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中药复方配伍及拆方研究概况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荆鲁  王阶  花照泉  温林军 《中国中药杂志》2003,28(12):1125-1128
目的 :对中药复方的配伍及拆方研究进行综述 ,为创新中药提供思路借鉴。方法 :从拆方研究的主要模式、研究方法、研究目的等方面对目前进展进行综述。结果 :拆方研究呈现多元化、交叉性态势 ,以中医药理论模式进行基础研究 ,对原方合理性验证评价较多。结论 :中药复方配伍及拆方研究有利于中药开发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中蒙药复方相关拆方研究的进展,以便更好优化复方指导临床组方用药。方法:检索有关中蒙药复方配伍及拆方研究的文献,进行整理、归纳和总结;结果:目前拆方研究的目的主要有探讨中蒙药方剂配伍规律的内涵,明确方剂中各类药物的有效物质,减毒增效,或精简方剂药物组成等;实验采用的方法以按照方剂中药物功效、性味等进行分类分组的实验法,和以统计原理为指导的拆方研究为主;结论:中药复方的拆方实验研究目前仍较为粗浅,蒙医药的拆方研究才初步展开,拆方研究阐释了复方配伍理论的物质基础及内涵,便于临床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精准加减药物,优化复方药物组成,更好的拓宽中蒙医方剂的临床适用范围。  相似文献   

3.
目的:本文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小复方为例,进行Ⅱ期临床前中药小复方最佳配伍及最佳剂量配比的比较研究,借以建立中药小复方精选的技术平台。方法:运用拆方研究方法,以比较特异的药效学指标为评价指标,对3种制备工艺进行最佳制备工艺的筛选,以均匀设计法进行处方最佳配伍和最佳剂量配比的比较研究。结果:3种工艺中以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的现代药学提取法为最好,以均匀设计法得出了处方最佳配伍及最佳剂量配比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结论:本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中药复方是中医防治疾病的主要临床应用形式。对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为提高中成药质量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依据,同时也为创新中药、发展中医药理论奠定基础。笔者现就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的拆方研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5.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概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药复方指在辨证审因决定治法之后,选择合适的药物,酌定用量,按照组成原则,妥善配伍而成的一组药物,对于它的论著颇多,从多方面对配伍理论进行探索,拆方是研究中药复方组方原理的重要手段之一。拆方研究是把处方中的中药逐步减去一味中药或几味中药以观察疗效的变化,寻找有效成分,成功例子有当归芦荟丸治疗慢性粒细胞自血病的研究等。现将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概况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6.
利用系统生物学开展方证对应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国内外关于方剂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目前,全国通过拆方研究配伍关系的中药复方约60余个,其中正柴胡饮、桂枝汤等名方的研究,堪称这类研究的典范。天津中医学院、中国中医研究院中药研究所、清华大学化学系的"复方丹参药效物质及作用机理研究"采用药理和化学紧密结合的方法,在饮片、组分及成分3个化学层次上,通过整体、组织、细胞及分子4个药理水平,采用多种模型对复方丹参方的药效物质、配伍配比规律及作用机制进行了较系统的深入研究。国外主要是日本对中药复方配伍规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较多地运用现代技术揭示中药复方作用机理并进行新…  相似文献   

7.
中药复方拆方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复方是中医药防治疾病的重要形式[1],拆方研究是中药复方研究的重要内容,它是指把处方中的中药逐步减去一味中药或几味中药以观察疗效的变化,甚或寻找有效成分[2].进行中药复方拆方研究,有助于阐明中药复方的配伍组成原理及作用机制,可以为提高中药质量和指导临床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本文仅就近年来对中药复方的拆方研究思路和方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8.
目的:本文以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中药小复方为例, 进行Ⅱ期临床前中药小复方最佳配伍及最佳剂量配比的比较研究,借以建立中药小复方精选的技术平台。方法:运用拆方研究方法,以比较特异的药效学指标为评价指标,对3种制备工艺进行最佳制备工艺的筛选,以均匀设计法进行处方最佳配伍和最佳剂量配比的比较研究。结果:3种工艺中以根据药物理化性质选择的现代药学提取法为最好,以均匀设计法得出了处方最佳配伍及最佳剂量配比的实验值和理论值。结论:本研究方法在理论和实践中具有实际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复方配伍理论和规律是中药方剂理论的核心问题,也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一个中药理论问题,本文回顾分析了近年来有关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国内文献,结果表明中药复方配伍规律的研究目前处于多方法、多途径的探索阶段,人们多从分析中药复方的作用机理和药效物质基础方面入手,探索中药复方配伍理论,且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进展。  相似文献   

10.
中药复方配伍规律及药效物质基础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周斌  张铁军  高文远  陈海霞  张家欣 《中草药》2006,37(11):1601-1606
中药复方的配伍规律和药效物质基础研究是中医药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中药方剂的组方原理、各种化学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以及在人体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从系统分析三元论设计思想到有效部位、有效成分组学,分子中药组学理论的提出,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层次来认识中医理论和中药复方多成分、多靶点的治疗模式。通过拆方、药对和化学物质研究来对传统方剂的配伍理论进行验证和解释。通过研究中药有效成分、单方及复方体内过程的动态变化规律,研究中药化学成分肠内菌代谢过程,来阐明中药复方配伍的科学内涵和作用机制。这对中药新药研制、创新药物研发以及指导临床应用都有重要意义。提出目前中药复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并对研究前景做了展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根据分子印迹技术与实验研究现状探讨中药分子印迹现象对中医药基础理论的影响.方法:结合分子印迹理论基本原理,分析中药分子产生印迹现象的物质基础,结合中医药学科基础理论与中药现代化的要求,寻找更直接的中药作用物质基础.结果:与单成分结构相比,中药及复方成分可以相互络合、复合、螯合、包合、中和、自组装、化学反应形成超分子化合物,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包括了单成分群在内的超分子体的混合物,超分子与分子之间存在印迹现象,因此在进行中药药性、质量控制、炮制、药物制剂制备、药理学研究时,应特别重视中药超分子之间的印迹作用,中药复方配伍能显著性地改变这一作用形式.结论:中药的物质基础是基于单分子群的超分子混合物,超分子与分子群之间按印迹规律形成作用,这是中药复方区别于单分子药物又一显著的地方.  相似文献   

12.
黄芳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4,39(6):1136-1139
药效学研究是中药新药研发中的重要环节,通过前期的药理毒理试验来考察成药性,为后期临床试验提供支持性数据,可减少后期研发风险。近年来中药药效学研究不断发展和进步,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药效学研究在中药新药研发中作用的发挥。科学合理的设计是实现药效学试验价值与目标的基础。该文总结了审评工作中中药药效学试验设计方面存在的常见缺陷,包括试验项目、检测指标、给药剂量、给药时间、对照、检测时间点等方面的缺陷。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药药效学试验设计的总体思路、关注要点以及具体要求,并提出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3.
赵丽梅  谭宁华 《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0):3012-3016
源于中药的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源泉,中药化学成分深入认识是中药新药创制的基础和关键,因此中药化学成分库(实物库和数据库)的建设对中药现代化和创新药物研制具有重要的意义。该文对我国近年来中药化学成分库建设情况进行了概述,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认为拥有一个高储量、高品质、综合、规范、共享的中药化学成分实物库和数据库,并将其与质量控制和活性筛选评价等系统结合,意义重大,还提出承担的国家"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课题"中药化学成分库"(eCL-TCMs)建设的思路,以期对国内中药化学成分库的研究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In recent years, new prepara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CMs) have been developed, increasing the need for their clinical trials. Using placeboes rather than control drugs is increasingly popular in clinical trials of TCMs, as the therapeutic effects of the tested TCMs can be more properly judged. The basic attributes of TCM placeboes include similarity, safety, applicability and controllability. In particular,it is necessary to have similarities in appearance, color, smell and taste ...  相似文献   

15.
该文概述了我国用于中药材的农药登记现状,并通过检索近10年中药材中农残检测相关文献,对不同地域常用中药材农药污染特点进行了分析。目前中药材中农药污染面临用于中药材的农药登记品种屈指可数、高残留有机氯农药污染普遍、农药滥用、中药材GAP种植不规范及农残限量标准不完善等问题,并提出具体的控制措施,旨在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保障中药及其产品临床用药安全。  相似文献   

16.
近20年心病中药用药规律研究及Logistic回归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以中药治疗心病的现代医学研究文献为基础,分析中药特征与心病治疗的相关性并建立相应数学模型,以期为中药治疗心病的实验研究及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收集、筛选近20年国内公开发表的中药治疗心病研究的文献,统计检索结果中不同功效、药性、药味、归经的中药数量及其中具有心病治疗作用的中药味数;并用多元判别分析建立回归数学模型。结果:活血化瘀药(21.21%)、补虚药(17.65%)、归心经药(21.82%)、归脾经药(16.11%)在心病治疗研究方面比较活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采用逐步Logistic回归筛选主要的影响因素,显示归心、脾、胆、心包经的中药和补虚药均是对心病具有治疗作用的重要影响因素(回归系数>0且P<0.05),多元判别分析预测结果与原判定结果总符合率为91.6%,结果与中医学有关理论相吻合。结论:为了有利于人们更为客观地认识中药性味等特征对其心病治疗作用的影响,建立起客观的、回顾性检验正确率更高的Logistic回归方程,建议进一步加强对药典所收录更多中药开展有关心病治疗方面的实验及临床比较研究。  相似文献   

17.
斑马鱼模型作为一个整体的动物模型,其体积小、高通量、费用低、周期短,且实验结果可靠,在药物研究领域广泛应用。中药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其有效成分及作用机制是中药现代化发展的研究热点之一,随着先进技术和方法的不断改进,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的应用逐渐深入,并且已经在活性筛选、毒理、代谢研究等方面表现出优越性。该文主要介绍了近年来斑马鱼在中药研究中应用的概况,以期能为中药基础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8.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分析技术,探索可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为立论依据,在已经应用1HNMR、HPLC、IR、UV等技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经验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建立规范化的中药特征性总成分获取程序,并完成对中药整体化学特征进行精细表达的方法学研究,为最终建立能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和中药多组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19.
利用近年来发展起来的新分析技术,探索可行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是我国中药现代化研究的一个重要内容。本文以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为立论依据,在已经应用HNMR,HPLC,IR,UV等技术进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的经验和基础上,进一步提出用植物化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建立规范化的中药特征性总成分获取程序,并完成对中药整体化学特征进行精细表达的方法学研究,为最终建立能反映中药的整体化学特征和中药多组分、多靶点特点的中药质量控制方法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药药代动力学是中药现代化研究进程中的桥梁学科,在对中药复杂物质基础、各成分/组分体内过程以及药动/药效关系等的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中药的多成分/组分复杂体系,如何科学揭示符合中药自身特征的药代动力学一直是探索的热点和难点。中药物质基础的最优组成结构发挥着最佳的功效,而成分/组分组成结构的功效差异与体内的吸收、转运、代谢、排泄密切相关。该文系统回顾了当前中药及复方药动学的研究方法,并根据组分结构理论思想对中药药代动力学进行探索,拟采用中药组分结构整合中药药代动力学的方法,深入探究组分结构对中药多成分/组分的体内药动学特征的影响,以促进我国中药现代化、创新中药的进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