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慢性肾炎的超声显像诊断内蒙古医学院附属医院B超室邮政编码010050苏占福,苏岩,哈斯,王利萍,雷彩虹,魏晓华本文对439例慢性肾炎患者肾脏的超声显像表现进行了观察。439例均经有关检查确诊为慢性肾炎患者。其中早中期慢性肾炎287例,晚期慢性肾炎尿毒...  相似文献   

2.
对 32例慢性肾炎高粘血症用川芎嗪注射治疗并与 31例慢性肾炎高粘血症进行对照及高粘血症改善组与非改善组进行临床症状对照 ,以探讨慢性肾炎高粘血症的治疗及高粘血症改善与临床的关系和意义。1 资料与方法1 1 资料  6 3例慢性肾炎高粘血症患者 ,临床诊断符合第二次全国肾  相似文献   

3.
诸丽萍  王强 《护理研究》2004,18(5):788-789
慢性肾炎病人由于病程长,久治不愈,经济负担重,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故易产生心理压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慢性肾炎病人的心理特点,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现对65名慢性肾炎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  相似文献   

4.
思考问题     
肾小球疾病一、试述肾小球肾炎的发病机理。二、慢性肾炎的基本概念是什么? 三、慢性肾炎患者肾脏病理改变主要有哪几种? 四、试述慢性肾炎肾病型与肾小球肾病的同、异点。五、试述慢性肾炎的治疗原则及治疗中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5.
目的为了帮助慢性肾炎患者消除心理障碍,化解不良情绪,进而正视疾病,积极治疗,争取好的疗效。方法临床护理人员以求实求新为着眼点,对慢性肾炎患者给予心理护理。求实,就是确知每位患者不同的心理障碍,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护理;求新,就是采取有新意的、患者乐于接受的方法,提高心理护理水平。结果慢性肾炎患者对这种护理活动的接受率为100%,显效率为90%。结论以求实求新为要素的心理护理方法,对于提高和巩固慢性肾炎患者的疗效非常有必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慢性肾炎患者血型变异原因。方法:对1例慢性。肾炎患者血型变异进行ABO血型正、反定型复查,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父母血型鉴定及唾液中血型物质测定。结果:正定型为B型.反定型抗A抗体阳性,抗B抗体弱阳性,直接抗人球蛋白阴性,唾液血型物质检出H物质。结论:慢性肾炎患者可发生ABO血型变异。这例O型血变成B型是类“B”血型活性物质结合到红细胞表面,在血型鉴定时出现了类B凝集,也可能与H物质减弱有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临床病例总结,分析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肾炎的疗效。方法:总结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疗效进行比较。结果: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治疗慢性肾炎有明显疗效。结论: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注射用头孢哌酮钠他唑巴坦钠是治疗慢性肾炎的好方案。  相似文献   

8.
慢性肾炎病人心理状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诸丽萍  王强 《护理研究》2004,18(9):788-789
慢性肾炎病人由于病程长,久治不愈,经济负担重,严重时可导致肾衰竭,故易产生心理压力。为了进一步了解慢性肾炎病人的心理特点,指导临床护理工作,现对65名慢性肾炎病人的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调查对象为2 0 0 2年2月—2 0 0 3年2月符合慢性  相似文献   

9.
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7例慢性肾炎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可明显改善患者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P均〈0.01);但血浆比粘度、血沉和纤维蛋白原均无变化(P均〉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有降低红细胞压积、保护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黄芪注射液对慢性肾炎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对57例慢性肾炎患者应用黄芪注射液前后的血液流变学指标进行测定。结果:黄芪注射液治疗慢性肾炎可明显改善患者全血比粘度、红细胞变形指数和红细胞压积(P均<0.01);但血浆比粘度、血沉和纤维蛋白原均无变化(P均>0.05)。结论:黄芪注射液有降低红细胞压积、保护红细胞变形能力和改善患者血液流变性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慢性肾炎患者网织红细胞参数动态变化及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网红)参数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COULTER-GENS.SYSTEM2五分类血细胞仪对50例慢性肾炎治疗前后及200例健康体检者的网红及红系参数进行测定,并将两者结果作比较并分析。结果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治疗前比正常对照组极显著性下降(P<0.01),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IRF)和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有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IRF比对照组及治疗前极显著性升高(P<0.01),RET%、MRV、RBC、Hb比治疗前均有较明显的增加(P<0.05);将慢性肾炎治疗前后各组共100例标本的IRF与Hb、RB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RF与Hb、RBC均存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分别为r=0.536和r=0.231,P<0.01)。结论网红参数为反映慢性肾炎骨髓造血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IRF为更灵敏指标,与红系参数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网红参数测定对于慢性肾炎指导临床药物使用及预防感染、贫血、出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黄芪健中汤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0年1月至2011年6月期间收治的42例慢性肾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42例患者给予黄芪健中汤治疗,3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分析。结果 42例慢性肾炎患者,治愈:28例,显效:9例,有效:1例,无效:4例,治疗总有效率达90.5%。结论应用黄芪健中汤治疗慢性肾炎,临床疗效确切,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慢性肾炎(中医又称为水肿),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我们肾病研究组的同志在植化、药理研究的基础上于1986年8月~1987年12月对肾炎舒片进行临床观察,收到满意的效果,现将我们用肾炎舒片治疗302例慢性肾炎患者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慢性肾炎、肾功能衰竭的治疗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同时又令人感到缺乏突破性进展。我们将近年来收治的71例慢性肾炎患者进行中医辩证分型,并将其中45例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血尿素氮(BuN)、肌酐(Cr)与中医分型相对照,试图探讨其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15.
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血小板参数分析浙江丽水市人民医院检验科(323000)王晓露,张芸慢性肾炎病人均存在不同程度贫血,一般认为是红细胞生成素下降所致的正细胞性贫血。本文应用CoulterJT仪,对慢性肾炎病人血红蛋白(Hb)、红细胞分布宽度(RDW)...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网织红细胞(网红)参数在慢性肾炎患者中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用COULTER-GENS.SYSTEM 2五分类血细胞仪对50例慢性肾炎治疗前后及200例健康体检者的网红及红系参数进行测定,并将两者结果作比较并分析.结果慢性肾炎患者红细胞计数(RBC)和血红蛋白(Hb)治疗前比正常对照组极显著性下降(P<0.01),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例(IRF)和平均网织红细胞体积(MRV)有明显增高(P<0.05);治疗后IRF比对照组及治疗前极显著性升高(P<0.01),RET%、MRV、RBC、Hb比治疗前均有较明显的增加(P<0.05);将慢性肾炎治疗前后各组共100例标本的IRF与Hb、RBC进行相关分析,结果IRF与Hb、RBC均存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分别为r=0.536和r=0.231,P<0.01).结论网红参数为反映慢性肾炎骨髓造血功能较好的指标;其中IRF为更灵敏指标,与红系参数变化具有较好相关性;网红参数测定对于慢性肾炎指导临床药物使用及预防感染、贫血、出血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我们自1984年开展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间接法测血清ds—DNA抗体来诊断狼疮性肾炎进行了评价,认为是一种具有特异性、快速、简便易于普及推广的方法。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00例正常人均阴性。其它结缔组织病30例仅1例阳性(占3.3%)。慢性肾炎50例均阴性。  相似文献   

18.
慢性肾炎93例复发原因分析益阳卫生学校附属医院谭安阜慢性肾炎因易复发,治疗棘手,为了探讨其复发原因,改进治疗措施,现将1980~1993年118例慢性肾炎中93例复发的资料分析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118例慢性肾炎均为原发性肾小球肾炎,其...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肾康颗粒治疗慢性肾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58例慢性肾炎患者分为2组,用肾康颗粒治疗117例(治疗组),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41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总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患者的免疫功能、血脂及氧自由基指标均明显改善,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P<0.OS)。结论:肾康颗粒治疗慢性肾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20.
慢性肾炎的发病机理复杂,容易引起全身各系统受累。临床表现一般有蛋白尿或血尿,伴有管型,病至后期大多出现浮肿、贫血、高血压和肾功能不全。我院从1985年5月~1987年11月共收治慢性肾炎患者4(?)例,现将我们对慢性肾炎的病情观察及护理的新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