (lipopolysaccharide ,LPS) ,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学的改变 ,于 4、8、12、2 4h测定细胞上清中TNFα及IL 6水平的变化。 结果 不同浓度的LPS刺激内皮细胞TNFα产生没有明显的变化 ,而 1μg/mlLPS刺激共培养中性粒细胞 -ECV 30 4 ,在 4h其TNFα水平明显上升 ,10 μg/mlLPS刺激共培养中性粒细胞 -ECV 30 4 ,其TNFα水平逐渐上升 ,8h后比较明显 (P <0 .0 5 ) ,12、2 4h仍维持较高水平 ;对于单纯内毒素刺激ECV 30 4细胞 ,随着LPS浓度的增加 ,IL 6生成明显增加。 1μg/mlLPS刺激ECV 30 4IL 6自 4h后即明显上升 ,8、12h一直维持在高水平 ,直到 2 4h才明显回落。对于共培养的中性粒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 ,单纯共培养中性粒细胞 -ECV 30 4IL 6无明显变化 ,而较低浓度10 0ng/mlLPS刺激共培养中性粒细胞 -ECV 30 4IL 6与 1μg/mlLPS刺激ECV 30 4相当 ,2 4h仍维持在高水平。 1μg/ml及 10 μg/ml刺激共培养中性粒细胞 -ECV 30 相似文献
10.
烧伤血清刺激下中性粒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力的变化及CD11…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烧伤血清作用下PMN-EC粘附力的改变和CD11/CD18单抗对PMN 皮细胞(EC)粘附力的影响,将烧伤血清与人PMN或人脐静脉内细胞(HUVEC)-同孵育,在孵育1,3,6,12,24小时分别应用细胞微管吸吮技术系统测定PMN-HUVEC粘附力,并用健康人血清刺激作对照。同时,将与烧伤血清孵育1,6,24小时的PMN,应用CD11a/CD118mAb和CD11b/CD18mAb处理后, 相似文献
11.
肝硬化患者血浆刺激内皮产生一氧化氮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目的 研究肝硬化患者血浆能否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一氧化氮。方法 分别用正常人血浆和肝硬化患者血浆刺激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以硝酸还原酶法测定细胞培养上清NO浓度,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测定血管内皮细胞NO(eNOs)mRNA水平。结果肝硬化患者血浆组NO浓度显著高于正常人血浆组(P≤0.01);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血浆处理组eNOS mR-NA水平较正常人血浆组增高,且有时间依赖性,正常人血浆处理样品的各个时间点其RNA水平没有明显差异。结论 肝硬化患者血浆本身可刺激血管内皮细胞产生NO。 相似文献
12.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 探讨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的生物学功能及其与瘢痕形成的关系。方法 取人增生性瘢痕组织和正常皮肤组织,进行组织学观察。分离和纯化2种标本中的血管内皮细胞,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分别检测单个血管内皮细胞中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血小板源性生长因子(PDGF)、内皮素1(ET-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水平。结果光学显微镜下可见正常皮肤微血管数目较少;增生性瘢痕微血管数目增多,血管狭长扭曲甚至闭塞。透射电镜可见增生性瘢痕中毛细血管管腔狭窄,有内皮细胞脱落。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分泌TGF-β1、PDGF、ET-1、VEGF、FGF2的水平分别为(60±8)、(30±4)、(0.12±0.03)、(52±5)、(18.1±1.2)μg/个细胞,明显低于正常皮肤(P〈0.05)。结论 增生性瘢痕中血管内皮细胞生物学功能减退,可能与瘢痕中胶原的大量产生和缺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观察轻度血尿酸升高对大鼠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损伤及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影响,探讨轻度血尿酸升高是否能导致肾脏损害及降尿酸治疗对肾脏的保护作用.方法 用雄性SD大鼠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n=15)、氧嗪酸组(n=15)、别嘌呤醇组(n=12)和氧嗪酸+别嘌呤醇组(n=12).予以低盐饮食,每隔10天监测各组大鼠的动脉血压.于试验后20 d及40 d用ELISA法分别测定各组大鼠内皮细胞功能受损的指标[一氧化氮(NO)、内皮素(ET)1、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的指标[血小板衍生因子(PDGF)、环氧化酶(COX)2、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1的含量]以及炎性反应指标[白细胞介素(IL)18、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同时观察各组大鼠肾功能及肾脏组织病理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各组大鼠肾组织中PDGF、一氧化氮合酶(NOS)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氧嗪酸组大鼠血浆NO浓度显著降低(P<0.05),ET-1、PAI-1、PDGF、MCP-1、COX2、TNF-α、IL-18浓度均显著升高(均P< 0.05).光镜下,各组大鼠肾组织均未见尿酸结晶形成,氧嗪酸组肾小血管管壁增厚,内膜增生,管腔狭窄;免疫组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氧嗪酸组NOS的表达显著减少(7.33%±2.11%比25.75%±2.33%,P<0.05),PDGF的表达显著增多(31.18%±2.83%比8.09%±1.81%,P< 0.05).经别嘌呤醇降尿酸干预治疗后大鼠血清中内皮细胞损伤指标NO上调(P<0.05),而ET-1及PAI-1均下调(均P<0.05);而血管平滑肌增殖指标及炎性指标均下调(均P< 0.05).结论 轻度血尿酸升高可导致肾小球内皮细胞功能受损、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降尿酸治疗能改善内皮细胞功能,减轻血管平滑肌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4.
目的 了解胰岛素对烧伤血清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NF-κB核移位的抑制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细胞分为5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刺激因素常规培养;正常血清对照组和烧伤血清刺激组,分别用含体积分数20%健康人血清、体积分数20%烧伤患者血清的培养液培养;烧伤血清+胰岛素处理组,在烧伤血清刺激组培养液成分的基础上添加胰岛素(终浓度1×10-7mol/L)进行培养;抑制剂预处理组,预先加入蛋白激酶B(PKB或Akt)特异性抑制剂LY294002(50μmol/L)孵育细胞,30 min后改用培养液(成分同烧伤血清+胰岛素处理组)培养.6 h后,采用扫描电镜观察各组HUVEC损伤情况;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细胞胞质磷酸化κB-α抑制蛋白(p-IκB-α)和磷酸化Akt(p-Akt)水平,以及胞核NF-κB-p65的蛋白表达变化.结果 (1)扫描电镜观察:与空白对照组HUVEC比较,烧伤血清刺激组、抑制剂预处理组细胞收缩明显,细胞间呈锯齿状连接或连接消失,胞核结构不规整.正常血清对照组及烧伤血清+胰岛素处理组细胞结构有轻微改变,但细胞延展性及胞核结构明显好于烧伤血清刺激组.(2)细胞凋亡率:空白对照组为(15.7±2.2)%.烧伤血清刺激组为(28.5±2.3)%,烧伤血清+胰岛素处理组为(22.3±1.8)%,抑制剂预处理组为(29.7±2.4)%,均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F=14.288,P<0.05或P<0.01);正常血清对照组细胞凋亡率为(17.0±2.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4.288,P>0.05).与烧伤血清刺激组相比,烧伤血清+胰岛素处理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降低(F=14.288,P<0.05).(3)蛋白表达水平:与空白对照组相比,烧伤血清刺激组和抑制剂预处理组细胞胞质p-IκB-α与胞核NF-κB-p65的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Akt表达水平明显下降;正常血清对照组和烧伤血清+胰岛素处理组3种蛋白水平均与空白对照组接近.结论 胰岛素通过调节磷脂酰肌醇3激酶/Akt信号通路抑制IκB-α磷酸化,继而限制NF-κB核移位,最终发挥改善内皮细胞功能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内毒素对血管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探讨内毒素对脐静脉内皮细胞分泌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为研究对象,分别用内毒素、L左旋精氨酸和硝基左旋精氨酸进行处理,并检测上清液中内皮素1(ET1)和一氧化氮(NO) 含量。结果 内毒素使ET1 和NO 含量增加;NO 则使ET1的含量降低。结论 内毒素能导致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使ET1 和NO的合成和释放增加;NO则抑制ET1 的合成和释放。 相似文献
16.
Objective: To comparatively study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s of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and burn-firearm combined injury complicat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on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Methods: A total of 40 healthy adult hybrid dogs of both sexes, weighing 12-15 kg, were used in this study. Randomly-selected 20 dogs were established as models of burn-blast combined injury (the burn-blast injury group) and the other 20 dogs as models of burn-firearm combined injury (the burn-firearm injury group). Then the wounds of all the dogs were immediately immersed in seawater for 4 hours, and then they were taken out from the seawater. Blood samples were withdrawn from the central vein of the dogs before injury, and at 4, 7, 10, 20, and 28 hours after injury to measure the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and the von Willebrand factor. Results: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4 hours after injury in all the dogs. But they reached peak at 7 hours after injury in the burn-blast injury group and at 28 hours after injury in the burn-firearm injury group. The changes of circulating endothelial cells in the burn-blast injur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burn-firearm injury group at 4, 7, 20, and 28 hours after injury (P<0.01). The von Willebrand factor reached peak at 4 hours after injury in the burn-blast injury group and at 28 hours in the burn-firearm injury group. The changes of von Willebrand factor in the burn-blast injury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in the burn-firearm injury group at 4, 20, and 28 hours after injury (P<0.01).Conclusions: In burn-blast injury combin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the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changed most significantly at 4 hours or 7 hours after injury, while burn-firearm injury combined with seawater immersion have the same at 20 hours or 28 hours after injury.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创伤性休克患者血浆P-选择素(P-Sel)、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一氧化氮(NO)的含量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测定43例创伤性休克患者(创伤性休克组)及3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外周血中P-Sel及VEGF含量。用比色法测定NO的含量。结果:(1)创伤性休克组血浆P-Sel、VEGF及NO水平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均<0.01)。(2)不同程度休克组P-Sel、VEGF及NO含量均随休克加重逐渐升高,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均<0.01),且创伤性休克患者中死亡者血浆P-Sel、VEGF及NO浓度明显高于存活者(P均<0.01)。结论:P-Sel、VEGF及NO均参与了创伤性休克的发生、发展病理过程,并与休克程度相关,检测P-Sel、VEGF及NO水平对判断创伤性休克的严重程度,估计其预后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核因子κB(NF-κB)在烧伤血清诱导内皮细胞(EC)分泌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中的作用。方法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培养后,分别用正常人血清(对照组)、烧伤患者血清(烧伤血清组)、吡咯烷二硫代氨基甲酸盐(PDTC)+烧伤患者血清(PDTC组)刺激。于刺激0.5、1.0、2.0、4.0 b时采用电泳迁移率分析法测定HUVEC NF-κB的活性;流式细胞术检测刺激3.0、6.0、12.0、24.0 h时HUVEC膜表面ICAM-1的表达。结果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DTC组细胞NF-κB活性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1.0 h时达峰值[(21.03±4.87)、(7.44±0.60)×104积分灰度值],以后逐渐降低;PDTC组明显低于烧伤血清组(P<0.01)。刺激后烧伤血清组、PDTC组ICAM-1的表达均增加,刺激12.0 h吋达峰值(平均荧光密度各为327±37、142±31),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DTC组刺激12.0、24.0 h时低于烧伤血清组(P<0.01)。结论烧伤血清通过活化NF-κB,从而启动EC对黏附分子的合成和释放,提示NF-κB在烧伤血清诱导EC分泌黏附分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缺血再灌注(缺氧再给氧)对内皮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及川芎醇的干预效果.方法: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缺氧再给氧模型模拟体内缺血再灌注对血管内皮细胞的损伤,并用川芎醇干预其缺氧再给氧过程.间接免疫荧光染色显示胞内核因子-κΒ(ΝF-κ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表面HLA-ABC,HLA-DR,CD86和CD54,并将内皮细胞与同种异体淋巴细胞混合培养(MELR),检测淋巴细胞增殖程度、IL-2的产生及凋亡淋巴细胞百分率.结果:缺氧再给氧使ECV304细胞变圆、收缩、脱落,胞浆NF-κB表达增高,且由胞浆阳性为主转为胞核阳性为主,细胞表面HLA-ABC,HLA-DR,CD86增高,CD54无显著变化,MELR中3H-TdR掺入量、IL-2生成量显著增多,凋亡淋巴细胞百分率降低.川芎醇干预后ECV304细胞形态基本恢复正常,NF-κB表达未下调,但核阳性细胞百分率降低,以核浆阳性为主,其他多项检测指标的改变得以逆转.结论:缺氧再给氧影响了 ECV304细胞几种重要免疫相关分子的表达,川芎醇可发挥拮抗作用,使内皮细胞保持相对正常的免疫学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