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术中小潮气量、较快呼吸频率、间歇正压通气方式呼吸管理,完成48例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平稳,麻醉效果满意,无低氧血症、二氧化碳蓄积等相关麻醉并发症。结论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采用单腔气管插管全麻,作好术中呼吸管理,可以保证良好术野要求,并能维持良好的通气。  相似文献   

2.
徐瑶  耿庆 《安徽医药》2017,21(3):404-406
胸腔镜手术(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VATS)已经成熟的应用于胸外科疾病的治疗,手术常规行气管插管全身麻醉,但气管插管引起的并发症影响病人术后的恢复.非气管插管麻醉VATS是指区域麻醉保留自主通气的状态下行胸腔镜手术,减少气管插管麻醉的并发症,促进病人术后康复.该研究对非气管插管麻醉在VATS治疗胸科疾病的应用及其优势和面临的问题等方面进行详细阐述.  相似文献   

3.
贾建明 《医药世界》2010,(6):539-539
电视胸腔镜下肺大泡手术具有创伤小、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的特点,但胸腔镜手术需采用双腔气管导管插管施行单侧肺通气,因此对麻醉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本文回顾性分析了38例患者在电视胸腔镜辅助下进行肺大泡手术的麻醉情况,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曾敏  徐利强  林称意  张军 《安徽医药》2018,22(7):1293-1295
目的 研究单腔气管插管在食管癌微创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5月至2016年8月收治的62例行食管癌微创手术的患者,其中一组为单腔气管插管组,另一组为双腔气管插管组,比较两组的胸腔镜食管癌切除术手术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单腔气管插管组患者的淋巴结清扫数为(12.6±4.8)个、术后出血量为(363.5±78.5)mL、术后住院时间为(14.5±3.3)d,与双腔气管插管组患者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气管插管时间为(5.4±2.7)min、胸部手术时间为(1.02±0.23)h、术中引流量为(214.4±38.8)mL低于双腔气管插管组(P=0.014 0、0.024 0、0.0074);单腔气管插管组患者术后乳糜胸占3.7%、气管瘘占0%,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双腔气管插管组患者(P=0.0162、0.020 7).结论 单腔气管插管食管癌微创手术是一种食管癌微创手术安全且高效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治疗胸外科疾病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分析.方法 选择我科采用单操作孔胸腔镜手术121例,其中包括气胸及肺大疱18例,肺良性肿瘤(肺炎性假瘤、肺硬化性血管瘤、肺错构瘤)34例,肺异物1例,肺结核球7例,肺恶性肿瘤(原发及转移)30例,纵隔肿物21例,食管异物伴穿孔后纵隔感染行纵隔切开减压引流2例,胸膜活检8例.术前明确诊断21例,其余均经术后病理明确诊断.手术方式以肺楔形切除及局部切除为主,切口均为1 个操作孔和1个观察孔.结果全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和重要并发症.全部病例手术时间10~110 min,平均(41±177;10.73)min;术中出血10-200 mL,平均(76±177;13.57)mL;术后住院天数3~9 d,平均(5±177;1.36)d.结论 单操作孔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常见不复杂的胸外科疾病安全、可靠,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探索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胸部疾病的疗效。方法2003年6月~2005年6月我们应用日本OLYNPUS胸腔镜。在全麻双腔插管下对66例胸部疾病患者进行了手术治疗,其中男性39例,女性27例;年龄18~68岁,平均36.5岁。自发性气胸行肺大疱结扎、切除46例,原发性肺癌行肺叶切除3例,纵隔肿瘤切除5例,转移性肺癌行肺楔行切除3例,肺炎性假瘤行肺楔行切除6例,肋间神经纤维瘤行肿瘤切除1例,凝固性血胸血块清除2例。结果与传统的后外侧切口手术相比,腔镜术后患者疼痛明显减轻,肩部及上肢活动受限较轻,另外并发症少,切口美观,愈合快。结论胸腔镜治疗胸部疾病创伤小,患者痛苦轻,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的麻醉处理体会。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4年8月我院接诊的87例肺癌患者,按照入院的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全麻,实验组采取腹腔镜下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观察两组患者的麻醉结果。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的过程中,血压(BP)、二氧化碳分压(PETCO2)、脉搏氧饱和度(Sp O2)、心电图(ECG)、体温以及尿量等各项指标基本稳定,没有差异。实验组患者双腔支气管插管成功且双肺分隔良好43例,成功率为95.6%,双腔支气管插管成功且双肺分隔良好35例,成功率为83.3%,实验组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下行肺癌手术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能提高肺癌手术的成功率,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加快患者的恢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胸外伤诊断及治疗中的可行性及其优越性。方法选取60例胸外伤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行电视胸腔镜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方法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切口长度、术后第3天疼痛程度、输血量、闭式引流时间、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第7天FEV,等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切口长度为(7.41±5.52)cm,显著短于对照组的(18.62±4.11)cm(t=7.54,P〈0.05);输血量和引流量分别为(199.88±23.00)mL和(199.52±18.48)mL,均显著少于对照组的(465.67±41.88)mL和(560.02±44.98)mL(t=6.38,6.98,均P〈0.05);术后第3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为(3.61±0.20)分,低于对照组的(6.01±0.25)分(t=6.64,P〈0.05);术后住院时间为(6.50±0.45)d,短于对照组的(11.33±0.50)d(t=7.95,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在胸部损伤诊治过程中有直观性强、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势。’  相似文献   

9.
10.
目的分析胸腔镜肺大泡手术麻醉中双腔支气管插管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月至2013年12月收治的81例行胸腔镜肺大泡手术患者,患者手术麻醉时,均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分析临床应用效果。结果 81例患者通过双腔支气管插管,麻醉效果良好,插管成功率为100%,未出现重插。2例患者出现低氧血症,SpO2降低到80%;通过对症处理,低氧血症得到明显改善,SpO2提升。结论在胸腔镜肺大泡手术中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效果显著,显著提高手术麻醉质量,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双腔支气管导管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的效果.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60例胸外科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采用双腔支气管插管,对照组采用常规单腔气管插管,比较两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肺损伤相关因子和并发症发生情况之间的差异.结果 两组患者一般生命体征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损伤相关血清标记物水平的比较中,观察组IL-6、TNF-α、SP-A和MDA分别为(245.01±110.08)pg/ml、(3.69±0.98)ng/ml、(2.10±0.65)μg/ml和(24.58±3.90) nmol/ml,对照组分别为(410.58±128.65) pg/ml、(4.98-0.94) ng/ml、(2.94±0.58)μg/ml和(29.14±5.17)nmol/ml,观察组四项指标皆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33%和6.67%,对照组分别为23.33%和3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双腔支气管导管可以在胸外科手术麻醉中起到满意效果,其可在保证麻醉效果的同时,降低患者肺损伤程度,减少并发症发生的危险.  相似文献   

12.
魏东山  李浒  王国卿  冯兴 《中国基层医药》2011,18(18):2489-2490
目的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慢性脓胸的临床疗效。方法74例慢性脓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开胸胸膜纤维板剥脱术治疗,观察组给予电视胸腔镜手术治疗。结果观察组胸腔引流管留置时间(6.2±1.4)d,住院时间(11.2±3.7)d,并发症发生率2.9%(1/35),均显著小于对照组的(9.5±2.1)d(t=5.126,P〈0.01),(18.7±5.5)d(t=4.315,P〈0.01),20.5%(8/39)(x2=3.86,P〈0.05)。结论电视胸腔镜手术可用于轻症慢性脓胸的治疗,但需严格控制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3.
电视胸腔镜手术在老年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探讨电视胸腔镜手术(VATS)在老年胸部疾病诊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老年VATS42例,占同期VATS的31.8%,年龄60-82岁,病种主要有自发性气胸、肺癌、脓胸、胸膜间皮瘤等,共行肺大泡治疗16例,胸液清除及胸膜活检11例,肺叶切除4例,肺楔形切除3例,间皮瘤切除2例,心包开窗术2例,纵隔肿瘤切除1例,血胸清除、肺修补术1例,另2例中转开胸,结果 电视胸腔镜手术时间30-240分钟,平均70分钟,术后平均住院时间10.6天,无手术死亡。术后发生并发症9例(21.4%),包括心律失常、肺漏气大于7天、肺部感染等,经处理后均治愈。结论 VATS对老年患者较传统开胸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对伴有心肺等慢性病的老年人较安全。  相似文献   

14.
探讨麻醉中护士如何与麻醉医生更好的配合。采用文献回顾和经验分析方法,对麻醉护士如何更好配合麻醉医生进行探讨。本文在麻醉前的准备(如认真执行查时制度、心理护理、建立静脉通道,保持通畅、温度和湿度)、术中体位、全身麻醉、输液和输血、病情观察和抢救工作等方面阐述麻醉护士如何能够更好地配合麻醉医生的工作。并提出加强对麻醉护士继续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王栋  王永胜 《中国当代医药》2012,19(2):79+81-79,81
目的:评价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麻对全麻术后烦躁预防的有效性。方法:ASA分级为Ⅰ~Ⅱ级的成人上腹部手术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胸段硬膜外复合全麻组(Ⅱ组,n=50)和全麻对照组(Ⅰ组,n=50)。两组患者均给予静脉注射芬太尼4μg/kg,异丙酚2mg/kg,肌肉松弛剂维库溴铵0.1mg/kg诱导后行气管内插管,七氟醚吸入维持。Ⅱ组术中给予硬膜外阻滞。结果:Ⅱ组患者术后躁动的发生率(8%)显著低于Ⅰ组(28%)(P=0.009)。结论:硬膜外复合全麻可以有效的预防全麻术后躁动。  相似文献   

16.
两种麻醉方法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观察硬膜外腔阻滞麻醉和全身麻醉在妇科腹腔镜手术中对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106例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全麻组和硬膜外组各53例,分别于麻醉前、气腹后20min、术毕放气后10min检测两组心率、收缩压、舒张压、血氧饱和度等变化。结果硬膜外组清醒时间(7.1±2.5)min明显快于全麻组的(20.8±6.3)min(t=2.068,P〈0.05),气腹后20min,全麻组的心率(91±17)次/min明显快于麻醉前(t=2.593,P〈0.05),且明显高于硬膜外组(t=3.417,P〈0.05);气腹后20min,硬膜外组的血氧饱和度较麻醉前明显下降(t=2,806,P〈0.05),且明显低于全麻组(t=3.917,P〈0,05)。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全麻并不明显优于硬膜外麻醉,但二者均应加强临床血流动力学的检测。  相似文献   

17.
丙泊酚与七氟烷在老年患者手术中的麻醉效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丙泊酚和七氟烷应用于老年患者手术的麻醉效果,分析两种麻醉药物的优劣势以寻求最适用于老年患者的麻醉方式.方法 选择2013年9月至2015年9月期间在本院行手术治疗的60例老年患者,按照随机原则平均分为两组,分别是七氟烷组和丙泊酚组,其中七氟烷组预充七氟烷诱导麻醉和复合泵注瑞芬太尼,丙泊酚组则是持续输注瑞芬太尼,并复合输注丙泊酚,对比两组在手术前(Tn)、手术开始10 min(T1)、手术开始30 min(T2)、手术结束前30 min(T3)、手术结束前10min(T4)的心率(HR)、平均动脉压(MAP)、血气分析中(pH、P02、PCO2)水平,并观察两组患者在术后的苏醒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在T2、T3两个时间段的HR和MAP的两项指标和手术前10 min相比有明显的下降,七氟烷组T2时HR和MAP为(73.89±7.13)次/min、(80.69±9.43) mmHg,T3时为(72.11±6.25)次/min、(80.14±8.91) mmHg,丙泊酚组T2时HR和MAP为(66.24±7.24)次/min、(68.71±10.18)mmHg,T3时为(63.47±6.45)次/min、(67.13±11.35) mmHg,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在T2、T3两个时间段丙泊酚组相较于七氟烷组HR和MAP下降程度更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七氟烷组PO2T2时为(247.51±71.47) mmHg、T3为(268.15±68.46)mmHg,丙泊酚组T2时为(189.17±73.32) mmHg,T3为(183.14±67.17) mmHg,两组患者在T2、T3时间段PO2水平也较T1时间段均有明显的升高(P<0.05),并且以七氟烷组患者升高的趋势更明显(P<0.05);丙泊酚组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分别为(10.4±2.5) min、(20.5±7.2)min、(35.8±8.6)min,七氟烷组上述指标分别为(6.2±1.9) min、(12.8±3.8) min、(24.6±6.1) min,七氟烷组患者术后吞咽反射恢复时间、术后清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明显短于丙泊酚组(P<0.05);苏醒时警觉与镇静评分(OAA/S)丙泊酚组为(4.2±0.4),七氟烷组为(4.1±0.7),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老年手术患者,七氟烷复合麻醉方式相比丙泊酚更具优势,不仅在手术过程中提供更稳定的生命体征,同时能够显著缩短术后苏醒时间,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辅助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应用的效应及可行性。方法40例骨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n=20)和治疗组(B组,n=20),均采用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B组在手术开始后使用尼卡地平控制性降压。观察术中出血量、输异体血量、停药后患者清醒及拔管时间、术后第2天肝功能和血常规。结果(1)术中出血量、输异体血量分别为A组(1160±382)、(420±233)ml,B组(307±143)、(20±61)ml,组间对比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2)停药后患者清醒及拔管时间,组间对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3)术后第2天肝功能,组内与术前、组间相比差异均无显著意义(P>0.05);红细胞压积(Hct)、血红蛋白(Hb)与术前相比,两组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1),组间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辅助控制性降压在骨科手术中应用安全可靠,是一种可行的麻醉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